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1
記者
綜合報導 台北市

少子化掀私校存亡戰 學界籲招國際生.增補助

政府拍板,明年開始,補助私立大專校院學生學雜費,各界樂觀其成,但是除了把國家經費直接挹注在學生身上,在少子化辦學困境下,低薪,也是高教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其實應該也要來補助給私校的老師,就是進一步保障私校老師的勞動權,而不是說全然只有補助於私校的學校。)

(教育部政務次長 林明裕:
(補助)專任教師含專案教師在內,
調薪差額的七成,明年113年軍公教再調薪,本部也會援例辦理。)

113年度私大學術加給,獲得政府補助7成,但對私立學校來說,就像和公立學校的差別待遇,如果苛待老師,最後吃虧的仍是學生,尤其少子化海嘯來襲,未來五年,才是真正的挑戰。

(實踐大學前校長 陳振貴:
未來的五年才是真正私校的挑戰,所以各校應該繃緊神經,學校可以做一些轉型,精緻化經營 縮小規模發展特色。)

不過當各校想方設法,希望擴招國際生因應、還有擴充其他財源、商討系所停招的同時,也不能漏掉學生的聲音。

(台灣學生聯合會常務理事 古哲瑋:
在會議的過程之中,學生代表的比例為何,學生代表的意見是否,有被妥善納入等等,我們認為都是要被考量進去的。)

有私校在公聽會上直言,學校從全盛一萬兩千人的規模,掉到現在剩下一千兩百人,少子化危機掀起私校存亡戰,要如何協助私校平順退場、活化資產,都還需要更完善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