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lan‧見識南島

2023 | 共78集 | 普遍級 | 文化.藝術

這次《ZALAN見識南島》 和擁有 「行走的百科全書」 之稱著名的主持人 謝哲青 將帶領觀眾一起「看見台灣,認識南島」囉!
這次和哲青哥精心籌備的超強內容,一定讓大家體驗到更多深刻的南島知識。
在短暫休息與沉潛了一小短時間,節目製作團隊與謝哲青邀集南島文化世界裡最最專業的專家,可謂專家中的專家,再次凝聚南島文化裡,最精彩、最觸動的焦點議題 !
讓我們一起在4月1日星期六的時候再次一同遨遊在知識無遠弗屆的南島文化的大洋中恣意徜徉、翱翔天際。

  • 【蘭嶼及巴丹的「海峽兩岸」】
    第93集|第7季|2023

    🌍 巴丹島 Ivatan 語及蘭嶼達悟語高度相似,達悟語被專家歸類在「馬來南島語」跟台灣島的原住民族語言關係較遠 !
    🌍 巴丹島 Ivatan神話傳說中的祖先畫像,跟當代達悟族傳統服一模一樣 !
    🌍 馬鞍藤(Valino)在達悟族人的傳說故事中竟是蘭嶼與巴丹島之間的橋樑?傳說中的馬鞍藤粗到能讓族人在上面穿梭兩地!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劉益昌 (漢族)
    2⃣播出時間:10月8日(週日)晚間10點起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原視節目TITV+」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同步首播!
    ----------------------------------------------------------------------
    持續關注Zalan見識南島的朋友一定相當清楚巴丹島與蘭嶼之間的關係。不論是從人種、語言,又或是從傳說故事等,巴丹島與蘭嶼上的族人們都深信著彼此之間的關係並不只是國與國、而是血濃於水的親人。
    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邀請兩位達悟族的族人朋友,除了從自身文化中的語言、服飾以及傳說故事著手,更是從實際的證據來佐證,這個隔著巴士海峽的「海峽兩岸」之間的連結。
    .
    🌍演講人:希婻.瑪飛洑(Sinan Mavivo)/ 蘭嶼巴丹文史工作者 
    🌍演講題目: 蘭嶼與巴丹島的文化親緣關係 
    .
    本週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蘭嶼巴丹文史工作的希婻.瑪飛洑(Sinan Mavivo)老師。希婻.瑪飛洑曾是原住民族委員會中達悟族委員,在自身文化上的探索有著相當程度的研究。在本周的節目中希婻.瑪飛洑將與我們分享從研究中所看見的,蘭嶼與巴丹島之間的親緣關係。
    .
    在達悟族人的口述傳說中有這麼一個故事,傳說過去的時代中,馬鞍藤(Valino)橫跨了巴士海峽,搭建出來往蘭嶼和巴丹島的一座陸橋。傳說中,馬鞍藤的根十分粗大,其粗度甚至需數十名成年男性才得以合抱。也因此,兩地人民在這條路徑上互相交流、互相通婚。至於馬鞍藤的連結是什麼時候斷掉?傳說中並未提及。但也因為這樣的傳說,兩地之間的親密性更可見一斑。
    .
    在本周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由希婻.瑪飛洑(Sinan Mavivo)精湛的演說,一同深入從傳說到真實的了解蘭嶼及巴丹島之間的聯繫。
    .
    🌍演講人:#董恩慈(Syaman Lamuran) / 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董事
    🌍演講題目: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的董恩慈(Syaman Lamuran)董事。董恩慈在13歲離開蘭嶼後,遠赴台南求學。更是在之後到美國攻讀大學、返臺後取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博士學位。在這樣的經歷中,董恩慈重新將視野放回自己的族群,將從兩地的相似性出發,探討相似中的物件是否具有可靠的真實來見夠彼此之間的連結。
    .
    蘭嶼與巴丹島的距離究竟有多近呢?若觀眾朋友有機會在天氣晴朗時在蘭嶼向南眺望,可以清楚的以肉眼看見菲律賓最北端的Yami島。也因此,在達悟族耆老的心智圖中會發現,巴丹島與蘭嶼的距離是相當近的。此外,在語言上的相似性、巴丹島民族英雄的服裝以及大船等,無不證明著兩地之間的連結。
    .
    在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董恩慈(Syaman Lamuran)的分享,一同從語言、從實物證據,建立起蘭嶼及巴丹島之間的聯繫。
    .
    在當代,我們習慣從國家的角度進行思考。理所當然的認為同一個國家的人應屬於同一個想像的共同體之中。但在與海洋連結深厚的南島民族而言,國家的共同體,卻硬深深的將兩個共享同文化的族群被分割成不同的想像共同圈中。海洋民族的界線並不像大陸民族般會因為大海、大河而區隔,大海之於南島民族,不是阻隔的拒馬,而是文化的臍帶。若在認識南島民族時將思考局現在陸塊的想像之中,就很難真實的看見南島民族那由海構建出的廣闊宏圖。

    【從語言與民族植物看見南島語族的海洋遷徙】
    第92集|第7季|2023

    🌍 語言差異性最大即是族群擴散的最初地!臺灣南部最多元的語言差異顯現南島民族擴散之基!
    🌍 將70多種日常必須的動植物打包上船?農業包裹(agriculture package)讓我們得以從動植物拼湊南島民族遷徙路徑! 
    🌍 從胃痛也能看出宏偉的遷徙地圖?幽門螺旋桿菌的基因測序表明太平洋地區的幽門桿菌與臺灣同源!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2⃣播出時間:10月01日(週日)晚間10點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原視節目TITV+」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同步首播!
    ----------------------------------------------------------------------
    .
    對於南島民族的擴散與遷徙,相信一直是持續關注Zalan見識南島的觀眾朋友想要了解的內容。我們在節目中也不斷的利用各種方式來佐證出臺灣說的可能性。想探討一段史實,在沒辦法找到文獻紀錄下,從其他領域側面去探討,並且經過有系統、有邏輯脈絡的整理研究後,其實也能建構出南島民族如何擴散。
    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邀請到兩位中央研究院的重要嘉賓,兩位都是各自領域上的重要人物,更是在研究南島民族遷徙史上不可被抹滅的存在。在本周的節目裡,讓我們藉由這兩位大咖,以科學邏輯、理性分析的方式,建構出南島民族遷徙史的真實樣貌。
    .
    🌍演講人:李壬癸 / 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南島語言研究之父
    🌍演講題目: 南島語族的擴散與遷徙 
    .
    本週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中央研究院的李壬癸院士。自1970年開始,李壬癸變開始投身研究臺灣南島語的研究,直至今日,對於臺灣南島語言的系統研究、出臺灣說等專業知識上有著顯著且傑出的貢獻,故而在當代學界中被尊稱為「臺灣南島語言研究之父」。在本周的節目中,李壬癸將帶我們從語言學的角度,深入解析南島民族的遷徙證據。
    .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一個地區的語言差異性越大,即代表族群在該地居住的最久,也更接近原鄉(homeland)。又更簡單的說,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說,若要找出族群向外遷徙分化的「起點」,就是要去找語言差異性最高的地區。
    .
    根據語言學的比較分析以及考古學的證據,南島民族的遷徙史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5500年前。當時為冰河時期,南島民族祖先從非洲走陸路抵達亞洲東南部後與侗傣民族分開,隨後便定居在臺灣西部的嘉南平原。距今2700年前,靠著精湛的航海技術和天文技術,南島民族已經擴散到現今的大致區域之內。又在800年前抵達復活節島、公元500年抵達馬達加斯加島,以及公元900年抵達紐西蘭,成就幅員最廣、居住區域最廣大的南島民族。
    .
    🌍演講人:#鍾國芳 /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主任 
    🌍演講題目: 植物DNA重建南島語族「出臺灣說」 
    .
    本週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的鍾國芳主任。鍾國芳過去曾與團隊一同採集構樹樣本,並根據葉綠體基因單型證實太平洋構樹的原鄉在臺灣。而鍾國芳也接受臺東史前文化博物館的「跨越大洋:南島植物研究調查計畫」委託,針對臺灣的麵包果樹進行比對分析,進而建立起有趣的遷徙地圖。本週節目中,鍾國芳將從親緣地理學的角度以及基因序列的分析,帶我們一同建立起南島民族遷徙路徑。
    .
    從基因學的角度來看,生物在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不影響生物生存的基因變異。而這樣的變異在族群之中就會逐漸擴大,逐漸出現與原本群體不同的基因序列,並且由此建構出「單倍體網狀樹」。
    .
    而生物的變異本身因為各種因素散播出去,如族群本身的變動、地質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人類活動等,都會促使生物的基因型向外進行擴散。而藉由基因型的差距進行研究彼此親緣,就會進入到親緣地理學的領域。
    .
    當代智人從非洲向外擴散後,不斷地藉由陸路遷徙到世界各地。在這其中不斷分化,演變出現在如此多元多樣的世界。對於族群史而言,除了看重族群本身的敘述脈絡,也要從科學的角度理性建立族群之間的關係脈絡。若一味的將族群史硬性劃歸入主觀分類下,就容易導致敘述不具真實,最終淪為非理性的爭執。 溯源是族群了解自我的重要過程,是建立族群脈絡的必行之路。沒有過去的族群沒有未來,或許就隱含著這樣的含意。

    【傳統染織於時尚市場的機會】
    第91集|第7季|2023

    🌍五名人間國寶原住民服飾工藝師 攜手 時尚設計師創造台灣時尚新定義!
    -
    🌍為了復振泰雅族傳統服飾,為了延續泰雅族傳統服飾文化,人間國寶尤瑪.達陸為自己規劃50年工作計畫!令官方震驚其意志!
    -
    🌍時尚雜誌編輯盧淑芬:「文化就是設計師最好的名片,希望原住民文化可以在台灣不同的領域向世界說出台灣的故事」!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2⃣播出時間:9月23日(週六)晚間10點起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原視節目TITV+」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同步首播!
    ----------------------------------------------------------------------
    時裝設計師Coco Chanel曾說過:「時尚不只存在於服裝中。它在天空、也在街頭,時尚與概念、生活、當下皆息息相關。」更直白地說,時尚源於生活。各族群的傳統服飾也是根植於生活中的「時尚」,將群體認為的美匯聚成潮流,引動著族群往美感的追求上邁進。本周的節目中,兩位演講人將以2023年臺北時裝週作為主題,思考,如何將原住民族傳統時尚,連結到當代時尚?
    .
    🌍演講人:盧淑芬(乖總編) / 資深時尚媒體人
    🌍演講題目: 遇見:原住民人間國寶與時尚跨界合作 
    .
    本週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資深時尚媒體人盧淑芬總編。盧淑芬除了在時尚媒體產業中浸淫許久,更是在2022年臺北時裝週開幕秀擔任策展人。在本周的節目中,盧淑芬將與我們分享臺北時裝週中,新時尚與舊傳統之間摩擦出的火花,以及如何在保有尊重理解的同時,更好地使用原住民族傳統文化?
    .
    在2022年的臺北時裝週SS23中,文化部邀請五位原住民族的人間國寶與五位時裝設計師合作,將原住民族傳統服飾工藝中的美好,藉由服裝設計師的巧思,轉化成為伸展台上的亮麗身姿。
    .
    臺北時裝週並不只是藝術的舞台,更是議題討論的空間。利用開幕秀與主題秀的設定,將科技、藝術、音樂、表演等創作議題進行再思考。而在2022年的臺北時裝週SS23中,探討的在於如何讓世界清楚認識「臺灣是誰」。
    .
    在本周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由乖總編精彩的分享,一同了解時尚設計師如何與珍貴的人間國寶進行創想,並設計出代表臺灣的經典之作。

    🌍演講人:#尤瑪‧達陸(Yuma Taru) / 國家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
    🌍演講題目: 我想成為你的維他命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國家重要藝術保存者尤瑪‧達陸(Yuma Taru)老師。來自苗栗縣泰安鄉的尤瑪‧達陸(Yuma Taru)在2022年的臺北時裝週SS23中擔任相當重要的角色,而在本周的節目中,尤瑪‧達陸(Yuma Taru)將與我們分享她在時裝週中的心得與感想。
    .
    族群服飾在原住民族及其他族群之間,一直有著很天然的差異。對於「我族」,族群服飾是民族、是認同;對於「他者」,族群服飾是與對世界對話的基礎、是特殊文化的外顯表徵。
    .
    在尤瑪‧達陸(Yuma Taru)的五十年願景中,從古法的復興、到技術的復興,再到教育的復興,已經走過三十個年頭,而在這之中族群服飾應該如何走出一個共通點、如何定義、重構乃至於創新呢?將在本周的第二段節目中進行分享。
    .
    .
    時尚是什麼?原住民族的時尚又是為誰服務?當談到原住民族時尚時,我們總是在強調著屬於「臺灣」的特殊性。原住民族就如同臺灣的身分證般,唯有舉出原住民族的圖樣,我們才能凸顯出:這是臺灣。原住民族的「時尚」似乎具有相當強烈的工具性,而不再只是源於生活的想像。根基於生活,才能使時尚更具靈魂;根基於生活,更能使臺灣當代的生命力,真實的被世界看見。

    【飲食 ‧ 引時】
    第90集|第7季|2023

    🌍 台灣當代設計包裝擔當「種籽設計」總監用五種「原」概括原住民族的飲食文化內!讓料理全方位攻陷饕客!
    .
    🌍 臺灣米其林三星推薦的「頤宮」進行客座的「阿嶽」主廚將在節目中製作特色美食!製作帶著傳說故事的料理!
    .
    🌍 野菜一點都不「野」!「野菜皇后」告訴你如何將遺世於山林的「野菜」,重新回到生活中成為「家常菜」!
    .
    🌍 不起眼的刺蔥營養價值堪稱「蔬菜營養之王」!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2⃣播出時間:9月16日(週六)晚間10點起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原視節目TITV+」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同步首播!
    ----------------------------------------------------------------------
    🌍與談人: 淦克萍 / 種籽設計總監
    .
    食物,作為人類最根本的欲求與本性,在生活中可以說是最日常不過的。中華文化中談飲食,可以在《禮記‧禮運篇》中看見「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這麼一段話。由此可知,不管社會規範如何運行,飲食所牽引的「欲」,一直是扎根在我們的生存本能之中。
    .
    不論是「家常菜」、「風味餐」乃至於「國宴」等,在烹調技巧、原料取材上都能看見人與地方的互動,以及文化與人的連結。在本周Zalan見識南島,我們就將從原住民族的飲食文化出發,探求傳統美食與當代社會的結合、探索傳統美食在當代的創新。
    .
    本週邀請到兩位來賓,以及邀請到來自種籽設計的淦克萍總監擔任我們的與談人。這三位在飲食上的翹楚,將與我們思考,原住民族飲食的創新與傳承。
    .
    🌍演講人:#林陳美珊(NANU) / 野菜皇后主理人
    🌍演講題目: 原住民食材的奧妙
    .
    本週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野菜皇后的主理人林陳美珊(NANU)老師。林陳美珊因為需要身體上的調養,而回到部落與母親同住。在同住的過程中,對於排灣族的「家常菜」有了更直接、更親密的接觸。
    .
    各位觀眾朋友有聽過臺灣油芒嗎?臺灣油芒是由臺灣的原住民族馴化野生油芒後產生的特有種植物。臺灣油芒除了是糧食作物,更是在未來糧食危機中,將成為「超級食物」。他的「超級」,在於營養成分(脂肪、蛋白質、鈣、鎂及鉀)相當高,更含有其他穀物欠缺的穀胺酸、絲胺酸等胺基酸。此外,臺灣油芒在種植上有著耐旱、防塵霾、吸收鹽分(鹽化土地再生)以及全株皆有用的特性。在未來氣候變遷的臺灣,可以說將會是相當重要的作物。
    .
    在本週第一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林陳美珊親身的經歷以及生動的介紹,一同了解野菜皇后這個團隊在建立原住民族野菜文化調查上的努力。

    🌍演講人:張凱威(Tutoy)/ M’LOMA chef
    🌍演講題目: 舌尖上的美味
    .
    本週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M’LOMA的張凱威主廚。張凱威除了曾在2018年、2022年獲得台東慢食評鑑的三星獎殊榮之外,更曾獲邀至臺灣米其林三星推薦的「頤宮」進行客座。在本週的節目中,張凱威除了將與我們分享「美式款待」,更將在節目現場製作他的特色美食「生命之水」。
    .
    餐點不只是美食,更是一篇故事。張凱威在其貴人莉莉老師的引導下,在出餐時會與客人分享這道餐點的故事。如本集節目中將製作的「生命之水」,不僅僅只是食物在味蕾上的舞曲,更是魯凱族傳統故事的創新詩篇。味覺與想像的視覺結合,嗅覺與想像的聽覺交織,食物不再只是食物,更是一種具有故事性的「款待」。
    .
    在本週第二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張凱威動人的介紹以及精湛的廚藝,一同了解原住民族風味餐不該僅止於風味餐,而該發揚發自在地部落的氣韻。
    .
    誠如前面談過的,食物不只是「人之大欲」,更是文化生活的載體。這樣一個既能勾起人最基礎的需要、又能建構上層思考的載體,在傳承文化、分享文化上可以說是相當有利的工具。當食物只是日常時,我們思考的是如何取得、如何烹煮,但當食物是載體時,我們思考的應該要是如何分享、如何解釋。如各族都有的醃製物(醃肉、醃腸等),僅只於如何製作、如何取得只是表層上的技能習得,若能加上傳統禁忌、醃製原因,乃至於在地文化知識的補充,飲食作為載體的樣貌,才能更好的被彰顯。

    【原住民族當代文學觀】
    第89集|第7季|2023

    🌍 祖母的紋面被大社會視為屈辱?催生麗依京‧尤瑪成為第一批台灣原住民族女性文學作家 !
    .
    🌍 有著排灣族、西拉雅族與漢族血脈的知名文學家楊翠,近年代表作《少數說話》,梳理近20年原住民女性作家之作品,除了同步為原住民權利運動發聲,更顯現出女性細膩的情感拉扯。
    .
    🌍 與中國文學強調「人」的歸隱恬淡不同,原住民族田園風情的文學展露出更濃厚的「人地」互動與連結!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2⃣播出時間:#9月9日(週六)晚間10點起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原視節目TITV+」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同步首播!
    ----------------------------------------------------------------------
    .
    🌍與談人:#陳芷凡 / 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
      Zalan見識南島第七季的節目即將邁入尾聲,我們不斷地重新打破對於原住民族在當代各層面上的固有想像,以更系統、更貼近族人的視角定義屬於原住民族的知識建構。例如:防災知識體系、原住民族當代舞蹈、原住民族當代企業等。從這些集數,我們不斷地建構一個重要的概念:
    「傳統文化並非遠古的知識系統,它可以實際的在當代生活中運作並產生積極效果。」
    .
    在本周的Zalan見識南島中,我們將視角拉到文學領域,探討沒有文字的原住民族,如何在當代文學的架構中重新回歸傳統美學,以原住民族的文化視角,書寫屬於原住民族的文學領域。
    .
    🌍演講人:#楊翠 /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作家
    🌍演講題目: #原住民女性文學 
    .
    本週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的楊翠教授。楊翠本身在文學領域的研究上主要以臺灣文學、臺灣婦女史、臺灣女性文學以及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為主。而在本周的節目中,楊翠將與我們分享原住民族女性作家的作品,並且從中了解到,原住民族女性作家的觀點以及其中所具有的重要意象。
    .
    臺灣當代原住民族的女性文學,在1996年的天空綻放出第一朵煙花。這一年中,泰雅族作家麗依京‧尤瑪(Lyiking Yuma)書寫出的《傳承—走出控訴》,將該時代的原住民族運動者內在的矛盾以及衝突,用兩種不同的視角,交織出以激情控訴為經、細膩分析為緯的經典著作。
    .
    在本周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楊翠細緻的分析與介紹,一同深入認識原住民族女性文學家在原住民族文學中所佔有的重要地位。
    .
    🌍演講人:#巴代(Badai) / 文史工作者、作家
    🌍演講題目: #族語創作歌謠的「田園詩」意象 
    .
    本週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來自卑南族的文學作家巴代(Badai)老師。巴代(Badai)在文學上的耕耘可謂是眾所皆知,而他在原住民族文學上的探究與創作更是璀璨奪人。在本周的節目中,巴代將帶我們思考傳統歌謠與當代文學之間的關聯,並從田園詩的角度,探索創作歌謠的文學價值。
    .
    撇除祭典儀式的歌謠,不管是以自然萬物借喻,又或者是單純唱出當下自然的樣貌,原住民族的傳統歌謠與自然的連結相當深厚。也因此,將傳統歌謠的敘述方式放入到當代文學的架構之中,我們可以說,這樣的創作歌謠(或文字)即是原住民族的田園詩。這樣的田園詩所記錄的不僅只是自然的樣貌、人與人的互動,更是如實的將一個部落的專屬記憶、特有傳承完整的保留在詩歌之中。
    .
    在本周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由巴代(Badai)精彩的歌謠解析與詩歌朗誦,一同了解屬於臺灣原住民族的田園詩。
    .
    文學之於臺灣原住民族,似乎是一種傳統與當代的碰撞。當原住民族作家書寫文學之時,不免會因為文學本身的美感規則而限制瑰麗的想像。如何利用這樣的規則去創作專屬原住民族的文學?就成為當代原住民族文學家的命題。
    .
    同樣的命題架構,換掉其中的研究主題,不也可以讓我們好好的思考探究嗎?如本季第10集,我們便是在思考如何創作專屬原住民族的藝術;第4集思考如何建構專屬原住民族的樂器架構……等。當代有非常多的面向值得我們去思考,若是以原住民族背後厚實的文化底蘊出發,我們可以如何應用、如何發展,甚至於如何展現原住民族千百年來的智慧蘊藏。

    【原住民族當代藝術視野】
    第88集|第7季|2023

    🌍 國美館館長:沒有原住民藝術的台灣藝術史是不完整的!
    -
    🌍 如過重新建構具有原住民藝術的台灣藝術史?國美館館長:要有具有原住民主體意識並具有藝術及歷史專業的原住民族族人的參與,才能建構起完整的台灣藝術史!
    -
    🌍 魯碧‧司瓦那(Ruby Swana)作品《蝶蛻.編織生命的彩翼》:這是對我自己生命能重生蛻變的期待,我也希望這個戶外作品能隨著自然環境存在、消逝。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2⃣播出時間:#9月2日(週六)晚間10點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原視節目TITV+」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同步首播!
    ----------------------------------------------------------------------
    🌍與談人:#曾媚珍 / 文化部公共藝術視覺藝術類專家學者
    -
    各位觀眾朋友,當你想到原住民族藝術,腦海中想到的會是什麼樣的呈現?或許是木雕、是琉璃珠、是籐編,甚至或許是祭典儀式中的服飾與歌舞。我們所見的確實是原住民族藝術的一種呈現,但若要用形容詞去形容原住民族藝術,你會如何去形容呢?
    在本周的Zalan見識南島,我們將從原住民族藝術家、原住民族藝術史研究者以及視覺藝術領域的專家的角度,帶著觀眾朋友來認識臺灣原住民族的藝術。
    -
    🌍演講人:#魯碧‧司瓦那(Ruby Swana) / 藝術工作者
    🌍演講題目: #藝術是如實的呈現心靈的樣態.
    -
    本週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意識部落的重要藝術家魯碧‧司瓦那小姐。魯碧‧司瓦那在年輕時曾在西門町的百貨公司內擔任企劃主管和櫥窗設計,在如萬花筒般絢麗的繁華之中浸淫十二年之後,在嚮往自由創作的引導下,回到東海岸,開始醉心於自然素材的藝術創作和自我表達。
    -
    意識部落的發起位於台東縣東河鄉的金樽海灘,雖說名字是以「部落」這種集合詞命名,卻是一個強調「不設限」、「自發性」、「去中心」的一段以精神作為連結的事件。意識部落於2002年由十多位藝術工作者走入金樽海灘開始,並在共同生活、創作了三個月後結束。「意識部落」雖早已在二十年前結束,但其精神仍綿延在東海岸的各個地方,持續發酵。
    -
    在藝術創作上,魯碧‧司瓦那承襲著自己的生命經驗以及心的引導,將自己對於生命中面對的事件、思考,以及記憶,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件,如漂流木、葛藤、碎玻璃、麻繩,將自己的體認具像成一件件瑰麗的藝術品,並且在這過程中享受著創作的美好,以及正視自己在這片土地的位置。正如魯碧‧司瓦那在題目所說的:「藝術是如實的呈現心靈的樣態」。
    -
    在本週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魯碧‧司瓦那(Ruby Swana)飽含靈魂的語言,一同認識如雲一般存在的意識部落以及如風一般吹撫的藝術創作。
    -
    🌍演講人:#廖仁義 /  前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及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所特聘教授
    🌍演講題目: #重建具有原住民族藝術的台灣藝術史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前國立台灣美術館的館長,更是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所的廖仁義教授。廖仁義過去在求學階段與原住民族的族人接觸後,開始對於原住民族的相關議題產生連結。而在這過程之中,廖仁義從藝術史的角度,以有溫度的方式反思著臺灣藝術史與原住民族藝術史之間的關聯。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從廖仁義的心路歷程,一同了解臺灣原住民族藝術的特徵以及在藝術史上的重大意義。
    -
    如何定義原住民族藝術?從直觀上來說,原住民族的藝術呈現並非以文字展現,而是利用耳朵的接收、眼睛的刺激來彰顯生活中對於自然的崇敬以及對儀式的重視。也因此,原住民族的藝術根植於生活與自然,更是直接表現生活與自然。
    -
    即便進入當代,我們仍可以發現原住民族藝術的呈現仍舊連結著當下的生活情境和人地之間的互動。此外,更是針對生活情境中的種種(如旅外工作、行步田野的心境)進行更深入的反思與討論。
    -
    在本周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由廖仁義的反思與整理,一同了解從非族人的角度,我們可以如何更好地認識、解釋臺灣原住民族藝術史。
    -
    藝術似乎是一種很高檔的詞語,當我們談到藝術,我們會直覺的了解到我們應該要去了解、要去欣賞不論是表現形式上的美學或是藝術家本身的心裡闡述。於是當我們到美術館、當我們路過裝置藝術時,我們看的不僅僅只是藝術家在美上的表達,更多地是在了解藝術家在「心」上的闡述。
    -
    但藝術僅止於此嗎?自然是不可能。正如本週節目中提到的,藝術是對生活的一種表達和闡述,也就是說,生活中的任何形式,涉及自我表達,加上美感,其實即是藝術。也因此,或許節目最後,如何思考節目中提到的問題之外,我們也可以意識到,當見到一份木雕、一首古謠,或是東海岸的第一到晨光時,彰顯美感的每一幕,其實都是生活中的藝術。

    【旅遊新型態_「走」「讀」部落】
    第87集|第7季|2023

    🌍 「部落旅遊」是部落迎合旅人的喜好安排行程,還是讓旅人透過
    深入的遊程體驗部落特殊的民族文化與生態智慧?
    .
    🌍前往司馬庫斯旅遊的途中,還有多個具泰雅智慧與特有民族文化的據點可體驗您參與過嗎?
    .
    🌍 泰雅族人「耳管飾」中裝藏著延續部落生命之火的小米,隨著族人遷徙遍布泰雅族遷徙地!
    .
    🌍 種植小米的地休耕時,泰雅除人改種竹林養地,創造竹材的利用價值,這樣的生態智慧您聽過嗎?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2⃣播出時間:#8月26日(週六)晚間10點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原視節目TITV+」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同步首播!
    ----------------------------------------------------------------------

    在前幾集中,我們從氣候、科技以及商業上談到傳統文化如何與當代資本社會進行串聯結合。而在本集中,我們將把目光放到「旅遊產業」上,一同了解,在旅產業中,傳統文化可以如何在被保存與延續的前提下,更好地融入到旅遊業之中。
    .
    其實談到旅遊產業與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結合,相信觀眾朋友們都不陌生。從早期的藝術團形式,再到當代的深度旅遊,傳統文化與旅遊產業的結合一直都是族人朋友將自身的文化轉換成謀生工具的形式。但在這過程中我們也會發現,在這之中容易出現忽視自身文化、重視精彩表演獲得的利益種種弊端。進而導致當族人提到旅遊結合文化,總會有種在「賣文化」的背德感。但文化真的沒有辦法在旅遊產業中獲得其被尊重的地位嗎?又或者,其實有其他的方式,在「賣文化」的過程中,也能真正讓遊客體認到傳統文化中的精神價值以及實際內涵呢?

    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邀請到兩位來賓與我們分享,在旅遊產業之中,究竟族人可以怎麼去更有效的推動部落文化旅遊產業,並且保有自我文化的獨立性。

    🌍演講人:#林益仁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演講題目: #在旅行中找家的感覺:原鄉產業的新想像 
    .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的林益仁教授。林益仁除了在大學端教授專業科目外,更有著一個重要身分,那就是「小米方舟」行動團隊的成員之一。在這之中,小米方舟結合旅遊與文化,將真正在地的泰雅傳統文化知識帶給參與活動的每一個人。
    .
    小米方舟這個團隊主要從新竹縣尖石鄉的三一農場作為基點,並且向外擴散。以尖石鄉為例,當遊客談到尖石鄉的泰雅族部落,腦海中浮現的或許就是司馬庫斯以及鎮西堡兩個部落,但卻不知道從山下到司馬庫斯的路上,沿途已經經過了相當多泰雅族的部落區域。也因此,小米方舟團隊認為,旅遊不應該僅侷限於單點、單地區的介紹,更應該要是一個系列、乃至於一個路線,將其具系統的、具文化意涵的連結在一起。

    在本周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林益仁細緻且深刻的解說,一同深入了解原鄉農業在當代面對的課題,以及小米方舟這個團隊如何在這之中串聯部落與外部,將旅遊產業深根在族人手中。
    .
    🌍演講人:#芭翁‧督宓(Pagung Tomi) / 小米媽媽、部落文史工作者
    🌍演講題目: #恢復小米種植與走讀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部落文史工作者、更是有著「小米媽媽」美稱的芭翁‧督宓(Pagung Tomi)老師。芭翁‧督宓(Pagung Tomi)在年幼時曾見過母親手中捧過的小米,更是曾記得不同品系的小米有著不同的用途(如釀酒、作主食、給年長者食用等)。
    在這樣的記憶下,芭翁‧督宓決心扛起泰雅族小米的復育,嘗試種了高達58個屬於泰雅族領域內的小米品系,更是因此創辦了「小米方舟」這個復育計畫。
    .
    小米對於臺灣原住民族各族的重要性,相信持續關注Zalan見識南島的朋友們一定已經相當熟悉。對於泰雅族人而言亦是如此,在過去泰雅族人沿著山稜線與溪河遷徙的過程中,必定會將原部落的小米裝在耳飾的中空管內,以便到了新的移居地時可以有作物可以種植食用。
    .
    但隨著更多元的作物進入部落,小米種植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高山蔬果等更具有經濟價值的作物。可小米種植的式微並非單純是小米品系的消逝,連帶著的儀式文化、語言單詞等也隨著小米的消失而消逝。
    .
    在本周第二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芭翁‧督宓(Pagung Tomi)精彩且深刻的分享,一同更深入了解小米方舟的建立過程,以及在當代如何復振傳統作物。
    .
    根據統計,111年12歲以上國人國內旅遊總次數接近1.7億旅次,相較前一年整整成長了33.8%,可以見得國人在國內旅遊上是相當盛行的。而在當代的旅遊產業中也會發現,貼合在地文化已經是國內旅遊產業的主流。也因此,在原鄉其實很常可以看見來自各地的觀光旅客,也能見到頗具規模的旅遊產業鏈。我國政府也不斷的鼓勵原鄉族人加入到觀光產業鏈中,建設出屬於原民特色的深度旅遊活動。這樣的活動不僅增加文化互動、也增加了文化傳承的可能。但可以如何更好的進行文化旅遊產業想必是族人思慮很久的問題。藉由本周的節目,相信族人朋友必然會有所收穫,進而發展出屬於自己原鄉、自己部落特色的文化之旅。

    【南島文化孕育下的企業經營】
    第86集|第7季|2023

    🌍 『#排灣家族企業』顛覆斐濟企業分利,雇主3成,員工7成,造就大洋洲跨國事業體!
    -
    🌍 南向政策先驅企業家 #施雄偉 懷著排灣族文化的某個特點,以美髮店起家,跨足美髮產品與儀器之製造及銷售、商務法律事務顧問、房地產投資等事業,成功累積數億資產!
    -
    🌍 原住民農產品有機認證共同產銷平台『#部落e購』,如何與農民從路邊擺攤銷售,攜手走向農會最高等級認證金質獎!?
    -
    🌍 同樣是有機認證農產品,原住民農民生產的產品能贏在哪裡?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2⃣播出時間:#8月19日(週六)晚間10點起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原視節目TITV+」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同步首播!
    ---------------------------------------------------
    🌍與談人: #王健任 / 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經理
    .
    各位觀眾朋友,在zalan見識南島中,我們見識過南島民族與自然物質層面的連結、也見識過與文化精神層面的融合。似乎我們會很理所當然地認為,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僅在於人地關係、價值規準之上。但各位是否有想過,南島民族的傳統文化其實也能與「商貿」進行深入鏈接呢?

    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邀請到兩位將原住民族傳統社會乃至文化中的內涵融入到商業經營之中的演講人,也邀請到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的 #王健任經理 擔任我們的與談人。讓我們藉由三位重要嘉賓,一同了解,傳統文化如何根植在商業經營之中?

    🌍演講人:#施雄偉(celalaq‧kavulungan)/ 排灣家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演講題目: #找回聖地的南島創業之旅 
    .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排灣家族股份有限公司的施雄偉(celalaq‧kavulungan)董事長。由於早年的家庭因素,施雄偉的家族曾迫不得已的將祖靈地賣出。而在這之後,懷揣著買回祖靈聖地的心情,施雄偉決定離開臺灣,踏步到斐濟尋找賺錢的機遇。
    .
    但機遇也並非如此好找,施雄偉在選擇地方時,參考了過去與他的vuvu上山狩獵的經驗,當遇見分岔路,選擇少人走的路前行。原因無他,便是因為這條路上總會發現更多的獵物,可以更好的滋養龐大的家族,縱使這條路會更為艱辛。
    .
    而在斐濟進行美髮事業的施雄偉,更是將排灣族傳統社會中的精神帶到公司經營的理念之中。例如將「分享與照顧」的文化模式,應用在需要協助的每一位員工;將傳統文化中,為了感謝種植的族人而多分作物給耕種者的精神,建立起公司內員工七成、老闆三成的抽成制度等。施雄偉將自身在排灣族社會中獲得的精神,真實的應用在公司運營,也使排灣家族股份有限公司在斐濟有了很好的發展。
    .
    在本周第一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施雄偉精彩的演說,一同深入了解,傳統社會文化中的精神如何應用在資本公司之中,並且獲得共贏的局面。

    🌍演講人:#金惠雯/ #社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 秘書長 
    🌍演講題目: #團結經濟的在地實踐:從『#部落e購』的PGS談起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社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的金惠雯秘書長。社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的宗旨在於結合原鄉的原住民族,將教育、企業、商業等更層面的社會活動更好的扎根在原住民族部落之中。其中,推行部落自產作物進行產銷合作為該會的主要業務。
    .
    各位觀眾朋友聽過部落e購嗎?部落e購做為一個產銷平台,將部落與全國的消費者進行連結,建立起一個以原鄉族人為主的產銷團隊。在這過程中,從資源整合、教育訓練倒陪伴輔導,都是與部落族人緊密的連結在一起。
    .
    過去族人在產銷班常碰到的問題就是教育訓練的人通常很難將專業能力盡善的傳達給族人,進而導致原鄉產品很難有良好的品質、導致難以招攬客源,提升原鄉的經濟。而在這個產業鏈中,產銷班進行了重組,利用貼近族人的語言以及方式,促使專業知能的傳遞。更是在這之中設定該產銷班的目標,提升族人外銷他地的競爭力。
    .
    在本周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金惠雯細緻的分享,一同了解部落e購在原鄉農民族人的生活中起到的變革,以及在這過程中,族人與部落自我的動能。
    .
    在當代,在我們開始意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時,我們在教育、在生活、在自然環境中廣泛運用傳統文化的知識內涵。可將時間拉長,我們或許就會碰到一個窘境,當我們需要「維生」時,在捨去藝術、自然、教育之後,文化似乎被我們暫時的輕輕放下。但如同過去我們曾說的,文化即是人的根本,難道當我們面對資本社會之時,文化就要如同冬天棉襖般暫時收入衣櫃嗎?或許當代的我們也可以試著思考的是,在生活中的每一刻,我們可以如何「活出自己族群的文化」。

    【傳統智慧與現代科技如何共管天災】
    第85集|第7季|2023

    🌍 當代原住民部落頻遇土石流災害,原始舊部落卻完全避開地質敏感區!究竟是何原因?
    -
    🌍 泰雅族人傳統選擇居住地經常以是否長有「臺灣赤楊木ibuh」為重要考量因素,是為什麼?
    -
    🌍 石門水庫每年耗資鉅額清淤泥,都是泰雅族人種植水蜜桃引發泥沙崩落?前內政部長還給泰雅族人清白!
    -
    🌍 以「雷達衛星」取代「光學衛星」監測山坡地滑動更有效益?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2⃣播出時間:#8月12日(週六)晚間10點起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原視節目TITV+」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同步首播!
    ----------------------------------------------------------------------
    🌍與談人: #李鴻源 / 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前內政部部長
    .
    臺灣坐落在天災經常路過家門的位置,不論是地震、豪雨、颱風等,尤其又以強降雨導致的一系列災害最為影響人的生命安全。作為與臺灣這片土地相處許久的臺灣原住民族,自然也就會針對種種生活中會面臨的生活災害有一些傳統上的應對知識。這樣的傳統知識往往會因為沒有當代科學驗證而導致被視為是「迷信」,但在當代科學驗證後卻也發現,臺灣原住民族的傳統環境知識隱含了相當多在防災、在建物選址上的重要智慧。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請兩位演講人,以及本周的與談人,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系的 #李鴻源 教授,更是我國前內政部部長,與我們分享討論,傳統土地防災智慧如何被當代科學證實,又如何結合當代科技的便利,使之發揚光大。


    🌍演講人:#林東暭(Watan Kainu) / 烏來區衛生促進會理事長
    🌍演講題目: #現今科技與原民智慧經驗的結合與共融 
    .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烏來區衛生促進會的林東暭理事長。林東暭的祖父Losing Watan,在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爭取以及自治上具有不可抹滅的重要性,可以說是原住民族自治與傳統領域保護的重要先鋒。而林東暭也與其祖父相同,服務於原鄉,回饋於原鄉。本周的節目中,林東暭將帶著我們瞭解,泰雅族傳統山林環境智慧在當代科學解釋下,所彰顯出的智慧。
    .
    當代科學對於土地利用上有相當多的專有名詞,但這些專有名詞卻與泰雅族人傳統的山林智慧呼應。如傳統上,泰雅族人選擇家屋座點時會觀察生長的鄰木是什麼,若發現ibuh(臺灣赤楊木),便不會在那邊定居。這樣的選擇似乎充滿迷信,但在當代的植物研究中發現,ibuh(臺灣赤楊木)是崩塌地的先驅樹種,也就是說,此處會是不安全的地區,此區不久前極可能曾發生過崩塌。
    .
    在本周第一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由林東暭的演說,一同比較原民智慧與現代科技相呼應的地方,並且深入瞭解泰雅族人的傳統環境智慧。

    🌍演講人:#李璟芳 / 跨時空災害防衛隊計畫共同發起人 
    🌍演講題目: #新創新科技應用原鄉跨時空災害評估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跨時空災害防衛隊計畫的李璟芳共同發起人。跨時空災害防衛隊計畫的計畫主軸在於將過去傳統智慧與當代新科技進行結合、並且從太空至土地,將防災資訊更好的從民間被確實建構。本周的節目中,除了要介紹計畫內容之外,李璟芳更會與我們分享在計畫過程中,遇見的狀況以及種種驚人故事。
    .
    如何有效的進行防災?對於天災頻繁的臺灣島而言十分重要。過去在建構防災系統,乃至於防災地圖,多會以都會區的眼光、都會區的模式進行防災系統的規劃。但這樣的防災系統卻因為在習慣、地域遙遠的種種因素下導致防災效果變差。而在這樣的反思之中,跨時空災害防衛隊計畫便將防災系統進行更好的整合,除了利用衛星進行監控外,也藉由手機軟體,讓部落族人可以直接將自己家附近的災害狀況及時上傳雲端進行整合。此外,防災地圖也不再以傳統的指北針等內容進行書寫,而是以更在地的文化習慣(某個山頭、哪家雜貨店、族語系統等)進行繪製,讓防災地圖更加貼近族人的真實生活,更加達到有效防災。
    .
    在本周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由李璟芳的演說,一起深入認識跨時空災害防衛隊計畫的概念以及實用性。
    .
    最近的風災導致原鄉的族人朋友面對了相當嚴重的災情,在面對這麼沉重且讓人心碎的新聞時,也讓人不斷反思防災的重要性。如同李璟芳在節目中提到的,防災並不能只是用都會區的語言去進行描述,而是應該貼近原鄉,以原鄉族人的角度來描述整個防災的系統。從原鄉出發,落實每個人都是「防災小尖兵」,讓原鄉族人在過程中能以傳統智慧更好地去保護自己的家鄉,或許,這才是更合適於臺灣的防災策略。

    【原住民族的當代舞蹈】
    第84集|第7季|2023

    🌍排灣族圍舞「zemiyan」以西方芭蕾舞的形式呈現,還是圍舞zemiyan嗎?三地門「 蒂摩爾古薪舞集 Tjimur Dance Theatre  」如何從四步舞的歌舞基礎裡發展出排灣族的當代樂舞躍上國際!
    -
    🌍 如果牡丹社事件的「風與浪」能透過律動的身體再次重新回顧,會有悲傷、會有激昂嗎?舞蹈家如何透過創作,將歷史事件以擺動的軀體作呈現?
    -
    🌍太魯閣族語「bukuy」在空間上指「背後/後方」,在時間上卻指「未來」,耆老說「揹著你的未來向前走」又是什麼意涵?
    -
    🌍從花蓮市農兵橋下的工寮探索原住民族的新身體語言,「 TAI 身體劇場  」如何從身體與土地的互動裡,試圖修復族人與過去、現在及未來的關係!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2⃣播出時間:#8月5日(週六)晚間10點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原視節目TITV+」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同步首播!
    ---------------------------------------------------
    🌍與談人: #巴魯‧瑪迪霖 ( Baru Madiljin ) / #蒂摩爾古薪舞集 舞蹈總監暨編舞家
    -
    各位觀眾朋友,談到原住民族的樂舞,你腦海中會有哪些關鍵字?若有持續觀看我們 #Zalan見識南島 的朋友必然知道,臺灣原住民族的樂舞不僅僅只是身體藝術的展現,更是彰顯一個族群的文化意涵以及社會倫理。
    -
    但傳統樂舞只能侷限在供以祭儀、又或者傳統領域之中才能彰顯嗎?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邀請到兩位演講人和來自蒂摩爾古薪舞集的 #巴魯‧瑪迪霖 總監擔任我們的與談人。從與談人和兩位演講人不論是語言聲音、或是肢體語言之中,一同瞭解,在當代,我們可以怎麼將「傳統樂舞」,轉譯成「當代藝術」。
    -
    🌍演講人:#路之‧瑪迪霖 ( Ljuzem Madiljin ) / 蒂摩爾古薪舞集團長暨藝術總監
    🌍演講題目: #varhung聲之身-透過生命之聲,創造文化身體劇場 
    -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蒂摩爾古薪舞集的路之‧瑪迪霖團長。路之‧瑪迪霖除了是蒂摩爾古薪舞集的團長之外,更是團隊中的藝術總監。以排灣族文化為舞團主體,發展出我國以原住民族文化為基調的當代全職舞團。本周的節目中,路之‧瑪迪霖除了將與我們展現從文化中發展出的舞步外,更要與我們分享,蒂摩爾古薪舞集與文化結合的過程中,迸發出的優美舞姿。
    -
    排灣族的傳統圍舞zemiyan,本身就帶有相當深厚的排灣族文化意涵。在圍舞的過程中,由部落傳統領袖家族在最前頭,族人根據自己家族的階級依序牽手排列。也因此,在傳統圍舞中,族人可以根據自己的位置瞭解到自己的家族階級、也同樣可以依照自己的家族階級,找到自己在圍舞中的位置。
    -
    而 #排灣族 的傳統舞步大致以四步舞和八步舞為主。在圍舞的過程中,族人不會與身邊的友人閒聊,而是專注的在zemiyan之中。也因為傳統服飾的配置,側頭閒聊的幅度也會導致配飾拍擊在臉頰上,所以會注意到族人在圍舞的過程中多保持自己端正的身姿,進行整個圍舞zemiyan。
    -
    在本周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路之‧瑪迪霖舞動起的空間,一起深入從文化的角度瞭解,傳統文化發揚為現代舞的過程以及其中的精采。
    -
    🌍演講人:#瓦旦‧督喜 ( Watan Tusi ) /  TAI身體劇場創辦人及藝術總監
    🌍演講題目: #腳下的溪流是當下,它的過去來自哪裡?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 #TAI身體劇場 的瓦旦‧督喜創辦人,同時也是TAI身體劇場的藝術總監。瓦旦‧督喜對於現代知識教育和自然傳統教育的碰撞深有感觸,這在這過程中,瓦旦‧督喜開始思考著「我是誰」,進而將這些思考,轉換成表演藝術以及舞蹈的展現。本周的節目中,瓦旦‧督喜將從他的生命歷程,與我們分享文化融入舞蹈的過程,以及對於身體與環境的反思。
    -
    紅色是什麼?紅色在主流文化中象徵著大喜、慶典,而在瓦旦‧督喜的反思中,他認為大地的紅色是血。是獵人的血、是祖先的血,更是人存在於這世間,可以深刻留下的痕跡。紅色是祖先、是土地,更是有著太魯閣族人的靈魂。
    -
    而對於瓦旦‧督喜來說,語言融入回身體是讓文化充斥身體的重要之路。#太魯閣族 語中bukuy是背的意思,於空間,是後方;於時間,則是未來。藉由族語本身的含意,瓦旦‧督喜逐漸建構屬於太魯閣族的身體語言。
    -
    在本周第二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瓦旦‧督喜的分享以及深刻的反思,一同思考,我們的身體,如何重新訴說我們的文化?
    -
    在第七季的節目中,相信細心的觀眾朋友會注意到,我們不斷地將過去的文化重新拉回當代。畢竟,文化並非定格的紀錄,而會隨著人和環境不斷地推演調整。在這過程之中,當代的我們,不可否認地是部定課程限縮了我們與文化母體之間的接觸,於是在回歸文化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地、不斷地加固傳統文化,讓他一直「傳統」下去。
    可是文化是活的,文化是集體的表徵。在我們不遺忘傳統價值、道德信仰信仰之下,當代的我們應該將這些主流文化的教育,重新引入文化的主支流。在第七季,期待與朋友們一同意識,傳統文化與主流文化不存在絕對的對立,而是可以相輔相成,互助共好。

    【人間國寶】
    第83集|第7季|2023

    🌍 曾被誤認為是一般民族歌謠的泰雅族「Lmuhuw」,竟隱藏著400年來泰雅族人的遷徙證據與路線!1967年泰雅耆老史詩吟唱遷徙史節目中珍貴播出!
    -
    🌍 文化部頒訂的「人間國寶」,如何認定?泰雅族Watan‧Tanga林明福為何被認定為「人間國寶」?
    -
    🌍 以「陶壺」文化著名的排灣族,流失數百年的製壺文化,新人間國寶「雷斌.金碌兒」如何復振製陶技術與涵義?又如何在舊的陶壺文化當中創造新價值?
    -
    🌍「斯卡羅」演員二股頭目伊沙本人「雷斌.金碌兒」真實身分竟是排灣族製作陶壺技術的國家「人間國寶」?陰陽壺、公壺、母壺如何區分?有什麼特殊文化涵義?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2⃣播出時間:#7月29日(週六)晚間10點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原視節目TITV+」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同步首播!
    ----------------------------------------------------------------------
    .
    各位觀眾朋友們,從第一季至今,我們談了許多屬於臺灣的國家寶藏。這些寶藏以有型的姿態存儲於博物館、原鄉,乃至於遺址之中。而國家寶藏的傳承,絕非只有有形的器物才是國家寶藏,無形的傳承,我們稱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據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所述,無形文化資產包含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口述傳統、民俗以及傳統之事與實踐五類。而資產的存有,多以該族群的人進行傳承,而這些人,即是我們今天要提到的「人間國寶」。

     與談人:#劉益昌 /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研究所教授

    本周我們邀請到兩位重棒來賓,以及前兩季Zalan見識南島的主持人:國立成功大學考古研究所 #劉益昌 教授擔任我們的與談人。從考古發掘的知識與內容,結合本周兩位演講人親身的文化傳承理解,給我們一個更加具有結構的國寶傳承樣貌。臺灣原住民族有哪些人間國寶?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略知一二。
    .
    🌍演講人:#達少‧瓦旦( Tasaw‧Watan ) / 泰雅族Lmuhuw口述傳統醫生
    🌍演講題目: #《泰雅族「Lmuhuw口述傳說」的意義》 
    .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泰雅族Lmuhuw口述傳統醫生的達少‧瓦旦( Tasaw‧Watan )先生。作為原民台第一位族語主播,退休後的達少‧瓦旦仍投入到族語人才培育的工作以及文化保存的事業。在本周的節目中,達少‧瓦旦將與我們分享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泰雅族Lmuhuw口述傳說,更與我們分享其父親Watan‧Tanga-珍貴的人間國寶-傳承Lmuhuw的歷程。
    .
    Lmuhuw是泰雅族人利用吟唱的方式記錄下祖先從發祥地出發,一直遷移到現今居住的居住地的過程。所以可以說,從一個部落傳唱的Lmuhuw之中,我們能窺見泰雅族人從太古至今的遷移發展史。
    .
    在Lmuhuw之中,有幾個關鍵性的名稱,記錄下整個遷移史中重要的片段。例如發祥地Pinsbkan、宛若族群新生搖籃的斯巴洋平台Sbayan、泰雅族人分散之地思源埡口quri Sqabu,以及三位遷徙史上重要的遷徙領袖Lkmbuta、Lkm’abuh、Lkm’ayan。
    .
    在本周的節目中,讓我們藉由達少‧瓦旦精采的演說以及深邃的吟唱,一同深入認識Lmuhuw口述傳說的故事內容以及在文化之中的重要意涵。
    .
    🌍演講人:#雷斌‧金碌兒( Masegeseg Zingerur)/ 排灣族陶壺技術保存者
    🌍演講題目: #排灣族古陶壺對排灣族的意義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排灣族陶壺技術保存者雷斌‧金碌兒( Masegeseg Zingerur)先生。雷斌‧金碌兒除了曾踏足影視出演角色之外,在生活中更是在創作陶壺的過程中,不斷學習、研究排灣族陶壺的製作方式以及文化內涵。在本周的節目中,雷斌‧金碌兒將與我們分享排灣族人太古之初、在部落形成之時,陶壺在族人生命歷程中的意義以及族人如何製作乃至創作陶壺。
    .
    熟悉臺灣原住民族的觀眾朋友必然知道,排灣族三寶分別是古陶壺、青銅刀以及琉璃珠,其中古陶壺的神聖性更是可以從排灣族的創世傳說中看見。排灣族人將古陶壺視為祖先的孕育之地,由百步蛇在古陶壺邊守護排灣族始祖降生。而在排灣族人的文化中,古陶壺分為公壺和母壺,面對古陶壺,並不能像是抓取物件般將其提起,而是要如同面對人一樣,雙手捧起古陶壺。
    .
    而根據當代考古研究指出,位於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文化的遺址中出土的陶壺製型,與排灣族人傳承下來的古陶壺製型一脈相承,從這邊我們也能看出,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的脈絡並非突然的出現在臺灣之上,而是隨著時間進程逐步演進。
    .
    在本周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雷斌‧金碌兒精彩且生動的分享,一同深入了解排灣族古陶壺製作以及其中族人們的智慧傳承。
    .
    俗語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表達了對於長者的推崇。而再更細部的思考,這段俗語更是在強調長者在生活智慧和文化傳承上所佔有的重要意義。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藉由實際經歷過的人群的描述,更能讓當代的我們瞭解文化在傳承上的過程與意義。

    同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也絕非單純是長者的事。有長輩的口述,我們能更加清楚過去,但若無當代的我們,族群又如何展望未來?也因此,當代的我們,除了成為文化遺產的紀錄者,更應該如長輩般成為文化遺產的實踐者。

    【傳統樂器的新生命】
    第82集|第7季|2023

    🌍 阿美族天才音樂家「#少多宜」復振數十種罕見傳統樂器 - 鼻笛、口簧琴、竹鐘等,最大難題卻在如何延續傳統樂器的生命!
    -
    🌍 阿美族有「#雙管鼻鼻」?顛覆專家們過去的認知,一起聽聽少多宜先生演奏雙管鼻笛與其他罕見樂器的美聲!
    -
    🌍 成功將傳統皮膜鼓樂器做推展與創新,並融合現代多元文化元素的表演形式,成功為傳統樂器找到新生命!一起感受「#十鼓樂團」結合傳統與現代充滿激情的鼓音!
    -
    🌍 傳統樂器團體也能經營劇場,開發文化園區達到商業經營與文化發展的目的?一起透過十鼓樂團豐富的展演形式與經驗,看見傳統樂器所展現的蓬勃生命力!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2⃣播出時間:#7月22日(週六)晚間10點起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原視節目TITV+」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同步首播!
    ----------------------------------------------------------------------
    -
    音樂,是人類必不可少的文化載體,而樂器,更是人類表達情欲的工具。我們在Zalan見識南島中,對於音樂、樂器、樂舞等內容已經有過相當多的討論以及思考。而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把思考脈絡拉歸到當代。作為當代的臺灣人、乃至傳承文化的藝術人,我們如何在保有文化的過程中、如何在傳遞價值的旅途上,持續的融入當代特色,予以屬於當下的色彩?
    -
    🌍與談人:#明立國 / 南華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榮退教授
    -
    本周,我們邀請到兩位演講人,以及在研究臺灣原住民族音樂上有重要貢獻的南華大學民族音樂系#明立國 教授擔任與談人。藉由與談人以及兩位重要的演講者,本周,讓我們跟著木竹聲的悠揚、隨著皮鼓聲的節奏,一同步入傳統樂器的新生命。
    -
    🌍演講人:#少多宜‧篩代(Sawtoy‧Saytay) / AMIS旮亙樂團團長
    🌍演講題目: #臺灣的瑰寶 
    -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AMIS旮亙樂團的少多宜‧篩代(Sawtoy‧Saytay)團長。少多宜除了與AMIS旮亙樂團分享阿美族音樂文化給眾多民眾認識之外,本身更是親身根據文獻記載,實際到各個部落進行田野調查,以找回遺失的樂器。在本周的節目中,少多宜除了將親自示範樂器使用之外,更要帶我們深入認識阿美族的傳統樂器。
    -
    阿美族傳統的樂器方面,主要取材自竹木等材料。過去的阿美族人除了藉由樂器進行歌舞、娛樂的伴奏之外,更是藉由聲音遠距離、大範圍的特性,將樂器應用在傳遞訊息。例如旮亙樂團團名中的kakeng,在過去就是馬蘭部落阿美族人用來進行儀式、戰爭等報訊用的工具。
    -
    而阿美族的樂器也不僅止於kakeng,或是觀眾朋友比較熟悉的口簧琴(datok)、弓琴(tiftif),在台東的歷史文獻中有記載到阿美族人也有自己規格的鼻笛(no ngoso’ a tipolo)。少多宜更是在田調過程中曾見到鼻笛文物,但因為保存不易,而無法再次演奏。
    -
    在本周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由少多宜的演奏以及敘事歌聲,一同瞭解阿美族人的傳統樂器。
    -
    🌍演講人:#江逸芹/ 十鼓擊樂團發言人
    🌍演講題目: #舊創新-以「鼓樂」訴說臺灣的故事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十鼓擊樂團的江逸芹發言人。十鼓樂團過去是由一群熱愛臺灣本土藝術的人在台南組成的團隊,從2000年建團至今將臺灣雅俗共賞的鼓樂藝術發揚光大。這其中十鼓樂團曾遇到什麼樣的困境、舊傳統又如何在新生命中獲得創新?江逸芹將在本周的節目中與我們一同分享。
    -
    在國際上演奏了傳統中式打擊樂之後,十鼓樂團開始思考其自身的定位。作為初衷是熱愛本土藝術的樂團,如何在演奏中、樂器裡彰顯專屬於臺灣的特色?除了中華文化之外,十鼓樂團開始深入研究臺灣原住民族的打擊樂系統。
    -
    在瞭解的過程中,十鼓樂團在器樂上尋找到了裂痕鼓、或以阿美族石臼進行發想,製作出的勇士鼓等。透過視覺上的形象,融合多元民族的文化美感,讓國際看見臺灣原住民族在鼓的藝術、看見臺灣的專屬特色;透過傳統旋律歌謠的改編,將傳統文化融入更多元的鼓法,呈現出獨具特色的樂感。
    -
    在本周第二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江逸芹激昂的鼓聲以及溫婉的介紹,一起瞭解,文化如何在單一媒介中,融合新元素,發展新氣象。
    -
    樂器,讓人得以發出更多樣、更多變的聲音;樂器,也使人打破空間上的隔閡,遠距離的傳遞消息。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不常使用的樂器也逐漸被歷史的洪流堵住聲音,只剩下文獻上疏疏幾筆,記錄下屬於其音符的軌跡。但在當代,我們很有幸的有一群為文化持續努力的夥伴,將軌跡重新劃為現實,使當代的族人朋友,可以重新聆聽到來自亙古前的聲音。也同樣的,作為當代傳承文化的我們,亦要追隨這些夥伴的行途,尋找回傳統文化,將當代色彩,融入文化軌跡。文化將不再只是過去,而是過去與現在的不斷對話。

    我是天生運動員?
    第81集|第7季|2023

    第七季第3集 【#我是天生運動員?】 #米田堡血型 #原住民
    🌍 因為擁有米田堡血型!讓原住民都是天生運動健將!?
    🌍 阿美族擁有米田堡血型比例世界第一,所以郭婞淳、楊俊瀚、林志傑、陳金鋒、張泰山、林智勝等運動天才輩出!?
    🌍 原住民佔全國人口2.5%,中華職棒的原住民比例卻高達40%!真的都是基因在作祟嗎?
    🌍 運動員轉職一般行業有項別人沒有的優勢,聽聽錢薇娟告訴你真相!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2⃣播出時間:#7月15日(週六)晚間10點起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原視節目TITV+」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同步首播!
    ----------------------------------------------------------------------
    🌍與談人:#田劉從國 / 國家教育研究員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
    「你是原住民?那你體育一定很好!」這樣的讚美詞,相信不少觀眾朋友曾聽過甚至曾說過。對於原住民族必然運動能力很好這件事所提出的論證,不外乎便是因為當代臺灣的運動場上有著相當多原住民族的好手。

    對原住民族議題有些關注的朋友,面對這樣的說詞,或許會提出「米田堡血型」的論證。認為因為這個先天性基因能力,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局面,但基因真的能完全的決定一個人後天的成長與發展嗎?

    本周的節目與談人,我們邀請到國家教育研究院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 #田劉從國 先生。田劉從國過去也是體育界的好手,後續轉戰教育領域,從教育相關的研究討論族人在體育教育中的發展。
    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帶著觀眾朋友深入原住民族與體育的議題探究。作為一名原住民族運動員,背後的努力有哪些?先天的優勢,又佔佳績的幾分之幾?讓我們藉著兩位演講人和本周的與談人,一同深入認識這個重要議題。
    .
    🌍演講人:#錢薇娟 / 前籃球國手 T1職籃聯盟會長 
    🌍演講題目: #籃球教會我的事情 
    .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前籃球國手,也是T1職籃聯盟會長的錢薇娟會長。錢薇娟在其選手生涯中共參加過十次亞洲錦標賽、五次亞運會、四次東亞運及三屆世界錦標賽,總共獲得了一亞五季的好成績。在本周的節目中,錢薇娟將與我們分享在球場中獲得的能力以及將這些能力運動到生命的歷程。
    .
    自律可以說是作為一名成功的運動員必備的條件,有著35年的球員經歷,可以說錢薇娟的生命歷程主要是以運動員的身分度過。也因此,運動員的訓練以及訓練中的陶冶,塑造出錢薇娟的性格以及處事的態度。
    .
    至於運動員在場上的風險,必然就會提到運動傷害。運動傷害容易導致運動員的心態上受挫,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態,就是運動員必備的條件。對於錢薇娟來說,運動傷害確實會使人受挫,但卻無法擊潰她想要繼續精進、繼續挑戰的心。
    .
    在本周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錢薇娟精彩的分享,瞭解作為一名運動家,又或者是未來將成為運動家的我們,可以獲得什麼樣的能力以及展望。
    .
    🌍演講人:#巴唐志強 / 國立體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演講題目: #原住民族體育運動與知識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國立體育大學的巴唐志強教授。來自達魯瑪克部落的巴唐志強畢業於臺師大體育系博士,隨後更是在臺北市原民會擔任過教育文化組的組長。本周的節目中,巴唐志強將與我們分享當代臺灣之所以很多原住民族運動員的形成原因以及作為運動員的五個重要因素。
    .
    當代原住民族在臺灣運動場上可謂是相當重要的主力軍。從人口比例來說,從事運動產業的原住民族人相對的占大多數。對此,不少學者會將這個現象定論是因為臺灣原住民族擁有米田堡血型。米田堡血型相當罕見,擁有此血型的人較能容忍體內有較多的二氧化碳,也就是說,該血型者可以有較佳的呼吸代謝以及耐力。
    .
    但米田堡血型真的在運動場上具有強烈的決定性嗎?這樣的論調倒是忽略了運動員本身的心態建立以及後天環境的塑造。也因此,對此的認識,我們可以藉由本周第二段的節目來細細探討。

    在本周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巴唐志強精湛的演說,瞭解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員的產生背景,以及打破米田堡血型的迷思。
    .
    在新聞媒體上,運動員好手的風光無限,但在這過程中,運動員背後練習的辛苦似乎被大家遺忘。一名成功的運動員具備的能力,更是受用於他未來生命歷程中的各個狀態。原住民族運動好手的成功,絕對不只是基因上的優勢,更多地是族人運動員在這背後具備的堅忍與自律。而當我們面對這些族人好手之時,他們不再只是單純的運動員,更是一個具備美好精神的運動家。
    .
     

    【穿上身的附靈神話與時尚】
    第80集|第7季|2023

    🌍 原住民堅持穿傳統服飾的一大原因是地靈之氣依附在服飾上,為獲得地靈的守護與祝福!
    🌍 傳說中布農族人因為喜愛百步蛇的花紋而導致了布農族人毒蛇之間的一場大戰!菱形紋不只美觀,更具有「地靈」的守護!
    🌍 天才時裝設計師沙布喇安德烈創作靈感源自原住民千年神話!
    🌍 原住民神話象徵民族的世界觀與價值觀,當代如何找到神話新的價值與應用?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播出時間:#7月8日(週六)晚間10點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原視節目TITV+」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同步首播!
    ----------------------------------------------------------------------
    .
    各位觀眾朋友,談到神話,你腦海中想到的「神話」載體是什麼?或許是圖文並茂的童書、或許是引經據典的學術論文、又或者是回到家鄉時,老人家在前院矮凳上娓娓道來的那一篇篇精采故事?從上述來看,神話的載體似乎僅限於語文書寫與表達上,但神話的載體真的僅限於此嗎?

    放眼全球,各個上古文化中的神話載體似乎不僅限於上面提到的內容。華夏文化在青銅器上的饕餮紋、衣飾上的玄鳥紋;西歐地區的凱爾特人文化中的針織花紋等。我們會發現族群會在可視的物件上描繪出屬於自己的傳說故事,做為傳承的同時,也做為美感時尚的表徵。

    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也很榮幸的邀請到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的 #童春發(Masegeseg Z. Gadu).研究員擔任我們的與談人。童春發除了是中研院的兼任研究員,更是原轉會的委員,致力於促進轉型正義。本周童春發與兩位重量級的專家學者,將帶領我們從衣飾中的神話,一同更深入地進入南島文化。
    .
    🌍演講人:#洪文和(Tanpilic Balincinan) / 卓群布農語教師與文史工作者 
    🌍演講題目: #人蛇大戰之後的服飾附靈說
    .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卓群布農語教師的洪文和(Tanpilic Balincinan)先生。洪文和除了在布農族語的語言傳承上具有相當的貢獻之外,對於自身族服文化的熱愛,也促使他針對族服上的圖紋進行研究與田調。在本周的節目中,洪文和將帶我們從族服上的圖紋,聯繫到布農族的衣靈說。
    .
    布農族族服上的菱形織紋,在布農族傳說故事中與百步蛇有著密切關係。根據不同地方的布農族傳說,有小蛇被踩死、被消失、人為死亡等因素導致人與蛇之間發生了激烈的戰爭衝突。從中我們會發現,不管人蛇戰的原因為何,最起初人與百步蛇的連結都是起源於人借鑑百步蛇身上的菱形紋,或因單純好看、或因借助地靈來保護著族服的族人,最終導致人蛇之間發生連結、引起戰爭。
    .
    本周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洪文和相當深入的田野調查,一同了解布農族人在傳統信仰觀念下,在族服上編織出那帶有神話意涵的圖案紋樣。
    .
    🌍演講人:#沙布喇安德烈(SabraAndre)/ 前衛服裝設計師
    🌍演講題目: #從神話故事到時裝設計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前衛服裝設計師沙布喇安德烈(SabraAndre)先生。沙布喇安德烈作為臺灣當代原住民族服裝設計師外,更是創立其同名品牌,成為享譽國際的一股原民時尚風流。在本周的節目中,沙布喇安德烈將與我們分享其創作的心得以及在其創作中所帶有的原味神話。
    .
    在沙布喇安德烈的創作中,我們看見傳統文化在以當代潮流的角度中重新的在被尊重的情境下被詮釋。不論是布農射日傳說、泰雅織文、邵族白鹿傳說以及本周提到的達悟飛魚傳說,傳統文化在其巧思之下,成為了伸展台中那璀璨的圖徽。在品牌理念中,沙布喇安德烈認為創意建構在文化之上,而非單純消費文化,也因此,傳統文化如何更準確地被詮釋、被看見,然後以此為基礎進行創新,成為其服裝設計中可以看見的元素。
    .
    本周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沙布喇安德烈詼諧風趣卻不失嚴謹的演說中,一同瞭解當代服裝設計師如何在不曲意的情況下,再造出專屬臺灣多元文化的伸展台。
    .
    傳統服飾在當代,其實相當重大的議題就是「圖紋如何被使用」。不僅限於臺灣原住民族,世界上各個族群的圖紋再其文化脈絡下都具有專屬於該族群的意涵。那在這樣的前提之中,提倡創意創新的當代應該如何去使用這些瑰寶呢?最重要的莫過於知情、瞭解以及尊重。每一個族群的圖紋都隱含著該族群的信仰價值,若是再不瞭解的情況下任意使用,其實便是對於一個族群的不尊重。服飾對於族群而言絕對不僅僅只是蔽體驅寒的物件,更是精神傳承的載體。

    【台灣的文化祖源-小矮人】
    第79集|第7季|2023

    🌍 科學首度證實,小矮人確實在台灣存在過!
    🌍 台灣各原住民族流傳的上百則小矮人傳說神話,因台東小馬洞遺址6千年前的女性頭骨獲得實證!
    🌍 迪士尼電影《海洋奇緣》中女主角在海上遇到的椰子人海盜的原型來自索羅門群島上傳說的小矮人Kakamoro!Kakamoro特徵與台灣原住民族傳說中的小矮人竟是同一種人?!
    🌍 印度洋神秘的安達曼群島上,安達曼人的語言竟與台灣原住民族有關聯!?
    🌍 台灣原住民族6千年前與侗傣語族屬於同一民族,落腳台灣後才發展成南島民族?!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2⃣播出時間:#7月1日(週六)晚間10點起❗️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原視節目TITV+」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同步首播!
    ----------------------------------------------------------------------
    .
    本周的Zalan見識南島,我們抵達了第七季的開篇。開篇的內容,我們將要來談一個一直存在,但卻如幻煙般不確定是否真實存在的一群人-小矮人。
    小矮人,即是臺灣人口語上常說的矮黑人。小矮人傳說在世界的各個文明中普遍存在,有別於侏儒,小矮人的體貌特徵如同常人直接等比例縮小,故而被各文明視為「不同」。
    .
    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隆重的邀請到中央研究院的 #李壬癸院士 擔任本集的與談人。李壬癸在南島民族語言上的研究與貢獻無不可謂重大,藉由如此重磅的與談人,以及兩位在田野調查、考古研究以及語言研究的重要專家學者,我們將藉著考古學以及語言學的視角,深入的探尋臺灣小矮人種的存在辯證,以及存在在我們臺灣原住民族傳說記憶中、文化祭儀中的矮黑人,究竟是怎麼樣的存在?對於台灣原住民族的語言與文化又帶來怎麼樣的影響?

    🌍演講人:# Tobie Openshaw(歐陽峰)/ 紀錄片導演、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南島民族研究中心附屬研究員
    🌍演講題目: #尋找kokota’ay 
    .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南島民族研究中心的Tobie Openshaw(歐陽峰)研究員,同時也是相當知名的紀錄片導演。Tobie Openshaw過去曾擔任過國家地理頻道和探索頻道的特約攝影師,各大洲上的各個影像都有其蹤跡。本周的節目中,Tobie Openshaw將與我們分享其在與賽夏族友人相處的過程,結合其在各洲的經驗,嘗試尋找出賽夏族小矮人的真實蹤跡。
    .
    賽夏族的矮靈祭,在當代的臺灣社會中可以很明確且快速的反應出祭儀的重點在於安撫已故的小矮人。傳說中因為賽夏族人鋸斷小矮人居住的大樹而導致矮人滅族,智此消失在臺灣島上。但小矮人是否具有真實存在的證據?這成為了研究矮靈祭的學者們關注的焦點。
    .
    從南島民族各族群的文化中都可以發現,小矮人傳說都根植在文化之中,且對於小矮人的描述,除了外貌特徵,居住在山區洞穴,具有異於常人的能力似乎是小矮人的必備特徵。但這些小矮人傳說的結尾多是消失了、遷移了,至於遷移去哪?證據何在?似乎又進入撲朔迷離的境地。
    .
    本周第一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Tobie Openshaw的視角,以一種宏觀且系統的方式,一起來瞭解小矮人究竟是誰?而他們源於何方、又去往何處?

    🌍演講人:#Rik De Busser(戴智偉)/ 國立政治大學語言研究所副教授
    🌍演講題目: #小矮人:遷移與語言的證據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我們熟悉的專家學者,來自國立政治大學語言研究所的戴智偉副教授。戴智偉在本周的節目中,將帶著我們從語言學的角度,從原始南島語和安達曼群島上不屬於南島語系的昂幹(Ongan )語言之間的聯繫,瞭解前南島語如何影響太平洋上族群的語言之外,更從語言發展的脈絡和語境,尋找小矮人真實存曾存在於台灣的證據端倪。
    .
    目前我們知道太平洋地區上主要是南島民族的場域。但在南島民族進入太平洋之前,共有三波民族大遷徙,分別是200萬-100萬年前的直立人(Homo erectus)、7萬-4萬年前的黑皮膚的晚期智人以及最後6000年前的南島民族。從傳說中我們可以判斷,小矮人應當不會是最早期的直立人種,而是距今7萬-4萬年前來到太平洋的晚期智人種,與當代的我們一樣,只是在身形上較為短小。
    .
    而這群晚期智人種究竟會是誰?如何證明他與南島民族的互動?或許我們可以把眼光放到位在南洋島嶼中的尼格利陀人(Negrito)。除了考古上洪曉純研究員為我們發現了臺灣島上具有尼格利陀人的蹤跡外,語言學上的脈絡會發現,菲律賓現存的尼格利陀人、安達曼群島上的安達曼語族的古語,都與使用南島語的南島人群有著相互影響的脈絡可循。
    .
    本周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Rik De Busser(戴智偉)的語述,以語言學中音系、句法乃至語義的脈絡,瞭解小矮人與南島民族之間的關係,語言之前的連結,是否正也象徵著兩個族群曾密切互動?

    小矮人到底是誰?或許我們可以先思考外貌如符合的人種,如近代考古中發掘出的佛羅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但從文化傳說以及學者研究中會發現,與原住民族相處的小矮人種應該是屬於晚期智人種,佛羅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便不符合這樣的判定。

    至於臺灣是否真實存在過小矮人種?考古學上給出的答案多少已顯示在台東的小馬洞遺址。在洪曉純等人的調查中發現,小馬洞中出土女性骨骸,可以見得臺灣島上確實曾有身形較為矮小的人種,而這位女性是否就是台灣原住民族傳說中的小矮人呢?期待台灣社會未來能繼續發掘更多資訊,一起建構起台灣完整的人類發展史。

  • 【神木神話和島嶼的命運】
    第78集|第6季|2023

    🌍 東京明治神宮雄偉的大鳥居建築,木材竟來自百年前的阿里山!
    🌍 在排灣族部落看見家屋種有榕樹,即代表該戶為部落領袖?
    🌍 阿里山的百年樹靈塔,是日本人濫伐山林因畏懼樹靈而建的六層環狀碑慰靈塔!
    🌍 原住民多族傳說祖先源自大樹所生,視特定大樹為神樹,其中多則神話傳說本集大放送!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播出時間:#6月24日(週六)晚間10點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原視節目TITV+」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同步首播!
    ----------------------------------------------------------------------
    .
    臺灣原住民族與自然之間的連結乃是發自於最深層的生存慾望而勾結而成。對於山林樹木、湖泊河海,乃至於門前一株植物、一抔泥土,文化是那樣的深深扎根在我們身存的這片大地之上。
    在本周的Zalan見識南島,也迎來這一季的最終章。最後一集中,我們將重新把視野回歸到我們身邊的樹木。從身邊高聳入空的樹林,一起見識神木神話以及環境保育議題中,我們島嶼的可行命運。
    .
    🌍演講人:#曾有欽(pukiringan ubalat) /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兼任助理教授 
    🌍演講題目: #神木與神話
    .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來自國立成功大學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的曾有欽教授。曾有欽除了在三地門鄉服務鄉里之外,更是在原住民族文學的考察與應用有著深入的認識。在本周Zalan見識南島中,我們將從排灣族傳統領袖家屋中的榕樹,一同探究神木、神話與族群文化之間如根般的脈絡。
    .
    在排灣族的文化中,臺灣的許多樹種在古詩詞中都有其獨特的隱喻。例如九芎樹(dapas)在歌詞中的直譯是吟唱者羨慕著九芎落葉會再長出新芽,而實際的隱喻則是代表著吟唱者感嘆青春流逝,年華易老;又如古詩詞中提到題院中的檳榔樹只有一顆檳榔籽讓人心悸,其暗含的意思卻是在說庭院中的眾多女子,僅有你使我心動。
    .
    而除了樹木在古詩詞中的隱喻外,樹木本身亦在排灣族文化中各有各自的意義。例如雀榕(Vacinga)或榕樹(Djaraljap),這兩種樹只有在傳統領袖家中可以種植,其象徵的意義除了傳統領袖的領導地位外,榕樹向上擴散的枝葉和向外擴張的根,也表示著傳統領袖家族開枝散葉,領導場域持續向外擴展之意。也因此,當有鳥獸在飛行過程中使雀榕種子植在部落的其他家族中,家族人員多會抱持著對傳統領袖家族的尊敬而將其拔除。
    .
    在本周第一段節中,讓我們藉著曾有欽精彩的分享,一同從排灣族的文化,踏足入原住民族與樹木之間的連結與傳說。
    .
    🌍演講人:#莊世滋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演講題目: #日治時期的阿里山林場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的莊世滋教授。莊世滋在其森林學專長畢業後,針對山林開發史以及木質文化資產的維存保護有著相當程度的研究。而在本周的Zalan見識南島中,莊世滋將帶我們深入了解日治時期開發的三大林場之一的阿里山林場。
    .
    阿里山林場的開發與當時的歷史背景具有相當密切的連結。當時的日本殖民政府為了建設大型公共建設,對於木材的需求倍增,但因為當時深山地區在地形上的複雜以及在原住民族的防守之下,山區優質的木材並沒有辦法被殖民政府有效的使用。故而為了追求財政上的自給自足,日本殖民政府便開始規劃阿里山林場的種種建設,包含如何運送人員上山、木材下山,以及與原住民族交涉等等。
    .
    而在開採的預估之中,阿里山林場的可使用年限遠小於一開始的預估年限,故而日本殖民政府開始思索阿里山林場的轉型,進而使林場從單純林業用途,轉而成為1927年象徵臺灣觀光的臺灣八景之一。
    .
    在本周第二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莊世滋的分享,一同了解,火車鳴笛不絕的阿里山林場的前世今生。
    .
    樹木的重要性往往會被概括為水土保持或生態多樣這兩點之上。但樹木在文化上 乃至於在生活中所含有的意涵,總因為是「日常」而被淡忘。有些族群在參與喪禮完會以榕樹葉避除惡靈的侵擾、有些族群深信家前的檳榔樹代表著家族人口之興盛。其實可以發現,樹木在原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不只是生火的薪柴或土地的穩固者,其更是日常文化與個體之間的鞏固者。樹木利用根穩固土地,撐起天空的同時,當代的文化傳承者是否也能如樹木般,以學識穩固文化本身,為後輩撐起臺灣原住民族乃至南島民族文化的一片天?或許可以做為對我們自身的一種期許。
    ----------------------------------------------------------------------

    【國家民族祭儀7】
    第77集|第6季|2023

    🌍 道卡斯族男性一生必作的願望,背起12公尺高的祖靈大旗!
    🌍 道卡斯族牽田祭大旗是儀式中與祖靈聯繫的媒介!
    🌍 海可以祭嗎?噶瑪蘭族面相太平洋祭祀,祭向傳說中的祖先的家鄉sanasai,並與哪種魚類生態息息相關?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2⃣播出時間:6月17日(週六)晚間10點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原視節目TITV+」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同步首播!
    ----------------------------------------------------------------------
    .
    在Zalan見識南島的這六季以來,我們藉由節目與朋友們分享了臺灣原住民族美麗且深具族群價值意義的傳統祭儀,對於同為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人的我們,更深入的認識各族群傳統祭儀的美,更能讓我們理解多元文化的價值與美好。
    而在本周Zalan見識南島中,我們將從苗栗後龍到花蓮豐濱、從道卡斯族到噶瑪蘭族、從傳統祭儀的介紹到傳統祭儀的復振,一同深入地認識道卡斯族的牽田祭以及噶瑪蘭族的海祭。
    .
    🌍演講人:蕭綾均/平埔族群聚落活力計畫營造員 
    🌍演講題目: 牽起道卡斯-道卡斯新港社牽田祭 
    .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平埔族群聚落活力計畫的蕭綾均營造員。蕭綾均與丈夫劉芫霖致力於苗栗道卡斯族人的文化復振運動,更是利用老照片的方式重新尋找道卡斯族人在歷史中留下的一抹色彩。在本周的節目裡,蕭綾均將與我們分享道卡斯族一年中相當重要的傳統祭典儀式-牽田祭。
    .
    作為慶賀豐收以及連繫祖靈的牽田祭之中,最為重要的其中一個祭典用品便是祭儀現場中由族人高舉的三枝大旗了。道卡斯族祖靈大旗的旗桿高度超過兩公尺,上面綁有白布作為旗面,大旗會由舉旗手(issama)如同揹負嬰兒般揹在背後,大旗越高,族人相信越能使祖靈更好地回到人間一同相聚。
    .
    也因此,舉旗手在祭儀中的角色就相當的重要,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規範和禁忌。而大旗在祭儀中亦有相關的禁忌與規範,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在祭儀過程中大旗不可傾倒觸地,故而在舉旗手身邊會有一群護旗的族人,也從中讓部落族人的凝聚力更為深厚。
    .
    在本周第一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蕭綾均細緻的分享,一同深入認識苗栗縣新港社道卡斯族人的牽田祭。
    .
    🌍演講人:#tuwaq masud杜佤克・瑪蘇筮(噶瑪蘭族)/ 噶瑪蘭族語推動組織計畫協同主持人
    🌍演講題目: 海可以祭嗎?立德部落葛瑪蘭族海祭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噶瑪蘭族語推動組織計畫的tuwaq masud杜佤克・瑪蘇筮主持人。杜佤克・瑪蘇筮在大學時期不斷地步行在為自己族群發聲的道路上,利用自己的生命,去給予自己族群乃至更多人一條如何為自己說話的路徑。在本周的節目中,杜佤克・瑪蘇筮將與我們分享噶瑪蘭族立德部落的重要祭儀-海祭。
    .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的立德部落,由於地理位置以及族群本身與海洋之間的連結,在每年的三、四月會進行sepaw tu lazing(祭祀海洋)的傳統儀式。直至近代,噶瑪蘭族人的生計職業上仍主要以海洋漁業為主,也因此,與海洋之間連結的相關儀式就相當地重要。
    .
    在過去噶瑪蘭族的傳統中,海祭的祭典位置在過去漁船停放處的船型礁石上,族人會帶上酒、肉以及檳榔等祭品開始向著海洋對祖靈進行儀式。其中,噶瑪蘭族人會以豬心、豬肝以及豬里肌肉作為重要祭禮,獻祭給海洋中的靈以及祖靈,以祈求族人在海洋上進行生計活動時能有所保佑平安。
    .
    在本周第二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杜佤克・瑪蘇筮平順地演說,一同深入認識噶瑪蘭族的海祭以及在當代所面臨的困境。

    對於傳統文化以及祭儀由族人們辛苦從不論文獻、口述歷史中挖掘整理出來這件事,總是讓人感到激動與感動。但被整理出來的傳統祭儀如何重新進入族人的生命,這背後的辛勞,或許比史料挖掘更讓人感觸。文化是人與生活之間互動下的產物,祭儀更是人與生活自然、與形上的超自然連結的重要瑰寶,在這之中,如何在復振的過程中尋回與當代社會之間的連結?如何保有固有文化價值的同時,更貼近當代族人的生命以及國家社會體制的框架?在本周的節目之後,或許我們可以細細品味這其中的意義。

    【南島女性的當代角色】
    第76集|第6季|2023

    當代臺灣談論兩性平權之時,在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中早就能看見兩性平權的意涵。以阿美族為例,作為母系社會的族群,似乎會被直接以為是父系社會的對比。但阿美族人的母系社會,是基於財產分配方式而被稱作母系社會。男性在婚嫁中確實以入贅婚的方式為主,但男性並不會因為入贅婚而被女方家人看扁,而是一樣將他視為家族中重要且珍貴的角色。臺灣原住民族在兩性之上並不存有誰高誰低的想像,更多的只是根據性別而進行分工而已。
    然而隨著外來文化依附著強勢政權進入臺灣後,兩性的問題開始出現在臺灣原住民族的生活之中,強勢文化與舊有觀念的衝突;法規條文與傳統繼承的矛盾,面對這些問題與框架,原住民族的女性如何在當代繼續綻放光彩?在本周Zalan見識南島中,將帶著大家一起看看「南島女性的當代角色」。
    .
    演講人:蕭惠美 Zuljezulje Qapulu (排灣族)/ 瑪家鄉排灣村傳統領袖
    演講題目: 祖先揀選的種子
    .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瑪家鄉排灣村的傳統領袖蕭惠美女士。作為傳統領袖家族的蕭惠美,從割捨掉自身嚮往的自由,到成為扛起部落興盛的重任;從一名護理師,到貼近文化的照顧者。這些身分以及心態的轉變,將在本周Zalan見識南島的第一段節目中與我們一同分享。
    .
    Vusam,在排灣族文化中帶有相當重大的意義。除了指好的種子之外,更是象徵著家中第一個見到日出的孩子-也就是長嗣。排灣族以長嗣作為家族繼承的選擇,意味著只要你是第一個見到日出的孩子,不論性別,你就是你家族的Vusam。故而在排灣族社會中,女性領袖並非特殊事件,而是再正常不過的日常。
    作為排灣族社會中的一個基礎單位,Vusam更是整個排灣族社會的核心,傳統領袖即是整個部落核心中的核心,所以在傳統社會中,傳統領袖就具有其相當重要的地位和意涵。不論婚喪喜慶的祭典儀式,或是內外交涉的外交談判,傳統領袖都有他的義務承擔起這一切。
    .
    在本周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蕭惠美精湛且深刻的演說,從一位傳統領袖的視角,認識排灣族文化中,女性傳統領袖在當代的作為與衝突。
    .
    演講人:#葉秀燕 /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 
    演講題目:原農女力:花蓮阿美族部落農業婦女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的葉秀燕教授。葉秀燕在東華任教以來,致力於原住民族觀光社會以及食農教育的相關研究。在本周Zalan見識南島的節目中,葉秀燕將帶著我們將眼光聚焦在花蓮的阿美族婦女身上,從與他們的互動中看見當代部落農業婦女在投入農業過程中,帶來驚人且美麗的成果。
    .
    10月15日,為聯合國訂定的國際農村婦女日。之所以訂定節日,目的在於提醒世界,農村婦女在農業中的重要性以及價值性。農業中的女性往往會因為其性別因素而被遺忘,可在農業之中,女性不論在勞動力、經營,甚至家庭照顧方面都具有很大程度的重要,故而以10/15作為提醒重要性以及感謝其付出。
    .
    此外,可食資產在農村女性身上也有其重要性,可食資產不僅僅是作物與食物,料理、食物的文化意涵和料理的儀式等,也都屬於可食資產範疇之內。而可食資產的內容,在當代回到農業的原住民女性身上就可以發現蹤跡。當代的原住民族女性如何善用可食資產,在給予家庭溫飽的同時,也將傳統文化保存並且延續?將在本段節目中與各位觀眾分享。
    .
    在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由葉秀燕豐富且生動的演說,一同了解部落農村婦女在農業以及傳承文化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
    我們不可忽視的是當代原住民族確實在主流文化的影響下,對於兩性之間似乎有了不同的看法。我們也不可能避免到傳統文化價值在強勢文化的衝擊下逐漸消磨逝去。但作為當代的我們,是否能夠藉著傳統文化中對於兩性的關係重新審視兩性議題?此外,面對如此多的性別議題,我們是否能藉由傳統文化中的意涵來對於當代社會予以反思?最終,臺灣原住民族對於兩性的視角,當代的臺灣人們是否能夠借鏡並且思索兩性在社會中的意義與價值?這些,或許可以做為看完本周節目之後,可以玩味片刻的問題。

    【重大歷史事件6】
    第75集|第6季|2023

    🌍大豹社泰雅族抗日戰之前,傳統領域為今日三峽區三分之二之廣 ! 大豹社群族人仍舊期待回歸祖居地 ! 
    🌍直至1942年日本徵招原住民入軍加入二戰,原住民族在日本殖民政府法律下才具有法律上的「人格權」,才被視為「人」 !
    🌍 戰時全民皆兵,李崠山事件中新竹泰雅族人依年齡分工,完備的前線後勤使日軍攻勢受挫!
    🌍 知名景點李棟山古堡,百年前為日軍征戰泰雅族的重要戰略要地 ! 地理位置可監控桃園新竹地區的泰雅族抗日勢力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播出時間:6月3日(週六)晚間10點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原視節目TITV+」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同步首播!
    ----------------------------------------------------------------------

    在歷史研究中會發現,一段歷史的書寫,往往會因為書寫者或編纂者的各種因素而有不同的解釋。這些因素不外乎時代背景、身分立場以及文化價值等主觀因素。在當代,研究臺灣原住民族歷史多半使用到的史料取材於他族的研究,不論這樣的研究者是人類學者、官員或是單純個人日記也好,這些終究是從他者視野所看見的「片面歷史」。
    在當代的臺灣社會,自由平等的風氣使我們得以用更多元的視角閱讀一個歷史事件,而在本周Zalan見識南島中,我們有幸邀請到兩位很重要的學者,兩位學者藉著親自採訪參與在事件之中的耆老,將在本周的節目中與我們分享,從一個「親身經歷原住民歷史事件」的耆老口中,這些重大歷史,究竟是如何開展。
    .
    🌍演講人:伊凡‧諾幹Iban Nokan(泰雅族)/ 考試院顧問
    🌍演講題目: Tayal[Bngciq](泰雅族大豹社群)抗日戰爭
    .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考試院的伊凡‧諾幹顧問。伊凡‧諾幹在原住民族政策以及文化傳承上有著不少貢獻,更是對於臺灣歷史上各個時間段的政策有著相當程度的瞭解。在本周的節目中,伊凡‧諾幹將以Bngciq(大豹社群)後裔的身分,以族人的觀點,與我們說明一場在北臺灣相當重要的歷史戰爭-Tayal[Bngciq](泰雅族大豹社群)抗日戰爭。
    .
    歷史文獻中,對於Tayal[Bngciq](泰雅族大豹社群)抗日戰爭的稱呼是「大豹社事件」,但以族人角度來說,這並非單純的一個事件,更是一場對抗外侮的戰爭。Tayal[Bngciq](泰雅族大豹社群)主要以大豹溪和五寮溪流域為社群中心,以三峽大埔、橫溪以及新店的平廣坑(ngungu’ kli’)為社群的獵場(qyunan)。此片區域樟樹資源相當豐富,故而成為過去清帝國以及隨後抵臺的日本殖民政府眼中的「寶庫」。
    .
    此外,在日本殖民政府的官方文獻中所提到的「大嵙崁前山蕃總頭目」等稱呼也是一種以他人脈絡書寫下的產物。泰雅族的傳統文化中確實會因為要共同抵抗外來侵略,而由多個部落組成「攻守同盟」,但文化中並沒有所謂「總頭目」的角色,故而若以泰雅族人的角度審視這段歷史,便會與過去的歷史經驗以及文化制度有所衝突。
    .
    在本周的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伊凡‧諾幹精彩且細膩的演說,一起從族人的角度,重新建構這段重大歷史-Tayal[Bngciq](泰雅族大豹社群)抗日戰爭。
    .
    🌍演講人:劉柳書琴 Qabus Lamilingan(布農族) / 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演講題目:我祖父的李崠山戰爭:尖石鄉耆老的集體記憶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的劉柳書琴教授。劉柳書琴除了是台灣文學中生代的研究學者,更是時刻關注著自己的族群生命和文化。在本周的Zalan見識南島中,劉柳書琴將藉著採集到自己祖父的口述歷史的經驗,以尖石鄉耆老親身參與戰爭的集體記憶,帶我們一同認識新竹地區泰雅族人抗日的李棟山戰爭。
    .
    位在現在桃園市復興區與新竹縣尖石鄉交界處的李崠山,在日本殖民政府眼中,因為地理位置在軍事上的意義而被重視。首先便是這座山是該地區的一個制高點,可以很好的觀察守備當地的族群,再者是因為這座山位在馬里闊丸群、基那吉群、卡奧灣群、加那排群這四個族群的交界處,又是多個部落的重要隘口處,故而李崠山就成為日本殖民政府眼中必須搶得的戰略地區,至今,遊客前往該地仍舊能看見作為重要軍事戰略設施的李棟山古堡。
    .
    李崠山戰爭的起因,就尖石鄉的泰雅族耆老口述,共有四個主要的原因。第一,當時日本殖民政府推行的「五年裡蕃計畫」中的種種措施侵犯泰雅族人在土地、自治上的領域;第二,當時日本人入山煉製樟腦卻濫伐檜木、破壞生態,在族人眼中已經是威脅到傳統信仰中的神聖領域;第三,當時鄰近區域的客家族群,告訴泰雅族人日本進入山區,將會啖泰雅族人的人肉、滅泰雅族人的族群;第四,當時進山的日本人手持日本太陽旗,與泰雅族傳說故事的「射日傳說」不謀而合,加深族人抗日的決心。
    .
    在本周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劉柳書琴清楚且深刻的演說,一同從耆老的真實經歷,重新認識這個重大歷史-李崠山戰爭。
    .
    不論在傳承文化或是紀錄歷史的過程,我們總不間斷地嘆息著耆老的凋零。漢文化中有句俗語:「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外乎便是提醒我們耆老身上所存有的那些寶藏。這些耆老在過去的生命經驗中,因為各種外在的壓力或恐懼,導致不敢敘述那些存留在他們腦袋中的故事,耆老如同深藏木盒中的珍寶,若願意坐下靜靜聆聽他說,必然會有豐厚的獎賞。對於當代追溯過去歷史以及文化的我們,或許也可以換個思路,文化與歷史並不只是存留在紙書上的才是「正確」,身邊那些具有深厚生活經驗的長輩,那才是真正行於世界的歷史與文化。

    【重大歷史事件5】
    第74集|第6季|2023

    大嵙崁(復興鄉)事件,日方以隘勇線推進,展開日本政府統治力正式進入原住民地區的影響!原住民土地開始納入日本帝國土地! 日方不承認賽夏族人的土地擁有權,引爆南庄事件,為日後數十年日本與原住民間的衝突種下前因! 今日的旅遊景點「角板山」為何成為清朝與日本政府極欲控制的地點?

    在Zalan見識南島中,我們邀請到相當多重要來賓來與我們分享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這些事件過去被隱藏在他人撰寫的歷史之中,在經由學者們的努力下重新回到當代歷史的架構之中。而本周的重大歷史事件,我們將從「土地」的角度進行認識,從對於土地所有權的想像來深入了解重大事件的發生。

    演講人:鄭安睎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演講題目:大嵙崁事件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的鄭安睎教授。鄭安睎在其研究中主要以外來政權與原住民族互動後關於土地界線上的相關內容,如清治時期的開山撫番政策以及日治時期在理蕃政策下的隘勇線前進。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把目光聚焦到桃園市復興區,一同從土地政策上來認識大嵙崁事件。

    清治時期,漢人進入淺山區主要以三峽、大溪以及新竹關西迂迴進入桃園的山區。而在這過程中,自然就會與當地原住民族發生關於土地使用的相關戰役,而到了日治時期的大嵙崁事件,便是在外來政權想取得山地資源的前提下,於1907-1910發生的大型事件。相較於清治時期與劉銘傳發生的大嵙崁事件,日治時期因為作法更加現代化以及系統化,加上隘勇線前進的推進,以及科技產品的管理,最終使大嵙崁地區的泰雅族人被迫歸順,於1910年11月在巴稜(位於今桃園市復興區)日方舉行歸順式,象徵泰雅族人正式歸順日本總督府之下。

    在本周第一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鄭安睎細緻且精湛的演說,一同從隘勇線推進理解1907-1910發生的大嵙崁事件。
    .
    演講人:潘秋榮 / 聯合大學原住民學士學位學程專班兼任教師
    演講題目:南庄事件
    本週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聯合大學原住民學士學位學程專班的潘秋榮老師。潘秋榮是苗栗縣蓬萊村大湳部落的賽夏族人,過去曾擔任賽夏文物館的館長,並在其生命中致力推動賽夏族文化的傳承,更著有許多關於賽夏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書籍。在本周Zalan見識南島中,潘秋榮將與我們介紹日治時期對於後續原住民族抗日活動具有深刻影響的「南庄事件」。

    南庄事件前,賽夏族因其最早進入南庄在該地佔有優勢,且南庄一帶盛產樟樹,故賽夏族人以及其他鄰近族群(泰雅族及客家族群)便以樟腦作為其民族產業,其中又以賽夏族人日阿拐佔樟腦產業的大宗。在當時,賽夏族人亦會將樟腦的開採權承租給漢人以及日本人,以獲得牲畜、酒錢等類的租金,但隨著日本總督府建立起理蕃政策後,對於土地的認知差異以及總督府對於山地資源的需求,南庄事件也隨之展開。

    在本周第二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潘秋榮精彩的演說,一同從土地權層面深入了解開啟日本總督府「北威南撫」理蕃政策的南庄事件。

    從所有的重大歷史事件中,我們看見了當時代族群之間的互動以及族群的哀歌,也同時看見了強勢政權在利益需求下對他族造成的傷痕。然而於此同時,各個重大事件中亦存有許多議題值得我們去細細思考。如本周的兩個事件都圍繞著「土地利益」,土地是否有所有權?土地是否具有公私之分?如何界定土地的「歸屬」?如何在密切連結土地的傳統文化得以保存的前提之下,思考當代土地歸屬之相關問題?在見識南島中,我們或許可以獲得一點收穫。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重大歷史事件4】
    第73集|第6季|2023

    太魯閣戰爭日軍控制原住民殺害自己親族的大時代悲劇,為這個社會留下了什麼反省的價值與陰影?
    日治總督佐久間佐馬不惜跋山涉水穿越3千公尺海拔的中央山脈,冒死也要親自督軍親征的原住民抗日戰爭是哪一戰?
    太魯閣戰征站前勘查隊伍,遭遇惡劣氣候造成台灣史上最嚴重的「呂野寧山難」,造成89人死於合歡山!
    日本政府百年前帶著原住民領袖前往東京旅遊觀光,為的是什麼目的!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出時間:5月20日(週六)晚間10點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原視節目TITV+」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同步首播!
    ----------------------------------------------------------------------
    各位朋友是否想過,當代對於臺灣原住民族的分類是如何被建立起來的?就傳統文化中會發現,我們原住民族在分類上更多的會以自己是哪個部落的人自稱,「族」的建立,是在日治時期時,利用科學方法進行研究的人類學家給予的一種分類方式。隨著理番政策的演進,理蕃道路串連起各部落之間與帝國的連結,於是具有相同創世傳說、衣飾、禁忌,或是類似語言的部落們被人類學者歸類成「一族」。
    於是對臺灣原住民族而言,日治時期的理蕃政策可以說是原住民族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在本周的Zalan見識南島中,我們將目光著重在理蕃政策上,探討理蕃政策對於臺灣原住民族的影響;以及在五年理蕃計畫過程中,對原住民族影響深遠的「太魯閣戰役」。
    .
    演講人:潘繼道 / 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教授
    演講題目: 日治時期理蕃政策導讀
    .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的潘繼道教授。潘繼道在本周的節目中將帶領我們從歷史時間線中梳理整個日本殖民政府在理蕃政策中的對策,以及在各階段的理蕃政策中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
    日治時期,為了獲得臺灣山區樟腦以及礦業上的採集,總督府開始規劃一系列進入臺灣山區的計畫,其最終的目的,就是使原本被清帝國視為「化外之地」的山區;被視為「化外之民」的原住民族進入到日本帝國的領土之內,獲取山區資源的同時也彰顯日本帝國的實力。
    .
    在1902年南庄事件後,日方確立理蕃政策的路線,以埔里為界,以北歸類為北蕃,以武力鎮壓的方式對付;以南歸類為南蕃,以招撫的方式勸降原住民族,此手段被稱之為「北威南撫」。整體理蕃政策經歷五個階段:懷柔、恩威並行、五年計畫、實施教化以缺失補救。
    .
    在本周第一段的演說中,讓我們藉著潘繼道精彩且仔細的演說,一同了解日本統治時期的理蕃政策以及其所造成的當時與當代的影響。
    .
    演講人:徐如林 / 臺灣知名古道踏查先驅
    演講題目:太魯閣戰爭與合歡越嶺道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臺灣知名古道踏查先驅的徐如林老師。徐如林與同是知名古道踏查先驅的丈夫楊南郡老師過去踏查了臺灣數條古道,更是應邀國家公園及林務局委託,先後踏查了八通關古道、蘇花古道、合歡越嶺道、浸水營古道、崑崙坳古道等古道的調查。本周節目中,徐如林將與我們分享與合歡越嶺道密切連結的太魯閣戰役。
    .
    在臺灣理蕃政策中,有三大理蕃事件深深影響了臺灣原住民族在歷史洪流中的走向,分別是1914年的太魯閣戰役、1915-1933的大分事件以及1930年的霧社事件。太魯閣事件作為時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在五年理蕃政策中最重大的事件,在人數以及軍火設備上極度不對等之下,卻與僅有3000多名人力的太魯閣族人打的相當慘烈。出兵之前,為了獲得外界的支持,佐久間左馬太更是利用報章輿論來塑造出戰爭的正當性,且利用有親緣關係但已歸化的部落族人(日方稱作味方蕃)征討不願歸順的親族,出現親人間因外族統治者而互弒的大時代慘況。
    .
    在本周第二段的演說中,讓我們藉著徐如林精彩且生動的演說,從合歡越嶺道這條古道,一同深入了解在五年理蕃計畫下的重大戰役-太魯閣戰役。
    .
    當代臺灣原住民族對於自身的分類,在外來政權進入後深受統治者書寫的影響。清帝國時期原住民族的分類依照是否納稅服役區分為「生番」、「化番」及「熟番」;日治時期,人類學者依照語言文化等分類出目前我們孰悉的「九族」、政策上的分類也能見到「南蕃∕北蕃」這種地域區別或者歸順總督府的「味方蕃」等。外來統治政權對於原住民族的分類百百種,更是影響到當代原住民族的認同意識,在這樣的認知之下,當代的我們是否能夠解構這樣的分類,重新將「分類」的權利拿到自身手上,以原住民族的傳統觀念來分類自身,不再是被以客體的方式分門別類?或許,當代的我們可以朝著這條路思考,當代原住民族自我認同的路。

    【生物多樣性與糧食永續】
    第72集|第6季|2023

    2022年人類於8月耗盡地球一整年能供應的生態資源量,並將逐年惡化!
    新冠病毒疫情與俄烏戰爭惡化全球糧食危機,原住民部落飲食多樣性的特質成為糧食危機的解方!
    原住民人口佔全球5%,卻守護地球陸地80%以上的生物種類!單就霧台鄉就保有15種的小米品系!
    魯凱族婚嫁聘禮的小米,除了具文化象徵外,隨著小米品系的流直接造成並促進保種與生態多樣性!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糧食農業隨著交通運輸的變革將國與國之間連結在一起。但也因為這樣的時空背景,全球化後的糧食農業逐漸因為商品優勢。國際上主要的糧食以米、麥以及玉米作為糧食作物的大宗,但隨著氣候變遷以及國際情勢的影響,握有糧食作物出口的國家具有他國的生殺大權,面對這樣的情勢,作為擁有南島民族傳統多樣栽種特性農業的臺灣,能否從中取得市場機會與飲食智慧?
    在本周的Zalan見識南島中,我們將從糧食作物的多樣性以及國際化討論南島民族傳統作物如何在當代的臺灣甚至國際市場上找到發揚的機運。
    --------------------------------------------------------------------------------------------------
    .
    演講人:巴清雄 Rungudru Pacekele (魯凱族) /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兼原住民族在職專班主任
    演講題目:極端氣候下的部落保種與文化延續
    .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的巴清雄教授。在本周的節目中,巴清雄將與我們從其親身的經驗,與我們分享部落糧食作物在時代中的變遷,以及糧食多樣性對於當代社會的意義。
    .
    2009年的八八風災,當時造成了臺灣多數地區的傷害以及地貌的改變,在當時,霧台鄉因為對外道路台24縣中斷而交通受阻。巴清雄與部落青年徒步回鄉後以為部落中會有糧食上的危機,卻發現因為霧台鄉民本身種植的糧食作物十分多樣,如南瓜、地瓜、水芋頭、小米以及樹豆...等數十種,在面對天災時,族人仍能維持基本的飲食來源。而在台大農藝學系的郭華仁名譽教授的研究中發現,在美國種原庫裡保有96種的小米品系出自於臺灣的魯凱、排灣、布農、泰雅以及達悟這5族的12個部落之中,可以見得臺灣原住民族在糧食作物上保有的多樣性。
    .
    在本周第一段的演說中,讓我們藉著巴清雄清晰且條理分明的演說中,一同認識臺灣原住民族傳統作物多樣性的原因以及成果,並鼓勵在極端氣候與全球政經危機之中,建立起部落保種與文化延續的工作。
    --------------------------------------------------------------------------------------------------
    .
    演講人:蘇梅英 /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研究員
    演講題目:全球化與糧食多元性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為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的蘇梅英研究員。蘇梅英在本周的節目中將從全球化的視野下,與我們討論當代臺灣在糧食作物上以及永續農業上應當如何自處的方向做分享。
    .
    於臺灣農委會2021年九月底的《糧食供需年報》中提到,臺灣糧食自給率僅有31.3%,可以發現在臺灣的糧食作物主要從外國輸入為主。但在當代全球社會中,糧食的自由貿易仍以強權國家說了算,故而在這樣的狀態下,臺灣人本身的糧食安全基本上就被糧食輸出國掌握。如何紐轉這樣的情況?永續糧食供應策略就成為當代臺灣社會應該要著重的目標。該策略主要的三目標分別為:保護臺灣原有的多樣生物品種、建立國人以在地糧食為主的飲食習慣以及可持續永動的韌性農業。
    .
    在本周第二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蘇梅英生動且精闢的解說,一起了解在面對糧食全球化的臺灣,如何利用本身糧食的多元性,建立起臺灣糧食上自給自足的安全保障。
    --------------------------------------------------------------------------------------------------
    臺灣原住民族傳統農業在近代農業改革之下,因為產量、口味選擇上亦受影響而有往單一品種的趨勢。在當代談論到文化復振的我們,就現實層面上似乎一直找不到一個很好的理由或是理論依據去說服原鄉族人重新種植回過去傳統農作,畢竟沒有消費市場對於種植者而言,現實生命中根本實難生存。而藉由本周Zalan見識南島,或許可以給各位觀眾一個新的視野,臺灣原住民族的傳統農作珍貴的不只在於作為文化精神的載體,更是在生態永續上有著重要的貢獻。
    .
    多樣的動植物品系更是讓族群面對重大的氣候災變時得以更彈性的去面對以及因應。就這樣的面向,傳統作物的存續就成為相當重要的課題需要我們去關注以及守護。

    【夯南島音樂】
    第71集|第6季|2023

    「小島大歌」串聯兩大洋、16個南島語系的國家、數百位音樂家完成音樂專輯,以兩件共同文化元素貫穿其中!
    阿美族的語言可分為一般用語及祭祀用語,隨著祭師凋零祭祀用語恐消失!
    馬達加斯加天才音樂家Sammy Andriamalalaharijaona現場以瀕臨消失的Jejy(葫蘆琴)即興表演!
    ----------------------------------------------------------------------

    在Zalan見識南島中,我們利用了相當多的集數向觀眾介紹臺灣原住民族乃至於南島民族的歌曲樣貌以及樂器形制。而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更著眼於傳統音樂如何與當代社會進行連結,如何在不失去傳統文化芬芳的同時,結合當代流行音樂樣式,彰顯出屬於當代南島音樂的色彩。本周邀請到三位重要的來賓來與我們深度的討論,在當代,我們可以如何更好的「夯南島音樂」。

    演講人:#Tim Cole /「小島大歌」音樂製作人、共同創辦人
    演講題目: #串連小島故事的大洋之旅-小島大歌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音樂製作人及影像導演Tim Cole。Tim Cole除了作為音樂製作人之外,也是與本周的與談人BaoBao Chen一同作為小島大歌的共同創辦人,一起蒐集南島民族的音樂創作。在本周的節目中,Tim Cole將跟我們分享在與南島民族的歌手合作的過程中,經歷的一連串奇幻音樂之路。

    我們知道,南島民族廣泛的分布在南太平洋與印度洋的許多島嶼之上;我們也知道,南島民族之間在語言與文化層面上的連結十分牢固,然而在音樂上,仍會因為其生活軌跡而逐漸發展出屬於該族群的特色。在小島大歌的採集過程中,諸多南島音樂家使用了當代流行的歌曲模式進行創作,在小島大歌所製作的音樂裡,樂器的使用保留了原有的特色,如巴布亞紐幾內亞的Garamut(木鼓)、馬達加斯加的Jejy(葫蘆琴)、比答友族(Land Dayak)的Patuokng(竹箏)以及所羅門群島上的Au Reppi(排笛)...等等。

    在本周第一段的演說中,讓我們藉著Tim Cole的演說以及馬達加斯加天才音樂家Sammy的即興演出,一同展開一場橫跨數萬公里的當代南島民族音樂製作的奇幻旅程。

    演講人:明立國 / 南華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榮退教授
    演講題目: #讓展演不只是展演-民族自決的內省與再造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民族音樂學家明立國教授。明立國在過去研究臺灣原住民族傳統音樂上有著相當深度的瞭解,在本周zalan見識南島的節目中,明立國將與我們介紹數十年在傳統音樂的田野調查中獲得的珍貴知識與經驗。

    在之前的節目中,我們知道排灣族的語言在「歌曲」以及「日常對話」用語中會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在阿美族、卑南族以及鄒族的祭歌之中也可以發現相同的現象。舉例來說,在阿美族語中的酒稱之為epah,但在里漏社的祭歌中,酒的祭詞轉變成lingalawan;在鄒族的mayasvi(戰祭)中,勇士頌的歌詞更是一種祭詞文學的展現。

    在本周第二段的演說中,讓我們藉著明立國的演說以及示範,一起更精細的認識臺灣原住民族傳統音樂的特殊以及美麗。

    對於文化的保存,當代的我們或許會認為「先求有再求好」,確實這樣的作法並不存在錯誤,畢竟將要消逝的文化本就該先記錄下來好好的保存以及傳承,然而在求到有之後,作為當代文化載體的我們,除了屬於祭祀範疇的樂舞應保有其原貌以保存其珍貴的所有資訊以外,其他樂舞是否有機會更精確的將隱藏在物質文化下的精神文化更好地表述以及傳承?若單純只是機械式的將歌曲唱法、舞步,或者甚至只是將聲音紀錄下來繼續傳承下去,是否樂舞文化就變成花拓般,僅留下花朵美麗的外觀而香味雲散在歷史的洪流之中?或許,這是當代的我們應當意識到的重要問題。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播出時間:5月6日(週六)晚間10點

    【珍貴影像的價值】
    第70集|第6季|2023

    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古古古古族人視「燻屍葬」為厚葬,以榮耀對部落有重要貢獻之亡者!
    67年前偶遇的老照片成為內文社排灣族追尋傳統服飾之重要參考來源!
    巴布亞紐幾內亞胡立族男子割傷滿身,一生為追求鱷魚鱗般的皮膚象徵勇氣與智慧!

    ----------------------------------------------------------------------
    影像,作為近代的一種紀錄方式,相較於語言以及書寫,能更直觀的讓觀看者迅速接收到訊息。影像的拍攝也被視為是一種更為客觀的資訊表達手法,因此,許多人類學者在進入不同文化之中紀錄時,除了手札書寫外,更會附上影像的紀錄做為佐證。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帶著各位一同探討,利用影像紀錄下的珍貴文化價值以及所帶來的人倫省思。

    演講人:#劉寧生 / 航海探險家/海洋教育者
    演講題目: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文化探險之旅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航海探險家劉寧生先生。劉寧生在過去與其父親,已故的知名人類學探險家、也是優秀畫家的劉其偉教授一同前往巴布亞紐幾內亞進行該地區原住民族的文物紀錄以及田野調查。在本周的節目中,劉寧生將與我們分享在這趟旅程中的所見所聞。

    這一趟巴布亞紐幾內亞之行主要分作四部分:布落落高原、塔巴群島、塔里高地以及希匹克河流域。於布落落高原上,古古古古族有相當特別的葬禮儀式稱作「燻屍葬」,能被以燻屍葬作為葬禮的為部落中的勇士以及有重要貢獻的族人,故燻屍葬在古古古古族的文化中是至高的一種榮耀;於塔里高地上,畫身(美容)作為胡利族人的一種「美」的彰顯,除了花卉植物的裝飾,更是利用有色礦土進行面部上的彩繪。
    .
    在本周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劉寧生精采生動的演說,一同看見巴布亞紐幾內亞南島語系民族的視界。
    .
    演講人:#童元昭 /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兼任副教授
    演講題目:#老照片的當下力量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的童元昭教授。童元昭在過去的研究中,接觸了許多照片拍攝、紀錄的過程,故而在本周的節目中,童元昭將與我們分享,一份影像應該要怎麼樣去解讀、詮釋,並且如何進行影像紀錄才能盡可能的為拍攝者以及被拍攝者創造雙贏的成果,並降低可能造成的負面影像。
    .
    影像的紀錄與解讀很長一段時間會作為人類學者或任何研究者手中的一種資料,更甚至是影像的紀錄與解讀的「權力」似乎只掌握在拍攝者的手中,但事實是否真的是如此?一張照片,也同樣是記錄下被拍攝者的青春歲月;一件傳統服飾,更可填補一個家族史中的缺憾,甚至是少數民族恢復傳統的重要參考資料。影像的呈現絕不止於單一概念的存儲,更有可能因不同人、而有不同的解讀。
    在本周第二段節目中,我們將藉著童元昭教授細緻入微的演說,一同看見一張張老照片,如何在當代成為一種光輝與省思。

    作為「看見」的一種呈現,影像紀錄總能以更直觀的方式去表述所見所聞,影像中的物件、行為、環境相較於語言文字也更不會受到文字翻譯上的影響。可是,作為拍攝者與被拍攝者之間的距離應該如何拿捏調整?除了拍攝者達到紀錄甚至研究的目的以外,如何避免在拍攝的過程中表達對被拍攝者的尊重?在本周的Zalan見識南島中,將帶大家一同思考這些影像紀錄時,我們將會遇到的各個面向的問題。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播出時間:4月29日(週六)晚間10點

     

    【海洋文化的表情】
    第69集|第6季|2023

    聞名世界的紐西蘭橄欖球隊賽前跳的戰舞源自毛利神話太陽之子旦那羅(Tanerore)為母親獻上的舞蹈!
    達悟族大船下水儀式中男人們的猙獰的表情與動作不是為恐嚇敵人或驅邪,那是為什麼呢?
    #ZALAN見識南島
    ----------------------------------------------------------------------
    表情,作為一種人與人溝通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會因為文化上的薰陶而有意義。其中不少表情更是作為人類共通的身體語言,在無須文化脈絡下即可理解表情者的情緒。在ZALAN見識南島中,對於台灣原住民族乃至其他地區的南島民族的樂舞都有過介紹與分享,而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進一步深入儀式樂舞中的表情,藉由達悟族的大船下水儀式manhawey中男人們的猙獰表情以及毛利族kapa haka儀式舞蹈中呈現的跨張神情與豐富的肢體動作,探索這兩支海洋民族的儀式舞蹈或特殊肢體動作中,反映出了什麼樣特有的民族文化以及世界觀。

    演講者:Ashleigh Webster (紐西蘭毛利族)/紐西蘭非營利組織 TupuToa 計畫負責人
    演講題目:《紐西蘭毛利傳統舞蹈kapa haka》

    本週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紐西蘭非營利組織TupuToa計畫的Ashleigh Webster負責人。Ashleigh Webster在本周的節目中,將介紹聞名全球的毛利族haka舞,並分享其中的表情與肢體動作所蘊含的意義。
    haka舞做為毛利族人文化的象徵之一,其中最被人熟知的便是誇張的表情語言。在毛利文化中,haka舞的起源來自夏季女神Hine-raumati與太陽神Tama Nui Rā誕下的兒子Tanerore表演給其母親的舞蹈,而舞蹈中的姿勢則取自於自然界中的現象,諸如風吹樹葉、海浪以及熱流波光等。在haka舞中引人注目的面部表情(Pūkana),會因為性別不同而有不同的常用表情,男性的表情特徵為睜大雙眼、露出牙齒以及伸出舌頭;而女性則是睜大雙眼、突出下巴的表情樣貌。這些面部表情並非要展現威嚇的象徵,更多地是表達歌舞中的強烈且深切的情感。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毛利人將神話、語言、自然環境現象與民族精神意志融入於kapa haka舞蹈之中,並經常性的舉辦賽事,使得毛利族文化的不同面向有了活耀的機會,對於保存毛利族傳統文化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在本周的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由Ashleigh Webster的演說以及示範,更深切的認識我們南島民族中的兄弟姊妹-毛利族的kapa haka舞。

    演講者:謝永泉Syaman Macinanao/雅美-tao族語言推動組織計畫主持人
    演講題目:《達悟族manhawey蠻阿威》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雅美–tao族語言推動組織計畫的謝永泉主持人。謝永泉在本週的節目中,將為我們介紹在大船(五對槳拼板舟)下水儀式之中,manhawey儀式所代表的真實意義,以及其中深切的故事淵源。
    manhawey直接翻作中文的意思是「雙手握拳揮動」,也就是在媒體上我們會看見,拋船之時,族人在船身周遭的動作姿勢與表情。在過去日本人類學者的研究中,認為manhawey是一種驅邪除穢的儀式行為,但在後續學者到朗島部落進行田調後,朗島部落的耆老表示manhawey實際上更多地是族人給彼此之間打氣支持的行為以及勉勵,以完成大船下水的沉重任務,而驅邪除穢的儀式,僅有在大船上手持禮刀的祭師進行。
    在本周的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由謝永泉的演說以及示範,更深切的認識我們原住民族中達悟族的manhawey。

    【國家民族祭儀6】
    第68集|第6季|2023

    太魯閣族人往生後通過彩虹橋前須通過大螃蟹的檢測,合格者能前往祖靈地,要檢測什麼呢? 布農族最重要祭典「Malahtangia/射耳祭」,最受布農族人青睞的耳指的是台灣水鹿之耳! 太魯閣族最大祭典「Mgay Bari/感恩祭」祭祀對象為創造萬物之靈! 在Zalan見識南島中,我們聆聽著每位講者訴說著從自己視角看到的祭典儀式,我們也清楚祭典儀式的重要性除了在於超自然的祈福禳災外,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文化教育意義。在本周的Zalan見識南島,我們將再次浸淫在屬於臺灣原住民族的重要祭儀,我們將來更深入地從本族人的五感,認識太魯閣族的感恩祭( Mgay Bari )以及布農族的射耳祭( Marahtangia/Manahtangia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播出時間:#4月15日(週六)晚間10點 演講者:#帖喇‧尤道(Teyra Yudaw)(太魯閣族) / 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 委員(太魯閣族代表) 演講題目:#太魯閣族「感恩祭」的由來 演講者:#海樹兒‧犮剌拉菲(Haisul Palalavi)(布農族) / 臺東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演講題目:#布農族的「Malahtangia/射耳祭」 ----------------------------------------------------------------------

    【台灣考古新發現】
    第67集|第6季|2023

    電影「紅衣小女孩2」中的復活術「俯身葬」,驚現於嘉義市台斗坑!真的是希望亡者能重生嗎? 尚未正名的拍瀑拉族所對應的史前遺址被發現於台中市南勢坑遺址!? 「台灣獐」與「台灣狗獾」被證實曾經存在!台中南勢坑遺址出土遺骨證據!

    【神聖文】
    第66集|第6季|2023

    分布在南太平洋群島的南島語族,約有二億五千萬人。他們不僅在語言、外表上具有相似性,許多南島國家也擁有傳統紋身的技藝。

    比對各地的紋身圖案,可以發現關聯性,像是一道線索,指引著散佈在太平洋的島民,找到身分的起源與彼此的連結。

    在過去文獻記載紋身文化被記錄書寫成黥面,而日治時期有人類學者指稱原住民族紋身文化為毀飾文化,但是,這些說法都是過去對於紋身文化錯誤的詮釋。

  • 【臺灣史前準王國】
    第65集|第5季|2023

    🌍17世紀統轄台中地區18個聚落的「大肚王」被荷蘭人稱作「凱撒帝/king Keijser van Middag」,成為阻斷荷蘭人統治力從南部直達北部的勢力!
    🌍17世紀台中地區的「大肚王」曾領多部落抵抗鄭成功入侵,造成鄭軍重挫死傷數千人!
    🌍位於恆春半島的大龜文王國,17世紀與荷蘭簽訂的《特勞紐斯條約》知道為什麼嗎?
    🌍從部落過渡至王權國家,臺灣島上曾經出現過的兩個本土準王國的本土歷史顛覆台灣人對本土史的認知!
    ZALAN見識南島 第五季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劉益昌 
    2⃣播出時間:1月6日(週五)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每週五晚間9點
    「原視節目+」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每週五晚間10點
    ----------------------------------------------------------------------
    「臺灣是一直被殖民的一塊土地」。這句話對,也不對。我們知道,之於原住民族的各個部落,其實就是相對起來的一個個小國家,各部落有各自的行政、軍事運轉。可其實在長時段的臺灣史中,我們會發現,臺灣的中部與南部曾經出現過兩個準王國的政治權力,也就是大肚王國和大龜文王國。準王國是原始社會晚期的部落聯盟過渡到王族國家之間的一種社會組織。在準王國中,其具有一定的領土、一定的政治組織,更有大家同遵守的倫理道德。更有趣的是,準王國中不再僅是單一族群的組成,更會出現跨族群的樣貌。本周zalan見識南島,作為本季的大軸,我們將帶著大家一同深入認識臺灣史前的準王國。
    ----------------------------------------------------------------------
    🌍演講者:翁佳音 / 中央研就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演講題目:大肚王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中央研就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翁佳音。翁佳音作為從中央研究院的臺灣史研究所中退休的研究員,對於大航海時代臺灣史著有相當重要的研究,並且因其對古荷蘭文的長期研究有所成果,對於該時代的歷史文獻的解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周第一段演講中,翁佳音將帶領我們認識台中及鄰近地區曾經相當光輝鼎盛的大肚王國。
    大肚王國的王,在《巴達維亞城日誌》中提到了他是「king Keijser van Middag」,直譯為白日的凱薩大帝(又被稱為白晝之王)。這樣的稱呼來自於當時荷蘭人或歐洲人在談論臺灣史時,提到被鄭氏政權打敗後,歐洲政權又安排了另一個「凱薩大帝」打敗他。這段歷史敘事的真偽有待商榷,但確實是可以知道當時歐洲政權對於大肚王國的王的稱呼。
    在本周的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翁佳音精彩的演說,一同認識來自台灣中部的準王國-大肚王國。
    ----------------------------------------------------------------------
    🌍演講者:張金生 lulji luvaniyaw / 加利利宣教研究院助理教授
    🌍演講題目:大龜文王國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加利利宣教學院的張金生教授。張金生藉由在地人的視野,書寫了《大龜文王國的歷史》一書。本書中書寫了大龜文王國的歷史,是一篇從本在地人的視角書寫當地排灣族歷史的典籍。在本周第二段演講中,張金生將帶領我們認識南部曾經璀璨明亮昌盛的大龜文王國。
    大龜文王國的文獻紀錄首次出現在1638年,直至1642年,大龜文王國的地位首次被荷蘭所承認,曾被荷蘭要求遷都至放索一帶。大龜文王國最輝煌的時代曾經統御眾多個部落,並且傳統領袖家族的後裔,成為恆春四大傳統領袖家族:Ruvaniyaw、Mavaliw、Garuljigulj以及Tjaljengic。大龜文王國更有與他國簽訂條約的紀錄,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與大龜文王國簽訂《特勞紐斯條約》,該條約敘述大龜文王國同意讓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路經其領地前往東部採金。
    本周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張金生精闢的演說,一同認識位於恆春半島的準王國-大龜文王國。
    對於臺灣原住民族的認識,普遍大眾在認知上或許會因為過去歷史的敘述而誤以為臺灣原住民族一直停留在低發展的社會中,誤以為部落制度僅僅只是聚落型態,卻忽視部落制度有如小小邦國,更在各邦國間具有聯合王國的型態。中國歷史上的部落聯盟體制大約是黃帝時期直至堯舜禹時期,中國史上的5000年歷史及是從該段歷史開始訴說,而當談及臺灣史,卻僅用臺史400年、台灣固無史也等等敘述。臺灣並非沒有進入王國時期,臺灣也從來不是一個一直被殖民的土地,臺灣有過本土政權的歷史,臺灣史具有根的固定而非過去如浮萍般的一扁飄盪在太平洋上的小舟,藉由本周的節目,或許我們可以重新思考,臺灣本土歷史文化的開始與傳承。

    【南島傳統政治領袖與當代生態環境因應】
    第64集|第5季|2023

    🌍節目資訊:
    1⃣主持人:#劉益昌 
    2⃣播出時間:#12月30日(週五)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 #每週五晚間9點
    ----------------------------------------------------------------------
    從語言學,在到體質人類學,我們都可以很明確的發現臺灣原住民族與南島民族之間的關聯。南島民族在太平洋上的遷徙路徑相當遼闊,這也是我們在認識臺灣原住民族乃至南島民族時我們相當了解且孰悉的內容。可我們也知道,文化會隨著時間、地點甚至人群的移動而逐漸淡化或改變,在這樣內外的環境因素下,南島民族與臺灣島上的原住民族之間是否還有連結?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本周的ZALAN見識南島,也就是倒數第二集,將帶領大家一同從文化上尋找,南島民族的文化生態延續。
    ----------------------------------------------------------------------
    🌍演講者:#楊淑媛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演講題目:#南島政治領袖:以布農族為例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中陽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的楊淑媛教授。楊淑媛的專長在於社會人類學的理論,本周是要帶我們從中臺灣山區布農族的社會政治制度,帶我們一同了解臺灣與廣大南島世界之間的關聯。
    布農族社會強調平權以及個人的能力,其主要的正式領袖為liskadanlusan和lavian,二者皆是根據個人的能力,經過部落共同討論後而得以獲得的政治地位。liskadanlusan係指部落的公巫,負責部落的祭典儀式以及調解部落族人之間的糾紛與秩序,故而其個人能力著重在自然(農、氣象)知識以及行政司法的能力;lavian係指部落的軍事領袖,負責處理外交與軍事國防上的事物,故其個人能力著重在軍事外交之上。
    本周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楊淑媛精彩的分享,一同認識布農族文化中的政治權力分立以及與南島民族之間的關聯。
    ----------------------------------------------------------------------
    🌍演講者:#羅素玫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專任副教授
    🌍演講題目:#傳統環境知識的南島見識:臺灣阿美族都蘭部落與印尼峇厘島的比較視野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的羅素玫教授。羅素玫在本周的節目中將要以「拉贛駿」這個年齡階層的成員身分,與大家分享臺東都蘭部落在生態上的智慧,以及部落族人如何利用這樣從過去傳承下來的美好智慧,應用在當代的社會之中。
    阿美族在「食」的傳統文化中,向來最知名的就是阿美族對於野菜的認識。對於野菜,阿美族人並非單純的只在野外進行採集,更會依據喜好,而在居住地周圍建立起一座座「野菜園」。可想而知的,在族群遷徙的過程中,「野菜」也就會跟著族群一同遷徙到不同的土地。而也因為原生地的環境不同,不同部落的阿美族人的「野菜菜單」也會隨著土地不同而有所不同,進而當族人遷居至他處之後,在野菜的知識上得以有所衝突與融合。
    本周第二段節目之中,讓我們藉著羅素玫的分享,一同從阿美族野菜食用文化進行探究,更進一步的去深入認識同為南島民族的峇里島環境知識的傳承。
    土地是否會移動?從地球科學我們知道,大環境中的地殼會隨著地幔的推移而有進行移動;從自然科學我們知道,風水等外力會使土地移動,但是否你願意相信,人類也有能力移動土地?
    人類之於土地環境的移動,比較不是在於物理上的大幅度改動,更多的是在植披、生物乃至於意義上的移動。土地環境不會被人類大幅度移動,但是因為人類的移動,土地環境中存有的意義與象徵會隨著人類遷徙到不同的環境之中重新形塑。舉例而言,臺灣不少地名中會有思念家鄉的殘留、會有消失的族群的名字、會有被遺忘的語言等。土地不會移動,但土地的意義會隨著人而移動。

    【國家寶藏6】
    第63集|第5季|2023

    🌍時隔百年國寶回霧台文物館展出吸引各方魯凱族朝聖!究竟展出了哪些重要文物!
    🌍沒有花紋的古陶甕比紋飾精美的更加珍貴?為什麼?
    🌍台灣島首批用原住民語言書寫成字的『新港文書』,究竟記錄了些什麼?居然跟原住民流失土地權有關!

    #ZALAN見識南島 第五季第11集 【國家寶藏6】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劉益昌 
    2⃣播出時間:#12月23日(週五)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 #每週五晚間9點
    「原視節目+」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 #每週五晚間10點

    ----------------------------------------------------------------------

    來到本季的末尾,對於國家寶藏的認識,大家是否有很多收穫呢?本周zalan見識南島,我們將從「國家」的定義,重新闡述對於國家寶藏的想像。
    什麼是國家?對當代的我們而言,是一個具有主權、領土、政府以及人民的一個既定範圍。同樣地,在原住民族的各部落中,也具有類似國家的樣貌。若我們真實的走訪每個部落會發現,當代定義的「族」之中,也會因為不同的部落而有不同的文化與器物的傳承-也就是不少族人會說的,一個部落即是一個國家。在這樣的定義下,臺灣的國家寶藏似乎又更加多元了,至於這些國家寶藏有哪些?讓我們藉著本周兩位演講者的分享,重新踏入一個不同定義的國家寶藏。

    ----------------------------------------------------------------------

    🌍演講者:#貝若桑  地方文史工作者
    🌍演講題目:#Tinukucingalrane ka lawbubulu 魯凱族的寶物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中央大學教育研究所的貝若桑小姐。貝若桑曾經承辦過魯凱族百年文物的展覽,本身作為文史工作者,也對文物本身的意義與價值具有濃厚的了解。
    魯凱族的寶物並非單純的單一歷史物件,有些更是生活中就伴隨在身邊的物品。我們都知道,魯凱族是百合花的民族,百合花之於魯凱族的女性與男性,在生命意義中就象徵著成為「人」的美好品德;再者是服飾上的圖紋,服飾上美好的圖紋在過去布匹與繡線稀缺之下,自然顯得尤為珍貴,而代代相傳下來的圖紋,更是表徵著家族女性美好而珍貴的手藝;還有沒有花紋的古陶甕,那象徵著家族久遠的底蘊以及連結、Vicukulu因為其緊密的結構,在不浪費糧食的同時也彰顯出魯凱族人過上的富裕生活。
    本周第一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貝若桑極富溫度的解說,好好地來認識Tinukucinglrane ka lawbubulu,屬於魯凱族珍貴的寶物。

    ----------------------------------------------------------------------
    🌍演講者:#王興安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研究部編輯
    🌍演講題目:#新港文書是什麼?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地王興安先生。王興安對於臺灣史中的古文書及具有相當深刻的研究,更是對於從高雄市田寮區出土的新港文書具有相當程度的見解與研究。
    何謂新港文書?新港文書即是泛稱由新港文字所書寫下來的書籍或是文稿。之所以出現新港文書是因為大航海時代的荷蘭人見到在與原住民族傳教的過程中成效不彰,故而傳教士利用羅馬拼音拼寫出當地原住民族的語言,來進行更深刻的聖經解讀與宣傳。目前留存於世的新港文書分坐單語文書以及雙語文書,二者的區分在於雙語文書的書寫上會有中文與新港文同時並列於文稿中,類似的文稿主要是在於原住民族與漢人之間的土地契約。
    本周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王興安富有知性的演說,深深地來了解新港文書的美妙以及其中的歷史意義。

    國家寶藏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已經在我們的節目中出現第三遍。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或許會發現另一種對於國家寶藏的解讀。難道一定要相當珍稀的出土文物才是國家寶藏?難道一定要相當久遠才能稱之為國家寶藏?是否該物件本身具有的文化價值與意義,也能被視為國家寶藏的選擇之一呢?引用貝若桑於節目中將提到的:「魯凱族說寶物的時候,它可以是有形的物件,也可以是無形的價值,它可以是指代代相傳或稀有的物件,它也是指可貴的人品和作為。」若以這樣的角度來看,富具多元文化的臺灣,是否也具有相當多還未被意識到是寶物的國家寶藏?在看完本周的節目後,相信會是相當值得我們反覆咀嚼的問題。

    【國家寶藏5】
    第62集|第5季|2023

    🌍台灣新石器時代的玉器超級工廠「支亞干遺址」!玉原料及玉產品輸往台灣各地及環南海區域!
    🌍泰雅族住山裡,「貝珠衣」卻是最重要的文化象徵!揭開泰雅族屬於海洋民族的真實身分!
    🌍泰雅族語流失了海洋的詞彙,猶如困於高山裡的海洋生物櫻花鉤吻鮭!
    🌍遠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岸的「庫拉文化圈」,仍保留了泰雅族淡忘的貝飾品交換文化體系!
    #ZALAN見識南島 第五季第10集 【國家寶藏5】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劉益昌 
    2⃣播出時間:#12月16日(週五)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 #每週五晚間9點
    「原視節目+」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 #每週五晚間10點
    ----------------------------------------------------------------------
    在前幾季的節目中,我們藉著不少厲害的考古學者的介紹,從考古出土的文物來建構出臺灣原住民族,乃至於南島民族那無文字的歷史脈絡。在本周的節目中,藉著臺灣考古學界大能劉益昌主持人的引言,以及兩位在原住民族考古文物以及傳統服飾上相當專精的學者的分享,我們將再次舉步踏進屬於臺灣國家寶藏的領域。
    ----------------------------------------------------------------------
    🌍演講者:#鍾國風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副教授兼任代理所長
    🌍演講題目:#支亞干考古遺址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的鍾國風教授。鍾國風長年參與在花蓮縣萬榮鄉支亞干遺址的考古研究,對於支亞干遺址的文物挖掘與研究有相當程度的貢獻。本周讓我們藉著鍾國風在支亞干遺址深入的研究,一起認識支亞干遺址出土的國家寶藏。
    臺灣史前遺址中經常可以發現大量的玉器,而玉器的加工製造,根據考古遺址的發掘會發現,這些玉器製造的聚落主要圍繞在現在的壽豐鄉一直到鳳林一帶。玉器在臺灣史前時代具有社會位階的表徵,更是被當作人進入神靈或是祖靈世界時,與祖靈進行鏈接,或者說與家族進行連結的象徵物。
    在本周第一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鍾國風精彩且細緻的分享,一起來認識臺灣玉器製作的工作坊,支亞干遺址的研究與發掘。
    ----------------------------------------------------------------------
    🌍演講者:#尤瑪‧達陸  泰雅染織國家保存者
    🌍演講題目:#泰雅貝珠的當代探尋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大安溪流域象鼻部落的泰雅染織國家保存者尤瑪‧達陸。尤瑪將在本周的節目中與我們分享,位於山區的泰雅族文化以及社會中,貝珠衣所象徵的社會以及文化意義,以及在貝珠衣縫製傳承的過程中,貝珠衣所蘊含的泰雅知識與歷史背景。
    泰雅族一直以來在文獻紀錄甚至在口傳歷史中,會被認為是一個世居在山區的族群,以至於在文化以及語言上,關於海洋的傳說似乎已經在時間的洪流中被久遠的時間給沖刷掉了。然而,在泰雅族的文化以及服飾上仍舊可以看見泰雅族屬於海洋民族一員的痕跡。如在計量單位中有與貝幣有關的單位;在服裝飾品中,有相當多的貝製品,而在耆老的記憶中,對於貝珠衣製作的記憶,僅剩下殘留在gaga中的儀式禁忌。
    本周第二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尤瑪‧達陸深刻的分享,一起跟著她的聲音,一同從無到有,認識泰雅族的貝珠衣。
    國家寶藏的珍貴,除了代表了國家文化、國民凝聚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國家歷史上填補不少難以解釋的空白。如同尤瑪‧達陸在節目中提到的:泰雅族人如同櫻花鉤吻鮭般,因為陸封而逐漸遺忘自己曾經也是海洋的子民。國家寶藏的出土很好的為我們解釋了現有的知識缺憾,也使臺灣史在連貫上更加的緊密。

    【原住民居所的神靈與科學觀】
    第61集|第5季|2023

    🌍台灣原住民某族將往生者葬於家屋內!成為世世代代永世的家人!?
    🌍邵族將居所分割為超凡界與世俗界!世俗界猶如文化性女性子宮!?
    🌍賽夏族若毒蛇入屋、生雙胞胎或屋內死人都要棄屋遷居!?
    🌍排灣族、達悟族家屋具抗震耐17級強風的地理科學知識卻無法取得建築執照!?
    #ZALAN見識南島 第五季第9集 【#原住民居所的神靈與科學觀】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劉益昌 
    2⃣播出時間:#12月9日(週五)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 #每週五晚間9點
    「原視節目+」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 #每週五晚間10點
    ----------------------------------------------------------------------
    作為沒有任何硬殼、尖刺保護的人類,在毫無防備的夜間休息是史前人類生存上很重要的議題,也因此,住所,除了考慮到其防衛的能力外,也更加會在這之中賦予屬於該族群的意識形態以及文化,進而轉變成在生理與心理上的「家屋」。所有的族群在家屋的建造中都會增添上屬於該族群對於自然與精神的想像,而在本周zalan見識南島的節目中,我們將從南島民族的家屋,一同見識原住民居所的神靈與科學觀。
    ----------------------------------------------------------------------
    🌍演講者:#關華山  東海大學建築系前教授
    🌍演講題目:#臺灣原住民族家屋聚落的宇宙觀與神靈觀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東海大學建築系的關華山教授。關華山對於臺灣原住民族的家屋有著長時間的研究與探討,本周我們將藉由關華山的眼光,從原住民族的家屋型態一起深入探討臺灣原住民族家屋的宇宙觀與神靈觀。
    在臺灣,原住民族在家屋的建構上會依循著對於自然與超自然的想像進行建築的規劃。自然方面,如鄒族在建造房屋時,茅草頂如同天體,而位於家屋中央的火塘則如同溫暖世界的太陽;超自然方面,如邵族在家屋建築中認為前庭是部落各家的神聖空間、泰雅族對於家長逝世後有一年內遷建新居的習俗、阿美族以家屋為中心連上四方神靈建構出宇宙等。原住民族除了賦予家屋「縮小的宇宙」的樣貌,也因為家屋是在人世的依託,有了在生命上,如同母親子宮般的想像。
    在本周第一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關華山精細的解說,一同認識臺灣原住民族家屋的建造與文化秘密。
    ----------------------------------------------------------------------
    🌍演講者:#拉夫琅斯・卡拉雲漾 / 臺灣排灣族語文化教育研究學會理事長
    🌍演講題目:#從地質學、生態學與家庭組織看石板屋
    本周第二位演者人邀請到臺灣排灣族語文化教育研究學會的拉夫琅斯‧卡拉雲漾理事長。拉夫琅斯在本周的節目中,將以自身曾經居住在傳統意義上的石板屋,與我們分享,排灣族人相當著名的家屋建築-石板屋。
    傳統意義上的石板屋建築,為了防風以及防震,基本上建築高度都不會太高,並且整體會與地平面平行,所以石板屋得以防風且耐震。此外,在石板的挑選上,排灣族人有公石與母石之分,公石較硬、母石磨擦力強,故而在建築上,公石通常會被作為柱子、地板與屋頂的使用,而母石則會作為砌牆的使用。此外,碎石在石板屋建築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可以作為穩固整體建築的存在。而公石、母石的搭配,也暗藏了排灣族兩性平權的文化價值,家庭並非單一性別的長輩說了算,而是要兩方意見達成,才能如石板屋一樣穩定而不晃。
    在本周第二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拉夫琅斯細膩的解說,一同認識排灣族家屋的建造與文化秘密。
    對於當代人而言,由於生活型態的改變,住宅不再是人一生都不會變動的物件,人會因為學業、工作而不斷地在不同的住宅中穿梭,可在每個人的淺意識中,對於住宅的依戀是不會因為這樣的變動而改變。正如同不斷改變居所的人,仍舊會去考慮風水、留意方位等等。住宅絕非只是人居住的生活配件,住宅更是承載了一個人、一個群體、乃至一種文化的所有依託。!

    【似曾相識的伊富高族】
    第60集|第5季|2023

    🌍菲律賓「伊富高族」與「台灣原住民」文化高度相似!語言與基因證實是千年親族!
    🌍伊富高族「公用土地」與「私人土地」可以任意轉換,只需要宴請村民?!
    🌍「伊富高族」與「台灣原住民」面對過相同的殖民衝擊,將共同攜手面對當代與未來!
    🌍「伊富高族」與「泰雅族」同樣以織布象徵生命的過程,布織好了才能走向往生後的祖靈地!
    #ZALAN見識南島 第五季第8集 【似曾相識的伊富高族】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劉益昌 
    2⃣播出時間:#12月2日(週五)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每週五晚間9點
    「原視節目+」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 #每週五晚間10點

    ----------------------------------------------------------------------

    南島民族是一個分部相當廣泛的民族,我們都知道,南島民族西起非洲東南的馬達加斯加島,越過印度洋直抵太平洋的復活節島;北起台灣,南到紐西蘭。這麼一個廣泛分佈的民族,縱使到了不同的土地,或者說不同的場域,仍舊保有一絲在文化和語言上的相似。本周Zalan見識南島,我們將一同認識位於我們鄰國菲律賓的Ifugao(伊富高)族。

    🌍演講者:#陳怡萱 /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助理教授
    🌍演講主題:#銜接過去、開展未來:「伊富高」織布復振與社區發展

    本周第一位演講者邀請到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的陳怡瑄教授。政治大學民族學習曾與菲律賓的Ifugao(伊富高)大學合作,陳怡瑄更是其中一名實際拜訪Ifugao(伊富高)區域的老師之一,本周的第一段節目中,陳怡瑄將帶領我們分享在Ifugao(伊富高)區域田調時獲得的心得與觀察。
    菲律賓呂宋島的伊富高族與臺灣原住民族有相當類似的經歷,除了語言上同屬南島語族之外,在衣飾文化以及被殖民的經驗都相當雷同。臺灣的阿美族會穿構樹皮,而菲律賓也有穿著以麵包樹為主的樹皮衣;臺灣的泰雅族在織布上與天界、與生命做連結,同樣地樣態展示在伊富高地區的織布文化之中。此外,除了在精神層面與物質層面上的雷同,伊富高地區本身在史前時代的海上貿易網中,也與同在太平洋海上貿易網上的臺灣原住民族有過商貿上的往來。
    本周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陳怡瑄精彩且生動的分享,一同認識這與我們相當接近且讓人孰悉的伊富高族。

    🌍演講者:#官大偉 /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碩士原住民專班 教授/主任
    🌍演講主題:#臺灣的南島鄰居「伊富高」

    本周第二位演講者邀請到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以及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碩士原住民專班的官大偉教授。官大偉將在本周第二段的演講中,利用自身文化與伊富高族進行連結,與我們以整體的方向來跟我們分享伊富高族。
    單純談到伊富高地區,以觀光角度來說就會想到被列為世界文化資產的梯田,伊富高的梯田地景並非是固定的,而會因為一年之中的不同季節、不同耕作週期,而有不同的樣貌。伊富高族的梯田具有私有制的樣貌,當需要多開墾公有的森林時,族人會藉由宴請賓客的方式告知部落中的每一個人,象徵著他要把他的財富分享給部落眾人。
    本周的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官大偉細緻且豐富的解說,一同更深入的認識與我們如此鄰近的伊富高族。

    過去的陸權教育告訴我們,海洋是天然的屏障,將海島阻隔起來,使海島與世隔絕,遺世而獨立。可在遼闊的太平洋中,我們發現當航海能力提高後,海洋不再只是天然的屏障,更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史前時代的人們藉由風、天文、洋流到不同的地方扎根,甚至是貿易。海洋對於臺灣來說,不該是令人恐懼害怕的未知領域,對於臺灣島人而言,不論是原住民族的祖先,或是從東亞遷徙來臺灣的漢人祖先,對於海洋的連結甚至無懼,都應該明確地刻劃在我們的生命之中,臺灣不是歐亞大陸上的陸權生命,臺灣是太平洋上的海洋國家。

    【國家民族祭儀5】
    第59集|第5季|2023

    🌍在大多數排灣族部落失傳的古老祭典「五年祭」,起源與舉行內容鉅細靡遺在節目呈現!
    🌍卑南族「大獵祭」其實不是祭典,而是卑南族的準軍事集體行動!?
    🌍排灣族五年祭其實是部落對未來五年運勢的占卜行為!?
    🌍卑南族將敵人馘首後帶往部落入口處再毀其所有殘留之意志!?

    #ZALAN見識南島 第五季第7集 【國家民族祭儀5】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劉益昌 
    2⃣播出時間:#11月25日(週五)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每週五晚間9點
    「原視節目+」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每週五晚間10點

    ----------------------------------------------------------------------

    中文的「祭」,意思指的是儀式與超自然、與逝去的親人對話的一個過程。而這樣的祭,本身就一直存在在各個族群的文化之中,各族群利用自己的語言去與超自然、與逝去的親人連結,締造出屬於人與自然之間的密切互動。然而同時,我們也知道翻譯會出現窘境,不同族群的語言有時候很難表述對方的情境,進而就造就了意思上的誤會,脈絡的不清晰。本周Zalan見識南島中,我們將拋開中文的翻譯,從族群自己的語言脈絡來認識國家民族祭儀。

    🌍演講者:#拉夫琅斯‧卡拉雲漾 Ljavuras Kadrangian(排灣族) / 臺灣排灣族語文化教育研究學會理事長
    🌍演講主題:#Maljeveq排灣族五年祭

    本周第一位演講者邀請到臺灣排灣族語文化教育研究學會的拉夫琅斯‧卡拉雲漾理事長。前幾季中,拉夫琅斯跟我們分享了許多排灣族文化中的智慧與歌曲,這次來到Zalan見識南島,拉夫琅斯將要與我們分享的是排灣族中一個祭典的由來,而這個祭典,就是maljeveq(五年祭)。
    maljeveq的中文稱呼有很多,如五年祭、祖靈祭以及人神盟約祭等等。其傳說內容因不同部落而不同,但是都脫離不了大洪水以及大武山兩個重要元素。maljeveq的儀式中,最受外界矚目的就是刺球,刺球在傳說中過去僅是青年之間的遊戲,逐漸演變成利用「球找刺桿」的過程來進行家族乃至部落整體的運勢占卜。
    本周第一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拉夫琅斯‧卡拉雲漾精彩的演說,一同深入認識maljeveq的起源傳說以及真實意涵。

    🌍演講者:#巴代 Badai(卑南族) / 文史工作者、小說家
    🌍演講主題:#Mangayaw卑南族大獵祭

    本周第二位演講者邀請到當代文學家巴代老師。巴代在第三季中也加入我們Zalan見識南島,當時與我們分享了卑南族人在不同時間段與不同人相遇時所發生的故事與記錄,而在本季Zalan見識南島中,巴代將與我們分享卑南族年度盛事之一的Mangayaw(大獵祭)。
    Mangayaw(大獵祭)本身是一個活動,因為卑南族人在進行活動前會先以豐富的儀式來祭告天地活動的開始,於是才會在中文稱呼上以「祭」稱呼。傳統上來說,Mangayaw是一種準軍事行動的團體狩獵活動,其中除了狩獵行為,更包含了調度兵力、巡視傳統領域以及進行復仇戰爭等等活動,是屬於卑南族人在軍事上的一種團體訓練與活動。
    在本周第二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巴代動人的語言以及古謠的傳唱,一同浸入Mangayaw的傳統意涵以及當代轉變。

    祭典的中文名稱一直都是他人認識自我族群的第一個過程,且單論阿美族的祭儀「豐年祭」,過去在日治時期也被稱作「月見祭」,可祭儀本身的意涵是否真的與中文、日文翻譯相同?這些僅有族人能夠去說明。所以在當代可以發現,越來越多族人在祭儀名稱上的重視度逐漸提高,祭儀的「正名運動」也成為當代原住民族的一個很重要的議題,你聽過什麼祭儀名稱?那個祭儀名稱與你所知道的內涵是否有所出入?這些或許是看完本周節目後,作為觀眾的我們可以去思考的內容。

     

    【南島聲音的密碼2】
    第58集|第5季|2023

    🌍用鼻子吹笛子?!?臺灣原住民與菲律賓原住民共同流傳的古老樂器-鼻笛!!臺灣排灣族雙管鼻笛極罕見為全球獨有!!
    🌍同樣都是竹子做的口簧琴,臺灣用繩子拉奏,菲律賓用手指撥奏!
    🌍用鼻子吹奏笛子的原因?南島民族認為嘴巴會說謊,而鼻子的氣息才能代表生命的真誠與純淨!?
    #ZALAN見識南島第五季 第6集 《#南島聲音的密碼2》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劉益昌 
    2⃣播出時間:#11月18日(週五)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 #每週五晚間9點
    「原視節目+」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 #每週五晚間10點
    ------------------------------------------------------------
    聲音是生物用來表達自我情感的工具之一,動物利用聲音將求偶、捍衛領域、彰顯個人魅力等行為化作空氣中的音符,利用聲音建構出自己。自古以來聲音也是跟隨著人類不斷地存在,有人的地方就有聲音,而人類為了增加聲音聽起來的多樣性,利用了自然界中的各種素材創作出樂器,使聲音逐漸不再單調,多了不同的變化,也使人類的聲音變得多變且有趣。本周Zalan見識南島的節目中,我們將去認識南島民族音樂中的樂器,從樂器這把鑰匙,解鎖南島聲音的密碼。
    🌍演講人: #錢善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 專任教授
    🌍演講主題: #臺灣與其他南島語族樂器文化
    本周第一位演講者邀請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的錢善華教授。錢善華本身除了對於西洋音樂的研究有深厚的研究外,對於南島民族的音樂也有相當深邃的了解,本周讓我們藉著錢善華的演說,一起認識南島民族的音樂領域。
    關於竹製樂器,距離與我們不遠的菲律賓呂宋島上有一種稱做Balinbing,是一種多人演奏的樂器,Balinbing本身能發出兩個聲音,所以一個人演奏時就較為無意義,可達到一定的人數(通常是六人),根據不同的節奏便形成了一曲美妙的音樂,正如同邵族優美的杵音,利用不同的節奏與聲音,建構出一曲動人的音樂。另一種樂器稱作tongatong,也是一種竹製樂器,相同於Balinbing,tongatong也是一種六個一組的合作樂器,利用合作的方式演奏出動人的樂譜。
    在本周第一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跟隨著錢善華的演繹,一同開啟南島民族樂器的大門。
    🌍演講人: #丹耐夫正若/排灣族鼻笛演奏家
    🌍演講主題: #與生命氣息連結的排灣口鼻笛
    本周第二位演講者邀請到前公共電視台製作人丹耐夫・正若老師。丹耐夫・正若自從退下製作人的身分後,致力於排灣族以及臺灣原住民族的音樂製作和音樂推廣的工作上,對於臺灣原住民族音樂推廣與製作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本周讓我們藉著丹耐夫・正若的演說,一起認識排灣族的鼻笛文化。
    臺灣原住民族中,鼻笛並非僅是排灣族獨有,過去再伊能嘉矩的研究中可以發現,臺灣原住民族中的魯凱、阿美以及鄒都有鼻笛的紀錄。但隨著後續學者的紀錄與研究,臺灣原住民族中僅剩下排灣族與魯凱族留下使用鼻笛的紀錄,且直至近代,排灣族人會吹鼻笛的演奏者已經相當稀少。排灣族的鼻笛與其文化中的重要角色百步蛇有相當密切的聯繫,族人相信百步蛇在準備蛻變成雄鷹的過程中,會在人看不到的地方發出鼻笛的聲音,最後,百步蛇死後成為了翱翔在天空的熊鷹。
    在本周第二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跟隨著丹耐夫・正若的演繹,一同開啟盤灣族鼻笛的世界。
    人類在生理結構上,聲帶能夠創作出的聲音有限,祖先們聆聽到自然的聲音後,藉由自身的巧手,使竹、木、銅等物質轉換成可以發出自然界聲音的樂器。而創作出樂器後,人這種本就浪漫的生物又賦予了樂器故事,讓樂器不僅只是樂器,更是乘載文化的道具。當代的原住民族,在聆聽組先製作的動人樂譜並傳唱外,更應當去認識在音樂中扮演增色的樂器本身,南島民族的樂器絕對不僅僅是樂器,更是傳統文化、倫理道德乃是神話起源的載具。

    【解碼南島巨石文化】
    第57集|第5季|2023

    🌍臺灣東海岸發現大量千年人造巨石,年代更久於復活節島的摩艾石像!
    🌍臺灣出現巨大石錢遺跡,與南太平洋古文明有直接關聯?!
    🌍帛琉古錢Udoud(陶製或玻璃製)與臺灣原住民流傳的古琉璃珠來源一模一樣都稱為印度太平洋珠?!
    🌍花蓮縣長濱鄉忠勇社區號稱臺灣巨石村!千年石輪與雅浦島的石錢型製相似,彼此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連結?
    #ZALAN見識南島第五季 第5集 《#解碼南島巨石文化》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劉益昌 
    2⃣播出時間:#11月11日(週五)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 #每週五晚間9點
    「原視節目+」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 #每週五晚間10點
    ------------------------------------------------------------
    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工具的演變一直都是作為時代區分的界線。在考古學上分做舊石器、新石器以及金屬器時代,而其中,這些沒有文字的史前時代除了精美的石製工具製作外,巨石文化更是在當時很顯著的一個展現。巨石文化並非是單指一個地區的文化,而是泛指全球各地利用巨石建立建築物或是紀念物的一個文化統稱。由北半球到南半球,各地都有巨石文化的展現,歐洲的英國巨石陣、法國布列塔尼的卡納克巨石林;亞州的中國石棚墓、土耳其哥貝克力石陣;非洲的埃及金字塔;美洲的印加遺址等。巨石文化可謂廣布全球,而在臺灣,南島民族的巨石文化也彰顯於此。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從臺灣到帛琉,探討巨石建築、解碼南島巨石文化。

    🌍演講人: 葉長庚/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演講主題:佇立在臺灣土地上的巨石與故事

    本周第一位演講者邀請到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葉長庚博士。葉長庚在上一季有來與我們分享卑南遺址的文物,本周則將要藉著葉長庚在巨石文化上深入的研究,帶我們認識臺灣東部地區各文化之中的巨石以及其中的文化意義。
    臺灣東部有相當多的巨石物,如最具代表性、也曾在節目上介紹過的便是卑南遺址的月形石柱。而除了月形石柱外,坐落在白守蓮遺址的三套岩棺也別具特色。白守蓮遺址的三套岩棺相當巨大,其真實的功能為何目前仍舊在推測與研究,僅是因為其形態近似棺而將其命名為岩棺,但若從很多創世與洪水傳說中,祖先藉著大型方形石臼躲避洪水這樣的故事,是否也給了我們一個白守蓮遺址三號岩棺的一些線索?有待我們繼續思考。
    本周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葉長庚的演說,一同解碼臺灣東部地區的巨石文化。

    🌍演講人: 陳玉苹/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助理教授
    🌍演講主題: 從帛琉在地貨幣看南島文化

    本周第二位演講者邀請到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的教授陳玉苹博士。陳玉苹將在本周的節目中,藉著她多年在帛琉的研究,與我們分享帛琉的「帛琉錢」以及雅浦的石錢。
    帛琉的帛琉錢稱做Udoud,是一種用陶製手環切割出來,以梯形、圓形、不規則狀和管狀為主的形式。帛琉錢因為帛琉本身的社會階層,所以也具有等級之分,最高級的帛琉錢稱做Udoud berrak,是以帛琉人喜歡的黃色芋頭(berrak)作為形容,形容最高級的錢的珍貴。過去日本帝國佔領南洋時,經濟學者學者矢內原忠雄曾認為帛琉錢會因為現代貨幣的引入而消失,但實際上,帛琉錢因為在帛琉人的文化儀式中仍占有一席地位,所以從未有消失過。
    本周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陳玉苹的演說,一同解碼帛琉與雅浦的貨幣文化。

    史前文化中利用石頭進行生活物品的建造向來都是後世的我們覺得十分瑰麗的內容。除了驚嘆建築的美感之外,更是對於如何建築、如何雕琢抱持著深深地好奇。從巨石文化中,除了見證史前人類的美學造詣,更是見證了祖先們如何利用精巧的方式雕琢出一個個文物。對於巨石文化,神祕學愛好者會認為這與超自然或是外星文明有所連結,但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史前人類因為時間未被各種事情束縛,而得以潛心在雕琢上?這些或許是我們可以效仿與思考的地方。

    【國家寶藏4】
    第56集|第5季|2023

    🌍原住民共4組國寶3組出自這2間千年祖屋!
    🌍原住民第一批列為國寶的文物出自花蓮阿美族太巴塱部落!
    🌍花蓮太巴塱部落kakita’an祖屋流傳「上古史」!祖靈柱記錄著大洪水傳說!
    🌍許多排灣族部落的發源地舊佳平kaviyangan考古年代長達2千年!
    🌍一家出兩件國寶文物的排灣族zingrur家族流傳詳細精彩創世神話與傳說!
    🌍原住民國寶文物究竟該不該返還給原住民部落!?
    #ZALAN見識南島第五季 第4集 《#國家寶藏4》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劉益昌 
    2⃣播出時間:#11月4日(週五)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 #每週五晚間9點
    「原視節目+」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 #每週五晚間10點
    --------------------------------------------
    在上一季中,我們談到了不少屬於臺灣的國家寶藏,不論是玉製品、石柱或是祖靈柱等,這些瑰麗的國家寶藏,都為臺灣的歷史畫上相當美麗的色彩和印象,「臺灣固無史也」對也不對,原住民族的祖先沒有利用文字的方式記錄下生活的故事,卻用了藝術的創作,利用文物訴說著屬於那個時空下的臺灣。本周的Zalan見識南島,我們一樣將眼光放在屬於臺灣的國家寶藏之上,從原住民族的「家屋」這樣重要寶藏,著眼屬於臺灣的國家寶藏。
    ✨演講人:何致傑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來自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部落的何志傑先生。何志傑作為太巴塱部落kakita’an的第60代傳人,將要在第一段節目中為我們分享,來自阿美族太巴塱部落的kakita’an祖屋。
    在kakita’an祖屋中的木柱上紀錄了不少圖紋,這些紋飾紀錄下不少屬於阿美族文化起源的故事,例如母神 ina cidal、會發生光的女孩Tiyamacan,因為海神的怒火而導致的大洪水、大洪水後的兄妹婚、巫師的起源以及弒父獵首等等,這些屬於阿美族上古的傳說紀錄都被刻在kakita’an祖屋中的木柱上。2003年,太巴塱的青年組成讀書會,打算到中央研究院民族所迎回祖靈的木柱,後在考慮木柱的保存性問題,決定迎回祖靈,木柱則保存在民族所。
    本周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何致傑精彩的分享,一起來認識阿美族太巴塱部落的kakita’an祖屋。
    ✨演講人:莊德才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屏東縣泰武鄉佳平部落的莊德才先生。莊德才在本周的節目中將要為我們介紹佳平部落傳統領袖家屋–zingrur家屋。
    zingrur家屋中的祖靈柱相信有持續鎖定本節目的朋友一定相當耳熟,正是在第四季國家寶藏單元中,跨世紀國寶婚禮的佳平金祿勒四面木雕祖靈柱,也就是家屋女祖先muakaikai的人像祖靈柱。在zingrur家屋中,目前一樣還保存下來的則是mulitan,目前存放在中央研究院之中。而除了上述的兩柱祖靈柱,另外兩柱因為沒有被帶下山,在家屋原址中被自然侵蝕腐壞了。
    本周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莊德才精湛的演說,一起來了解排灣族佳平部落的zingrur家屋。
    一棟家屋中所含有的文化底蘊可以堪比一場傳統祭儀。家屋中總是會因為文化上的內容而有所紀錄。例如在現代的房子中,人們常常會注重風水方位,這便是漢文化被記錄在住屋中的一個展現。普天下的人群都是先有小家而後才拓及到更大的村落甚至國家,所以從家屋的研究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很直觀地去體會到族群中融入日常的那些文化,從這也可以發現,國寶或許並非僅限於製作出的精美器物,有時候,身邊暗含著族群文化的日常物件,或許也會是非常珍貴的國家寶藏。
    --------------------------------------------
    🌍講者資訊:
    1⃣講者:#何致傑 Rata Looh  (阿美族)
    花蓮縣太巴塱Kakita’an第60代傳人
    ✨演講主題:太巴塱Kakita'an祖屋祖靈柱
    2⃣講者:#莊德才 adrucangalj taluviljav (排灣族)
    屏東縣泰武鄉公所秘書
    ✨演講主題:佳平部落zingrur祖靈柱
    --------------------------------------------
    🌍感謝單位:
    南港瓶蓋工廠 Nangang Bottle Cap Factory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
    ⚠️所附演講內容之照片、圖片、影片及個人或機關研究資料,為演講人提供,請勿任意下載、改編、使用。若有需求請向著作權所有人取得授權。

    【國家民族祭儀4】
    第55集|第5季|2023

    🌍一次聽懂西拉雅族「Ta-ai夜祭」的來龍去脈與內容!
    🌍1650年代英國學者David Wright紀錄下的西拉雅族七大祭典是哪些 ?!
    🌍媳婦沒有擔任過祖靈祭pariqaz(主祭),不算真正嫁入邵族家庭 ?!
    🌍邵族每年在大馬路上辦祭典,是阻礙交通還是國家政府的失策 ?!

    #ZALAN見識南島第五季 第3集 《#國家民族祭儀4》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劉益昌 
    2⃣播出時間:#10月28日(五)
    原視16頻道、原文會官網=> #每週五晚間9點
    「原視節目+」Youtube頻道、粉絲專頁連結=> #每週五晚間10點
    --------------------------------------------
    族群的祭儀,如同第四季時討論的,除了是族群對於自然事件的敬畏外,更是族群傳承文化、技能、歷史以及價值觀的場域。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再次踏進族群的祭儀文化,從西拉雅族的夜祭以及邵族的祖靈祭之中,深入認識國家民族的傳統祭儀。

    ✨演講人:段洪坤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邀請到來自台南市東山區吉貝耍部落的段洪坤老師。段洪坤在本周的節目中,將要帶領我們去認識西拉雅族Ta-ai夜祭的內容與歷史脈絡。
    夜祭一詞並非是過去傳承下來的詞字,在段洪坤的記憶中,過去這個祭典會用「農曆的九月初五要拜豬牽曲」來解釋。夜祭一詞的由來,來自於人類學者潘英海教授以及民族音樂學者林清財教授,在1980年代的博士論文中被記錄下來,也因為政府的計畫,夜祭一詞成為了官方與民間的他稱、族群自己的自稱用詞。之所以會被稱做夜祭與祭典的進行時間有關,以當代的時間觀念來說,就是從半夜時間一直到天亮之時,故稱之為「夜祭」。但在族人們不斷翻閱史料文獻,發現在日治時期的紀錄中會寫上「Ta-ai」一詞,在後續的爬梳中發現此詞的意思正是指祖靈祭,也因此,現在西拉雅族人在舉辦夜祭時,會以「Ta-ai 夜祭」的方式去讓人理解夜祭的真實含意。
    在本周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段洪坤的演說,一起來認識Ta-ai夜祭的傳承以及在文獻紀錄上西拉雅族的其他重要祭典。

    ✨演講人:簡史朗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邀請到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的簡史朗博士。簡史朗在日月潭區域進行邵族文化的相關研究,也在田調互動的過程中接受了邵族祭司給的名字Tian。簡史朗將在本周的節目中,帶領我們去認識邵族祖靈祭的內容與歷史脈絡。
    pariqaz(主祭)在邵族的祭典中相當的重要,如果祭典中有pariqaz的話,則這場的祭典內容就會非常豐富。pariqaz一詞的字根是riqaz,也就是邵族語中的「看」,所以pariqaz一詞就是做給別人看,至於是做給誰看,就是給家族的人、氏族的人看。這樣的看並非只停留在被看的行為上,更深層的含意是要讓族人們知道、認識這個人,讓祖靈知道你的存在,並且讓彼此之間建立起認同。所以有pariqaz的祭典內容會非常豐富,很大的原因在於那個場域其實就是一個人被族群認同接納,並且成為一家人的場域。
    在本周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簡史朗的演說,一起來認識邵族祖靈祭的傳承以及pariqaz主祭在邵族文化中的重要性。
    族群的祭儀所含有的意義以及倫理多半都是隱藏在許多禁忌或是儀式之中,我們可以說,文化是隱藏在族群的所有行為之下,若未有細細品味,很容易在傳承的過程中遺失掉文化的真正核心。正如同部分台灣原住民族的傳統祭儀中會有體適能的相關活動,若只是單純傳承這樣的活動就流於形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活動?這個活動的用意到底是什麼?這才是進行文化傳承時我們應該要去注意的。

    --------------------------------------------
    🌍講者資訊:
    1⃣講者:#段洪坤 Alak Akatuang (西拉雅族)
    西拉雅族跨地Qauty部落聯盟召集人
    ✨演講主題:在Ta-ai夜祭,一起o-roraw!
    2⃣講者:#簡史朗 Tian(漢族)
    國立暨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演講主題:邵族八月祖靈祭Lus’an所展現的文化根柢
    --------------------------------------------
    🌍感謝單位:
    南港瓶蓋工廠 Nangang Bottle Cap Factory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
    ⚠️所附演講內容之照片、圖片、影片及個人或機關研究資料,為演講人提供,請勿任意下載、改編、使用。若有需求請向著作權所有人取得授權。
     

    【當南島民族遇見海洋強權】
    第54集|第5季|2023

    🌍蘭嶼達悟族荷蘭時代險被淨空滅族!
    🌍17世紀西班牙里爾幣開啟原住民使用貨幣交易的時代!
    🌍將原住民集團移住始於17世紀荷蘭時代!
    🌍小琉球原住民拉美人滅族於17世紀荷蘭軍!
    #ZALAN見識南島第五季 第2集 《#當南島民族遇見海洋強權》10月21日晚間9點
    ———————————————
    對於「近代」的定義,普遍會以隨著歐洲各國相繼與世界上其他族群建立聯繫、君主專制改變成民主自由以及科學技術突破作為進入近代世界的標準。也就是說,近代世界有一個很重要的大事件與中古世界分期,便是歐洲列強在海外建立殖民的遠洋貿易時代。十六世紀開始,歐洲的商船開始行駛在各個大洋上,其中,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與西班牙的商船,為了與當時的大明國和日本進行貿易,多方因素下選擇在臺灣建立起貿易的根據地,進而,與臺灣島上的原住民族發生了互動。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藉由兩位講師的分享,從史料文獻中看見,當南島民族遇見海洋強權的衝突與互動。
    ——————
    ✨演講者:康培德
    ——————
    本周第一位演講者邀請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的康培德所長。康培德在本周的節目中,將帶的我們認識荷蘭在臺灣時進行的離島淨空計畫以及山區原住民下移的計畫。
    荷蘭人在臺灣進行的殖民活動並不只是地方會議以及贌社制度,為求西邊海上貿易的路途上順利平安,荷蘭人將琉球島上的拉美人進行十分不人道的淨空計畫,除了在拉美人躲藏的山洞放火導致大量的死亡,也將剩餘的拉美人遷出小琉球,送到臺灣本島,更有送到印尼。而同樣是離島的蘭嶼,因為東部的貿易航線並非荷蘭主要的貿易航線、以及島上蘭嶼人的防衛,使蘭嶼得以逃過被清空的慘狀。
    在本周的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康培德的分享,一起認識荷蘭人在臺灣的種種殖民政策。
    ——————
    ✨演講者:李毓中
    ——————
    本周第二位講者邀請到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的李毓中副教授。李毓中在本周的節目中,將要帶我們以基隆Quimaurri社的住民Theodore的視角來看,西班牙人與荷蘭人進入北臺灣後,對原住民族的影響。
    節目中提到的Theodore是真有其人。Theodore源自於希臘的名字,意思指上帝的贈禮,由此可以發現Theodore這個名字並非是當地原住民族的自稱,而是由當時西班牙神父給他的名字。在Theodore的一生中,因為能夠說多種語言,而時常扮演海洋強權與原住民族之間的中介角色。也因為其有一定的話語權,更有出現Theodore利用基督宗教的教義質疑荷蘭人的暴行。而在當時,北臺灣原住民族的生活方式也出現改變,從將琉璃珠或是瑪瑙視為貴重物,轉變成將西班牙的里爾幣視為貴重物。
    在本周第二段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李毓中的分享,重新從Quimaurri社的Theodore的視角,認識西班牙在北臺灣帶來的影響。
    ——————
    荷蘭與西班牙在臺灣的統治象徵著西方國家進入海權爭奪的階段。爭奪海權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在於取得貿易上的利益。因為鄰近中國,途經臺灣的葡萄牙人才為臺灣冠上「Ilha Formosa!」的美譽。而作為臺灣的外來政權,荷蘭與西班牙自然就會影響到島上本來已經穩定的狀態,並且帶來不同的盪漾。過去教育中提到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著重在臺灣與西方世界的第一次接觸,卻也疏忽了接觸後人群與人群之間的互動。不僅僅只是衝突,也必然會有一些機智的趣事發生,其實也在這其中彰顯出歷史的多元,同一個事件在不同族群中必然會有不同的狀態,絕非單一的被統治、被殖民。藉由本周的節目,讓我們補充大航海時代未被看見的故事,也讓我們意識到多元的歷史觀。
    ———————————————
    🌍講者資訊:
    1⃣講者:#康培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所長
    ✨演講主題:離島淨空與平原移住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臺灣原住民聚落遷移政策
    2⃣講者:#李毓中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副教授
    ✨演講主題:「逆寫」1626年西班牙人在北台灣:一個Quimaurri人Theodore的視野與選擇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劉益昌
    2⃣時間:#10月21日(五)晚間21:00
    3⃣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原住民族電視台 Taiwan Indigenous TV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
    🌍感謝單位:
    南港瓶蓋工廠 Nangang Bottle Cap Factory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
    ⚠️所附演講內容之照片、圖片、影片及個人或機關研究資料,為演講人提供,請勿任意下載、改編、使用。若有需求請向著作權所有人取得授權。

    【南島聲音的密碼1】
    第53集|第5季|2023

    🌍#台灣電視史首度以科技解密八部合音形成元素!
    🌍你能一口唱出雙聲雙音階嗎?布農族是全球8支能發出雙聲雙音階的民族之一!
    🌍阿美族於1996年紅遍世界的複音歌唱技巧,多聲部自由對位再收同一尾音階為你解構其精彩!
    🌍國寶級台灣民族音樂家吳榮順親臨示範全球罕見泛音歌唱技巧!

    #ZALAN見識南島第五季 第1集 《#南島聲音的密碼》10月14日晚間9點
    --------------------------------------------
    本周,我們將迎來第五季的首播!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從音樂的角度,進入南島民族的文化。
    從第一季開始,我們便不斷地從音樂的角度進入南島民族的世界。音樂不僅能牽引我們的情緒,歌詞、語境也總會為我們聽者勾勒出歌者想要表達的世界。音樂就是如此神奇,是屬於人最根本傳達情緒、表露情感的本能。而在前面幾季中,我們了解到樂舞對於族人的重要性、我們理解歌曲背後隱含的意義,甚至我們知道歌詞中具有的邏輯甚至專用名詞。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從歌唱技巧認識臺灣原住民族的歌曲,並從臺灣原住民族的歌曲技巧,解開南島聲音的密碼。
    -------------------
    ✨演講人:吳榮順
    -------------------
    本周第一位演講者邀請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學研究所的吳榮順教授。吳榮順將在本周的節目中,帶領我們重新認識布農族的八部音合唱。
    八部音合唱,又稱祈禱小米豐收歌,布農族語為pasibutbut。過去對於八部音合唱到底是否真的有八部,八部音合唱是否準確有一些討論,而在本周的演講中,吳榮順提到了「自然泛音」。在聲譜儀中,可以從中發現在自然泛音的作用下,八部音合唱在沒有八部的狀態下呈現出八部的現象。而這樣的雙音演唱方式,世界上僅有8個民族可以做到,除了本周將介紹的布農族外,或許便是大家較為孰悉的蒙古族的呼麥了,而在本周的節目中,吳榮順教授更是加碼為我們介紹有別於布農族單口腔泛音唱法的圖瓦族雙口腔泛音唱法,十分精彩,不容錯過!
    在第一段的節目裡,我們將藉著吳榮順親身的示範與解釋,更深入的認識布農族的八部音合唱。
    -------------------
    ✨演講人:高淑娟
    -------------------
    本周第二位演講者邀請到杵音文化藝術團的團長高淑娟女士。高淑娟帶著杵音文化藝術團的團員們,將在本周的節目中為我們展示阿美族美妙的複音歌唱技巧。
    阿美族的複音歌唱技法與布農族八部音合唱一樣,皆被全世界的耳朵聽到過。來自臺東馬蘭的郭英男先生及他的夫人,一首老人飲酒歌,被世界的耳朵收集,更是被使用到了亞特蘭大奧運之上成為主題曲的內容。暫不述其爭議,單討論複音技法便十分有趣,阿美族的複音技法macacadaay是近代創造出來的新詞,在過去並沒有專門的單詞表示這個技法。macacadaay一詞是老人家以cada(承接)作為字根創造的名詞,意指這種唱法是人與人之間在唱歌時不斷承接、不斷接續的一種歌唱技巧。高淑娟所帶領的杵音文化藝術團,更是將在本周的節目中帶來macacadaay演唱技法的展現,萬分動人,不容錯過!
    在第二段的節目裡,我們將藉著高淑娟親身的示範與解釋,更深入的認識阿美族的複音技巧-macacadaay。
    -------------------
    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歌謠的技法漸漸被遺忘,許多部落的老人家或許還記得那一層層堆疊的瑰麗旋律,但這些旋律,隨著都市叢林覆蓋大地,漸漸被淡忘了。
    值得感動且慶幸的是,不少部落的青年意識到這些危機,歌曲的技法被找回來的同時,歌曲的意義也慢慢被重新建構起來。張口唱歌很簡單,但是唱出味道很難,如何在張口唱的同時,唱出屬於自己族群,乃至於自己部落的一山一水,或許是當代學習文化的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
    🌍講者資訊:
    1⃣講者:#吳榮順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專任教授
    ✨演講主題:布農族Pasibutbut的泛音現象
    2⃣講者:#高淑娟 Panay (阿美族)
    杵音文化藝術團 團長
    ✨演講主題:阿美族的Macacadaay複音技法與社會意涵—以馬蘭為例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劉益昌 #謝哲青
    2⃣時間:#10月14日(五)晚間21:00
    3⃣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原住民族電視台 Taiwan Indigenous TV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
    🌍感謝單位:
    南港瓶蓋工廠 Nangang Bottle Cap Factory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
    ⚠️所附演講內容之照片、圖片、影片及個人或機關研究資料,為演講人提供,請勿任意下載、改編、使用。若有需求請向著作權所有人取得授權。

  • 【知識體系現形記】
    第52集|第4季|2023

    🌍蘭嶼達悟族只將一年分為3個季節,知道跟哪一種生物的生態循環有關嗎!?
    🌍達悟族豐富的海洋知識體系將食用魚類分為男人魚、女人魚、老人魚!?
    🌍Kuba作為鄒族人生活、信仰與知識體系養成與運作的核心建築,知道男人在裡面被訓練那些能力與意識嗎」!

    #ZALAN見識南島第四季 第13集 《#知識體系現形記》10月7日晚間9點
    --------------------------------------------
    知識體系即為族群對於自然見解的濃縮,若要將知識體系具現出來,或許就是一個參天大樹。使用該知識體系的族群在生活中的五感經驗由根吸收,所見所聞被記錄下來後,進入樹幹時,便是人們開始問「為什麼」的階段。為什麼太陽固定起落?為什麼太陽只有一顆?種種自然現象的疑問,或是如人為什麼會死亡?死後會去哪裡?這些屬於人體現象的好奇。而隨著提問的增加,根據類別而進行該族群認為的分類,知識隨著樹冠的枝幹進入葉片,於是,知是被整理出來,蓊鬱的大樹也因此展現在這片土地上。本周,為第四季的大軸,我們將藉由來自海洋的達悟族以及來自高山的鄒族,來以直觀的方式見識南島民族的知識架構與體系。
    ---------------
    ✨演講人:夏曼藍波安
    ---------------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是來自海洋的夏曼藍波安。夏曼藍波安作為作家,被國際論壇視為十分重要的指標;作為研究學者,更是在人類學中不斷地耕耘。本周的節目中,夏曼藍波安將以達悟族人的身分,與我們分享達悟族人的知識體系。
    在達悟族人的文化中,除了與土地連結的熱帶雨林生態、河川水芋田、緩坡旱地的知識系統外,最廣為人知的便是達悟族人在對於海洋魚類生態以及造船的知識系統。因著這樣的知識系統,達悟族人有著屬於自己的歲時立法-夜曆,引用夏曼藍波安於《原住民族文獻》第20期中的專題內容:「達悟民把一年分成三個季節,十二個月,且三年閏年一次」,可知道達悟族人藉由觀察海洋與季風,建立起屬於自身對於時間的知識體系。
    在本周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夏曼藍波安的口述,一起更深入的認識達悟族人的漁獵星球知識體系。
    ---------------
    ✨演講人:汪明輝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是來自高山的汪明輝。汪明輝目前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任教,並且在校園中致力於向大眾分享臺灣原住民族的知識與經歷。本周的節目中,汪明輝將帶領我們一同踏進高山領域,見識鄒族人的知識體系。
    如何成為真正的人?是每個族群都會面對的問題。真正的人一詞不只是生理外觀的人,而是更深刻的,具有那個族群知識底蘊的人。每個族群都有屬於自己的宇宙觀,對於鄒族人來說,宇宙縮到最小便是從家庭開始。鄒族人在成為「人」的過程中不斷地在不同領域汲取成為人的知識與規範,從家屋開始、漸漸拓展到聚會所、部落、最後擴展到整個部落的邊界。鄒族人在這樣的宇宙中學習著成為人的必要條件,也在過程中將知識與規範傳遞給下一代,成為鄒族人生命中穩健成長的知識體系。
    在本周的節目中,讓我們藉著汪明輝的演說,一起深入的認識鄒族人的山林宇宙知識體系。
    ---------------
    本周來到第四季的最後一集,我們先前從各個層面去剖析、去認識臺灣原住民族以及南島民族之間的關聯以及智慧。從出土的文物、重大事件下族群的反饋、祭儀中的倫理規範、傳統醫藥與現代醫藥的對視以及田調和文獻的認識。上述的總總可謂是知識體系這棵大樹中的枝幹,向上向遠方舒展枝枒,這些都是從枝枒重新見識南島民族在自身與自然間的知識架構。臺灣原住民族的知識何其美麗、南島民族的智慧何其優美,這些都是zalan見識南島的節目中期待與大家分享的,第四季來到尾聲,也希望大家持續關注zalan見識南島第五季,期待我們第五季再一起見識南島。
    --------------------------------------------
    🌍講者資訊:
    1⃣講者:#夏曼藍波安 Syaman Rapongan (達悟族)
    海洋文學家
    ✨演講主題:達悟的漁獵星球
    2⃣講者:#汪明輝 tibusungu ‘e vayayana (鄒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兼原住民族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演講主題:真正的鄒 宇宙世界中的全人教育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劉益昌 #謝哲青
    2⃣時間:#10月7日(五)晚間21:00
    3⃣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原住民族電視台 Taiwan Indigenous TV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
    🌍感謝單位:
    南港瓶蓋工廠 Nangang Bottle Cap Factory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

    ⚠️所附演講內容之照片、圖片、影片及個人或機關研究資料,為演講人提供,請勿任意下載、改編、使用。若有需求請向著作權所有人取得授權。

    【國家民族祭儀3】
    第51集|第4季|2023

    🌍同屬魯凱族,隔壁村卻語言差異大到無法對話、祭儀大大不同!?
    🌍萬山部落祖靈祭源自農地移墾的永續生態智慧!
    🌍生產罕見黑米的多納部落,黑米祭源自與山中水神的約定!

    #ZALAN見識南島第四季 第12集 《#國家民族祭儀3》9月30日晚間9點
    --------------------------------------------
    本周也將邁入zalan見識南島第四季的尾聲,作為第四季的後段精華,本周的節目將帶我們進入茂林區兩個魯凱族部落的祭典儀式。高雄市茂林區的魯凱族,其在語言上有相當程度上的不同,而在文化祭儀上,彼此之間亦有不同的展現。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藉由兩位老師的分享,來認識萬山部落的祖靈祭以及多納部落的黑米祭。
    --------------
    ✨演講人:馬樂 瑪蒂令
    --------------
    本周第一位演講者邀請到萬山部落的馬樂先生。萬山部落在民國46年以前世居於舊部落,之後才遷出舊部落進入現在的居住地。而本周馬樂要介紹的祖靈祭,過去曾因多種外在因素而停辦50餘年,這過程中,萬山部落的族人是如何尋回文化,找回祭儀,且讓我們藉著馬樂的分享,一起認識萬山部落的祖靈祭。
    萬山部落在過去有移耕的習慣,過去在萬山部落的周遭有三大屯墾區讓族人輪流進行燒墾的農事作業。至於應該到哪一塊屯墾區,萬山的族人獨特的夢占方式來確認本年度的耕地,並在確認後進行盛大的祖靈祭-也就是本周的主題。
    在本周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馬樂精彩的分享,一起了解萬山部落祖靈祭的內涵與意義。
    --------------
    ✨演講人:盧美香
    --------------
    本周第二位演講者邀請到多納部落的盧美香女士。盧美香目前致力於保育多納魯凱語的工作,而在本周的節目中,盧美香將帶領我們去認識多納魯凱族一年中很盛大的祭典-黑米祭。
    黑米祭的由來來自於一則與水神約定的傳說。傳說古早時期有一婦女因辛勤工作而不能及時餵養小孩,水神見此情況,協助婦女養育那個孩子以及處理莊稼地,唯一的要求便是收穫時族人需與神靈分享,而這樣的分享與感謝,就演變成現在我們所見的黑米祭。
    在本周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盧美香精彩的分享與古謠的吟唱,一起了解多納部落黑米祭的內涵與意義。
    --------------
    在之前的節目中,zalan見識南島不斷地以不同的角度去認識不同族群的傳統祭儀以及去探討傳統祭儀在當代社會需要面臨的課題,不論是作為觀光者的角度、或者是文化傳承者的角度,這些都是當代社會中,面對祭儀的我們需要處理的課題。而在本周的節目裡,我們又會發現,祭儀在社會的變遷下總是碰到許多的影響,不論是因為遷村而導致祭儀的停辦、又或者因為語言的消逝而導致祭儀內容的不甚理解,這些也都是在當代社會中族人們面對到傳統祭儀時會碰的問題。如何在當代社會中舉行保有文化知識與倫理道德的祭儀?如何在變動的時代中重塑祭儀中隱含的精神與意義?這些是當代族人需要面對並且思考的問題。藉由本周的節目,或許可以帶給族人們一個新的視野,去建構出新時代中帶有傳統價值的傳統祭儀。
    --------------------------------------------
    🌍講者資訊:
    1⃣講者:#馬樂瑪蒂令 Male Madhiling (魯凱族)
    國定遺址萬山岩雕研習營 講師
    ✨演講主題:萬山部落祖靈祭
    2⃣講者:#盧美香 Momoni Tamaodro (魯凱族)
    茂林鄉鄉民代表
    ✨演講主題:多納部落黑米祭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劉益昌 #謝哲青
    2⃣時間:#9月30日(五)晚間21:00
    3⃣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原住民族電視台 Taiwan Indigenous TV
    --------------------------------------------
    🌍感謝單位:
    南港瓶蓋工廠 Nangang Bottle Cap Factory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

    ⚠️所附演講內容之照片、圖片、影片及個人或機關研究資料,為演講人提供,請勿任意下載、改編、使用。若有需求請向著作權所有人取得授權。

    【重大歷史事件3】
    第50集|第4季|2023

    🌍美麗的霧台部落地勢易守難攻少受日治時期的文化衝擊而保留至今!
    🌍神山部落曾以石頭陣阻擋日軍警攻勢!日軍警傷亡嚴重!
    🌍日軍以轟炸機丟擲砲彈並威嚇魯凱下三社族人,茂林頭目協助勸降後萬山成為最後被日方統治的原住民部落!

    #ZALAN見識南島第四季 第11集 《#重大歷史事件3》9月23日晚間9點
    --------------------------------------------
    戰爭對於族群的影響力相當的大,而土地對於戰爭亦是具有很強烈的影響力。不論是戰前的兵力部屬、戰爭期間的人員調控配置以及戰後遷居,只要我們在土地上發生衝突,土地都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一舉一動。
    本周的主題為《臺灣歷史重大事件3》,前面的集數中對於戰爭對人的影響我們談到了北部的枕頭山事件與司拉茂事件、南端的羅妹號事件與南蕃事件,見識到戰爭的殘酷外,也了解到戰爭導火線的原因。本周針對這個主題,我們將從土地與戰爭之間的關係來了解兩個魯凱族在過去面對的事件:霧台事件與下三社事件。
    --------------
    ✨演講人:巴清雄
    --------------
    本周第一位講者是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的巴清雄助理教授。巴清雄作為出生在霧台的魯凱族人,將藉著自己年幼時聽部落耆老口述以及史料的彙整,為我們詳細解釋霧台事件的始末。
    霧台事件的起因與南蕃事件相同,都是日軍向族人收繳槍械後引發的事件。在事件過程中,由於族人對地形的瞭解,利用陡峭山壁與石頭成功阻撓日本軍人進入部落,並對日軍造成一定程度的打擊,使日軍意識到霧台的難攻,加派不少軍隊進駐。在絕對武力的逼迫下,魯凱族仍舊敗給日軍,但過程中族人們的不屈不撓以及果敢,也使日軍對霧台事件留下印象。
    本周第一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巴清雄的口述,深入認識這一段在臺灣南端的重大歷史事件。
    --------------
    ✨演講人:王美青
    --------------
    本周第二位講者是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的王美青博士。王美青在過去對於下三社群的族群分類與抗日事件具有相當程度的研究,更是親自到原鄉進行田調已獲得更貼近族人的口述歷史,藉著王美青的演說,我們將在本第二段的節目中認識下三社事件的始末。
    下三社一詞是一種半地理的族群分類,具日本學者馬淵東一的意見,因為下三社與鄰近的其他族群在文化上的差異甚大,故而勉強將下三社的多納、茂林與萬山歸類到魯凱族的範疇中。下三社一詞的相對族群分類即為上四社,上四社分別為排剪、美隴、塔臘袷以及雁爾,現今的族群分類屬於拉阿魯哇族。
    本周第二段節目裡,讓我們藉著王美青的分享,深入了解那一段在臺灣南端的重大事件。
    --------------
    在許多兵書裡都提到,戰前的預備最好先將地形等相關物件觀察好,可見土地地形對於戰役而言相當重要。「寡不敵眾」一詞在地形的協助下或許就能使戰役有了巨大的翻轉。而從本周的節目中我們也可以再次看見臺灣原住民族對於山林的親近以及在對抗外敵的智慧,面對外來者的進犯,臺灣原住民族從來不是呆愣愣地立在土地上任由他人欺壓,絕非是站在被動者的角度面對強權。臺灣原住民族在守護土地上善用的智慧與能力,可以見得歷史上的原住民族不是永恆的受氣包,族群具有自我的主動性與能動性,歷史各階段中臺灣島上的原住民族可以主動面對外來強權、甚至可以主動引發戰爭,這些課本讀不到的歷史面向,是當代的臺灣人應當意識到的。
    --------------------------------------------
    🌍講者資訊:
    1⃣講者:#巴清雄 (魯凱族)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助理教授
    ✨演講主題:收繳南番的槍械-霧台事件
    2⃣講者:#王美青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演講主題:下三社族群分類與抗日事件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劉益昌 #謝哲青
    2⃣時間:#9月23日(五)晚間21:00
    3⃣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原住民族電視台 Taiwan Indigenous TV
    --------------------------------------------
    🌍感謝單位:
    南港瓶蓋工廠 Nangang Bottle Cap Factory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
    ⚠️所附演講內容之照片、圖片、影片及個人或機關研究資料,為演講人提供,請勿任意下載、改編、使用。若有需求請向著作權所有人取得授權。

    【國家寶藏3】
    第49集|第4季|2023

    🌍臺灣3千年前史前牛綢子文化盛行"甕棺"葬法聽過嗎?

    🌍清代南投曾有著6品官服的原住民-潘踏比厘你認識嗎?

    🌍臺南科學園區自5千年前至今人類居住未曾間斷包含那些文化層?

    #ZALAN見識南島第四季 第10集 《#國家寶藏3》9月16日晚間9點

    --------------------------------------------

    對於臺灣的國家寶藏,經過了前面的節目我們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及知識,對於國寶的定義以及維護也有了屬於自己的答案。在本周的Zalan見識南島,我們將目光聚焦在文物與人物的對話,藉著兩位講者的分享了解到如何從出土的文物走進當時的人物。

    --------------

    ✨講者:陳俊男

    --------------

    本周第一位講者是來自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的陳俊男研究員。陳俊男在本周的節目中,將討論到南科園區裡的考古發現以及出土文物所代表的歷史故事。 台灣在史前時代具有相當多元的文化展現,進而也就呈現在同時代會有相當多的文化遺址。史前文化對於當代人而言似乎象徵野蠻與未開化,然而從臺灣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發現,在許多層面,尤其是在工藝品上的展現,史前時代的人都綻放出屬於他們精細也精采的藝術呈現。除了在工藝品上的展現外,在喪葬禮儀上,史前文化的人群也都彰顯出對於亡者的哀悼與重視,針對不同的年齡階段,更有屬於該年齡段的喪葬方式與器具,由此可見史前文化的人並非不具智慧近似動物,而是具有智慧以及文化脈絡。 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藉著陳俊男的演說,深入去認識台灣史前遺址中出土文物的背景故事,進而更加知道這塊土地上的前人,究竟具是什麼樣子。

    --------------

    ✨講者:張隆志

    --------------

    本周第二位講者是來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張隆志館長。張隆志在本周的節目中,將討論到期館藏的臺灣原住民族文物,並帶我們建立文物與當代社會的連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許多文物,其中,便有一套清代武官朝服與頂戴相當特別。此套官服何處特別?這套清代武服的原主人為清領時期埔里社廳人-潘踏比厘。潘踏比厘是巴宰族人,居住於烏牛欄社(今南投埔里鎮愛蘭里),在機緣巧合下成為了清光緒初年的一位「千總」(清番屯體系之官職),官至六品。潘踏比厘的武官朝服由其子孫保存,後送至臺灣歷史博物館保存,其中衣飾除了六品武官補服外,頂戴、鈐印等象徵清代官員的物品皆留存至今。潘踏比厘在日本殖民政府來臺後獲頒大禮紀念章,可謂是見證時代更替的一位原住民族人物。 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藉著張隆志的演說,深入去認識出土文物的背景故事以及如何捷當代科技,成為貼近生活的展示,進而使當代臺灣人更能夠接觸到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文物。

    --------------

    國家寶藏象徵著一個國家的歷史底蘊,在過去受黨國制度影響,臺灣吸收大量的中國史的同時,卻逐漸淡化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歷史。歷史並非僅是單純歌功頌德、以讚美之詞稱頌勝利者的工具,歷史應是客觀記述著一方土地上的故事,而國家寶藏在這之中,更是讓我們可以理解到歷史的意義與價值。

    --------------------------------------------

    🌍講者資訊: 1⃣講者:#陳俊男(撒奇萊雅)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 副研究員 ✨演講主題:臺南地區史前智慧的聚集地-南科考古館 2⃣講者:#張隆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館長 ✨演講主題:看見臺灣歷史博物館-從原住民文物談起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劉益昌 #謝哲青 2⃣時間:#9月16日(五)晚間21:00 3⃣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原住民族電視台 Taiwan Indigenous TV

    --------------------------------------------

    🌍感謝單位: 南港瓶蓋工廠 Nangang Bottle Cap Factory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

    ⚠️所附演講內容之照片、圖片、影片及個人或機關研究資料,為演講人提供,請勿任意下載、改編、使用。若有需求請向著作權所有人取得授權。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劉益昌 #謝哲青 2⃣時間:#9月16日(五)晚間21:00 3⃣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原住民族電視台 Taiwan Indigenous TV

    --------------------------------------------

    🌍感謝單位: 南港瓶蓋工廠 Nangang Bottle Cap Factory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

    ⚠️所附演講內容之照片、圖片、影片及個人或機關研究資料,為演講人提供,請勿任意下載、改編、使用。若有需求請向著作權所有人取得授權。

    【臺灣消失的族群】
    第48集|第4季|2023

    🌍台北的凱達格蘭人、宜蘭的猴猴人、屏東的馬卡道人真的從台灣消失了!?

    🌍從官方認定上消失,馬卡道族目前卻真實存在於屏東的加蚋埔!?

    🌍1892年馬偕醫師走訪的猴猴族消失於宜蘭,只留下地名!?

    #ZALAN見識南島第四季 9集【#臺灣消失的族群】99日晚間9

    --------------------------------------------

    從史前時代到信史時代,台灣一直都是塊擁有多族群的美麗島嶼。在Zalan見識南島的節目中,我們也看見不同的族群在土地上互動的軌跡與紀錄。但在這過程中,是否我們也會好奇,這些出土文物的使用者、這群史料文獻的被觀察者,在現在的台灣土地上,是否已然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在本周的Zalan見識南島中,兩位演講者將帶著我們從史料和歌謠,與這群「消失的人群」見面。

    ---------------------

    演講人:劉益昌

    ---------------------

    本周第一位講者,也是本季的主持人之一的劉益昌教授。劉益昌除了在本季中以主持人的身分帶領我們見識南島民族之外,也將在本周的節目中帶著我們一起探討一群只留在他人口述以及景點地名的原住民族。

    關於北台灣的原住民族,假若討論平埔族群,很直覺地就會想到凱達格蘭族。然而,北台灣的平埔族群僅有單一的凱達格蘭族嗎?從文獻、從口述歷史中可以發現北台灣的平埔族群相當多元,Kâu-kâu lîn(猴猴人)、哆囉滿人、巴賽人以及噶瑪蘭人,這些族群都曾經在台北盆地以及蘭陽平原活躍,然而隨著其他強勢族群在生活地域上的擠壓,逐漸邊緣甚至同化,最終族群消失在當代的台灣,只留下地名象還殘留著他們還曾經存在的痕跡?

    藉著本周劉益昌的精彩解說,讓我們在本周第一段節目裡,認識這群名字留在土地與記憶、群體卻已淡卻的台灣原住民族。

    ---------------------

    演講人:林清財

    ---------------------

    本周第二位講者是我們節目邀請過的重棒嘉賓之一的林清財教授。林清財在本周的節目裡將要跟我們分享,他在南台灣進行的平埔族群音樂的田野調查成果。

    談到南台灣的平埔族群,最為耳熟能詳想必便是西拉雅族。西拉雅族在當代台灣社會中對於自身文化復振的努力是當代台灣人有目共睹,但與此同時,南台灣也有一群對文化復振相當努力的族群,他們便是主要分布在高屏地區的馬卡道族。馬卡道族過去在學界的分類上被歸類在西拉雅族,被認為是西拉雅族的一個分支。然而在族人們努力追尋文化以及學者的研究下,發現馬卡道族與西拉雅族在文化信仰、聚落以及語言上有很大的不同。

    藉著本周林清財親身的田調經歷,讓我們在本周第二段節目中,認識位於南台灣具有自身瑰麗文化的馬卡道族。

    ---------------------

    在當代的台灣,族群雖然多樣卻不像文獻紀載中的豐富,很理所當然地,我們就會斷定這樣的狀態是融入強勢文化之中而「消失」了。但族群真的有那麼容易消失嗎?族群的文化特色是否會以不同的形式保留在強勢文化之中?某些被認為是深具「台灣特色」的傳統慣習,是否其實也是這群消失的人,大聲地在對當代的世界說著「我還在」?確實,尋找被遺忘、甚至斷代的文化真的有相當多的限制與挑戰,但從習以為常的日常小事中著手,是否我們也能在當代社會中看到這群消失的人?或許,這些問題可以放在心中,實踐在日常。

    ---------------------

    預知本集詳細內容,請鎖定99日晚間9點首播的ZALAN見識南島!

    --------------------------------------------

    🌍講者資訊:

    1講者:#劉益昌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所長

    演講主題:存在他者記憶的人群-猴猴人與凱達格蘭

    2講者:#林清財

    台灣民族音樂學家

    演講主題:謎樣的馬卡道人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謝哲青

    2時間:#99日(五)晚間21:00

    3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原住民族電視台 Taiwan Indigenous TV

    --------------------------------------------

    🌍感謝單位:

    南港瓶蓋工廠 Nangang Bottle Cap Factory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

    ⚠️所附演講內容之照片、圖片、影片及個人或機關研究資料,為演講人提供,請勿任意下載、改編、使用。若有需求請向著作權所有人取得授權。

    【從科學看見南島2】
    第47集|第4季|2023

    🌍原住民容易發胖,是基因作祟?
    🌍布農族古早時代就有婦產科!稱為「做肚子的人」你聽過嗎?
    🌍荷蘭人統治台灣38年!所以台灣人有荷蘭的歐洲人基因?
    #ZALAN見識南島第四季 第8集【#從科學看見南島2】9月2日晚間9點
    --------------------------------------------
    在前面播出的第四集中,我們認識到現代科學仍有許多知識是從台灣原住民族的傳統知識借鑑。第四集中認識了蘭嶼豬的價值以及原住民族藥用植物的使用,而在本周的Zalan見識南島中,我們將從生理以及醫學著手,深入認識南島民族的健康觀與血緣生理。
    ---------------------
    ✨演講人:日宏煜
    ---------------------
    本周第一位講者是來自國立東華大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的日宏煜教授。日宏煜將在今天的節目中,利用醫學人類學的角度,深入認識台灣原住民族的醫學架構。
    何謂醫學人類學?其實就是從醫學相關的議題(如衛生、健康照料等)探討一個社會或是文化。而談論醫學,就必定要討論到的就是巫覡文化。
    文明之初,「巫」與「醫」並不分家。不少文獻指出,現代醫學的建構起源於巫覡的知識體系,在不清楚「病原」的狀態下,人們總會將身體的病痛歸因於神靈的責罰或作祟-也就是超自然的力量。於是病痛來臨,人們就會需要巫覡來安撫作祟的神靈以求身體的安康。所以我們甚至可以直接說,當代醫學體系與傳統宗教信仰有直接且密切的關聯。
    在本周第一段的節目中,我們將藉著日宏煜的演說,從傳統社會的巫醫到現代醫學的應用,了解屬於台灣原住民族的醫療知識體系。
    ---------------------
    ✨演演講人:李宜芳
    ---------------------
    本周第二位講者是來自慈濟大學研究所的李宜芳碩士。李宜芳將在今天的節目裡,利用基因的統計數據,與我們分享南島民族的起源以及破解台灣島人的迷思。
    台灣島一直都是多元文化的海洋島嶼,因為地理位置而有不同的族群來到台灣或定居、或貿易、甚至是殖民。也因此,對於當代的台灣人而言,成為一個「混血兒」似乎是一件因為歷史進程而必定會發生的狀態。但事實是否真是如此?在基因的數據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不同的可能。
    而因為「有唐山祖、無唐山媽」這句俗語,在台灣有一些生理特徵被認為與平埔族群血脈有密切相關。例如腳趾頭、指甲蓋、手肘等等。這些「據說」似乎有那麼一點科學根據,但真的是這樣嗎?基因研究中也告訴我們不一樣的認識。
    在本周第二段的節目中,我們將藉著李宜芳的演說,從基因層面來認識南島民族,見識到生理層面的南島民族。
    ---------------------
    醫學對於當代人而言似乎就是理性的完美體現,但從文化的演進來看,醫學的根本與超自然本就連結,只是到了近代因為器具的進步而有去魅的行為。西方醫學必然理性嗎?其實也不盡然。從歷史中我們也能發現在中世紀的醫生將部分疫病視作神罰、視為一種異教迫害,故而當代的西方醫學其實也是經歷了相當長的時間「去魅」,才得以成為現代我們所認為的理性醫學。回過頭來討論,台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巫醫文化應該要一律打入「迷信」嗎?對於當代的文化傳承者而言,我們是否應該去思考,隱藏在超自然下的醫學體系,並且嘗試去建立起屬於這塊土地、這塊島嶼、甚至這片海洋的醫學知識架構呢?這或許是我們可以暢想的一個議題。
    --------------------------------------------
    🌍講者資訊:
    1⃣講者:#日宏煜 Umin˙Itei  (賽夏族)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副教授
    ✨演講主題:傳統健康智慧與醫藥科學的結合
    2⃣講者:#李宜芳
    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
    ✨演講主題:原住民基因迷思,我們都有原住民基因?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劉益昌 #謝哲青
    2⃣時間:#9月2日(五)晚間21:00
    3⃣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原住民族電視台 Taiwan Indigenous TV
    --------------------------------------------
    🌍感謝單位:
    南港瓶蓋工廠 Nangang Bottle Cap Factory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
    ⚠️所附演講內容之照片、圖片、影片及個人或機關研究資料,為演講人提供,請勿任意下載、改編、使用。若有需求請向著作權所有人取得授權。

    第46集
    第46集|第4季|2023

    🌍19世紀羅妹號事件龜仔甪社打敗美國海軍戰艦!
    🌍南蕃事件日軍動用兩艘驅逐艦砲轟排灣族部落!
    🌍沒有文字的民族將如何於當代用現代文字為文獻上的污名轉型正義!
    #ZALAN見識南島第四季 第7集【#重大歷史事件2】8月26日晚間9點
    --------------------------------------------
    在7/29號的節目中,我們已經見識到戰爭在土地上留下的悲傷與血淚,台灣島上許許多多的戰役,或許因為政府初期的統治用不上而被隱沒在歷史之中。
    在本周的Zalan見識南島的節目中,我們將要再去深入認識兩場南台灣的重大歷史事件-羅妹號事件(又稱羅發號事件)以及南蕃事件。
    ---------------------
    ✨演講人:郭素秋
    ---------------------
    本周第一位講者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郭素秋博士。郭素秋在中央研究院的歷程中對台灣的考古具有相當深刻的研究,在針對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中,郭素秋也具有重要的見解。本周第一段的節目中,郭素秋將帶我們深入一段台灣與美國之間的一場重大事件-羅妹號事件。
    ---------------------
    羅妹號(Rover)是美國一艘從中國廣東開往中國滿州的商船,在經過台灣海峽時因風浪登陸台灣的獅龜嶺海岸(現在墾丁附近)。當時的獅龜嶺海岸是龜仔甪(ㄌㄨˋ)社的傳統領域,而羅妹號的船難者與龜仔甪(ㄌㄨˋ)社人發生衝突,最終因為僥倖脫離衝突的人到打狗(今高雄一帶)通報後事件才曝光。
    在本周的節目中,郭素秋除了將要再深入說明羅妹號事件外,更重要的是將要在節目中揭開曾經那強盛的龜仔甪(ㄌㄨˋ)社隱藏在歷史下的神秘面紗。
    ---------------------
    ✨演講人:葉神保
    ---------------------
    本周第二位講者是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畢業的葉神保博士。身為排灣族人,葉神保本身在政大民族研究所中做的研究就是排灣族的南蕃事件。在本周,葉神保將要從族人本身的歷史視角,為我們增拓出排灣族人所看見的這場在日治時期影響南台灣甚鉅的重大事件-南蕃事件。
    ---------------------
    南蕃事件發生在五年理蕃計畫這段時期中。南蕃事件的衝突點是日本殖民政府要壓縮排灣族使用槍枝而引起的衝突事件。相對於對北台灣原住民族進行的鎮壓手段,日本對南台灣的原住民族採取安撫的綏撫政策。但在過程中因為兩方人對槍枝有不同的觀感,排灣族人視槍枝為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日本人視槍枝為治安不穩的凶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念進而引發了南蕃事件的發生。
    在本周的節目中,葉神保除了將更細部的介紹南蕃事件外,也將要與我們說明在殖民政府的影響下,傳統政治型態發生如何的改變。
    ---------------------
    歷史課本上,我們可以讀到一些台灣原住民族的重要事件,舉例如霧社事件、牡丹社事件以及羅妹號事件等。然而,這寥寥的幾筆,著重的卻是在外國人、在殖民者的論述之上,原住民族在事件中的角色,成為為事件鋪墊進程的路過者,而非事件中真實經歷的參與者。藉由本周的節目,我們也可以去思考,歷史書寫中在單面的論述中,每一個出現的「角色」的意義以及他看這個歷史的眼光,閱讀歷史時不妨多問問,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書寫這個事件?才能建立起屬於多元且更為客觀的歷史觀。
    --------------------------------------------
    🌍講者資訊:
    ①講者:#郭素秋  Su-chiu Kuo(漢族/邵族媳婦)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副研究員
    ✨演講主題:羅妹號事件—考古學的觀點
    ②講者:#葉神保  Drangadran‧vaildy(排灣族)
    前長榮大學原住民專班兼任助理教授
    ✨演講主題:日本時期排灣族南蕃事件
    --------------------------------------------
    🌍節目資訊:
    🤵🏻主持人:#劉益昌 #謝哲青
    📅時間:#8月26日(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原住民族電視台 Taiwan Indigenous TV
    --------------------------------------------
    🌍感謝單位:
    南港瓶蓋工廠 Nangang Bottle Cap Factory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

    ⚠️所附演講內容之照片、圖片、影片及個人或機關研究資料,為演講人提供,請勿任意下載、改編、使用。若有需求請向著作權所有人取得授權。

    第45集
    第45集|第4季|2023

    🌍聽過「米貢祭」嗎?卡那卡那富族米貢祭源自與「矮人」的約定❗️
    🌍台灣唯一以「貝殼」為聖物,拉阿魯哇族「聖貝祭」12貝神象徵12種意志❗️
    🌍禁打噴嚏、不放響屁為原住民作族祭儀禁忌❗️
    #ZALAN見識南島第四季 第6集【#國家祭儀2】8月19日晚間9點
    --------------------------------------------
    在7/22號的節目裡,我們認識到台灣的傳統祭儀中所蘊含那與神靈溝通、展現道德規範的一面。祭儀並非僅是歌舞,更重要的是那些隱藏在外在行為之下的倫理道德。
    在本周我們將認識兩個族群:拉阿魯哇族以及卡那卡那富族。拉阿魯哇族與卡那卡那富族分別為第15和第16個被正名的台灣原住民族。在日治時期被人類學者歸類在鄒族之中,兩族被視為「南鄒」。但三族之間在語言以及文化上都有明顯的差異,於是近代族人們開始尋求自我正名之路,並於2014年完成族群正名。
    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繼續介紹屬於台灣的國家祭儀,藉著講者的分享,認識卡那卡那富族的米貢祭以及拉阿魯哇族的聖貝祭。
    ---------------------
    ✨演講人:孔岳中
    ---------------------
    本周第一位講者是來自高雄那瑪夏區的孔岳中老師。孔岳中目前是卡那卡那富族語言推動組織計畫的主持人,在對於自身族群的文化復振上不遺餘力。在本周,孔岳中將跟我們詳細地分享,卡那卡那富族相當重要的祭儀-米貢祭。
    米貢祭(Mikongu)為卡那卡那富族在種植小米的過程中,收割完成的一個祭儀。過去以小米作為主要農作的卡那卡那富族,從開墾到最後小米進倉都有屬於該時間段的祭儀,由此可見卡那卡那富族對小米作物的重視。而小米從何而來?卡那卡那富族人認為是地洞的矮人(Tapucarake)贈予給族人,故當族人的小米豐收後,作為約定以及感謝,便在米貢祭中實現祖先的承諾。
    在本周第一段節目中,我們將藉著孔岳中的分享,深入認識卡那卡那富族與矮人(Tapucarake)的約定-米貢祭。
    ---------------------
    ✨演講人:陳思凱
    ---------------------
    本周第二位講者是來自高雄桃源區的陳思凱老師。陳思凱目前是拉阿魯哇達吉亞勒青年會幹事,致力於拉阿魯哇族的語言復振與文化傳承。在第二段節目中,陳思凱除了將帶我們認識拉阿魯哇族外,更要進入到拉阿魯哇族最為盛大的宗教祭儀-聖貝祭。
    拉阿魯哇族在祭儀當中主要有三種類型,分別有家族祭儀、歲時祭儀以及宗教祭儀。聖貝祭(miatungusu)為宗教祭儀,祭儀中祭拜的便是過去同住於日昇之地的矮人(Kavurua)贈予的十二個聖貝(takiarʉ)。這十二個聖貝分別有不同的能力,例如能保護族人身體健康強壯的健康神(Pamahlatʉra),或是能使族人驅離懶惰的驅懶神(Kupamasavaʉ)等,十二個聖貝在祭典中會先經過聖貝薦酒的儀式,確認聖貝滿意後才會進行後續的祭儀。
    在本周第二段節目中,讓我們藉著陳思凱的介紹,更細緻地認識拉阿魯哇族的重要宗教祭儀-聖貝祭。
    ---------------------
    祭儀中常常伴隨的禁忌,常常便是族人對於自身的道德規範。如同上次討論到的,作為觀光客的我們,當進入部落認識新的文化時總會自以為地認為禁忌是落後的、是迷信的,甚至對這些「非理性的」禁忌嗤之以鼻。但藉著本周的節目,是否我們也可以褪去禁忌迷信的外衣,更去思索禁忌中的意涵到底是什麼?族人為什麼會訂這樣的禁忌?或許是作為祭儀觀禮者的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
    🌍講者資訊:
    ①講者:#孔岳中 Pani Kanapaniana
    卡那卡那富族語言推動組織 計畫主持人
    ✨演講主題:卡那卡那富族 Mikongu 米貢祭
    ②講者:#陳思凱 ’Avi hlapa’ahlica
    拉阿魯哇達吉亞勒青年會 幹事
    ✨演講主題:拉阿魯哇 聖貝祭

    【國家寶藏2】
    第44集|第4季|2023

    🌍3千年前卑南遺址人類生活富庶有大片稻田遺跡❗️ 🌍卑南遺址玉器顯露台灣史前玉器盛世,產量與技術罕見於世❗️ 🌍古物修復的不僅是古物本身,更是器物與文化之間線索的復原❗️ #ZALAN見識南島第四季 第5集【#國家寶藏2】8月12日晚間9點 -------------------------------------------- 在本季Zalan見識南島的第一集中,我們已經點出國家寶藏作為連結人民、土地以及社會的功能性,也見識到了不少珍貴的屬於台灣本土的國寶。而在本周的Zalan見識南島,我們將更進一步的去認識更多屬於台灣本土的國家寶藏,並且去認識國寶修復的過程以及技巧。 --------------------- ✨演講人:葉長庚 --------------------- 本周第一位講者是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的葉長庚博士。葉長庚在過去進入到卑南遺址進行研究考察,並在這之中獲得不少收穫,他的博士論文便是以卑南遺址作為核心,討論遺址中聚落的形成與發展。 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聚焦在卑南遺址上,除了了解遺址本身以及目前仍舊矗立的月形石柱外,我們將在第一段節目裡再認識四件台灣國寶,分別是人獸形玉玦、喇叭型玉環、鈴形玉串飾以及玉管。 本段節目中提到了考古研究的一項研究技術-植物矽酸體研究。植物矽酸體為植物細胞中主成分為二氧化矽的顯微結構小體,植物矽酸體會因為種類、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態,故而在考古學中,利用植物矽酸體研究可以了解該遺址中是否有農耕、甚至主要農作物為何等相關問題討論。 在本段節目中,植物矽酸體研究更是讓考古學者對於卑南遺址的農作技術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至於是怎麼樣的認識?卑南遺址又為何能有大量玉器出土?讓我們跟著第一位講者-葉長庚博士,一同認識壯麗且讓人驚奇的卑南遺址。 --------------------- ✨演講人:邵慶旺 --------------------- 本周第二位講者是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復學系的邵慶旺老師。本身背景為美術的邵慶旺,因緣際會下進入到南科的一個考古現場,且因為美術的專長,開始接觸文物紀錄與保存的相關工作。在本周的節目中,我們將了解文物出土後如何紀錄與保存,並且了解文物修復工作的相關知識。 文物的修復並非單純的將它黏合或是拼湊而已。在這過程中需要先比對該文化的習慣進行復原。1994年在日本起草的《奈良真實性文件》中便提到:「由於構成價值和真實的概念因文化而異,因此必須根據文化遺產所屬的文化標準來進行判斷評估。在判斷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時,應參考廣泛的信息來源,如設計,材料和功能」。從這份文化資產保護的決策中不難發現,文物修復不僅僅只是將出土文物的縫隙黏合,更是要將文物與文化進行黏合。 在本段節目中,邵慶旺將以他真實的經歷與我們分享文物修復的過程與概念,並使我們從中認識,文物修復並非僅考慮技術,更需要有相關的文化素養與認識。 --------------------- 第一集時我們已經提出了何謂「國寶」;如何建立起屬於當代台灣社會連結土地、連結人民的「國寶」定義這兩個問題供大家一同思考,在經過本集的節目後,或許我們也可以將問題聚焦在文物本身,究竟,在遇見新出土的文物時,我們應該如何與它建立連結,如何與它認識,也將會是我們可以一起思考的問題。 -------------------------------------------- 🌍講者資訊: ①講者:#葉長庚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助理研究員 ✨演講主題:臺灣新石器時代的南島文化與工藝 ②講者:#邵慶旺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有章博物館文物維護研究中心 主任 ✨演講主題:原住民與史前文化的文物科學檢測和保存 -------------------------------------------- 🌍節目資訊: 🤵🏻主持人:#劉益昌 #謝哲青 📅時間:#8月12日(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從科學看見南島1】
    第43集|第4季|2023

    🌍治療新冠病毒的清冠一號關鍵藥材出自原住民族藥用植物!
    🌍發源於60萬年前的蘭嶼豬消失於蘭嶼又返鄉蘭嶼!
    🌍古老的蘭嶼豬基因穩定將對人類生物醫學做出貢獻!

    #ZALAN見識南島第四季 第4集【#從科學看見南島1】8月5日晚間9點
    --------------------------------------------
    當代提到的科學,實際上是人類探索自然真理的手段。文明發展的前期,人們普遍以想像的方式解釋自然的所有現象。例如布農族人提到太古時期天上本來有兩個太陽,天氣燥熱難耐,後來有布農族父子射傷其中一顆太陽,於是,月亮與日夜交替誕生了。而隨著文明發展,探求自然真理的方式走向理性客觀,當代所謂的「科學」便是一種以系統且客觀的方式去觀察自然的手段,或許我們甚至可以更輕鬆地說,科學是神話中理性的呈現。
    利用經驗積累以及客觀的觀察,當代的科學已經建構出嚴謹且具規模的知識體系。同樣是族群的知識體系,台灣原住民族各族的知識體系中,也有不少的內容在當代社會默默地綻放自身的價值,本周Zalan見識南島,我們將從當代科學的角度切入台灣原住民族的知識體系,認識這些傳統知識與當代社會的連結。
    ---------------------
    ✨演講人:黃振芳
    ---------------------
    本周第一位演講人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的黃振芳所長。畜產試驗所的職責主要是針對台灣畜禽養殖與培育等相關業務。黃振芳今天要跟我們分享的,便是畜產試驗所對台灣特有的豬隻進行保種且相當成功的案例,而這個台灣特有的豬隻,便是蘭嶼豬。
    蘭嶼豬,又稱作迷你豬、蘭嶼小耳豬。特徵上是一種耳朵小的黑豬。蘭嶼豬的特殊在於牠的基因相較家豬更為純正且穩定,非常適合做為研究人類疾病的前導研究物種,是一種具有久遠歷史的古老豬種。蘭嶼豬起源於60萬年前,在冰河時期因為海水位下降而從東南亞地區來到台灣,並在1萬年前被當時的達悟族人馴化,也因此,全世界只有台灣有蘭嶼豬的基因。
    近代因為對於豬肉的需求,蘭嶼豬曾經面臨與各式家豬雜交繁育的狀況,但為何在2021年有純種的蘭嶼豬回蘭嶼的美談發生?讓我們藉本周黃振芳所長的演講,了解蘭嶼豬保種以及蘭嶼豬價值的大小事。
    ---------------------
    ✨演講人:張永勳
    ---------------------
    本周第二位演講人是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研究所的張永勳教授。張永勳在過去因研究計畫而開始接觸台灣原住民族的藥用植物,其中,他們在日治時期出版的《臺灣先住民之藥用植物》這本書的基礎下,補充上現代醫藥知識以及圖片,使台灣原住民族的藥用植物更有系統的被記錄在書冊上。
    在過去面對疾病,除了利用祭祀告慰神靈外,藥用植物一直是各族群抵抗病痛的方式。例如阿美族人利用鹽巴搓揉的九弓樹(kakilec)嫩葉治療腹瀉,或是布農族人利用冇骨消的葉子止血消腫等。台灣原住民族在傳統藥草的知識可謂是相當豐厚,更有一些藥植在對抗當代COVID-19疫情中,作為清冠一號中的關鍵藥材幫助到世界各地的人群。
    台灣原住民族的藥用植物到底有哪些?又有哪些藥用植物在清冠一號中出現?讓我們藉著本周張永勳教授的演講,認識台灣原住民族的藥用植物。
    ---------------------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動植物扮演的角色不可忽視。作為自然界的一份子,人取之自然、用之自然,食衣住行都與動植物緊密聯繫,更何況是醫療系統。雖然當代人多半生活在鋼鐵叢林之中,但窗台前的一抹綠以及電線桿的雀與鳥,在在顯示我們無法完全脫離自然。台灣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重新給了當代的我們一個契機,藉著這些傳統智慧,我們將得以在這個「科技時代」,重新建立起與自然母親的關聯,也發掘並轉譯原住民族數千年來所積累的生態智慧應用於當代人類社會。
    --------------------------------------------
    🌍講者資訊:
    ①講者:#黃振芳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 所長
    ✨演講主題:關於蘭嶼豬的大小事
    ②講者:#張永勳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研究所 教授
    ✨演講主題:臺灣原住民藥用植物
    --------------------------------------------
    🌍節目資訊:
    🤵🏻主持人:#劉益昌 #謝哲青
    📅時間:#8月5日(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重大歷史事件 (1)】
    第42集|第4季|2023

    🌍日軍將台中泰雅族的小孩拋向空中再用槍刀刺向小孩的悲慘歷史你聽過嗎?
    🌍除了霧社事件,你聽過「枕頭山事件」與「司拉茂抗日戰役」嗎?
    🌍從新竹馬武督到新北烏來的泰雅族聯合抗日是為了台灣山林中的什麼資源?
    ZALAN見識南島第四季 第3集【重大歷史事件1】7月29日晚間9點
    --------------------------------------------
    作為群體生存的人類,在交流之中總會發生不同的紛爭,而族群間的衝突,更是在人類的大歷史中不斷上演。綜觀全球各地的歷史,族群間往往因為信仰、語言、地域等問題而發生摩擦,最終更而引發戰役。
    戰役的結果雖有勝負,但總會伴隨著一場場的悲劇。悲劇總是讓後世人們難過流淚,卻也更加提醒我們勿要再重蹈覆轍。在本周ZALAN見識南島中,我們將把目光放到台灣本土歷史大事件中的兩起與泰雅族有關的重要戰役,讓我們藉著兩位講者的分享,看見不被台灣社會所記憶,卻真實發生過的重大戰役。
    ---------------------
    ✨演講人:傅琪貽
    ---------------------
    本周第一位講者是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的傅琪貽教授。傅琪貽在本周的節目中,將要與我們分享1907年在台灣北部發生的枕頭山事件。
    枕頭山事件中的枕頭山位於現在的桃園市復興區,在過去是泰雅族枕頭山社族人生活的領域。於1907年,因當時的日本殖民政府要執行擴張桃園插天山方面之隘勇線計畫,以便控制泰雅族人以及為取得山林中的樟腦等重要物資,故而引起了當地泰雅族人不滿,前山的泰雅族人發動攻守同盟,進而引爆此次戰役。此次戰役歷時40多天,造成泰雅族人死傷慘重,而不少被「線內番」化後的泰雅族人,被當時殖民政府強制解除武裝,成為一群遵守官命的無產階級。
    在本段演講中提到的隘勇線為清治時期隘勇的延伸。日治時期殖民政府沿襲隘勇舊制,將當時原住民族居住的山區以及附近的土地,利用通電的鐵絲網圍住,並在隘勇線上設立監督所,以隨時監控原住民族的狀況。日治時期的隘勇線並非常設,若當時日本的殖民政府認為該地治安「恢復」,則隘勇線就會拔除重設,或者視當時日本政府統治及採集山林資源的需要而移動。
    讓我們藉著傅琪貽的演說,進入這嚴肅且讓人哀傷的枕頭山事件。
    ---------------------
    ✨演講人:尤巴斯‧瓦旦 Yupas‧Watan
    ---------------------
    本周第二位講者是來自台中泰雅族的尤巴斯.瓦旦老師。尤巴斯.瓦旦在本周的節目裡,將要與我們闡述在大甲溪上游的司拉茂抗日戰役。
    司拉茂抗日戰役的地點位於大甲溪中上游的谷關-梨山地區,這片地區當時為泰雅族人安居樂業的地方。於1911年,日本殖民政府派遣2000名隘勇線前進隊攻打司拉茂的鞍部,進而點起該地區泰雅族人與日本殖民政府之間的戰火。此次戰役並非只是司拉茂社與殖民政府之間的衝突,該地區的各部落也都有所影響,對於當時大甲溪流域泰雅族人來說,是相當嚴重且重大的事件。司拉茂社人後續被殖民政府持續迫害,最終司拉茂社的後裔搬遷到現今台中市的佳陽新村。
    在本次演講中,尤巴斯.瓦旦除了介紹了司拉茂戰役的戰役經過外,也向我們訴說了這場戰役中人性的黑暗面。例如日軍不將當時的泰雅族人是人而不分男女老幼的作賤虐殺;或是利用誘殺的方式,將以為已經沒有紛爭步入和平的泰雅族人騙到一屋內並且焚燒。種種惡行都讓人見識在戰爭下人性的扭曲,實在可怕。
    讓我們藉著尤巴斯.瓦旦的演說,看見這悲壯的司拉茂抗日戰役。
    ---------------------
    戰爭的無情,對於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是沒辦法去真實體會的。或許只會以為戰爭是槍、子彈和鮮血的組成,卻未曾看,那一顆顆在戰爭中扭曲的人心。事件已然久遠,現在的我們沒辦法切實體會當時人們撕心裂肺的痛,作為後人的我們,能做什麼,想必我們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人們總說歷史是面鏡子,但往往這面鏡子總在事情發生後才被拿出來端詳。這樣的事後諸葛,顯而易見地,對整體社會並無益處,僅僅只是當下紓壓的快感而已。藉由本周的節目,或許我們更該清楚知道,歷史這枚鏡子,應當時刻放在心中檢視,不要讓它置於典藏室裡落灰積塵。
    --------------------------------------------
    🌍講者資訊:
    ①講者:#傅琪貽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
    ✨演講主題:(1907年)北泰雅族枕頭山事件
    ②講者:尤巴斯瓦旦 Yupas.Watan (泰雅族)
    泰雅族北勢群文史工作者
    ✨演講主題:司拉茂抗日戰役
    --------------------------------------------
    🌍節目資訊:
    🤵🏻主持人:劉益昌 謝哲青
    📅時間:7月29日(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國家民族祭儀 (1)】
    第41集|第4季|2023

    祭儀,作為一種人與看不見的靈體交流的橋樑,其神聖性與意義性可謂是相當濃厚。從祭儀之中,我們可以看見一個群體對於自然的敬畏,也可以看到一個族群的倫理道德觀,可以說祭儀即是群體的精神世界的展示。
    在本周zalan見識南島,我們將走入台灣原住民族的祭儀,從祭儀了解原住民族的思想以及文化的傳承。
    ---------------------
     ✨演講人:比令亞布 Pilin Yapu
    ---------------------
    本周第一位講者是來自苗栗泰安麻必浩部落的比令亞布校長。比令亞布曾在幼年時期參與過泰雅族祖靈祭,卻在求學返鄉後看見原鄉祭儀的凋零。因此,便開始與部落青年踏上尋回傳統祭儀的路。
    泰雅族祖靈祭在泰雅族語中有不同的稱呼,但意思都是相同的,都和祖先、祭品、祭祀有關。而在整個祖靈祭的過程中有相當多的元素,如祭典開始之前部落間會組成獵團,並在收穫後共享獵物;或是在這過程中,需要製作傳統的食物與酒;又或者如在祭祀的過程中,是否有遵循gaga等。
    傳統形式祖靈祭已消失於大多數泰雅族部落,目前尚能舉行的聚落為數不多,而苗栗縣泰安鄉麻必浩部落則是其一,讓我們藉著本周第一位來自麻必浩部落的講者比令亞布的演說,深度地認識與了解泰雅族祖靈祭中,多樣也深厚的文化底蘊。
    ---------------------
    ✨ 演講人:督固撒耘 Toko Sayion
    ---------------------
    本周第二位講者是來自花蓮壽豐水璉部落的督固撒耘。督固撒耘作為撒奇萊雅族人,過去不斷地在族群正名上努力,在本周的演說中,督固撒耘將帶我們認識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
    撒奇萊雅族火神祭是由祖靈祭、火祭以及達固部灣戰役所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盛大祭典,以下將簡述這三個部分。
    祖靈祭,撒奇萊雅族的族語為talatuas,為到祖靈那裡去的意思,是與祭祖相關的儀式。
    火祭,在過去本來為撒奇萊雅族人遇見重大逝亡事件的儀式,而在火神祭中,火祭的性質轉換成對先祖的感恩與惜福,火祭的火從過去的悲傷轉換成具有希望的意義。
    達固部灣戰役(又稱加禮宛事件)族殤是撒奇萊雅族與噶瑪蘭族於西元1878年聯合抵禦清朝入侵的事件,此事件嚴重造成此二族消失於台灣歷史長達130餘年。撒奇萊雅族將回顧戰役的行為融入火神祭中,為回顧並記得歷史傷痛藉以鼓勵族人走出傷痛並重建起族人正面的記憶。
    讓我們藉由本周第二位講者督固撒耘的演說,走入火神祭的祭儀,重新認識撒奇萊雅族人如何在走出歷史傷痛的同時,建立自我族群認同。
    ---------------------
    台灣原住民族的傳統祭儀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流逝,不論是因為外來信仰的進入或是傳統語言的喪失,甚至是族群迫害,作為台灣原住民族傳承道德規範載體的傳統祭儀,漸漸出現單純展演的形制。
    而在文化觀光盛行的台灣,許多部落與縣政府推出文化之旅、部落探訪等活動,或是在傳統祭儀舉辦的時節,大力宣傳以期待觀光客的到來。但在這過程中,總會出現摩擦與碰撞,進而導致觀光客與被觀光地之間出現不少的紛爭。
    祭儀的內涵到底是什麼?族人應該如何重建部落的祭儀?觀光到底能否結合祭儀?身為觀光客,到底應該具備何種心態?這些問題,都應該是我們應當去探討思考的重要問題。
    --------------------------------------------
    🌍講者資訊:
    ①講者:#比令亞布 Pilin Yapu
    台中博屋瑪國小校長
    ✨演講主題:泰雅族祖靈祭
    ②講者:#督固撒耘 Toko Sayion
    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 副處長
    ✨演講主題:撒奇萊雅火神祭
    --------------------------------------------
    🌍節目資訊:
    🤵🏻主持人:劉益昌 謝哲青
    📅時間:7月22日(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國家寶藏 (1)】
    第40集|第4季|2023

    🌍370件政府框定的台灣國寶,僅不到十分之一產出於台灣,究竟該如何定義「國寶」?
    🌍十三行人擅長海外貿易,從一枚出土的青銅駱駝銅牌就可看出端倪!
    🌍臺灣大學校長與國寶部落祖先結親、結拜你知道嗎?
    #ZALAN見識南島第四季 第1集【國家寶藏1】7月15日晚間9點
    --------------------------------------------
    國家寶藏,代表的是一個國家所擁有的歷史痕跡與文化底蘊。從官方認定的國寶中,可以看見該國政府對於自己國家的認識與連結。
    國家寶藏不僅僅只是有形資產,許多無形資產如阿美族的macacadaay(自由對位的複音唱法)、排灣族的kinavatjesan(傳統刺繡)等都是目前登記為台灣國寶的無形資產。
    在第四季的開頭第一集,我們將以「國家寶藏」作為本季的先鋒,從各個形態優美、意義非凡,台灣本土原生的古物,踏入見識南島的知識海洋。
    ---------------------
    ✨演講人:彭佳鴻
    ---------------------
    本周第一位講者邀請到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的彭佳鴻先生。彭佳鴻將帶我們認識在十三行遺址出土的12件重要古物,並與我們說明12件重要古物的特殊性與其價值性。
    十三行遺址作為中華民國教育體制教科書中必備的知識點,對於當代台灣人來說相當孰悉。作為台灣金屬器時代最具代表性的遺址,過去教科書中僅說明其作為金屬器時代的代表,並未細說十三行遺址的出土文物,著實可惜。
    十三行遺址出土的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目前十三行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人面陶罐。人面陶罐的人面位在陶罐腹面,並且被作為隨葬品放置在一座雙人葬中。而除了陶器外,當然還有象徵台灣史前人類進入鐵器時代的煉鐵爐,以及台灣沒有生產的青銅器以及玻璃器,進而側面證明當時的十三行人具有海外貿易的行為。
    透過彭佳鴻先生,我們將於本周更進一步地認識十三行博物館收藏的12件重要古物,並藉此探討金屬器時代與台灣原住民族之間的關係。
    ---------------------
    ✨演講人:林開世
    ---------------------
    本周第二位講者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的林開世館長。林開世在本周的節目中將為我們分享,世界首例的國寶婚禮與結拜。
    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為日治時期臺北帝大土俗人種研究室的延伸。館內收藏著日治時期臺北帝大從各處蒐羅的原住民族相關文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源自佳平舊社金祿勒(Zingerur)頭目家屋的四面祖靈木柱,以及源自望嘉舊社佳邏夫岸(Tjaluvuan)頭目家的雙面祖先砂岩柱。
    兩件古物除了極具美感的外觀外,其雕刻在關節處的紋飾、六指的手掌以及頭飾的羽毛,都集聚著排灣族傳統的文化底蘊。雕刻於手腕、膝蓋等關節處的紋飾為排灣族社會中,貴族才能擁有的紋飾。其中所隱含的意義,象徵著排灣族貴族與神靈之間的連結,以及貴族在人世的尊貴。
    在本周,讓我們藉著林開世館長的解說,除了認識兩件國寶級的文物外,也了解在文物歸還原住民族與文化復興中,當代的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去面對和處理。
    ---------------------
    提到國寶,直覺就會想到位於士林區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翠玉白菜、毛公鼎,這類遠道而來的精美物件,這些古物的來源之處甚至是我們從小到大未曾、甚至不會踏到的一方土地。據國家文化資產局所公告的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政府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所框定的國寶共計370件,可產自台灣的文物卻不到15件。其中這幾件台灣本土的文物,與台灣南島人群直接相關的共9件、由當代原住民族直接產出的共4件。如此懸殊的比例實在值得當代台灣人思考,究竟,何謂「國寶」?如何建立起屬於當代台灣社會連結土地、連結人民的「國寶」定義?或許值得我們反覆深思。
    --------------------------------------------
    🌍講者資訊:
    ①講者:#彭佳鴻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研究助理
    ✨演講主題:十三行遺址的重要古物
    ②講者:#林開世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
    ✨演講主題:排灣族國寶的婚禮與結拜
    --------------------------------------------
    🌍節目資訊:
    🤵🏻主持人:#劉益昌 #謝哲青
    📅時間:#7月15日(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 【原住民教育的核心議題與展望】
    第39集|第3季|2023

    🌍1840年英國皇室與紐西蘭毛利族人簽署《懷唐伊條約》,因翻譯的誤解使毛利人失去大量紐西蘭土地!
    🌍台灣拯救原住民語的方法借鑒於紐西蘭的語言巢(Te Kōhanga reo)成功的經驗!
    🌍台灣國家公文得以使用各族語言文字撰寫你知道嗎?
    🌍南島民族的傳統文化知識如何藉著主流教育體制發揚,或二者會相互牴觸?

    --------------------------------------------

    近代,教育制度受工業革命影響而有了制度化與標準化的樣態,於是,教育成為服務主流價值的一種事業。但隨著時間推進,在世界對於多元文化的肯認下,教育學者們發現這樣子如工廠製作零件般的教育制度對於多元文化有著不可抹滅的傷害,於是將傳統文化尋回的教學設計便出現了。
    本周的zalan見識南島中,我們將把現代教育與傳統文化重新搭上橋梁。從本周邀請到的兩位講者的演講中,看見在現今社會裡,如何將傳承文化引入體制中的教育。
    ----
    本周第一位講者是紐西蘭商工辦事處代表馬嘉博先生。馬嘉博先生將要在本周的分享裡說明紐西蘭政府以及毛利族人如何在教育體制上將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下去。
    同為南島民族的毛利族人,在過去也與殖民政府有著複雜的關係。例如在1840年英國皇室與當時在紐西蘭北島東北部島灣的毛利族人簽署了《懷唐伊條約》,就在翻譯上造成毛利族人理解誤差,進而使當時的英國人在之後以極低的價格大量收購紐西蘭土地,影響到毛利族人的傳統領域。
    然而到了近代,毛利族人在文化教育上有著相當漂亮的成績。在現在紐西蘭政府的支持與毛利族人自身不斷地努力下,不論是語言巢(Te Kōhanga reo)或是毛利語完全學校等,這些在文化教育的成果都值得我們借鑑學習。
    在本周的節目中,馬嘉博先生將要向我們介紹紐西蘭政府與毛利族人在傳統文化教育上的努力,並給予同為南島民族的我們一條可以臨摹的文化教育保存路。
    ----
    本周第二位講者是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系的王雅萍副教授。王雅萍老師將在這周的節目中,與我們分享台灣原住民族教育的發展與困境。
    因為自身家庭的經驗,王雅萍開始接觸了原住民族的相關事務,不論是過去1980年代的原運初期,或是到紐西蘭學習文化教育,甚至一直到現在不斷推動的大專院校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等,都能看見王雅萍的身影。
    台灣原住民族從過去到現在不斷地在尋求自我文化與自我認同,尤其到了今日,主流思想肯定多元文化的價值,於是不斷地有族人或是對這些議題有興趣的人加入到文化教育的行列。雖說在族群教育上,台灣目前仍舊有努力的空間,然而在這些人的堅持下,文化教育在台灣逐漸有了雛形。
    讓我們藉著王雅萍老師的演說,在本周深入地了解台灣原住民族教育的發展與感動。
    ----
    教育和傳統文化似乎有種互相牴觸的樣貌,但真是如此嗎?回到教育本身,他其實是使人成為人的一個過程。使人成為人,聽起來相當哲學,通俗地說其實便是使生物的自然人成為合乎社會的理想人的一個過程。舉例而言,泰雅族文化中,女性要學會織布、男性要學會打獵才是「成人」;阿美族文化中,男子經歷階層中的學習,逐漸才能成為一個「成人」。教育的場域並非只限縮在現在的學校教室中,傳統文化中的各種技藝知識的傳承,也是教育的展現。
    而回到當代,在順應現今教育體制的同時,作為文化傳承者的你我如何做到傳統文化的傳承,是當代族人可以更深思考的問題。

    --------------------------------------------

    🌍講者資訊:
    ①講者:馬嘉博 代表
    紐西蘭 紐西蘭商工辦事處駐台代表
    ✨演講主題:大步向前行 紐西蘭的毛利教育
    ②講者:王雅萍 副教授
    漢族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演講主題:找回民族教育魂:原住民族教育發展的幾件關鍵事

    【南島歌謠與生活實踐】
    第38集|第3季|2023

    🌍排灣族的情詩文學歌謠中,常見文言文,而非日常用語妳聽過嗎?
    🌍阿美族各部落的歌謠為什麼有差異性?其實是回應這著各部落所處的自然環境與神靈!
    🌍傳統排灣族勇士歌不能跨部落呈現!因有挑釁的意味!
    🌍流行歌曲反應時代現象,阿美族當代歌謠也表現出屬於阿美族人的時代意義!
    --------------------------------------------
    歌謠,作為一種最能貼近人心的媒介,總能在歌詞或曲調上帶領我們進入歌者甚至自己的內心。自古以來,各族群都留下了屬於自己的曲調,而在現今的台灣,原住民族也留下了屬於各族的傳統歌謠。
    不論是中原楚地的詩經楚辭、或是希臘羅馬的詩歌劇曲,歌謠具有的功能絕對不止步於音符。同樣地,原住民族的歌謠也絕非只是單純的聽覺饗宴。口述歷史的台灣原住民族,除了利用傳說神話傳承祖先的智慧與歷史外,歌謠也一直是文化的載體。這周的zalan見識南島,邀請到了拉夫琅斯以及希巨蘇飛兩位老師,藉著兩位的引領,我們將進入屬於南島民族歌謠的擁抱。

    本周第一位講者是來自屏東平和部落的拉夫琅斯老師。拉夫琅斯對於自身排灣族的歌謠有著過去時代的經驗以及系統性的整理,更著有《大武山的詩與頌》一書。本周的演講中,我們將藉著拉夫琅斯生動的演說,看見傳統排灣族人生活中的歌謠。
    排灣族的情詩有著相當高的文學性,歌謠中並非使用日常的白話文,而有屬於歌曲的詞句。例如日常中的qadav(太陽),在歌謠中會轉變成navai(太陽),此外,情詩中也會用婉轉的方式去敘述現實場景,這樣的婉轉,除了描繪出早期排灣族人的戀愛方式,更彰顯了排灣族情詩的文學價值。
    在本次的節目中,讓我們隨著拉夫琅斯的聲音,深入且系統地認識排灣族的歌謠,並從中學習到屬於排灣族人的世界與價值觀。

    本周第二位講者是來自都蘭部落的希巨蘇飛老師。希巨蘇飛本身是一位木雕藝術家,也是都蘭部落傳統歌謠的傳唱者。本周的演講中,我們將藉著希巨蘇飛的歌聲,聽到帶著海浪聲音的歌謠。
    如同希巨蘇飛提到的,阿美族的非祭儀歌謠與生活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因此,各部落的歌謠略微不同,有著屬於自己部落的特殊性。除了地區的不同會造成歌謠的差異外,生活狀態也會直接反映在歌謠中,包含過去時代的換工、或是70-80年代的工地生活等,藉著邊工作邊唱歌,譜出了屬於阿美族人在時代中經歷過的軌跡。
    在本次節目中,希巨蘇飛也為我們帶來了幾首屬於都蘭部落的歌謠,讓我們直接去體會,屬於都蘭部落阿美族的生活與聲音。
    ---
     在現在的台灣,原住民族的歌謠已經不再是地區限定,更有不少的族語創作者努力在傳統歌謠的基礎上增添屬於當代人的聲音。台灣原住民族的歌謠被找回的過程中,也許我們要試著思考,找回聲音的我們,是否有將祖先的靈魂也一併帶回?藉著本周兩位老師的演講,或許我們可以從中尋找出屬於自己的答案。
    --------------------------------------------
    🌍講者資訊:
    ①講者:拉夫琅斯卡拉雲漾  理事長
    排灣族 台灣排灣族語言文化教育研究學會
    ✨演講主題:排灣族歌詠文學
    ②講者:希巨蘇飛 藝術家
    阿美族 台東都蘭部落藝術家
    ✨演講主題:阿美族傳統歌謠與生活實踐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7月01日(五)晚間21:00

    【南島藝術與生活實踐】
    第37集|第3季|2023

    🌍鄒族用陀螺喚醒土地滋樣作物!
    🌍生在石板屋,亡於石板棺,排灣族人以古典的黑色為經典美!
    🌍世大運視覺創意統籌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用圖像將語言視覺化!
    --------------------------------------------
    自古以來人類利用各種藝術形式,如繪畫、雕刻或是陶藝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甚至是紀錄當下看見的畫面。俄國藝術評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在其著作中便提到了藝術再現生活的觀點,可見藝術對於人類而言,不僅僅是美的釋放,也是記憶的展現。本周zalan見識南島,我們將把目光聚焦在藝術,從藝術的角度拼湊出南島民族過去的記憶與世界。
    在本周的節目,我們邀請到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與王昱心副教授。在本周節目裡,我們將從兩位的經驗,看見屬於南島民族的藝術生活。
    ---
    本周第一位講者邀請到了排灣族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伊誕在生命經驗中吸取著自身文化,將從小所聽所見的世界,描繪成他筆下的一幅幅畫作。
    而在自身經驗與傳統文化的交織下,伊誕創造了屬於他的藝術表達-紋砌刻畫。這個藝術表達將排灣族文化中,圖紋、疊砌、雕刻、畫色的藝術創作元素融入到他的畫作中,作品呈現那大膽而細膩的筆觸與色彩,綻放在伊誕的每副畫作中,獨具自我風格的同時,排灣族文化的內斂沉著也在每一筆顏料中釋放。
    在本周的節目中,伊誕將分享他如何在創作中融合自身的傳統文化,並在傳統文化的根基上,讓自己的創意可以發芽茁壯。
    ---
    本周第二位講者邀請到了卑南族的王昱心教授。王教授目前在東華大學任教,在這過程中,同時兼具教師與藝術家的身分。
    在王昱心的作品《49次旋轉》中使用的媒介「陀螺」,於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化裡具有與土地對話的形象,例如在鄒族的播種祭(miyapo)中,陀螺旋轉五次具有著特殊的意義。而藉由祭儀的舉例我們可以發現,陀螺成為人與土地、與神靈建立契約的媒介。
    在這周的節目中,王昱心也帶來了其他南島民族的藝術展現,不論是將傳統圖騰再現於現代建築上,或是傳統技藝的傳承,在節目中我們將看到一個保存傳統、創新傳統的外國案例。
    藝術在當代人的眼中,似乎是一個休閒娛樂的選擇,但本周節目中將帶我們重新意識到,藝術源於生活這句話。藝術絕對不是束之高閣的奢侈品,藝術是人與生活的環境,與所見的世界對話所交織出的產物。
    --------------------------------------------
    🌍講者資訊:
    ①講者:伊誕巴瓦瓦隆  藝術家
    排灣族 排灣族知名藝術家
    ✨演講主題:孕育於排灣文化的藝術實踐路
    ②講者:王昱心 副教授
    卑南族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演講主題:從教學與研究裡看見南島文化與藝術實踐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6月24日(五)晚間21:00

    【南島神話新視野】
    第36集|第3季|2023

    🌍台灣矮黑人不只是傳說?恆春半島上發現多處遺跡!
    🌍沒有名字的人群?矮黑人一詞仍舊是非我族類的貶抑形容!
    🌍台灣原住民族小米傳說中因為偷自遠方而需藏於生殖器?
    🌍洪水傳說世界各地皆有!但你知道南島民族避水工具是木臼與織布機嗎?
    --------------------------------------------
    在zalan見識南島的節目中,我們不斷地以不同的視野去切入南島民族的傳說故事,而在本周,我們將再次深入神話,尋找神話中存在的蛛絲馬跡,建立起不同面向的南島民族的視界。
    本周我們邀請到劉還月創辦人以及鹿憶鹿教授,兩位老師將帶領我們進入南島神話,發現南島神話中更為精彩且不為人知的故事。
    ---
    本周的第一位講者是台灣平埔族學會暨原民文化公司的創辦人-劉還月。
    劉還月在本周的分享中將帶領我們重新認識傳說故事中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群-矮黑人。
    在許多台灣原住民族的傳說故事中,矮黑人的傳說通常有下述的架構:兩族原本融洽相處,矮黑人教導該族群農耕等相關知識,但因為某個原因(可能性好於色、可能祕密被發現)而鬧得兩族不愉快,最後矮黑人離開、甚至消失在該族的生活領域中。
    如同神話故事的結尾,矮黑人在現在的台灣島上似乎消失了身影,但其在台灣原住民族的神話故事中卻又活的如此鮮明,不論是賽夏族提到的矮黑人,或是如邵族、布農族,以及排灣族提到的矮黑人,他們善於農耕、有自己的七情六慾、有族群衝突、甚至有族群自己的秘密,這些行為與心理情緒都被清楚地描繪在耆老的口傳故事中。矮黑人是否真的存在?「矮黑人」這個名詞又是如何在台灣歷史中被建構?在本周的節目中,劉還月老師將從他在屏東半島的田野調查的資料,為我們梳理矮黑人可能的真實樣貌。
    ---
    本周第二位講者是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鹿憶鹿。鹿教授本身相當深入於神話故事的研究,而針對台灣原住民族的神話故事,鹿老師也有不少的研究與著作。
    在本周的節目中,鹿憶鹿教授將從粟種神話、洪水神話以及女子國神話,為我們尋找台灣原住民族與南島民族之間,相似以及相異的內容。如粟種神話中,台灣原住民族為了彰顯小米的神聖性,會有半粒小米煮成一鍋這類的黃金時代傳說或是藏在身體隱蔽處帶回的偷粟種傳說。而這樣的相關傳說,進入南太平洋的神話裡,神聖性依舊不變,依舊會出現黃金時代或是利用身體的隱蔽處偷走粟種的傳說故事,唯有小米轉變成稻作,這樣的調整,與台灣為小米種植最南端有密切的關係。
    藉由鹿教授的研究與分享,本周我們將針對這些內容,更進一步的尋找台灣原住民族與南島民族之間的聯繫。
    ---
    我們總會習慣性的將神話與歷史做區分,因為神話的誇大修飾而將其歸類於人類的一種感性與浪漫。然而神話從來不只是族群對於世界單純的臆想,神話的解讀,也絕非止步於表層誇張的想像。神話中隱含著屬於族群的歷史印象,而對於後世的我們,如何藉由神話故事尋找出族群深埋的記憶,並且嘗試重現出祖先曾經見到的世界,或許是我們可以反覆咀嚼的一個課題。
    --------------------------------------------
    🌍講者資訊:
    1⃣講者:劉還月 創辦人
    漢族 台灣平埔族學會暨原民文化公司創辦人
    ✨演講主題:矮黑人的神話幻影或真實
    2⃣講者:鹿憶鹿 教授
    漢族 東吳大學中文系
    ✨演講主題:南島神話新視野

    【南島神話與民族文化】
    第35集|第3季|2023

    🌍達悟族祖先在五孔洞向鬼學習使用火與生活技能的傳說聽過嗎?
    🌍夏威夷群島的形成跟火山女神大戰海洋女神有科學上的關係妳知道嗎?
    🌍與那國島人傳說祖先來自於台灣? 從與那國島可遠眺台灣島??
    🌍南島民族的共通神話是集體的人類生命記憶,還是對於生存的終極想像??

    ----------------------------------------------------------------------------------------

    從流行文化中的北歐神索爾與洛基、再到鄉土祭儀中的各路神祇,神話從古至今建構出了屬於各個族群的世界觀、生命觀以及價值觀。
    在本周的zalan見識南島中,我們邀請到浦忠成博士與黃智慧博士,針對台灣與其他南島文化地區的神話傳說,進行深入的剖析與探索,尋找出相同文化間的關聯性以及其背後意涵。

    人從哪裡來?千百年來這個問題縈繞在每個文化中。
    漢文化說女媧用黃土造人、馬雅文化說神用玉米造人,而在臺灣原住民族的文化中,陶甕、竹子、石頭等生活中可見的事物也成為族群對於人從哪裡來的一種解釋。建立了人最初始的誕生,接著神話開始解釋人的繁衍、人的遷徙。不論是達悟族文化中膝蓋腫脹產生後代;或者是邵族傳說中追逐白鹿抵達定居地等。從上述的內容可以發現,神話即是人對生活世界的一種浪漫解釋。
    而神話除了它浪漫的樣貌,對於人類學家而言也具有其實際的價值。利用神話之間的相似性,以及因移動而展現出的在地化,使我們可以以該文化主體的視角去建構出科學的「人從哪裡來」。

    本周的第一位演講者邀請到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的浦忠成博士。
    浦博士在於中國文學、民間文學以及原住民族神話與文化中有深刻的了解,在他的研究中也為我們整理了臺灣原住民文學中所蘊含的意義,並且為我們爬梳了南島語族與臺灣原住民族之間的關聯。
    在本周的節目中,浦忠成博士將要與我們分享,如何從洪水、取火等神話故事中的共同性與差異性找出南島民族在面對不同環境下,在同一個神話框架之下所發展出來的不同發展樣貌,例如,在南洋的神話裡面常見到龜與猴子,在台灣牠們就是變成了穿山甲跟狐狸的故事,因為在南太平洋的小型海島裡沒有穿山甲的存在,狐狸也不多。另外,南島民族或者屬於全球性的神話傳說,似乎一方面反映著人類對於生活的期待與想像,然,另一方面從科學的證據,似乎又代表著人類曾經經歷過的集體災害記憶,例如大洪水傳說普遍存在於全球多數民族之間。

    本周的第二位演講者則邀請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的黃智慧博士,黃博士將在本周的演講中,將說明日本最西端的島嶼-與那國島的傳說故事。
    與那國島與台灣本島的距離僅100公里左右,在海市蜃樓的現象下,甚至能在與那國島見到台灣本島。既然可以見到台灣,或許該島上就會有與台灣相關的傳說。基於此,黃智慧博士著手研究起與那國島的神話傳說與台灣原住民族的關聯性,進而帶來相當有趣的發現。在本周,黃智慧博士將介紹離台灣最近的他國土地-與那國島的神話,當地人傳說著祖先來自於南方,而此南方非常可能指的就是台灣。

    神話,並非單純是神的話語。神話其實是講我們自己對於生存於這個世界的想像的極大化。在這層想像中,除了解釋自然的規律外,也建立起屬於該族群的道德觀與生命觀。英國人類學家馬凌諾夫斯基(Bronislaw Kasper Malinowski)認為神話具有功能性,它不只是故事,更是紀錄了當時人們對於生活的經驗以及感受,神話與實質功能保持著緊密的關聯。故或許我們可以想到,神話是浪漫的想像、也是歷史的一種呈現、更是人反省自身的明鏡。

    ----------------------------------------------------------------------------------------
    🌍講者資訊:
    ①講者:浦忠成 博士
    鄒族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演講主題:南島神話與原住民文化
    ②講者:黃智慧 博士
    漢族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助研究員
    ✨演講主題:日本最西端.沖繩與那國島的神話傳說&臺灣原住民族的關聯性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6月10日(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原住民族電視台 Taiwan Indigenous TV

     

    【南島生命禮俗】
    第34集|第3季|2023

    🌍排灣族一生繁雜的生命禮俗一次看懂!代理死者生前的工作是排灣族人送行的最後一段路!

    🌍失傳150年的排灣族喪服重現於見識南島!

    🌍芒草為布農族巫師與靈界交流之法器!布農族巫師祈福以群體社會為主要造福對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周zalan見識南島的主題為「南島生命禮俗」,兩位來自不同族群、部落的耆老來分享,將帶觀眾一起認識排灣族與布農族傳統文化中靈媒所擔任的責任。

    「祭司」、「巫師」、「靈媒」,在全世界許多族群中都有這樣一個充滿神祕色彩的身份存在,在台灣亦是如此,比方布農族有「is’aminan;巫師」、阿美族有「Cikawasay;祭司」、泰雅族有所謂的「mhuni;行巫蠱之術的人與phgup;行治癒之術的人」、排灣族有「Pulingav;靈媒」等等……。在過往,台灣原住民族部落普遍皆有此文化,舉例來說,如排灣族的「Pulingav」,在每個排灣族頭目家族皆有專屬的靈媒或是靈媒群,是排灣族與神靈溝通的媒介人,主要從事祭儀、醫病、問卦等生活諸事,地位崇高,僅次於領袖階級。「Pulingav」靈媒隨外來宗教移入部落,以及政府禁止靈媒舉行儀式等因素,此文化逐漸流失,漸漸式微。

    本集第一位演講人為台東海端鄉霧鹿村的布農族巫師胡金娘,一生傳承布農族文化的她,曾踏入政壇以及教育界,在她高齡70歲時 ,因當地巫師hudas Abus年邁衰老,透過作夢找到胡金娘做為傳人,經3年的歷練後,成為了霧鹿部落當地的巫師,至今十餘年,本周她將分享自己是如何從一個尋常的老百姓成為巫師?並向觀眾朋友介紹植物小米於布農族文化的重要性。

    第二位是來自屏東春日鄉力里部落的排灣族女巫教導師翁玉華,她將透過本周的演講介紹排灣族人一生中重要且繁雜的生命禮俗,包括從還在母胎中到出生、成長的過程一直到人生的終點死亡,排灣族人所將遇到的生命儀禮。

    排灣族女巫的工作,主要分成兩種。一為執行「歲時祭儀」的過程,其關乎部落安危、作物豐收;其二為「生命儀禮」,此以為族人服務為主,幫人祈福、醫病等等。排灣族一年有十幾個歲時祭儀,有龐大的神靈體系,每個神靈位階不同、分工精細,哪個神在什麼位階、主掌哪些事情、祂存在哪個方位,女巫必須熟知。目前經查還流傳的靈媒祭詞包含500多篇,涉及知識體系之面向相當複雜,甚至包含不常流通於一般生活用語的古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講者: 胡金娘 巫師
    布農族 台東海端鄉霧鹿村的布農族巫師
    ✨演講主題:做夢的人: 當代海端鄉布農族巫師
    講者: #翁玉華 女巫教導師
    排灣族 屏東春日鄉力里部落的排灣族女巫教導師
    ✨演講主題:Pulingav與生命祭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2⃣時間:6月3日(五)晚間21:00
    3⃣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原住民族電視台 Taiwan Indigenous T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島知識體系的發展與應用(2)】
    第33集|第3季|2023

    泰雅族人以種植赤楊木將崩塌地恢復生態,水保局卻讓崩塌地變成水泥石牆 
     泰雅族歌謠Lmuhuw藏著百年遷移史與精準地圖 
     澳洲原住民如何凌空看見巨型彩虹蛇移動於澳洲中部荒漠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周zalan見識南島延續上周主題為「南島知識體系的發展與應用(2)」,本集將從不同知識體系下的原住民族,如何與外界對話並互動促進民族間之認識與理解,來探索台灣原住民族與澳洲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之相似性語當代發展。本集第一位演講人為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官大偉,他將從台灣原住民族知識體系與遷徙來談新竹泰雅族群馬里光流域遷徙過程與知識體系的建立,並以泰雅族史詩吟唱Lmuhuw中的詩詞及生存於同一流域的泰雅族人所形成的社會組織與空間應用來談其背後意義之知識內涵。
    「Lmuhuw」一詞在泰雅族語意為「穿針引線」,是泰雅族最為古老的傳統歌謠,不論在「樂」與「詞」皆屬古老形式,唯有學習過此形式的人才能意會歌詞背後之意義,而如今能使用的人寥寥無幾,因此泰雅族人對於精通Lmuhuw的人,皆抱持著崇高的敬意。在官大偉的講演中提到,泰雅族Knazi群的耆老吟道:「…….從現在開始,我們在這塊岩石這裡分開,我要送你“織布的舌頭,木杖的關節”,不管你選擇去到哪個河邊 ,不要過著愚蠢的生活 不要失去自己的根源,把這些話記在心裡,你的後代將像“星星”一樣……」。從文中,耆老將“織布的舌頭”比喻共通的語言“木杖的關節”比喻強壯的身體、“星星”比喻繁盛之意,同樣的,泰雅族人也將此隱喻方式投射在人與大自然之中,例如heku(手肘)比喻河灣、hbun(胸口下凹之處)比喻河流匯集處等等,Lmuhuw不僅建立人於大自然生存的規範,並建構道德標準、社會法則、信仰,隨著時間慢慢形成一種對團體以及個人的制約功能。
    第二位演講人為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主任林益仁,本集他將帶領觀眾認識澳洲原住民族知識與台灣原住民族知識體系建構之關係,本身為生態學家的他,將以在馬告國家公園與當地原住民之共管經歷以及與澳洲生態學家Deborah Bird Rose在澳洲研究當地原住民族生態智慧,從中體悟到Country & dreaming兩字對澳洲原住民族有著深厚的意義。眾所皆知「Country」譯為國家,但對澳洲原住民族而言它意指家園,家不是固定的,隨著季節將有所移動,而此移動最大的意涵在於移動所建立的知識,是與當地自然環境互動所建立的深厚知識系統,此知識系統耗時萬年時間,而從台灣開始擴散遷徙的南島民族亦有相似歷程。
    欲了解節目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鎖定5/27日本週五晚間9點zalan見識南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講者: #官大偉 教授
    泰雅族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碩士原住民專班 教授/主任
     演講主題:原住民知識體系與遷徙:馬里光流域遷徙過程與知識體系建立 
     講者: #林益仁 主任
    漢族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主任
     演講主題:台-澳原民生態知識的交流:傳講家園的故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5月27日(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原住民族電視台 Taiwan Indigenous TV
     

    【南島知識體系的發展與應用(1)】
    第32集|第3季|2023

    🌍近兩年在原住民族學界及社團組織爆紅的「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你聽過嗎❓「原住民族知識體系」又是什麼呢❓當代您不能不知道的議題❗️

    🌍布農族常用藥草「華八仙」用以治療瘧疾的草藥之一,早於中國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發現青蒿素治療瘧疾❗️

    🌍原住民族與大自然共存發展出來的的山林或海洋智慧與知識能否系統化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周zalan見識南島主題為「南島知識體系的發展與應用(1)」,本集將從「建構原住民族知識之哲學基礎及落實」,來探索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當代之發展。為落實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發展,近幾年原住民族地區的學校陸續將民族教育納入至課程中,便逐漸轉型為原住民族實驗重點學校,透過民族教育課程不僅讓原住民族學童、學子能將其學以自用,更落實多元文化教育發展之核心價值。

    「知識」是人類文化的一項結晶,是人類面對世界、求取生存的依據,而知識經過系統化的整理,就形成我們所謂的「知識體系」,對於一個民族或文化能否在競爭的世界中取得主體性及影響力,一套奠基於民族傳統的知識體系分類架構,能幫助我們重建文化認同、維持民族自主及永續發展,並協助各族進一步構思其知識體系之分類架構。

    本集第一位演講人為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陳張培倫,他將從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的哲學基礎與政策走向,帶觀眾朋友一起來瞭解要如何從國家民族發展,建構原住民族知識的特殊性,以教育作為實踐的場域,實際落實知識建構的應用性。

    從1980年代原住民族運動到1990年代正名及原權條款入憲,一直到2005年《原住民族基本法》的出現,憲政體制逐漸去殖民化,但在政策與決策過程中始終有著殖民主義的陰影,舉例來說,2009年的八八水災(莫拉克風災),重創南台灣,位於高雄甲仙的小林部落的滅村事件最為嚴重,而鄰近的那瑪夏鄉、屏東縣林邊鄉、台東縣太麻里鄉等地皆遭受嚴重的波及。風災過後,政府投入賑災的工作,在選址和家屋的重建及心靈社區的重建,皆以現代科學與主流的思維運作,將原住民族的知識置之不理,使部落族人無可奈何的要面臨遷村的決定。
                                                                      
    第二位演講人同樣為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羅永清,近年來在大學任教透過課程設計將原住民文化知識藉由教學與桌遊設計,帶領學生讓傳統文化知識用更趣味且寓教於樂的方式融入於生活當中。在羅教授的演講當中提到,他將台灣原住民族運用草藥之概念設計成一套桌遊,並將其知識融入其中,比方說華八仙、青蒿等草藥皆有治療瘧疾之功效、小紅莓具有消炎止痛之效果。設計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之桌遊,不僅可以了解原住民族運用草藥的知識,並且讓非原住民族的朋友很快地藉由桌遊的換位思考來解決生活上的課題。
    預了解節目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鎖定5/20日本週五晚間9點zalan見識南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①講者: 陳張培倫 博士
    布農族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副教授 
    ✨演講主題: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的哲學基礎與政策走向 
    ②講者: 羅永清 博士
    漢族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助理教授
    ✨演講主題:原住民文化桌遊一起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5月20日(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從微觀科學發現南島 1】
    第31集|第3季|2023

    🌍由史前博物館張至善博士所發起的構樹研究,構樹地緣親疏研究台灣團隊於台灣、中國、印尼、大洋洲……等地採集600多棵構樹的樣本,進行DNA序列分析研究,發現遠大洋洲眾多島嶼上構樹葉綠體DNA基因單型cp-17來源係從台灣南部構樹特有DNA基因單型cp-16所衍生,不僅證實太平洋構樹的原鄉源自於台灣,亦進一步佐證語言學及考古學所論證之「南島出台灣說」。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王冠文博士將台灣考古遺址所出土的「礦物鈉鋁玻璃」、「植物灰玻璃」及「高鉛玻璃」,也就是台灣原住民族部分族群例如排灣族及魯凱族文化中很重要的元素「琉璃珠」做材料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分別係從南亞、西亞及中國經東南亞傳入台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周zalan見識南島主題為「從微觀科學發現南島」,本周演講的兩位專家學者,張至善博士所發起的構樹研究,費時七年,以基因遺傳學面向的親緣地理學,和人類學的物質文化面向來解析南島民族之樹皮布文化,本周他將介紹「構樹」及「樹皮衣」與南島民族之間的關係,並從「樹皮衣」文化談南島民族的起源是否與語言學及考古學家所論述之「台灣起源說」不謀而合。

    「構樹」是製作「樹皮衣」的原料之一,早期的台灣原住先民將採集後的構樹以拍打的方式製成樹皮布衣,而此技術的存在最早可能是距今4300~4700年前大坌坑文化台南市地區的遺址的史前南島人群的社會中。2015年10月張博士及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認證下,分享研究成果,不僅揭開了分布區域橫跨太平洋的構樹的地緣親疏關係,也為「南島起源台灣說」增加了從植物研究科學的證據,此研究以民族研究學及民族植物學的再次證明台灣在南島民族研究眾議題中之重要地位。 

    「玻璃珠」,又稱琉璃珠,是台灣原住民族物質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服裝上裝飾用的飾品、婚禮中不可或缺的聘禮,也是排灣族人口中的傳家寶,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在新石器時代的台灣原住民人群所推崇的物質為「玉器」,到了鐵器時代(距今2300年前左右)逐漸取而代之的正是「琉璃珠」,過去台灣考古學家認為台灣在新石器時代向東南亞出口玉材,到了鐵器時代則改成由東南亞進口琉璃珠,但始終沒有明確的證據證實玻璃珠的來源,因此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冠文博士與研究團隊透過科學分析,於是逐漸揭開了琉璃珠在台灣的身世,她將在節目中爬梳台灣考古出土的這些五顏六色的玻璃珠,是如何製成,如何於史前時代流動於西亞、南亞、東南亞、中國及台灣之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①講者: #張至善 博士
    漢族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助理研究員
    ✨演講主題:「構樹出臺灣」看到的南島關係 
    ②講者: #王冠文 博士
    漢族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助研究員
    ✨演講主題:從化學分析看史前玻璃珠的交換活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5月13日(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南島近代史-奇遇記】
    第30集|第3季|2023


    🌍巴代:初見漢民族之流傳故事:因卑南族未曾看過單眼皮的民族,故聯想祖先流傳於部落間關於變種人的傳說,便講初見的漢人視為「變種人」。
    🌍300年後萬淑娟與「新港文書」奇遇,此書以羅馬拼音書寫西拉雅語之契約文書為主,不僅在當代成為西拉雅語言與文化復振之重要資料,裡頭記載著當時西拉雅人的生活樣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週zalan見識南島主題為「南島近代史-奇遇記」,邀請到兩位文史工作者,第一位是卑南族文學作家巴代,巴代老師認為早期台灣原住民族缺乏文字系統紀錄,因此致力於追述及企圖建立完整的台灣原住民族史,除了脈絡化民族的神話、及賦予口傳故事以文學意義,期待能從異族留下的史料中爬梳、鑑別與作為引用於原住民族史學與文學的撰述。
    本集巴代將分享四則關於卑南族之奇遇故事,包括初見漢民族的變種人聯想、1637年荷蘭人進入卑南大社的奇聞記載、清領時期卑南族人前往北京會見乾隆皇帝以及日本漂民漂流至台東馬武窟等近代史奇遇。
    其中「卑南王」一詞的由來及史料精彩的紀錄,於1787年(乾隆52年),台灣知府孫景燧取締天地會,使林爽文率軍反抗,全台除台灣首府外均淪陷,清政府因此派兵來台鎮壓,僵持五個多月,還未能將其剿滅,而後,清政府借助台灣原住民之力,由當時台東傀儡地區總頭目「加六賽」將其殲滅,1788年乾隆皇帝召見台灣有功之人,因加六賽總頭目年事已高,改派其子「卑那來」赴北京會見乾隆皇帝,得「六品頂帶」,回台後「卑南王」之說便流傳至今。
    第二位是西拉雅族的Uma萬淑娟,長期致力於西拉雅族文化復振工作,過程中挖掘出的史料和記載,她看見不同民族對西拉雅文化的影響,看見不同文化碰撞後,「語言」首當其衝!以復振西拉雅族語言為一生志業的Uma萬淑娟老師是怎麼看待這些衝擊?又是怎麼解讀這些故事呢?
    17世紀前的台灣,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島嶼,到了16世紀中葉,經過台灣的葡萄牙人在海上眺望,於此呼喊:「Ilha (島) Formosa(美麗)」,然而葡萄牙人未曾登陸台灣本島,而「福爾摩沙」的稱呼,卻成為西方人稱台灣之美名。直到17世紀,因貿易、傳教、探險,外國人絡繹不絕地前來台灣,福爾摩沙這顆海上明珠陸續地被外國人具體書寫並記錄之。
    1627年甘治士牧師(德籍)隨荷蘭東印度公司來台,而後來到了熱蘭遮城(今台南安平),基於宣教的關係,於新港社與當地原住民(西拉雅族)一起生活,甘治士牧師以其生活在新港社的經驗,1628年以羅馬字記錄西拉雅語寫下《台灣略記》,該著作主要描述西拉雅族的社會組織、宗教、風俗習慣和語言,他同時開始編撰西拉雅族字典以及西拉雅語主禱文。
    異族觀點會揭露不同文化間的衝突,產生意見不一的評論,並在我族中看見與他族文化交流的痕跡,然而這些接觸及文化的碰撞,同時也提供了我們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這些文本的虛實及意義,開啟一扇探望南島語族世界的窗口。
    欲了解節目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鎖定5/6本周五晚間9點 zalan見識南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①講者: #巴代 Badai
    卑南族 卑南族文學作家
    ✨演講主題:卑南族在文獻中的奇遇及其影響
    ②講者: #萬淑娟 Uma
    西拉雅族 台南市西拉雅文化協會理事兼發言人
    ✨演講主題:史說與當代故事的映照迴響-從語言談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5月6日(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南島近代史-日治時期(下)】
    第29集|第3季|2023

    🌍佐久間左馬太在台9年,「計畫性」的以武力征服台灣原住民族,搶奪山林資源、殺害原住民、燒毀部落、土地掠奪,使得原住民最後只剩下「26萬公頃土地」。
    🌍七腳川事件之影響:原住民土地被沒收、被迫遷社,使七腳川原有的土地都變為日人移民的第一重點村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延續上周主題,本周將播出「南島近代史-日治時期(下)」,我們邀請到兩位史學專家,將帶著我們一起來了解佐久間總督的「五年理蕃計畫」對台灣原住民族生活與文化所產生的巨大影響與改變。第一位是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兼任教授傅琪貽博士,她是台灣研究佐久間總督相關「理蕃計畫」的重要學者,在她的研究中,佐久間總督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而「五年理蕃計畫」內容有哪些?以及對原住民造成什麼樣難以回復的負面影響? 第二位是國立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潘繼道教授,他將介紹佐久間總督時期東臺灣原住民重大之歷史事件,包括威里事件(1906)、七腳川事件(1908-1909)、麻荖漏事件(1911)、太魯閣之役(1914)等事件對東臺灣的原住民族群產生了什麼樣巨大的改變?

    西元1895年到1945年,在這段台灣被日本殖民統治的50年中,稱日治時期又稱日據時代,整座島嶼上的人民生活與文化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為接收台灣,日本不惜動用武力,面對身處高山的原住民更是如此,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佐久間左馬太。西元1874年,佐久間左馬太參與牡丹社事件出兵台灣,在事件中他強襲石門部落,使得排灣族牡丹社頭目 Aruqu父子等多名原住民戰死,其強烈的軍國意識使其有「鬼佐久間」之稱。

    參與過牡丹社事件的經歷,使日本政府決定任命佐久間左馬太擔任總督,在他任內不斷 對原住民用兵,並推出「五年理蕃計畫」,以北討泰雅族,南撫布農族為原則,一方面「以蕃制蕃」外,也對原住民發動多達160次的「理蕃戰役」。

    另,觀眾朋友是否有發現在清朝指稱原住民族時是用沒有草字頭的「番」字,但日據時期卻是改用有草字頭「蕃」字?因為在過去漢人凡是跟自己文化不同者,不管文化高低,都稱「番」,包括西方的紅毛番、印地安紅番等。但日本原本就有使用番字,包括番組(節目)、番地(住址幾號)、一番(第一)。為免
    搞混,因此日本人將台灣原住民之稱呼都改用「蕃」字,例如「蕃地」指的是山地,跟「番地」不同。再者,「蕃」有「邊蕃」(邊藩)、「蕃國」(藩國)、「蕃衍」(蕃衍)之意。

    欲了解節目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鎖定4/29本周五晚間9點 Zalan見識南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①講者:傅琪貽 博士
    日籍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兼任教授
    ✨演講主題:台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 佐久間左馬太的五年理蕃
    ②講者:潘繼道 教授
    西拉雅族 國立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教授
    ✨演講主題:佐久間左馬太總督與東臺灣花蓮地區 原住民重大歷史變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4月29(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南島近代史-日治時期(上)】
    第28集|第3季|2023

    繼上週zalan見識南島第一集「南島近代史-清領時期」播出後,想必觀眾朋友對當時的「番界政策」以及象徵清朝勢力進入台灣東岸的「大港口事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本周繼續探討台灣南島近代史,將從清領時期進到「日治時期」,本周邀請的專家將分享並還原當時發生在臺灣的南島近代史。第一位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陳偉智博士,學術專長為臺灣近代史、歷史人類學、殖民地人類學史,他的著作《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就是一本最好解讀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狀態的史書。另一位為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原住民學分班蔡中涵兼任教授,本身是台東阿美族人的他,將要分享日治時期的「理蕃政策」以及「同化政策」究竟對台東阿美族人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臺灣原住民的研究,在清代主要是依據是否歸順而留下的記錄,在當時原住民被清朝政府區分為生番與熟番,而比較全面性的調查與研究,一直要到日本統治臺灣之後才展開。日治時期的日本學者對臺灣原住民研究,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 1895年日本取得臺灣作為新領土後,日本人類學者前來臺灣進行人種上的學術調查。第二階段主要是 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在文政學部開設了土俗人種學講座所進行的學術研究。
    1895年,日本控制臺灣初期,就在民政要領中提及:「臺灣將來之事業要看在蕃地,若要在山地興起事業,首要使蕃民服從於我政府。」所以在武力壓制全島原住民反抗後,日本接著就用教育、衛生、威壓、蕃社合併遷移、土地調查、勞役及蕃政統一等政策來「撫育」原住民,同時利用警政體系,實施積極的「理蕃措施」以及強制的「同化政策」。這些政策措施一步一步馴化了原住民的反抗,甚至改變原住民的生活、語言進而產生文化的流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①講者:#陳偉智 博士
    漢族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演講主題:日治時期的台灣原住民研究
    ②講者:#蔡中涵 兼任教授
    阿美族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原住民學分班兼任教授
    ✨演講主題:南島近代史-日治時期理蕃政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4月22日(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島近代史-清領時期貼文】
    第27集|第3季|2023

    在上週第二季zalan見識南島已告一段落,本季將延續第二季史前史主題內容,設計一系列南島近代史,從清領到日治,將帶觀眾朋友一起來探索當時的清朝與日本政府治台後帶給原住民與台灣社會什麼樣的重大影響。

    本週五主題為「南島近代史-清領時期」,邀請到兩位專家學者帶我們認識清朝時期施行「番界政策」前後所帶給台灣社會與原住民世界的歷史的影響。

    第一位為東吳大學歷史系鄭螢憶助理教授,他將分享「番界政策」發生的時空背景以及對當時漢族與原住民族生活與文化所產生的影響。
    第二位為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原住民學分班蔡中涵兼任教授,他將從阿美族人的角度分享一段清末時期不為人知的「大港口戰役」!清軍為統治台灣東岸,以武力攻擊大港口地區的阿美族人,屢戰屢敗給阿美族人,最後施以誘殺手段,槍殺焚燒165位阿美族青年後,才攻下大港口地區的歷史事蹟。戰役後對當時的阿美族人產生了什麼影響?對清軍統治台灣東岸又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Formosa」美麗的寶島臺灣, 數百年來是一處多元族群共處的樣貌,清朝初年康熙帝時,隨閩南、客家族群陸續移民至台灣,開始與平埔族或其他台灣原住民族因為土地事務上產生糾紛,而高山區域原住民族的衝突最為激烈,經常有漢人侵犯土地、原住民出草抵禦的情況。為解決衝突,清政府實施「以番制番」的政策,承認番民自治地權,並於康熙61年(西元1722年)起,採取「漢番隔離政策」,官府在入山重要路口,以立碑、立界方式來規範漢人生活區域,嚴禁漢人超越,並設下種種措施防範漢人侵墾「番地」,史稱「番界政策」。

    「番界政策」持續到十九世紀末發生變化,主因為同治 13 年(西元 1874 年)發生了牡丹社事件,清廷因懼怕中央山地被外國勢力侵占,派遣沈葆楨來台開山撫番。 當時臺灣鎮總兵吳光亮率兵進入東部,強行開闢水尾(花蓮縣瑞穗鄉)到 大港口(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的道路,就此引發奇密社、納納社、阿棉社的反抗,並且在大港口發生衝突,史稱「大港口事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①講者:鄭螢憶 助理教授
    漢族 東吳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演講主題:「番界政策」出現時空背景、做法與產生的影響
    ②講者: 蔡中涵 兼任教授
    阿美族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原住民學分班兼任教授
    ✨演講主題:大港口戰爭的阿美族觀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 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4月15日(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島衣飾文化】
    第26集|第2季|2023

    第二季zalan見識南島在本周進入到最後一集,主題為「南島衣飾文化」,本周將邀請兩位重量級的專家學者,第一位為北投文物館館長李莎莉,她將從台灣原住民族的源起、歷史沿革出發,講述為何延續幾百年來的原住民族服飾,得以保存、傳承,如何更深入了解原住民族服飾所具有的藝術性內涵及含括的文化意義!

    第二位是花蓮縣原民處副處長督固.撒耘,他將從傳統到現代南島民族布料的演變,帶觀眾朋友一起來窺探南島民族的衣飾文化,並透過本節目介紹國內外南島民族的衣飾文化!

    衣服最原始的功能,不外乎是保暖與防護,隨著演進進而發展初審美觀,並隨著社會文化發展出衣飾文化之內涵。舉例來說,排灣族貴族與平民的傳統服飾就有很大的不同,從服裝上能反映出個人所處在排灣族社會中的社會階層與社會地位;苗栗地區的泰雅族女性傳統服飾有所謂的新娘服飾,只有在特殊場合時才可穿戴;阿美族的傳統服飾上,因年齡階層的關係,也發展出各階層特有的服飾外觀。

    從一個人的穿著衣飾,可以推知其社會地位,更有趣的是,把時間拉長來看,還可以從原住民族的衣飾看到時代變遷的痕跡,與外族交流的遺留證據。

    服裝是呈現某個時空氛圍,甚至是某種特定文化最好的方式之一,從原料構成、製作手法、圖紋花色,得以窺看一個民族背後的美學思維與社會生活型態。透過見識南島節目,我們彙整散布各地的原住民族與台灣以外南島民族的衣飾文化特色,透過衣飾文化讓難倒人群說話,並藉此深入進一步展現南島民族所發展出的特有文化內涵。

    欲了解節目精彩內容,請期待本週五晚間9點zalan見識南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講者:李莉莎  執行長

    漢族 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

    ✨演講主題:穿衣與穿藝 精彩的原住民服飾

    講者:督固.撒耘

    撒奇萊雅族 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 副處長

    ✨演講主題:穿梭古今經緯 窺見南島衣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 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4月8日(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跟著文獻進部落】
    第25集|第2季|2023

    本週主題為「跟著文獻進部落」,將邀請兩位分別為台灣著名的古道研究先驅徐如林,她持續長達四十年進行古道的探查與山區人文史蹟的訪調;第二位是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林素珍,多年研究噶瑪蘭族是如何透過文獻看見自己,進而走向文化復振的歷程。兩位講者將帶著我們一起跟著文獻進入部落,看見文獻的能量與豐厚的歷史。
    在沒有文字紀錄的台灣南島民族,口耳相傳成為傳遞與承載訊息與知識最重要的途徑。除此之外,許多族群豐富的視覺圖像、圖紋也傳遞民族價值觀與生活慣習,例如布農族的版曆、排灣族及魯凱族的紋飾圖像、泰雅族的織布圖紋、賽夏族的雷女紋等,都是具有民族主體性的訊息符碼。
    觀眾朋友可曾認真思考過,台灣歷史上常見的紀錄,多是透過外來者或者是殖民者的書寫與記錄,他們常以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與認知架構,來解讀新的世界與人群,進而形塑對他族的印象,使得現在在使用這些文獻的同時,讀者往往會落入書寫者思想框架之中而不自覺察,甚至影響被記錄的本族人群的自我民族認識及認同。
    因此,台灣南島民族族人在使用文獻時,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呈現出自己祖先的面容,如何擺脫在文獻中書寫者自我文化的投射和價值標準,尤其是這些文獻內容往往是零碎不完整、甚至是錯誤的紀錄情況之下,若文獻中包含著文化偏見,使用者不知不覺複製一樣的觀點,是為閱讀歷史文獻最大的挑戰。
    觀眾朋友,無論過去您是透過什麼方式認識族群的歷史,一起聽聽兩位專家的經驗,將會帶您用不同的角度透過文獻去解構、分析文獻的珍貴所在,同時也將發現,珍貴的線索知識不一定在研究機構中,而是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當我們建立了正確的閱讀觀念,文獻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欲了解節目精彩內容,請期待本週五晚間9點zalan見識南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①講者: 徐如林 作家
    漢族 著名台灣古道研究先驅、作家
    ✨演講主題:帶著老照片到部落
    ②講者: 林素珍 副教授
    阿美族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演講主題:文獻中的歷史詮釋與應用—以噶瑪蘭族正名和文化復振為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 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4月1日(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島知識體系建構與管理】
    第24集|第2季|2023

    本週主題為「建構原住民族知識體系」,邀請到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的李宜澤副教授及南投清流部落樸溯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瑪姮巴丸參與這一集的主題。

    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藉由歌謠、祭典、織布、狩獵、建築、雕刻等方式將其流傳下來,以口傳的方式代代相傳,16世紀開始,大量漢人來台定居;荷蘭人、西班牙人也因貿易關係踏入台灣,就此改變台灣原本的生活面貌,原住民傳統的居住領域、文化因此受到衝擊及壓迫。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未發展出文字,外來族群筆下的原住民族生活現象與文化,是否與原住民族本身所認真有所差異?甚至形成後人對原住民族的印象?日本對台灣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以及民國時代80年代以前禁止原住民說族語的政策,深深影響原住民的語言存續的能量與民族文化的正常發展。外來殖民者的統治,使得台灣原住民族失去文化、技藝、語言,導致後代子孫無法完整的了解自身文化,使得在建立台灣原住民族知識體系時,正面臨很大的挑戰與衝擊。

    李宜澤副教授將從學術的角度來談原住民族知識所應包含的三個層面,以及如何在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之間找到平衡點,而不致淪為以科學手段引導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之發展的錯誤方向。另,李副教授還將從務實面來檢視建構知識體系的應用策略,讓知識不只在書上傳播,而是落實在生活上。

    瑪姮巴丸發現同樣都唱賽德克族的「歡樂歌」,然,其他部落唱起來歡天喜地,清流部落唱起來卻是哀怨悲傷。同樣是賽德克族,分布在1千公尺以上以及生活在4百公尺的不同地理環境,文化發展也呈現出明顯差異。瑪姮巴丸將藉由本節目來分享九年來田調部落知識內容的心得,以及在運用部落知識庫的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①講者:李宜澤 副教授
    漢族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演講主題:原住民知識體系與民族植物學
    ②講者:瑪姮巴丸 Mahung Pawan 理事長
    賽德克族 清流部落樸溯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
    ✨演講主題:從清流部落的歷史看在地知識庫的建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 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3月25日(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島建築】
    第23集|第2季|2022

    「南島建築」,參與演講分享得兩位專家,一位是東海大學建築系的關華山教授,他將介紹南島民族居住文化的多樣性;另一位是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的黃志弘院長,他將透過日治時期的珍貴史料研究,再現台灣原住民族於日治時期的建築,並從中解讀原住民族居家建築及生活環境所透露的生活態度,以及民族智慧。

    幾千年來,原住民族運用自然環境的材料,搭建出可以遮風避雨,還能經營長久社會生活的場所,例如一般家戶的家屋、穀倉、信仰會所等等。倘若理解原住民作為家屋所具備的生活機能、思想信仰呈現、家屋就如一個民族文化的小宇宙,具體而微地反映一個族群的社會文化、居住生活習慣、以及民族價值體系等樣貌。

    傳統建築蘊含著許多與自然共存的生活智慧,例如干欄式高架屋所具備的防水、防洪、防潮的功能,成為適合生活在溪水或湖邊的建築型態;蘭嶼達悟族的地下屋,則是防避寒冷的東北季風以及夏天颱風的吹襲。

    建築不僅讓一個家庭在生存上得到安全保障,也提供社會運作與發展的穩定基石,更是深具智慧與經驗傳承的知識體系。透過回顧南島傳統建築,甚至可以作為啟發當代人們對現代建築美學、對建築的永續性提供有更多的想像與知識資產。

    關華山教授將會從台灣舊石器時代台灣先民的居住空間與環境為起點,回顧數萬年來台灣先民與當代台灣原住民族的傳統建築,來談談台灣多樣的建築樣式與居住文化,為什麼呈現如此多樣化?與氣候及地理環境得關係如何?黃志弘院長將從研究台灣原住民傳統建築的研究泰斗千千岩助太郎於日治時期,耗時20幾年、踏查100多個部落,所繪測並詳註台灣原住民族建築的研究報告,展現台灣原住民族傳統建築所呈現的智慧及所蘊含的思想文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①講者:關華山 教授
    漢族 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
    ✨演講主題:為什麼臺灣南島語族居住文化這麼多樣?
    ②講者:黃志弘 院長
    漢族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院長
    ✨演講主題:千千岩助太郎於臺灣原住民建築的踏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 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3月18日(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島環境與挑戰】
    第22集|第2季|2022

    本周主題「南島環境與挑戰」,邀請到兩位分別為屏東縣排灣族的再生能源專家逢甲大學綠色產品研究中心朱正永教授,以及吐瓦魯駐台特命全權大使涂莉梅來節目作分享,兩位講者將以自身的經歷分享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以及如何運用綠色能源、在地民族知識找到應對氣候變遷的環境挑戰。

    身處於21世紀,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已成為人類生存最嚴峻的問題,分布於太平洋島嶼的南島民族更是首當其衝。暖化導致海平面不斷上升及氣候異常對多數分布於太平洋島嶼的南島民族造成最直接的衝擊,「氣候正義」意識於是從島民們間逐漸崛起。太平洋島國的碳排放量占不到全球的0.1%,卻因為其他碳排放大國的過度污染,被迫承受極端氣候最直接的影響。當大國因為經濟因素抗拒減碳,對太平洋島國來說卻是攸關人民生死存亡的問題。身處氣候變遷風暴下的南島民族,究竟該怎麼辦呢?

    吐瓦魯國駐台大使涂莉梅將分享近年來吐瓦魯因海平面上升與氣候異常所造成的傷害,該國國土正一點一滴的消失,甚至可能成為第一個因為全球暖化而淹沒消失的國家。因氣候變遷如何影響並改變吐瓦魯人的生活?吐瓦魯國又採取哪些因應對策?逢甲大學綠色產品研究中心朱正永教授將分享自身曾經以生質能源技術協助印尼離島居民如何運用在地資源解決缺電問題,他是如何在黑暗中為島民帶來希望的光線呢?生質再生能源對氣候暖化的現象又將帶來什麼影響?

    欲了解節目精彩內容,請期待本周五晚間9點zalan見是南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①講者 Limasene Teatu 涂莉梅 大使
    吐瓦魯籍 吐瓦魯國駐台特命全權大使 
    ✨演講主題:關乎吐瓦魯的生存、國家地位和身分認同的氣候行動
    ②講者:Kuljelje・Paljuvaqan 朱正永 教授 
    排灣族 逢甲大學綠色產品研究中心主任
    ✨演講主題:全球減碳浪潮下,我們原住民能發揮甚麼影響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 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3月11日(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南島性別觀】
    第21集|第2季|2022

    本週主題為『南島性別觀』,將由兩位分別研究排灣族與阿美族文化有非常資深的講者,第一位是「臺灣排灣族語言文化教育研究學會」理事長拉夫琅斯‧卡拉雲漾,其一生投入在排灣族傳統民族教育以及排灣語言的復振,另一位則是東華大學的副教授巴奈‧母路,兩位講者將分別從排灣族與阿美族的社會,帶觀眾朋友認識南島民族在性別價值觀上的特殊性。

    在台灣原住民族群的傳統社會中,有許多「性別分工」和「性別禁忌」上的不同於漢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特殊民族價值體系,並成為形成該族群之社會或家庭制度。例如:阿美族、卑南族及多數平埔族群為母系社會,排灣族以長嗣繼承家業之兩系性社會。而這樣的社會制度之下,發展出不同族群間有不同的性別價值觀,甚以發展出族群特殊有的性別差異上所規範的行為規範禁忌。

    拉夫琅斯‧卡拉雲漾理事長將帶大家一起來認識排灣族傳統社會性別文化分工之內涵,以民族文化的倫理規範,包括古謠吟唱、傳統舞蹈、家事、狩獵文化等例子,讓觀眾朋友了解排灣族的傳統性別觀,並比較排灣族與其他地區南島民族性別文化的差異性。巴奈・母路教授將會在節目當中從豐年祭男子集體樂舞的形式與內涵,從流傳於阿美族社會的民族諺語的解構,介紹所謂的阿美族是母系社會的原因推論為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①講者: 拉夫琅斯・卡拉雲漾 理事長
    排灣族 臺灣排灣族語言文化教育研究學會 理事長
    ✨演講主題:排灣族傳統性別文化
    ②講者: 巴奈・母路 副教授 
    阿美族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演講主題:阿美族的母系社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 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3月4日(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南島社會制度】
    第20集|第2季|2022

    結束兩集南島語言相關主題內容後,本週zalan見識南島將從南島民族的社會制度切入,本週邀請到兩位重量級的專家學者來分享,分別為台灣人類學專家,有研究南島民族30餘年經歷的台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主任蔣斌教授,以及國立清華大學世界南島及原住民中心召集人顧坤惠博士。兩位講者將分別從社會制度裡宗教的影響以及排灣族名字的階級制跟流動性為例,帶我們來認識南島民族在社會制度發展上的現象與特殊性。

    南島民族的社會制度,可以從很多層面了解,例如台灣南島民族的社會制度與其他地區南島民族的社會制度之間的差異,台灣原住民族有所謂的父系社會、母系社會,也有雙系社會,而各族群間不盡相同,若再更進一步談到社會階序的政經社會制度,排灣族、魯凱族與布農族、達悟族也不同,排灣族的政經社會制度甚至跟他們的命名息息相關。

    宗教部分,台灣南島民族以基督信仰為主,東南亞南島民族則以信奉伊斯蘭教為主。對台灣而言,伊斯蘭教是比較陌生的,而伊斯蘭教目前主導著東南亞南島民族的社會制度、法律跟規範。這樣一個外來系統性的宗教傳入,也使南島民族的頭目或酋長有機會建立起王朝的勢力。而伊斯蘭教建立起來的當代社會制度,雖然與傳統的adad習慣法時有摩擦,卻也找到相容共存之法。而究竟伊斯蘭教是如何融入於東南亞南島民族的社會,並成為當地主要的宗教信仰體系呢?

    歷史上阿拉伯商人與其伊斯蘭信仰在阿伯人大舉進入東南亞的時期(13-15世紀)沒有來到台灣,而17世紀後才到台灣的基督教體系則使當今原住民族有約8成是信奉基督信仰,然,基督信仰並未如伊斯蘭教與阿拉伯商人般促使東南亞南島民族建立起國家王朝的社會制度的影響台灣南島族群。

    蔣斌教授將介紹台灣原住民族的社會制度,並介紹伊斯蘭教對東南亞南島民族社會制度上的影響。顧坤惠博士因接觸原住民的宗教而進入部落進行田野調查,從而了解排灣族的姓名階級的特殊性及嚴肅性,她將從個人的經驗來談排灣族名制、排灣族名字流動的意義以及外來名(中文名)傳入排灣族社會之影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①講者:#蔣斌 教授
    漢族 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博士班 教授
    ✨演講主題:南島族群的社會發展與宗教變遷

    ②講者:#顧坤惠 博士
    漢族 世界南島暨原住民族中心(CAWIP) 召集人
    ✨演講主題:排灣族名制與其社會組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 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2月25日(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南島語言現象與挑戰】
    第19集|第2季|2022

    繼上週戴智偉所長與張永利博士的分享後,觀眾朋友對南島民族的起源有很大的認知,而本週將繼續來討論南島語言相關之議題,帶觀眾朋友們一起來探討南島民族的語言在台灣5千年經過了遷徙及擴散後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而這樣的改變也的確造成南島民族語言的多樣性。本週的zalan見識南島邀請到針對台灣南島語的描述語言學的權威,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系的李佩容教授,她對於台灣南島語之音韻、構詞、類型學以及認知語言層面,皆有深入的研究,另一位則是長期站在第一線推動語言復振工作者,也是2021年獲得國家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的得主,阿美族的Kolas Foting朱清義老師擔任講者,他將在節目中分享阿美族語的語法結構與特性。

    看過本節目的朋友們都知道南島民族的起源經過語言學、考古學、人類基因等相關研究比對後,台灣原住民族是4億南島人口非常重要的起源。北至台灣、南抵紐西蘭、東到復活節島、西達馬達加斯加,南島語言統計至今約有1200多種,台灣南島語言雖只佔了20幾種,但卻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國際南島語言著名學著大多認為台灣南島語言是所有南島語言的起源,把台灣原住民的語言視為世界珍寶。

    然而台灣南島語言在全球化過程中,卻不斷面臨衝擊、快速流失。在台灣,多數原住民家庭已經普遍失去順利傳承族語的能力,形成語言的世代斷層,而台灣原住民語言的使用呈現高齡化現象。

    本集李佩容教授將會探討台灣南島語言有哪些珍貴的特色?現在面臨的衝擊與挑戰為何?又如何從台灣南島語言的現象看見原住民文化的細膩與思維,並可從中了解語言的多樣性是如何拓展在地智慧及人文視野。而朱清義老師在推廣語言的工作當中,發現台灣原住民族25年以來的族語復振似乎沒有明顯的起色,不會說族語的人年齡不斷的提升,朱老師將從語言復振的制度面及法制面的告訴我們現況為何?也特別呼嘯從事台灣南島語言研究者必須將自己晉升為語言使用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①講者:李佩容 教授
    漢族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 系教授
    ✨演講主題:台灣南島語的多元樣貌
    ②2⃣️講者:Kolas Foting 朱清義 理事長
    阿美族 台灣阿美族語言永續發展學會 理事長
    ✨演講主題:台灣原住民族族語研究及推廣之現象--以阿美語為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 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2月18日 (五) 晚間21:00-22: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島起源】
    第18集|第2季|2022

    結束了一系列的南島史前史主題內容,本週zalan見識南島的主題為「南島起源」,將由兩位重量級的語言學家分別為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的戴智偉(比利時籍)所長,以及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的張永利博士,他們將延續第一季李壬癸院士從南島語言研究成果之講演內容所呈現南島語言5千年發展之脈絡,於本集向下發展,從南島語的語法結構、詞語變化、從文化、從基因的角度,更具體的分析台灣是南島民族起源地的各種科學推論。
    戴智偉所長將從語言、文化、民族(基因)三大點來談南島的起源為何?同時也要來看它又是如何從位在整個南島語族最北邊的台灣橫跨太平洋及印度洋散布至復活島、紐西蘭等地,台灣跟整個南島語系的關係到底如何?也藉由遺傳學的例子來比較南島民族的原鄉是否來自台灣?
    而張永利博士將用台灣南島語言與其他地區南島民族的語言變化來談南島起源,讓大家更了解南島語言的起源為何在台灣,在上一季的南島語言主題當中,李壬癸院士唸出古南島語的數字1~10,比照過後與排灣族語的1~10唸法幾乎相同,而張永利在節目中也舉出排灣族的“吃”在面對不同的時態時將會有不同的構詞方式,而此構詞方式,與原始南島語的構詞方式,說法幾乎一模一樣,讓我們一起來期待本週的zalan見識南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①講者:戴智偉 所長
    比利時 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所長
    ✨演講主題:南島起源:語言、文化、民族
    ②講者:張永利 博士
    漢族 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 博士
    ✨演講主題:千年不墜的瑰寶-源遠流長的台灣南島語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 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2月11日(五)晚間21: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島史前史系列4】
    第17集|第2季|2022

    繼上週劉益昌所長與林志興博士的分享節目後,想必觀眾朋友對10至16世紀的台灣發生了哪一些事情已有進一步的了解,本集將帶大家進入到16世紀末葉至17世紀間的台灣還發生了甚麼重大的改變,本集繼續邀請重量級的考古學家劉益昌所長以及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詹素娟博士擔任講者。

    16世紀末葉至17世紀間,世界貿易興起,使得殖民的勢力陸續進入到台灣島內,當時的台灣原住民族慢慢地走入世界體系的大網子當中,殖民者以武力征伐台灣,很快地造成台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崩解,一件件血腥、殘暴的事件對原住民族造成重大的衝擊,像是荷蘭人對西拉雅四大社的侵略、打狗人的驅逐、巴布薩人的費佛朗事件等,節目中劉益昌所長提到:「在熱蘭遮城日誌裡,原居住在小琉球上的拉美人,就是被荷蘭人消滅的」。

    劉益昌所長將跟觀眾朋友分享16世紀末葉至17世紀間世界體系進入台灣時,對於台灣及台灣南島民族究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當時強盛的原住民部落又是如何消失的?最重要的,這些殖民事件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省思呢?

    而詹素娟博士將跟觀眾朋友分享,當16世紀大航海時代來臨後,台灣成為列強爭奪的焦點原因為何?殖民勢力控制台灣,影響原住民的生產方式與交易體系為何?山區、平原、濱海部落的交易網絡及帶給我們的啟示是甚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① 講者:劉益昌 所長 
    漢族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所長
    ✨演講主題:南島史前史:世界體系與貿易:初期世界體系捲入與族群互動
    ② 講者:詹素娟 博士 
    漢族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演講主題:吾島不孤―大航海時代的台灣原住民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1月28日 (五) 晚間21:00-22: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島史前史系列3】
    第16集|第2季|2022

    在上週聽完了劉益昌所長與趙金勇博士精彩的分享後,想必觀眾朋友對於距今1千5百至2千4百年之間的先民們,在台灣與環南海地區交通往返的這條「南島之路」的發展及其對台灣原住民社會的影響有初步的了解。本週將帶大家進入下個階段的10~16世紀的台灣,本集將帶大家來探討當時原已穩固發展的台灣原住民族社會,是如何受到東亞和東南亞的影響?而在「漢」文化與人群陸續遷徙到台灣後,又對當時的原住民族文化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在10~16世紀的台灣南島民族遍布於台灣各地與環南海地區,甚至擴散到整個島嶼東南亞與大洋洲上,距今一千年前左右陸續有來自西方的阿拉伯人及印度人進入了南島民族的世界,也有帶著東亞文明的華商從廣州、泉州等大港沿著南海東西兩側向南擴張貿易勢力。這樣的商業貿易行為以及中國東南沿海的漁業擴張,更直接影響了長期穩定的南島民族世界,並影響了台灣本島古老的南島民族祖先,帶來了不同的文化體系和物質文化,例如:從考古的證據可得知在12~14世紀不少來自宋元時代的瓷器出現在台灣原住民族的社會,不同的文化體系與新的物質文化,在這期間又會對台灣南島民族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劉益昌所長將要解釋流行於台灣長達3000年之久的玉器為何在此階段逐步並完全消失在台灣原住民族的社會?又為何現在台灣原住民族的社會裡會保留大量的玻璃珠、瑪瑙珠與金屬器具?此階段在台灣沿海留下大量瓷器的遺址遺物又是為什麼?

    前史前博物館副館長林志興博士將帶大家一起來探索10~16世紀的台灣與鄰近的琉球的發展為何出現明顯差異?何以琉球發展出國家型態的大型組織社會,而台灣僅停留在如斯卡羅、大肚、大龜紋等以聯合部落型態之社會組織,未發展成國家型態的社會?以中國為核心向北向南的海上貿易路線「東洋針路」又是如何影響當時的台灣原住民社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① 講者:劉益昌 所長 
    漢族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所長
    ✨演講主題:風帆針路與住民:東南亞海洋貿易與臺灣住民的影響
    ② 講者:林志興 博士 
    卑南族 人類學博士
    ✨演講主題:擦身而過台灣的海上絲路-審視10-16世紀台灣與琉球歷史的發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 謝哲青 #阿美族
    📅 時間:1月21日 (五) 晚間21:00-22: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島史前史系列2】
    第15集|第2季|2022

    經上週劉益昌所長及陳俊男博士的分享,帶大家一起來了解5000年前台灣的史前文化與面貌,想必觀眾朋友對南島民族的形成與起源時間、地域環境有初步的了解,本週將從史前2千多年至4千多年之間,台灣史前住民與環南海地區交通往來動線而影響並導致形成今日台灣原住民族社會的文化與人群特徵,本集將邀請劉益昌所長與趙金勇博士來為我們分享史前的南島之路如何影響當代的台灣!

    南島民族的祖先在未成為具有南島文化特徵南島以前,大約在距今6千至8千年前,從中國的東南沿岸遷至台灣逐漸形成擁有南島文化的人群,在台發展成為南島民族,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口日益增多、土地空間的限制,於大約4千年前漸漸往台灣海岸各地、山地、丘陵擴散與遷徙,先民們也順著海岸遷徙到台灣東南海岸的綠島、蘭嶼、巴丹群島,一路向呂宋島的北邊遷徙。

    先民們循著環南海地區的交通動線遷徙,他們帶著自己所製造的器物以及文化到其他地區去發展,而在這長達約2千年的交通往來之下,也將屬於外來的物質文化、語言,甚至是基因帶回台灣,比方說劉益昌所長在節目中提到:「流行在排灣族社會的瑪瑙珠,其實是祖先從外海帶回的物質文化」。

    本集劉益昌所長將分享環南海道路是如何形成?證據是什麼?以及南島之路對台灣人群及台灣社會的影響是什麼?而趙金勇博士從考古學的角度所分享關於東台灣史前時代的社會型態究竟又是是什麼樣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①講者:劉益昌 所長
    漢族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所長
    ✨演講主題:南島之路與互動:環南海交流路徑與原住民社會形成
    ②講者:趙金勇 博士
    漢族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副研究員
    ✨演講主題:從考古學看東台灣史前社會型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 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1月14日 (五) 晚間21:00-22: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島史前史系列1】
    第14集|第2季|2022

    經過第一季zalan見識南島整季播出完畢後,相信觀眾朋友已對南島文化與知識有更多的了解,第一季的南島考古研究內容深受社會大眾的關注與喜愛,想見大家對於台灣南島的史前史有很大的興趣,第二季特別製作一系列南島史前史主題內容,本週將從「探索南島民族與文化形成的起源時間與地域環境」切入,邀請第一季的兩位重量級的講者劉益昌所長與陳俊男博士。

    本週劉益昌所長將告訴社會大眾南島文化與人群何時形成的呢?第二,南島文化是在哪裡形成的?第三,台灣原住民族和最初形成的南島文化和人群之間的關係為何?

    而陳俊男博士將聚焦於近代台灣重要的考古遺址台南科學園區考古遺址群,將6層文化層中的第一層"大坌坑文化層"中所發現的重要資訊分享給大眾,在其,透過將5千年前南島人所遺留的物品器物來帶大家一起來認識台灣南島民族當時的生活樣貌,例如遺留人骨的拔牙習慣,與當代原住民族的習俗有直接關係...等重要資訊。

    在南島文化並未發展出文字的系統的前提之下,語言學家只能以比較語言學等相關方法擬測出古南島語以及其文化樣貌,而考古學家根據此作為對照,利用發掘遺址、考究遺址,結合科學,並結合民族誌的紀錄,去印証語言學所擬測出當時南島民族的文化樣貌。

    「大坌坑文化」是台灣新石器時代最早所遺留下的文化,不僅是最早可以辨認出南島民族祖先的文化,亦是台灣農業最早的起源地,本週將以大坌坑文化的出現,帶大家一起來探索南島民族5千年前的史前文化與面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① 講者:劉益昌 所長 ( 劉益昌 )
    漢族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所長
    ✨ 演講主題:南島人群與文化的形成與擴散
    ②講者:陳俊男 博士 ( Mayaw Kilang)
    撒奇萊雅族 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 副研究員
    ✨ 演講主題:南科早期之史前南島文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 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1月7日 (五) 晚間21:00-22: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島藝術】
    第13集|第1季|2022

    本週的zalan見識南島是本季最後一集,這集將要與觀眾分享的是「南島藝術」。過去台灣原住民族傳統生活上使用的工藝品,最早在日治時期因殖民力量進入部落,而被人類學者大量蒐藏和研究,許多部落文物舉凡雕刻、紡織、陶器及琉璃珠等漂流過海被帶至日本,讓原住民族藝術開始成為國際注目的焦點。

    對台灣南島民族來說,藝術創作即是生活工藝的一部分,台灣南島民族過去未發展出文字,利用圖形符號在雕刻、陶藝和編織上來紀錄部落生活、神話傳說。另,遠在南太平洋波里尼西亞地區的南島民族,也會透過觀察星象並用貝殼竹編的方式標示出小島與洋流的相對位置,不僅有實用價值,也展現出特有之藝術價值。這些過去所使用的生活美學在當代成為了藝術,讓我們解讀過去南島民族的思維邏輯。

    本集節目將要帶給觀眾當代原住民藝術家品的精神內涵,他們如何以自身族群文化、歷史脈絡及價值觀去實踐藝術創作,並思考人與土地、人與自然、人與生態萬物之間的關係,探討當代原住民族藝術如何連結過去祖先們的智慧與現在的知識及技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1️⃣講者:徐文瑞
    馬卡道族 當代藝術策展人
    ✨演講主題: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與未來

    2️⃣講者:吳鼎武 Walis Labai
    賽德克族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 副教授
    ✨演講主題:當代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的現況與未來展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1️⃣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2️⃣時間:12月18日 (六) 晚間22:00-23:00
    3️⃣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島生態觀】
    第12集|第1季|2022

    本週的zalan見識南島,將要與觀眾朋友談的是「南島生態觀」。環境教育的推廣是一件長期永續的工作,與大地共生為本的「南島民族」文化,是如何與大自然建立彼此更深層、緊密的共識?甚至讓「生態永續」的概念作為普世的價值觀。無論距離遠近,不分族群,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感受大自然的奧妙與美好,但我們又該怎麼維護大自然呢?

    由於氣候變遷、經濟成長、社會平權、貧富差距等難題如重兵壓境,2015年,聯合國宣布了「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含消除貧窮、減緩氣候變遷、促進性別平權等17項 SDGs 目標,其中一半以上的目標都與生態環境、永續發展有關,呼籲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

    節目中吳雪月校長告訴我們,阿美族看待野菜不是只是拿來食用,而是每一種野菜對於生活上、生理上、心理上都有其功能性。

    阿力曼館長也在節目中與我們分享原住民族與大自然的互動關係,特別用氣象與竹雞的例子訴說布農族人聽到竹雞在叫,代表天氣會放晴,同樣的事情泰雅族在狩獵進山前,若聽到占卜鳥的聲音聽似悅耳而不吵雜,表示今天上山會有好事,更代表了將豐收而回。

    除了了解「台灣南島民族文化」與「生態永續」 兩者間的緊密關係之外,先祖們所流傳下來的智慧,早已告訴了我們一切,但在全球化的衝擊之下,我們是不是漸漸遺忘了與自己生活的土地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的智慧。

    土地滋養人們的基本需求,我們當懷抱感恩的心,省思人與土地的關係。停止從土地中無限制的掠取資源、破壞環境,創造人與土地永續共生的機會,讓自然環境生生不息,也讓人們的身心靈平衡自在。
    一起來感受本集講者要帶來他們與自然之間的故事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講者:吳雪月
    阿美族 花蓮縣原住民族野菜學校校長
    演講主題:取之於田野,用之於不盡

    講者:阿力曼
    布農族 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館長
    演講主題:尋求古老智慧,看見台灣原動力/森林文化博物館為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 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12月11日 (六) 晚間22:00-23: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島新世代】
    第11集|第1季|2022

    原住民族文化是台灣這塊島嶼一個豐富且珍貴的資產,而社會大眾對於原住民族群文化的認識卻仍有著很大進展空間,主流媒體仍常出現對原民族群的刻板報導;相對地在新媒體的時代裡,每個人也都可以透過各種網路平台經營自媒體,成為資訊的傳播者,向大眾傳遞正確的訊息,促進社會大眾深入認識台灣原住民族(南島民族),化解「尷尬」的錯誤資訊,讓「原住民」不再是被污名化的一種標籤。

    根據政府統計,在都市設籍的原住民佔全體原住民族人口近五成,新世代原住民青年無法像祖先一樣固著在某個地方(部落),而必須在都市與部落之間不斷往返。在這個時空壓縮、各種邊界越來越模糊的全球化時代,如何定義「回家」和如何定義「原住民」成為原住民青年所要面對的議題。

    然,面對文化和語言的斷層,我們看見新世代原住民從各個不同面向去實踐文化,有年輕族人回歸部落跟著耆老學習傳統技藝,也有族人選擇使用社群平台,利用網路資源來學習與分享自己族群的語言文化知識,除了減少社會大眾對原住民族的錯誤認知以外,也能網絡更多失根的原住民青年,讓他們在追尋族群認同的同時,也可以建立起自己與部落的連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講者:Ispalakan Umav 
    布農族 「每天來點布農語啊!mapasnava Bunun saikin」粉專創辦人
    演講主題:自媒體時代中的原青
    講者:邱韻芳
    漢族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原資中心主任
    演講主題:持續走在回家的路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 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12月4日 (六) 晚間22:00-23: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島人文地理】
    第10集|第1季|2022

    在15世紀西方世界展開發現新大陸旅程以前,南島民族是世界上地理分佈最廣的民族,遍及太平洋、印度洋的島嶼及亞洲東南沿岸的陸地上。分佈區域幾乎佔了地球面積1/3,面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與互動,演化積累了代代相傳的生活規約和土地倫理,也演化出具有南島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象,如建築、耕地、視覺藝術…等等。

    「織」的文化是台灣南島民族其一具有特色的文化,舉泰雅族的例子來說,在織布之前,他們懂得用苧麻作為線材、用竹子作為穿經緯線的工具、用檜木等合適木材作為織布箱,更從植物的根、莖、葉中萃取出色素作為染料,泰雅族人深信懂得織布是象徵著女性的純潔、成年、持家,同時在織布中的禮俗也是泰雅族人從古至今遵守的規範。從泰雅族「織」的文化可見,不僅僅是人與大自然共生共存所發展的文化,並在這兩者之間發展出屬於泰雅族人的GaGa(規範)。

    另,從泰雅族近400年從台灣中部向北遷的史事來看,原生活在祖居地Pinsbkan(今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瑞岩部落)的泰雅族人,因人口日益增多,土地無法再供養龐大的人口,於是,3位泰雅族的祖先帶領著族人沿著河流、越過山脊,在一個個的流域中,形成了聚落,並成為現在台灣原住民分布最廣的族群,也在不同的區域發展出不一樣的泰雅族文化。在遷徙的過程中他們克服氣候與環境劣勢,傾聽並了解大自然的聲音,並與大自然達到互助互利的人地關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講者:官大偉 Taya Takas
    泰雅族 政大民族學系主任
    演講主題:根源與路徑—我如何在南島經驗中看到原住性

    講者:黃一峰 Lesa Tapas 黃一峯/雷沙逹岜斯
    泰雅族 W+Salon創辦人
    演講主題:百年後的雲霧部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 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12月4日 (六) 晚間22:00-23: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灣近代史】
    第9集|第1季|2022

    台灣原住民族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然而受到殖民者和外來政權近一百多年來的統治,原住民族在自己的土地上逐漸被邊陲化,不只在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淪為弱勢族群,在以漢人史觀為主的論述下,原住民族的歷史也長期被漠視,甚至使平埔族群面臨消失的危機。

    借鏡同為南島民族的『大溪地』,當地族群文化與台灣原住民族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也相同經歷了外國政權殖民,但外來殖民政府卻能完善保存其語言、文化、社會制度,給予寬廣的自治權利。相對地,台灣南島民族正經驗喪失語言與文化的母體生態環境,外來政權藉由教育和政治實施語言、文化、社會制度、價值觀與信仰促使我們喪失自我意識和文化認同。

    在這座擁有豐富族群文化歷史的台灣島上,我們如何以原住民族的觀點來闡述他們的故事,以及如何透過建立夥伴關係來與世界對話,進而重塑原住民族的主體性,反思原住民族與墾殖者之前的歷史恩怨,應該如何取得和解,並建立『彩虹式史觀』,以邁向互相尊重且多元的和平世界。

    這一集節目中,邀請你一起聽聽兩位講者的想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講者:童春發 masegeseg.z.gadu
    排灣族 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
    演講主題:立足臺灣跨越南島的文化巡禮

    講者:王商益 Kaisanan Ahuan(王閃耀)
    道卡斯族 中部平埔族群青年聯盟執行長
    演講主題:既陌生又熟悉,被遺忘的台灣原住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 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11月20日 (六) 晚間22:00-23: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原住民文學】
    第8集|第1季|2022

    原住民有文學嗎?如果是以「文字」的形式定義文學,台灣原住民與全球被殖民地的概況約略相似,答案會是沒有,然而,若不思考「文字」這樣的條件,而以語言做基礎條件,則原住民文學發生的起點,與世界所有語言人群的起始點大無相異。

    台灣原住民文學在進入所謂「台灣歷史時代」以前,以口傳的祭儀歌謠、祭詞、常民歌謠、神話傳說、板曆歲時紀錄…等形式存在,存在的年代也許千年萬年。直至西元1980、1990年代,伴隨著原住民族主體意識的抬頭,一系列由原住民族知識群體與個人,透過以「中文」書寫的工具,透過報刊的舉辦及投書,展現了與西方後殖民時代原住民文學相同的發展現象,使用社會主導人群的文字,挑戰社會主導群體的權威,以及究責原住民族在時代演進中被剝削的權力與價值觀的氛圍裡發展。

    今日,則有多元管道展現其飽含的能量,如原住民文學獎項、網路自媒體的創作及各種能定義為當代文學所能展現的平台與工具上,無處不綻放,而族語創作,是未來的願景,有悠遠的祭儀歌謠、有社會運動的激昂與奮鬥、還有山裡的詩、海上的詞、及遠方的響往。

    原住民族在文學發展的過程中遭遇挑戰,例如借用他族的文字創作,或是用剛剛建立起的族語文字來創作,都存在著比一般人發展文學要有更多的阻礙與門檻,如何轉譯語言之間的差異,如何使用陌生的族語文字??節目中,一起聽聽兩位講者的說法與態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講者 巴代 知名原住民小說作家

    演講主題:台灣原住民文學的前世今生

    講者 Salizan Takisvilainan 知名原住民詩人作家

    演講主題:從部落到世界,從山林到海洋-詩的想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 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11月13日 (六) 晚間22:00-23: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南島祭儀】
    第7集|第1季|2022

    排灣族最重要的祭儀五年祭傳說是人與神靈間的約定,是辦理歲時祭典的原因。阿美族人向天神學習農事,於是族人開始有了祭儀,更認為生活能有如此安樂、美滿幸福,拜賜天神的庇佑,若不會祭典儀式,必有斷糧的一天,祭典儀式必得傳承,便形成族人生活中很重要的習俗。

    「靈魂」的概念,是全世界傳統的關注焦點,東方、西方都有靈魂信仰,大都肯定靈魂的存在。而靈魂的神祕與不可知,是人對於大自然祟敬的原因,尊重靈魂存在而產生的祭儀,也是人們發自內心最真誠的善良與愛。

    阿美族的malikuda是以男性為主的祭儀歌舞,在年祭中圍成圓圈並按照年齡階級排列順序,圍圈是為了形成保護不受惡靈侵入,透過歌聲與舞蹈的結合闡述了其社會體系及神靈世界,本集節目將帶您進入南島祭儀世界,來深入認識巫師和祭儀歌舞在南島民族社會體系裡的角色以及豐年祭中malikuda(以男性為主的集體性歌舞)的意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講者 阿美族里漏部落祭師
    演講主題:巴奈母路「靈域-靈遇-靈浴」:以阿美族Lidaw部落為例

    講者:林秀蘭 Patjaljinuk頭目系統巫師
    演講主題: tjadravarava tjasalasallj 群巫之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11月6日 (六) 晚間22:00-23:00

     

    【南島信仰】
    第6集|第1季|2022

    全球化與現代化對部落傳統信仰的衝擊巨大!

    台灣南島民族傳統信仰體系複雜而多元!

    zalan見識南島 人文與知識 南島信仰 10月30日晚間10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世紀西方宗教進入台灣以前,台灣南島民族的「信仰」文化體系呈現多元,有單一神信仰、多神信仰、泛靈信仰…等等。流傳於台灣南島民族的口傳歷史、神話故事中不乏各種山靈、河靈、海神、太陽神、精靈以及祖靈等傳統信仰內涵。

    以泰雅族為例,泰雅族人以「祖靈」為信仰核心對象,他們認為人在死後會通過彩虹橋到達祖先的身邊,若未遵循祖先的遺命,將會從彩虹橋掉落至艱苦之地,為此,泰雅族人從古至今都一直遵循著Gaga(祖訓)的信仰觀念。

    另,在布農族的傳統信仰裡,是以「天」為主,敬天的概念其實在其他族群的傳統信仰裡亦存在著。台灣南島民族的敬天之意,一方面感謝天神給予人們諸多大自然的資源,例如陽光、雨水、風等,而另一方面亦是向天祈求豐衣足食。

    近代,台灣南島民族的傳統信仰體系的存在備受挑戰與威脅,甚至將西方信仰融入於族群傳統信仰中。堅守傳承千年的「傳統信仰」文化的少數人群,他們堅持著什麼呢?他們固守的原因又是什麼?回應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推動的自然生態與人類文化多樣性的目的上,這些多元的「傳統信仰」又存在著哪些續存的價值?

    演講資訊:

    講者 胡台麗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演講主題:排灣族與賽夏族的信仰特色:神、祖靈與異族靈 ️
    講者 林清美 台灣高山舞集文化藝術服務團創辦人
    演講主題:卑南族的傳統信仰

    節目資訊: ️
    主持人: 謝哲青 阿美族 ️
    時間:10月30日 (六) 晚間22:00-23:00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考古 #南島民族 #近代史 #樂舞 #歌謠 #信仰 #祭儀 #生態觀 #視覺藝術 #人文地理 #原住民文學 #台灣南島新世代 #航海民族 #南島人文與知識

     

    【南島歌謠】
    第5集|第1季|2022

    台灣南島民族的歌謠不是只為了歡樂而唱
    更多的是為與神靈與大自然環境連結
    zalan見識南島 人文與知識 南島歌謠
    10月23日晚點10點
    ---------------------------------
    延續上週第四集「南島樂舞」,第五集我們將深入談台灣南島民族的「歌謠」。
    台灣南島民族的「歌謠」因多元族群之故,各族群間語言互異顯著,孕育出豐富而多元的歌謠文化,這些歌謠反應了各民族間的世界觀、生態觀、信仰觀。
    1940~1950年代研究台灣原住民族音樂的日本音樂學者黑澤隆朝,他將原住民族的歌謠分為七類,包括祭典、咒詛、勞作、相思、飲酒、慶典、敘詩歌,而在形式上分成單音、複音、和音等。
    以泰雅族的史詩吟唱為例,耆老間透過祖先的訓勉以及個人情感之抒發,採即興的方式,做一來一往的吟唱,在泰雅族語稱作為「Lmuhuw」,而在泛文面族群(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的歌唱形式表現上,皆多由一人領唱,其他人接續輪唱第二部、第三部,故形成了疊瓦式複音的唱法。
    再從台灣南島民族的祭典當中可以看見,如迎靈歌、送靈歌、獵首歌、感謝歌等祭儀歌謠。
    另外,台灣部分的南島民族因生活環境處在沿海地帶,與海洋有著密切的連結,所以可以找到諸多與海洋文化相關的歌謠,如蘭嶼的達悟族有船祭、下水禮、划船、捕捉飛魚之歌,同樣的,阿美族及噶瑪蘭族也有海祭等歌謠。
    我們從歌謠之中可以聽到台灣南島民族的文化與生命故事,感受他們的生命經驗。歌謠中的歌詞就像是史冊中的文字,南島民族用歌謠書寫日常情懷、祭儀,也傳遞一個民族的史觀。
    欲了解節目精彩內容,請期待每週六晚間10點,原視16頻道 Zalan見識南島。
    ---------------------------------
     演講資訊:
     ️講師:國立屏東大學音樂學系助理教授 周明傑
     演講主題:臺灣原住民音樂航向全世界
     ️講師:Suming為米大創意有限公司創辦人 舒米恩
     演講主題:我想做個夢──文化與音樂
    ---------------------------------
     節目資訊:
     ️主持人: 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 10/23(六)晚間10:00-11:00
     ️第五集:南島歌謠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島樂舞】
    第4集|第1季|2022

     演講資訊:
     ️講者:林清財 台東大學音樂系教授
     ️演講主題:用歌來書寫-台灣原住民樂舞傳統

    1950年代日本音樂學者黑澤隆潮發現布農族吟唱的「pasibutbut/八部合音」,而發表「音節產生論」震驚國際音樂學界,顛覆了數百年認知上人類的音樂由單音、進入複音在進到合聲的發展推論!

    從被籲為人類音樂活化石的布農族「八部合音」,
    到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主題曲聽見阿美族的「老人飲酒歌」!
    甚至已少見於世的排灣族雙管鼻笛,
    多元、珍稀而存在於台灣的南島樂舞文化,
    身在台灣的我們真正認識多少呢?

    留存於傳統祭儀文化中的台灣南島樂舞,
    自日治時期以降可單獨成為表演性質的樂舞,
    歷經100多年的外在勢力干擾,
    還留有多少精神信仰層面的意義?
    面對現代化複雜因素的攪亂還能延續其獨特性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資訊:
     ️講者:陳昱豪 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原舞者)
     ️演講主題:從樂舞學習到文化實踐

    1990年代,那是台灣原住民主體意識甦醒抬頭的年代,一群離開部落到都市打拼的原民青年,為了傳承原住民族樂舞文化,打造原住民族共學的空間,在1991年,正式成立「原舞者」,至今已30年,30年來他們走遍無數個部落,做樂舞文化的田野調查,也在城市裡舞蹈歌唱,希望能讓民族樂舞文化的美好傳遞至部落以外的社會,這群原舞者的成員,希望繼續散佈台灣南島民族樂舞的精神與價值。
    欲了解節目相關精彩內容,請期待本週六10/16日晚間10點 Zalan見識南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10/16(六) 晚間10:00-11:00
     ️第四集:南島樂舞
     ️頻道:原視16頻道&fb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航海民族】
    第3集|第1季|2022

    演講資訊:
    講者:知名紀錄片導演 林建享
    演講主題:陸地的盡頭,才是世界的開始─海上浮具的陸地漂流

    講者:知名紀錄片導演 張也海・夏曼 
    演講主題:海洋人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資訊
    主持人: 謝哲青  阿美族

    【南島語系民族】
    第2集|第1季|2022

    演講資訊:
    講者: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院士 #李壬癸
    演講主題:南島民族
    李壬癸:「台灣最有可能是南島民族的起源地,就是從台灣開始才有南島民族,整個南島民族現在有四億多人口,有一千多種語言都屬於從台灣這個地方起源,然後擴散出去!」

    演講資訊:
    講者:海洋文學作家 夏曼‧藍波安
    演講主題:南島語族-我們住在不一樣的星球
    夏曼・藍波安:「講一個例子也就是說,我不去潛水抓魚,我不知道這個魚類的名稱,我不去划船我不去造船,我不知道這個樹是什麼樹,這個就是蘭嶼所講的身體先到,身體先到的時候你才能夠去解釋,在地文化的深度、廣度和它的廣袤性!」註解;廣袤:地理的面積,東西稱「廣」,南北稱「袤」。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明日首播9月25日晚間22:00~23:00 南島考古研究
    頻道:原視16頻道&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南島考古研究 】
    第1集|第1季|2022

    講者 劉益昌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所長
    演講主題:海洋不是阻隔而是道路
    講者 陳俊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副研究員
    演講主題:從「考古原住民」到「原住民考古」
    ------------------------------------------------
    大家期待已久的南島人文與知識性節目,就在明日晚間十點於原視16頻道首播,由 謝哲青主持的zalan見識南島將帶您透過知識內涵,重新連結台灣以及體認台灣在南島的重要性,進而觸摸南島民族的人文與價值,更藉由知識來遊歷南島,看見台灣。
    第一集邀請重量級的兩位考古專家分別為劉益昌所長及陳俊男博士,兩位專家將在節目當中帶觀眾朋友們透過考古學研究一起來窺探南島民族的歷史與脈絡。
    #本節目詳細內容請期待明日首播zalan見識南島。
    ------------------------------------------------
    節目資訊:
    主持人:謝哲青 阿美族
    時間:明日首播9月25日晚間22:00~23:00 南島考古研究
    頻道:原視16頻道&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同步播出

     


     

預告
劇照
相關資訊

第四季

考古權威劉益昌攜手知識作家謝哲青,展開ZALAN見識南島第四季更深入更宏觀的南島知識饗宴~

ZALAN見識南島感謝觀眾的支持,讓製作團隊得以有堅實的後盾繼續發展新的主題內容!

節目來到第四季,這一季為了讓節目內容所涉及的面向更廣,呈現內容更深入,我們從主持人的安排,節目內容的設計,以及視覺包裝,都將呈現新的風貌。

第四季的主持人,除了最具有知識形象與實力的謝哲青繼續擔綱重任以外,我們邀請了知名的考古權威劉益昌教授加入主持的行列,希望透過他對於南島議題的深入探究經驗,以及對台灣數千年歷史發展的研究所累積數十年的知識,為節目的厚度建立起紮實穩固的基礎。

本季節目內容包含了「國家寶藏系列」,希望透過呈現台灣本土所產出的重要古物,來探索台灣5千多年來的歷史發展;「國家民族祭儀系列」希望呈現各族主要祭儀的發展源頭、祭儀的意涵精髓以及祭儀所發展出各族在有形與無形文化上的特質,以促進社會各界對於原住民族的深度認知與理解;「從科學看南島系列」希望能從科學的嶄新視野認識原住民族所積累的知識內涵得以如何與大社會的脈動產生連結;「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系列」希望喚起大社會對於發生在台灣本土,在原住民各族的重大事件的關注,重新建構起屬於台灣這塊土地,但在歷史得洪流裡被我們所遺失的記憶。

除了上述四個大系列之外,還開發了「消失的人群」、「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現形記」等主題,希望在第四季可以更宏觀,也更細緻的從南島人群的視野,看見台灣,認識南島!

第二季 

第二季,我們將延續上一季的考古內容,
播出一系列4集與南島史前史有關的集數,
由5位優質的專家們共同呈現出,
南島民族從6千年前形成的最初,
一直到16世紀荷蘭統治台灣,
這中間大約5千多年來,
南島民族在台灣的形成、拙壯、擴散與沒落的過程,
透過在考古、歷史及相關領域的研究上,
爬梳出南島人群與文化在台灣的發展脈絡,
希望能一次讓觀眾看懂我們共同遺落的,
有關於台灣這塊土地過去鮮為人知的歷史,
為台灣為南島人群建立起屬於這塊土地的南島史觀!

除了史前史系列之外,
這一季特別邀請了吐瓦魯駐台全權大使的加入,
希望能讓這個節目實質的與其他南島地區的人們有所連結,
一起關注屬於南島文化圈所應關注的重大議題,
?莉梅大使將於節目中介紹吐瓦魯社會與文化的特質,
她也將在節目中呈現該國正面臨的氣候暖化的嚴重危機,
藉以呼籲所有南島民族甚至是全球都應共同關注,
一昧追求經濟發展的當代,
我們正在將地球推向危及人類危及自然生態的深淵,
只要地球氣候再上升1.5度,
該國國土將沉入海中而從世界地圖上消失,
今天是吐國,他日將可能是任何一個國家。

另外,第二季zalan見識南島還製作了「南島起源」,
希望能從南島語言的角度來討論南島文化與人群是否真從台灣向外擴散,
製作「南島語言現象與展望」來檢視複雜的台灣南島語的存續議題與價值,
製作「南島社會制度」來討論南島民族發展成國家或停留在部落社會的原因,
以及探索特有的命名文化背後所隱含的價值體系內涵,
製作「南島知識體系建構與管理」企圖呈現未發展出文字的民族,
如何借用他族文字一步一步將積累幾千年的民族知識,
以系統化的工具與方法留住珍貴的民族智慧,
製作「南島衣飾文化」介紹南島民族如何善用自然資源,
所發展出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質的衣飾文化,
製作「南島性別觀」以南島民族不同於華人文化、西方文化,
在不同性別上的觀念養成、社會角色、以及彼此包容的獨特價值觀,
製作「跟著文獻進部落」以透過文獻看見過往的部落面貌,
並討論不同身份與立場針對同一題目在文獻上所呈現出的價值差異,
製作「台灣南島建築」,以討論台灣南島各族在傳統建築上所呈現出,
與自然環境共存的智慧與巧思,
並期盼將傳統智慧結合現代科技為未來建築,
做更多有利於永續發展的建築巧思。

第一季

「zalan」一字源自於古南島語,意指路、軌跡、水痕、足跡、路徑等,在南島民族裡多有此同源詞,例如排灣族為djalan、阿美族為lalan…...

「Zalan見識南島」由謝哲青主持,是一個從南島語族視角重新連結台灣的人文知識節目,從南島語族觀點連結台灣多元人文知識體系,企圖重新確立南島文化在台灣應有的主體地位。是一個從南島語族視角重新連結台灣的人文知識節目,從南島語族觀點連結台灣多元人文知識體系,企圖重新確立南島文化在台灣應有的主體地位。

本節目期待成為社會大眾深入看見台灣原住民族群,進一步認識南島人文與知識的路徑。從南島語族觀點連結台灣多元人文知識體系,凸顯台灣原住民 族. 群之國家價值。促進社會各界對多元文化之理解與重視,推動多元化價值。 串連南島語族知識體系,提升原住民族歷史文化之能見度,推 展國際交流與對話。

相關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