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4)早上7點5分,不少人還在睡夢中卻被地震嚇醒。中央氣象署地震中心表示,這起發生在東部海域、規模6.2的極淺層地震,包含宜蘭、花蓮和新北都是3級。緊接著10點54分再度發生規模5.1地震。地震中心表示,未來5天內不排除有規模5.5到6的地震。
24日早上7點5分突如其來的地牛翻身,許多民眾因此嚇醒,家中的水晶燈飾就像鐘擺般晃個不停,另外還有賣場員工,即使碰上地震仍敬業堅守崗位不敢離開。
(賣場員工:
發現搖滿大力,趕快出去看一下賣場有沒有東西掉落,先上下再左右這樣(搖))
(記者 vs 賣場員工:
問題是我在忙 我也沒有辦法阿)
所幸早上這起地震沒傳出人員傷亡或災情。中央氣象署地震中心指出,這起位於東部海域、規模6.2的極淺層地震,最大震度出現在宜蘭、花蓮、新北和雲林等地。以過往地震發生頻率來看,每年平均發生2到3個規模6以上地震,早上的6.2地震是今年第1起。如果是規模5以上地震,過往平均是1年24個,今年已經25個,還在歷年背景平均值。
(中央氣象署地震中心主任 吳健富:
像台北盆地或是比較高的樓層,它會有一些盆地的效應,跟一個大樓的效應 會有一些共振,所以你感覺會比較大,地震的一個成因 其實基本上,台灣就是兩個板塊的一個碰撞,歐亞大陸板塊跟菲律賓海板塊,在東邊這邊碰撞)
(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 郭鎧紋:
每一年都是8顆原子彈的這個能量,那今天有釋放一顆也是比較好啦,這樣子就不會說(能量)累積得太快)
(台大地質系教授 陳文山:
規模6.2的地震是稍微大一點點,但是以過去的經驗來講,這個區域的地震,它一般都沒有造成災害,即便它以後的餘震是5點多的話,應該不會有什麼災害)
專家表示,這次發生6.2地震,能量釋放是好事,儘管5天內還可能再發生規模5.5到6的地震,但因為震源距離台灣遠,餘震規模也會比主震小,影響不大,民眾不用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