2023/09/18
記者
gese paljaljuman 屏東瑪家

原民會.立委屏東訪視 了解教保中心運作情況

而南邊的屏東,則是要為部落孩童、打造傳承族語跟文化學習的場域。與此同時、也希望能有更深一層的了解、社區互助教保服務中心運作情況,原民會主委、跟在地的立委,是一同訪視了瑪家鄉美園社區的互助教保中心。

以部落整體照顧為概念的美園社區教保中心,平時結合部落文健站,促進孩子和長者的互動老幼共學,同時透過田間農事,讓孩童學習長者的傳統文化知識,目前收托3到6歲共45位幼兒,有6位教保員及1名廚工,原民會透過參訪了解教保中心的現況。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 (伍麗華) 魯凱族:
部落互助式的教保中心,它真的是符合原住民族在地族群教育,那我們希望它能夠遍地開花越來越多,所以我覺得在誘因的方面,特別是它的條件以及它的起薪續薪,跟未來整個權益的優惠措施,我們都希望原民會能夠再做,一個更大的開放跟彈性)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 (夷將‧拔路兒) 阿美族:
透過今天整個訪視以後,我實地去看然後在聽,那經費的預算才會更到位)

屏東地區教保中心,過去因空間不符合建築、消防與衛生等規定,加上教保人才難尋,曾一度運行受阻,透過設備改善、專家鑑定等方式,從生硬的法規中解套,讓教保中心從原本屏東的5間,擴大到全國的13間。

(屏縣府原民處副處長 蔡文進:
今年112年開始,它(教保中心)就回歸到教育體系去,不過原民處還是有我們自己的角色,我們還是持續在尋覓跟輔導,如果有意願要設立,教保服務中心的部落,我們是前置輔導的角色,我們縣府原民處隨時都在,等著各部落的需求,我們共同來努力)

屏縣府表示,目前社區互助教保中心由原民會與教育部各半的經費補助,而主管機關回歸到教育部,但設置的前置作業仍屬於原民處的業務範圍,期待有意願的部落在地組織能提出申請,一同為部落孩童打造傳承族語與文化學習的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