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2
記者
綜合報導 台北市

老農津貼朝野提案修法 加碼話題掀討論

隨著大選逼近,更牽動立法院內的修法進程,針對老農津貼的修法,朝野多達27案的修法提案,尤其加碼部分引發討論。農業部表示感謝立委關心老農的福利照顧;學者則批評,不應該一遇到選舉年就加碼,應該依對農業的貢獻度補助,而非齊頭式平等。

一起比個讚,農業部21號舉行農民福利政策,推行績效的發布記者會,農業部細數,包括農民健康保險、職災保險、農業保險,以及退休儲金的四大福利措施優點,也希望各界肯定農民守護台灣糧食的辛勞。不過,因為大選將至,老農津貼的修法,再度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農業部代理部長 陳駿季:
委員在立法院所提的版本,我想都非常感謝委員,能夠提案來支持我們的老年的一個退休的一個生活,那有不同的版本,他的金額也有所不同。)

農業部感謝立委們,關心農民的福利,因為針對老農津貼的修法,朝野立委竟然有多達27案的修法提案,像是從7千多元,調漲到1萬元;或是從4年一調,縮短為2年一調;或是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到3%,就調。

(聲音來源 國民黨立法委員 曾銘宗:
國民黨我們也提案,是因為我們希望能夠把老農津貼,把他拉到1個月1萬塊,大方向我們支持。)

(聲音來源 民進黨立法委員 鍾佳濱:
譬如說,物價成長超過3%,你就調,那這樣的話,大家就不會有那種,哇都已經物價漲那麼多了,怎麼都沒有調。)

不過,研究農業經濟的學者批評,不應該一遇到選舉年,就加碼調高老農津貼,討好選民,應該提出更好的加碼理由。

(電訪 台大農經系主任 張宏浩:
你去看都是選舉年在加,這一次又要加,我覺得應該要比照勞保的退休機制辦理,照他的貢獻度,其實我也不覺得應該是齊頭式的平等。)

學者認為,如果不斷加碼老農津貼,長期下來,對鄉村農業結構的調整有限,應該要依照農民對農業的貢獻度,進行補助,而非齊頭式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