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度的"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表揚大會",先前是進行了頒獎典禮,得獎人中不乏我們的部落族人,在傳承傳統知識跟原民文化的當下,也與公部門協力營造共好共榮的山海資源共管模式。
有綠色奧斯卡之稱的"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表揚大會",在16號舉行頒獎典禮,由19位評審團委員,從49名被推薦的人員中,選出15位獲獎者,其中在"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獎項中,由台東縣原民旮部融岸文教促進會理事長,吳筱帆,以及屏東縣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理事長,羅名宏,獲得殊榮。
阿美族人吳筱帆,20多年來,帶領部落族人參與社區林業,也參與國土綠網計畫推動工作,透過社區營造、友善生產、守護山林以及生態保育工作,營造青年返鄉的環境、提供就業機會,同時為傳承傳統知識與原民文化,與公部門協力營造共好共榮的山海資源共管模式。
(台東原民旮部融岸文教促進會理事長 吳筱帆 阿美族:
跟台東分署這樣子合作這麼多年,我們變成了一個很好的社區夥伴,那希望能夠在未來的日子裡,永遠是一個 美麗的一個,生活的環境)
屏東縣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是全台第一個以鄉為單位,執行狩獵自主管理的協會,而在環境生態保育中,透過架設飛鼠巢箱、林道巡護、架設水盆及相機執行動物監測,成功吸引飛鼠重返山林,也讓象徵身分階級的熊鷹羽毛,透過開辦仿真羽毛等課程,讓保育與保存傳統文化間,取得平衡。
(屏東來義傳統狩獵文化協會理事長 羅名宏 排灣族:
感謝我們協會的獵人的支持,以及我們有兩位敬重的長老,尤振成長老 林時吉,他們已經回到我們祖先 祖靈的懷抱,他(們)把我們傳統山林的知識 永續,傳給我們年輕的獵人來扎根)
(林業保育署長 林華慶:
在過去大家非常多人刻板印象,對於獵人 跟所謂的生態,是相衝突的,我們也不妨從今天(16)所有的,這些得獎者裡面,再來細細的省思跟探究)
林業保育署長林華慶也表示,生物多樣性資源的永續利用中,也包含了野生動物的資源,在新的時代,族人如何結合現代科技、讓傳統狩獵與資源永續進行調和,更需要被大眾所知,而族人在林業及自然保育上具體的行動及成果,也從獎項中,獲得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