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a跟土地學做飯

2022 | 普遍級 |  生活休閒

【ila跟土地學做飯】⠀⠀

跟著各國型男前進部落,展開部落的尋味之旅,採集並烹煮來自大地和原鄉的滋味。訴說更多關於“食物和人類之間的關係”,和土地學做飯、和部落傳統學烹調的秘密,進而珍惜所有得來不易的食物和對大自然的感恩。

它不只是一個美食節目,而是一趟尋找味道的旅行。來到部落,看見食物的原型、吃到到食物的原味,安心的品嚐大自然美好的滋味和小時候記憶中的種種美味。料理就是一種祝福,有來自大地和四季的祝福,和世世代代相傳的祝福,懷抱著對土地山海和文化傳承的感謝,呈現一道道充滿愛與祝福的料理。

  • 【卡納卡納富】
    第13集||2023

    【卡納卡納富】

    那瑪夏的深山裡,住了一群僅有三百多人的卡納卡納富族人。他們保留了傳承數百年的河祭,一代接一代的漁獵技術,還有絕無僅有的河流飲食。

    河祭在清晨進行 藏有什麼原因?

    神奇的空中撈魚 究竟是怎麼撈?

    在臺灣失傳五十年的古老美食螃蟹湯,五十年後,印度王子羅平,遵循著長老的指示一步一步重現世人。

    首次在媒體曝光,每到慶典時,族人可愛的伴手禮分享包,又是如何手作出它的俏模樣?

    【夏日森林限定料理】
    第12集||2023

     

    成長在德國森林的賀少俠,來到亞熱帶的苗栗森林,尋找賽夏族的夏日限定食材,跟著他一起前往蓬萊部落吧! 準備糯米糕向山神祈禱後和部落族人走向森林深處,有山羌愛吃的山蘇,還有人們愛吃的過溝菜蕨、夏日限定的擬德式雙蓋蕨,在大樹下的各式蕨類植物,賽夏族人各有不同的料理方式。 用充滿森林氣味的蕨類植物,以及在森林裡辛苦採集的蜜糖,做一杯夏日茶湯,和一桌蕨類大餐吧!

    【距離2973公里 太魯閣族VS馬來西亞竹筒飯 雙雄對決!?】
    第11集||2023

    馳乘在花蓮萬榮鄉Ciyakang(支亞干)部落山間,《ila跟土地學做飯》迎來本季超強「顏質」擔當一集,馬來西亞型男祖雄&大魯閣族Youtuber探險威狼Wilang,雖然有著相隔2973公里距離,但卻有著出乎意料對「鮮」「嫩」的堅持,只為做出最完美0.03公分薄~~膜口感竹筒飯!!

    究竟講求原味的竹筒飯&飄洋過海的馬來味竹筒飯又有什麼相同與不同呢?

    Wilang又是拿出哪樣「秘密武器」,讓竹筒飯當場升級成浪漫法式味?

    是怎樣的料理,只需要一把刀、一袋鹽,就能河邊一秒變大廚,不但瞬間征服祖雄的胃,讓他只吃一口就大喊「像極了愛情!」還親自取名為「太魯閣族清水溪竹筒水產養顏美容高顏質大拼盤」

    吃過原味竹筒飯,但你不一定吃過三色竹筒飯,四位充滿理想的太魯閣族年輕人,要告訴你,如何透過一根竹子、一步足跡和一首古調,和他們一起玩支亞干部落、大玩生活,過去或許你不熟悉Ciyakang支亞干部落,現在就跟著祖雄的一起出發吧!

    【台9線南迴公路 小米DO RE ME三重奏】
    第10集||2023

    Ila跟著土地學做飯』這集迎來了一對互動超可愛,是父子、朋友,同時更是旅行中好夥伴的瑞典型男「方馬丁+方安東」,兩個人一起到了最美麗的故鄉-台東太麻里鄉Lalauran拉勞蘭部落和達仁鄉Tjuabarh土坂部落,拜訪三位守護小米的排灣族達人,跟著sakinu •tepiq(戴明雄牧師)一起從趕小鳥、採收小米,再到小米脫殼秀,體驗手腳並用的收穫付出;與致力於小米料理推廣的Paules Lupiliyan(利曉鳳),學習親手DIY製作排灣族傳統小米美食cinavu(吉拿富)、Sinupiq a qavay (拉勞蘭DO RE ME)cinuku(芋頭小米糰),品嚐小米豐收滋味;再到Talem卡路風工坊尋找小米保種獵人LanpawKalijuvung一家人,瞭解小米對獵人的重要性,發現原來小米還有盪鞦韆、劈腿的種類,大家一起在樹屋下圍桌吃著Kalijuvung家的pinuljacengan 搖搖飯,聽著排灣族『一千把小米』的神與人傳說!

     

    不可錯過的一集,滿滿親子俏皮、互助與充滿愛的笑聲,迴盪在充滿大海味的台九線南迴公路上!

    【那些你以為不能吃的食材_布農族的花與香料、根莖類、豆子與烤肉】
    第9集||2023

    慢午MAL-U 在布農族語中有「駐足、停留、休息、暫停」的意思,多年前布農族主廚伊畢回到望鄉部落經營民宿,後來跟太太一起在部落經營起慢午廚房這個小空間,就是希望顧客能放慢步調。

    身為布農族的伊畢想嘗試不同的料理,他嘗試許多食材,將野生花草、香料入菜,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布農獵人冷式餐盒」,甚至獲選2022經濟部米食盒餐全國精選盒餐20強。

    今天喜劇演員布萊登要來拜訪主廚伊畢,他們要一起採集食材,製作便當,揭曉這個得獎餐盒裡的秘密!

    【採收祭典的暖身】
    第8集||2023

    生長在米文化之國
    來自日本青森的風田
    從小喜愛吃米飯也會做飯團

    為了準備敬獻給天神的貢品
    風田和太巴塱部落的資深美少婦們
    要用檳榔葉做工作餐的便當盒
    和美少婦們在田間採收
    一切純手工的脫粒、打穀
    用充滿太陽氣味的芋香紅糥米
    做成的酒釀和米糕、點心
    獻給太陽ina也送給辛勞工作的自己

    第7集
    第7集||2023
    【台20線南橫公路西段,舌尖上Masuhuaz布農山林味】
    第6集||2023

    Masuhuaz』,南橫公路西段最深山布農族部落,一個長滿黃藤的地方。

    相隔不到一個月,第二次再訪Masuhuaz的紐西蘭賽車手型男馬愷杰,卻迎來許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跟著tama Ilan搭上部落藍寶堅尼體驗把『路』砍出來!第一次秒感受20~30頭大豬、小豬團團包圍,步步進逼緊張感,挑戰徒手抓豬、載隻豬回廚房,看解剖高手的布農獵人如何殺豬分食,第一次製做的Savusavu撒富撒富和Buhul小米糕,部落主廚cina abus是會讓過關!?還是留部落查看呢!?跟著Marcus馬愷杰,一起前進Masuhuaz,品嚐布農山林味!

    【時間是美味的魔術師_阿美族的醃漬美味】
    第5集||2023

    花蓮豐濱《美奧的廚房》,是阿美族人林秋玉的夢想之地。秋玉喜歡做菜,喜歡分享料理,她也擅長「時間料理」醃漬,阿美族人總是擅長將當季食材,醃漬或是煙燻,隨著歲月,這些食材熟成,有了新的風味。

    在美奧的廚房不只能吃到煙燻鰹魚干,還有醃漬的蕗蕎、竹筍,當然,也少不了當季的新鮮海鮮。當秋玉的巧手之下,新鮮的當季食材,以及時間淬煉的醃漬食材,會蹦出什麼火花。她會端出什麼樣讓人驚喜的料理,跟愛吃的班傑分享?"

    【上山打獵不可少的「獵人便當」】
    第4集||2023

    十幾年前,花蓮海岸線的豐富部落頭目許永哲回到花蓮種咖啡,並且打造海岸咖啡的品牌,他不只要讓大家嚐嚐海味咖啡的好滋味,他更希望能打造一個讓部落青年能回家的產業。

    林諾凡是海岸咖啡的主廚,從小在部落長大,曾經用部落食材在日本的料理大賽中脫穎而出,這幾年他回到部落,用頭目種的咖啡、阿美族的野菜打造獨一無二的海岸咖啡料理。

    這次來拜訪他們的是廚佛瑞德(Fred),不按牌裡出牌,料理自由奔放,此次兩人的相遇又會蹦出什麼樣的火花?

    【當下盛產什麼,餐桌上就吃什麼】
    第3集||2023

    什麼是泰雅勇士代代相傳吃飯智慧!?
    在宜蘭縣大同鄉崙埤部落,
    又流傳著什麼勇士森林餐桌生活哲學!?
    來自西班牙擁有古希臘雕像般完美身材的型男佩德羅,
    是否能獲得泰雅勇士認可,學習到森林餐桌秘密!?

    從不為自己創意設限Temu.Yumin
    將來自媽媽味道的泰雅族傳統美食保留、融入創新研發,
    用最天然的調味料馬告、刺蔥一起烹調,
    以賜與我們自然美味的大地山林為餐桌,
    傳遞出『來部落‧吃道地原味』健康飲食觀念

    【一起在山海之間創作美味】
    第2集||2023

    大自然的食物是最美味的

    來自義大利的美味國度
    又熱愛潛水的吳子龍
    要進入傳統的阿美族部落
    跟著港口部落的朋友們
    體驗山與海的美味

    與海獵人一起潛水捕魚
    打開阿美族的永續冰箱
    吃最新鮮的魚
    還要喝有土地味道的酒
    更要採集小鳥送來的菜
    在月光下的潮間帶夜抓海鮮

    最後,和部落主廚爾嬈一起料理
    創作屬於他們的藝術料理與饗宴

    【煮飯的事 就交給土地吧】
    第1集||2023

    煮飯的事,都是交給誰呢?
    是媽媽?是廚師?還是另一半?
    在台東達魯瑪克部落,
    聽說煮飯的事,百年來都是交給土地?!
    這一次,型男廚師李易,
    要前進達魯瑪克部落,
    探訪土地煮飯的智慧。

     

    荖葉,對魯凱族人來說
    是野菜,是文化,也是思念
    看LILY姐
    如何將傳統美食
    幻化成無菜單料理
    透過食物
    聽見族人訴說心中的愛意
    看見南島語族食物的故事

預告
相關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