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百工相

2016 | 共8集 | 普遍級 | 紀錄片

講自己的故事,重新與部落土地做連結

 

長久以來,屬於台灣原住民族各族群生活地域中的特有文化,幾乎被外來殖民文化主義和強勢文化所吞沒而日漸式微。部落的樣貌被改變了,人口跟著外移,最後都不得不被迫走向同化、接受文化衰退的結局。但如果仔細去部落看看就會發現,在許多部落裡仍有不少人在抵抗這樣的趨勢,並藉由在部落日常生活的各種實踐,重新定義文化、努力讓「文化再生」。

 

「文化再生」當然不是要歷史倒退,比較像是一種追尋傳統的智慧與腳步,逐漸打造新的部落認同的一種過程。

 

《部落百工相》節目製作的宗旨,不是尋找失落技藝的蛛絲馬跡,是紀錄仍舊存在於生活中的真實。以平實勤懇的態度深入部落,尋找部落百工與土地的故事。

 

 

  • Parayapay舉辦豐年祭
    第8集||2017

    阿美族有著制度完善的男子年齡階級組織,尤其是在部落有重大祭典時,階級組織的運作更是祭典能否圓滿完成的重要機制。

    台東鹿野Parayapay部落的豐年祭剛好遇上四年一次的階級晉升,除了有輪值到主辦豐年祭的階級要交接外,也有新進階的階級要命名。

    交接儀式上,新接任的階級排排站,向台下的長輩們介紹自己及家族。卸任的階級在一旁招待酒水,握手、擁抱,象徵責任傳承。而剛晉升的階級穿上華麗的族服,自信又驕傲地在場中賣力歌舞。Parayapay部落新進階級的命名方式會參考當時社會政經或民生議題,經過耆老提案、表決後共同選出,今年新進階級命名為「拉飛行傘」。

    Parayapay部落豐年祭期間,除了是男子年齡階級的運作和訓練外,也是婦女關懷部落獨居長輩和為喪家除喪的溫馨季節。婦女會利用豐年祭期間在部落踩街祈福、依序到喪家門口吟唱除喪詩歌,慰問並送祝福給喪家,化解喪家的悲傷與哀痛。接著邀請喪家加入歌舞行列,象徵幫喪家解除禁忌,重新開始迎接新的一年。

    豐年祭不是只有表象的唱歌跳舞,也包含訓練、守護、團聚、慶祝豐收和對來年的期待。

    Ca'wi製作三角網
    第7集||2017

    花蓮長濱Ca'wi靜浦部落因地理位置靠近秀姑巒溪出海口,秀姑巒溪等同於養育附近居民的母親之河,當地人熟知鰻魚跟蝦虎魚在什麼季節和時間,會從出海口洄游進入秀姑巒溪上游的特性,幾乎全年都有人在出海口捕撈鰻魚苗或魩仔魚(蝦虎魚幼苗)。

    滿潮前的傍晚,居民早已經準備好綠色三角網、戴著頭燈在河口卡位守候魚汛。當第一道滿潮的湧浪朝著秀姑巒溪出海口推進時,所有頭燈的開關幾乎同時被打開,透著綠色微光的三角網隨著一波波浪潮的節奏,放下、收起。燈火通明的夜晚,海浪聲和鰻苗入網袋的叩叩叩清脆聲響,交織成一首搏浪捕鰻苗的豐收樂章。

    場景換成出海口滿潮前的凌晨,搏浪捕鰻苗的交響餘韻尚未退去,手上的綠色三角網已經換成白色,調整一下身上的青蛙裝,準備繼續迎接幾乎和第一道曙光同時回到秀姑巒溪的蝦虎魚大軍。

    天剛亮,部落雜貨店門口的裁縫機上還留著尚未完成的三角網,老闆娘已經忙著收購居民剛捕獲回來的鰻魚苗和蝦虎魚苗,才剛數完鰻苗、就得接著清洗和包裝蝦虎魚苗,還要應付跟收購鰻魚苗的大盤商談個好價錢,這是部落「漁忙」季節的日常。

    Walo部落領路人
    第6集||2016

    隨著旅行習慣的改變,走馬看花、到此一遊的旅遊習慣漸漸被有主題的體驗式旅遊取代。旅行不再只是單純的消費行為,而是把自己放在用一種愉快的方式移動,帶著追尋和虔誠的心,來打開視野、來學習、來體驗不同地方的環境和人文。

    走一趟由賽夏族Walo’部落耆老領路的鵝公髻山步道,從入山前的祝禱、沿途的山林知識分享、特定植物與賽夏族群食、衣、住、行與祭典間密不可分的關係,深刻又有趣。

    賽夏族沒有頭目制度,部落事務由各氏族代表人參與合議,歲時祭儀分工仔細、各司所職,氏族制度具有多重的社會運作功能;因為有嚴謹的規範,各氏族間不會逾越規矩。

    原住民族的歲時祭儀不是熱鬧的歌舞康樂活動,有機會參與部落文化祭典時,用尊重學習的態度進入部落,跟著部落領路人重新認識腳下的土地和族群,入鄉隨俗。

    Pasikau文化教官
    第5集||2016

    因應社會變遷及族群主體意識抬頭,原住民族族群(語)教育議題的討論熱度方興未艾,各界也有不同的期待和建言。但是;如何落實與實踐?族群(語)教育該在家裡學?還是需由學校負責?各有論點。

    位於台東縣延平鄉的桃源國小,就學學生大多來自Pasikau部落的布農族,少部分是其他族群和外配第二代。儘管部落人口結構仍以布農族為主,每年的歲時祭儀和文化活動也都持續進行,然而學生家長大多外出在鄰近城鎮工作,加上家長本身也有文化斷層因素,族群(語)教育仍需依賴學校教學。

    原鄉學校的族群(語)教育畢竟擁有可以接觸的人文和環境條件都優於都市,學習狀況會比較落實、成效也比較好。但從小在原鄉建立的族群(語)基礎與自信,會不會隨著將來外出求學或工作時,離開部落越來越遠而產生變化?這才是族群(語)教育能否持續的隱憂。

    文化和語言是族群的命脈,族群(語)教育不應該只是階段任務。如果生活中缺乏族群文化可以維持的條件和環境,族群(語)教育是否還能在生活中落實?或許才是族群文化能否持續下去的關鍵。

    Meihoman種蓪草
    第4集||2016

    蓪草是台灣第一種被國外植物學家以拉丁文命名的植物,除了藥用外,最大的經濟用途是取其潔白的髓心滾裁成薄片製成蓪草紙。清代與日治時期,蓪草紙是當時高經濟價值的產物,質地良好的蓪草紙全部供銷國外,盛產蓪草的新竹地區也因此發展成蓪草紙業的重鎮。

    在日治時期,新竹一帶的蓪草被限定需由原住民來種植,取下的髓心統一由漢人收購,再運送至新竹市區刨取蓪草紙。除了質地良好的蓪草紙出口外銷外,次級的蓪草紙經過加工染色,被當時的紙花工藝師普遍利用製成蓪草紙花。在塑膠花還不普及的年代,觸感栩栩如生的蓪草紙花也成為外銷國外的熱門品,甚至帶動一波台灣內部蓪草工藝的巔峰。

    新竹五峰花園部落地名的由來也跟蓪草息息相關,客家人當初入山收購蓪草心時,見部落滿山的金黃色蓪草花盛開,於是就稱呼部落為花草園,花草園名稱沿用至今成為花園部落,當地人也以「蓪草的故鄉」之名自居。

    隨著蓪草產業榮景逐漸沒落,加上日治後期日本人推廣稻米耕種,大片的蓪草林被開墾為梯田,蓪草也逐漸消失在曾經以它命名的部落。

    在偶然的機緣下,台灣蓪草協會為了復振蓪草文化而找到了花園部落,在部落推廣蓪草花藝製作時也開啟部落耆老塵封已久的蓪草記憶。

    Sanglinliw採黃荊
    第3集||2016

    在以前,部落的命名很多都是以周遭環境樣貌或生態特色為參考依據而定。位於台東鹿野鄉台九線旁的山嶺榴部落,過去因部落遍地生長的黃荊樹,取自很多黃荊樹生長地方的阿美語Sanglinliw而命名為山嶺榴。

    黃荊樹全株具有特異的香味,也有藥用的功效,早期部落居民也會使用黃荊水來驅蟲、洗頭髮,甚至用曬乾後的黃荊葉來泡茶飲用,黃荊是與部落居民生活密不可分的民俗植物。

    Sanglinliw(山嶺榴)部落因人口大多外移,目前人口數僅約200多人。曾經遍地生長的黃荊樹也因多年來的經濟農業開墾逐漸被水稻田取代,雖與同村的永安部落同是阿美族部落,但卻不如永安部落發展的蓬勃,部落也漸漸失去特色。

    為了發展部落產業及找回部落特色,近年來部落族人開始組成協會投入黃荊樹的復育種植,由族人無償提供土地成立山嶺榴生態園區。並以黃荊樹的藥用特性及特異香味發展手工皂、香包、防蚊液、山榴茶、山榴鹼粽等特色產品。希望藉此能讓部落保有以Sanglinliw而命名為山嶺榴部落的意義,藉此逐漸打開自己的部落特色,進而永續部落文化發展。

    拍攝地點:sanglinliw 永隆部落

     

    Tjalja'avus畫話的人
    第2集||2016

    2009年莫拉克颱風侵襲,強風暴雨襲擊南台灣,洪水夾帶的泥沙土石讓來社溪潰堤沖入來義部落。2010年凡納比颱風再次重創,讓來不及重建的部落雪上加霜。風雨過後,部落遍布泥流、家在土石下,離開是最後的沉痛選項。

     

    2013年族人遷居新來義部落永久屋,原本熟悉的家園變得陌生,看似美輪美奐的永久屋每戶都長得一模一樣,有鑰匙卻找不到家!部落耆老對新的居住環境產生很大的適應問題需要克服。

    文化源自於部落,舊部落的記憶和風災過後的創傷都需要得到解脫。文化被迫斷了根,老人家會找各種理由相約回到舊部落,持續守護文化。在斷壁殘垣的舊家屋前小聚吟唱古謠,繼續與祖靈做連結,他們說部落的風比較涼。

    畫話的人用專屬於族群的圖騰與色調彩繪永久屋,將新來義部落永久屋死板冰冷的灰色金屬鋼架塗上大武山土地溫暖的顏色,用雲豹的花紋圖騰柔化死板的鋼骨線條。圖騰美化了新部落,讓老人家在新的環境裡有舊部落的熟悉感,也試圖讓畫裡族群神話傳說與文化寓意能夠繼續傳承給下一代,凝聚族人共識,讓新部落和舊部落一樣繼續被祖靈眷顧與祝福。

    拍攝地點:新來義部落永久屋

    人物介紹:部落圖騰彩繪師 古流(邱文雄)

     

    Iranmeylek划小船
    第1集||2017

    傳統上,蘭嶼達悟族的拼板舟是不允許外來遊客觸碰的。近年來,每年到蘭嶼旅遊的遊客人數屢創新高,偶而也傳出因遊客缺乏對當地文化的認知因而觸犯禁忌而引起衝突。

    部落該如何從被動的「被觀光消費的文化」轉換成由部落主導的「以部落主體帶動觀光」?東清部落的年輕人開始思考如何在文化禁忌與觀光需求間取得平衡,於是年輕人開始嘗試在每年Apiya vehan(達悟夜曆6月)所有捕撈飛魚的禁忌解除之後,開放讓遊客體驗划拼板舟。

    一趟約40分鐘的划拼板舟體驗,船主也是教練。在教練的解說下,先讓遊客認識拼板舟如何取材,為何小小一艘拼板舟需以將近十餘種不同材質的木頭來製作,蘭嶼島的天然森林資源有限,族人們透過什麼方式來約制讓森林資源永續。再透過實際的划船體驗,讓遊客感受划拼板舟時船槳吃水的力道、船隻航行在海面上的搖晃感與速度感,以及如何用船槳控制船身的平衡去對抗海浪起伏的力量。而在航程中,隨行的教練也會適時解說達悟族人跟飛魚有關的歲時祭儀與海洋文化,讓遊客加深認識達悟族。

    不只透過划拼板舟體驗的活動來讓外來遊客認識文化,部落日漸式微的造舟技術,也因開放推廣讓遊客拼板舟體驗後造成話題,刺激部落內部更多年輕人去學習製造拼板舟的技術。

     

    【人物介紹】拼板舟體驗教練 鐘惠明

    【Kapowan(達悟夜曆)】每年春季,魚族群順著黑潮來到蘭嶼,此時部落會舉行meyvanwa(召魚祭),儀式結束之後,宣告著飛魚季節來臨,可以開始捕撈飛魚了

    -Peykaokaod(達悟夜曆3月)-
    專務捕撈飛魚的月份,只能夜間以火把照明來捕捉飛魚

    -Papatow(達悟夜曆4月)-
    大船推回船屋,允許小船白天出海釣飛魚

    -meynganangana(慰勞節)-
    女人用陸蟹及芋頭糕,慰勞日夜捕魚維持家庭生計的男人,表達自已的愛意與感激

    -Peypilapila(達悟夜曆5月)-
    捕飛魚的季節即將結束,可以開始蒸煮飛魚

    -mipowapowag(點小米祝祈儀式)-

    -mapasowad(飛魚蒸煮節)-
    飛魚蒸煮節前飛魚只能用水煮,過了mapasowad就可以開始蒸煮飛魚,水煮飛魚的禁忌解除後,也意味著飛魚季即將結束

    -meywaik so zacong(丟魚骨儀式)-

    -Apiya cehan(達悟夜曆6月)-
    各部落陸續停止捕飛魚,並舉行收穫節的月份             

預告
劇照
相關資訊

製作團隊介紹

監製 / 朵悠.馬紹

策劃 / 莊哲人

製作人 / 編導 / 張家維

執行製作 / 陳慧芝

攝影 / 陳明葳  王孟群  張家維

剪接 / 張家維

相關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