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存在影像系列

榮獲53屆休士頓國際影展歷史與考古類影片獎銅獎 

 

2022 |  保護級 | 紀錄片

「我,存在—原住民影像紀錄」系列以獵人為主軸。

 

  • 【Masetikay.從獵為人】
    第25集|獵人系列|2023

    「Masetikay」意指善於狩獵之人,也就是理解並遵循自然智慧的人

    「Maseti」,在阿美族語中是獵人對於「狩(漁)獵」或「採集」謙遜的表示,真正的獵人並不會向人明目張膽的說:「我要捕__獵物」!因為這是禁忌。
    Masetikay信奉大自然給予獵物的機緣,那些勉強獲取的獵物都會得到大自然的反噬,甚至有人因此而離開。
    阿美族(漁)獵人的養成,是待「土地」、「海洋」如同母親,不是將它佔為己有或消耗殆盡,而是如何崇敬祂,謙卑的與祂共存,並永續傳承給下一代。
    從年齡組織訓練到漁獵技能的養成,阿美族人千百年來對於海的尊敬和謙卑,也是成為「真正的人」的文化核心。

    【Mutralun.與山】
    第24集|獵人系列|2023

    進到山林裡,不是隨便進去,而是一種進入神聖之地的概念,須帶著乾淨的心,放下忌妒心,將心裡的、身體的、雜亂的、躁氣的放在外面,才能走進到山。進到山林如同空間與心態的轉換。

    卡大地布沒有「獵」這個概念,稱進到山為mutralun,走山,是藉由回到山林,回到舊部落領域行獵的過程,知道領域裡有什麼動植物,像上一輩學習山林知識和技能,知道如何在山林裡生存、採集和拿取。

    「我們沒有狩獵或獵人的概念,我們稱進到山林裡,熟知山林的智者為na mi’alrup ,領土的守護者」。卡大地布部落對於男子進到山林的行獵養成,從9-13歲的達古伐古範階級開始訓練,直到成年,成為具備mutralun真正行走於山,與山共處的人。所以不是「獵」這樣的理解,而是從空間的,心裡的,知識的,態度的各種具備,卡大地布部落如何在山林學習,如何成為感念、謙卑,與山在一起的人?

    【Ndaan Mpmaduk.入山】
    第23集|獵人系列|2023

    Ndaan Mpmaduk入山】

    Ndaan在太魯閣族語中,是「事」、「道」、「路」;Mpmaduk則是「狩獵」、「獵人」的意思;《入山》則蘊含了「進入荒野中狩獵的事蹟」,以及「狩獵之道 (Utux and Gaya)」的廣泛涵義。

     

    「如果沒有了那些山中的競逐和伏擊;沒有了那些射出的箭和流淌的鮮血,構築文明生活的一切都將不復存在。」-《Ndaan Mpmaduk 入山》以微觀的角度,凝視著人類世界的縮影。故事中的太魯閣族人遵循著祖先的狩獵文化,在部落傳統和現代文明交織的脈絡下與山林土地、動物及神靈共處。這個邊緣群體裡的互動關係,反映了一種社會化的現實與衝突,彷彿是人類文明在演進過程中的縮影。

  • 【kanggok阿長】
    第22集|勞動故我在|2022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服務於尖石鄉衛生所,大家口中的阿長-周玉英護理長,為早期台灣省政府衛生處培訓分發的護理助產合訓科公費畢業生,畢業後分發進入尖石鄉衛生所,由一個初出茅廬的新手小護士幹起,39年的歲月都奉獻給了尖石鄉。

        尖石鄉幅員遼闊,有三分之二屬於深山 (後山) 部落,醫療資源匱乏,由鄉衛生所醫護人員肩負起照護部落族人健康的使命。早期交通不便,醫療團隊在各部落做公共衛生服務,車子到不了的地方,就用機車、甚至是步行的方式進入。

        而護理師獨自駐點在偏遠的後山村落衛生室,在醫療團隊不在的時間,為工作受傷的族人縫合傷口、獨自為難產的孕婦順利接生…  { 碰到了,就一定得要想辦法為民眾處理。 }  護理長這麼說,秉持著這樣的信念,持續不斷的做著這許多的醫療服務。

        39年來,隨著交通及科技的進步,服務的方式改變,但服務的心不變。2020年以護理師的身分,獲得個人醫療奉獻獎,也讓大家看到這些長期在台灣各鄉鎮,守護著部落的雙手。

    【背山的人】
    第21集|勞動故我在|2022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近幾年來,征服百岳成為很多人挑戰自我,甚至是洗滌心靈的一種許諾 。台灣布農族人,散居在中央山脈兩側,早期日本探險家與登山者,從鳥居龍藏、伊能嘉矩到鹿野忠雄都得依賴他們的帶領,才得以窺見台灣高山的神祕面貌。一直到今天,這群布農族人,依然散居在中央山脈兩側,想要走進台灣高山,聘請他們擔任嚮導,依然是最令人安心的選擇。

     

    谷明光、吉佩懷、全有福,從事登山協作員的工作已經超過二十年,二十年來他們身兼揹工、嚮導、廚工甚至是救難隊員的角色。

    長久以來他們的重要性一直被依賴著,但他們受到的對待內心的酸楚卻很少人能明白。尤其當登山活動逐步走向更精緻商業化的包裝,在強大的競爭下帶客人上山早已不是原住民的專屬,如何兼顧登山安全同時帶入原住民的山林知識,把文化內涵融入於登山活動中,是他們未來以及下一代即將面臨的挑戰。

    【飛魚將來】
    第20集|勞動故我在|2022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海洋文學家與人類學家夏曼藍波安,早年大多在大島(臺灣)尋夢,卻受盡勞累、吃足苦頭,離家鄉的飛魚越來越遠...。
    終於,他決定返回蘭嶼,常住在紅頭村的家,並開始帶著兒子上山伐木、造舟,也陪同妻子一起種魚頭與山藥,準備迎接飛魚的到來。
    達悟人傳統的拼板舟造好了!這是一艘有雕刻的親子舟,夏曼帶著妻子與兒子,依照傳統習俗,將拼板舟裝滿了芋頭,並準備許多豬肉,送給聞訊來祝福的親友鄰居。
    夏曼親自開車,載著兒子與叔叔,從太陽最先出來的部落,開始邀請親友參加晚上的感恩宴,每家也都準備了魚乾相贈與祝福夏曼魚穫豐盛。感恩宴中,耆老們的吟唱非常美好,期望飛魚將來,新船下海,平安且豐收。
    拼板舟下水試航非常順利,靜置在八代灣的灘頭上,夏曼告訴兒子,達悟海洋民族與飛魚的故事。夜裡,兩人靜靜地划船出海,飛魚真的來了...!捕獲的飛魚,要在灘頭直接切割處理,然後帶回家中室內,燃燒龍眼木煙燻,飛魚燻好晾在院中,仍保持著飛揚海上的姿態。
     

    【月亮‧男人】
    第19集|勞動故我在|2023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月亮‧男人】勞動故我在  劇情介紹

        麗華導演2002年是馬耀的老闆,那時導演忙著策展原住民的藝文展,馬耀常常來借錄影機去拍攝太巴塱阿美族人在101大樓的工作,這大約50多人的同鄉一起從事高樓大廈最危險的吊裝工程,事實上並不是不怕,要賺錢就不怕高,像山羊爬高山一樣,穿梭在高處,一切都是為了衣錦還鄉!就如影片一開頭曾玉照說:「站這裡很高,下面像雞寮小小的,上面快到月亮,誰不怕? 我們是冒著風雨討生活」。

        部落的長輩萬開政回想當年沒飯吃、住草屋,被高利貸收走土地。

    鄭寶財1970年到沙烏地阿拉伯一去10年多,當年建設了利雅德機場、利雅德到吉達的公路,直到1980年兩伊戰爭才回鄉,說起這段阿美族男人為家漂流異國離家很遠,女人守在部落節儉度日,親情感到很深的受傷。

        導演和馬耀亦師亦友,雖然他回到部落20年了,仍經常去看望他,知道他得了舌癌恢復後,還持續在部落辛苦的山林勞動、砍伐、拆屋雜工。導演很心疼當年這群年輕的工人,翻出老DV帶一一對照尋訪現在大家日子過得還好嗎?何世政是工程領班,回想2002年3月31號正在興建的台北101大樓,當時樓上的塔吊,因為不堪地震侵襲,從51樓高的地方墜落到地面,壓壞好幾台車,也造成數人傷亡,自己的同學也是另一塔吊車手躲過一劫相擁哭泣。最後大家一起搜救到的小亮哥竟像小鳥般還好有保護網子掛在外牆,重組的傷痛至今難忘。

        導演找到新聞資料畫面王人傑受傷還繼續救人,如今卻傷病躺在家坐輪椅,灰白的頭髮瘦弱的身軀,人生還博著健康期待能繼續工作,持續的兄弟友誼就是再聽一次馬耀彈唱著這熟悉的Am吉他「阿美族林班歌」。

        李天源20年前染金髮愛哼唱得小伙子,個子雖小卻總是穩健走在高高的鋼樑上,使力的拉著很粗的鋼索。他現在靠自己一磚一瓦慢慢蓋著自己的家。

    徐清德回想331大地震和外勞逃命的景象仍是恐懼,從底層到101大樓掛上金色橫樑這天,政要名人慶賀這豐功偉業,太巴塱工人心情其實感到非常榮耀能參與蓋這曾是世界最高的大樓。

        馬耀是穿針引線的角色,黑夜裡,大家搭肩聚坐在都會的牆角馬路邊,喝著保力達飲料配家鄉的小菜,穿著藍色工人服講著族語與這美食時尚的101大樓形成貧富的矛盾對比。如今年華已逝的阿美族男人只有藉著八角風箏嗡嗡聲向天邊的祖靈傳遞心聲。

  • 《記憶的樣貌kebalan》
    第18集|第4季|2020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masan caucau成為真正的人》
    第17集|第4季|2020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導演|撒舒優·渥巴拉特

    片長|60分鐘

    語言|排灣族語、中文 

    播出時間

    首播 4/21(二) 晚間 22:00

    重播 4/27(一) 早上 09:00

           4/28(二) 下午 16:00

     

    影片簡介

    導演憶兒時在學習過程中,全是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教育,彷彿如 澳洲「失竊的一代」的學習方式。 本片將探討地磨兒民族實驗小學 教育的核心價值,分別從教師、家長、學生三者緊密的關係與結構 發展故事,來看見當代的族語復振及民族教育的重要。民族教育不 僅僅是文化扎根,更能建立深厚的族群意識和族群自信,雖然耆老 已漸漸凋零,族群文化也隨著時代快速流失,面對重重困境的地磨 兒實驗小學,還是很努力在當代教育環境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民族 課程。

    《Ta'u存在》
    第16集|第4季|2019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導演|sayungu  'e vayayana 林名遠
    片長|60分鐘
    語言|(主要)西拉雅族語、台語、中文

    播出時間
    首播 10/24 (四) 晚間 20:00
    重播 10/25 (五) 下午 13:00

    影片簡介
    島嶼是孕育人的立足之地,海洋是外來者的途徑。故事從西元1622年一艘荷蘭商船闖入臺灣外海的小琉球島嶼開始訴說,揭開荷蘭人對臺灣殖民掠奪的前哨戰。至今仍存在於西部平原的原住民族群部落聯盟,猶如當時一般的集結團聚,他們的歷史不被文字框架,他們用身體書寫著自己的歷史,他們一直存在著,也意味著臺灣歷史重新定義的開端。

    《Qyawan》
    第15集|第4季|2019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導演|莎韻西孟
    片長|60分鐘
    語言|泰雅族語、中文

    首播時間:4/9(二)22:00-23:00 首播  facebook 直播

    重播時段:
    4/10(三)16:00-17:00
    4/13(六)21:30-22:30
    4/16(二)16:00-17:00
     

    影片簡介
    雪山山脈底下的Qyawan(七家灣溪),位於宜蘭縣與台中市交界的武陵農場內。這裡以保育國寶魚的環境保護區而聞名,可惜唯獨泰雅族人與這條河流共生共存的回憶,已少有人傳述。

        來自Sqoyaw (環山部落)泰雅族的紀錄片導演莎韻西孟,從外公哈踴優豹年輕時拍攝的幻燈片照片中,燃起對於這片土地的好奇心。藉由拜訪耆老、踏查原鄉、以及組織族人製作「立體部落地圖」,以年輕一輩的眼睛,重新認識了土地、理解族人過往生活點滴與樣貌。

    《mata no angit 天空的眼睛》
    第14集|第4季|2019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導演|張也海‧夏曼
    片長|60分鐘
    語言|達悟族語、英文、中文

    首播時間:4/2(二)22:00-23:00 首播   facebook 直播

    重播時段:
    4/3(三)16:00-17:00
    4/6(六)21:30-22:30
    4/9(二)16:00-17:00
     

    影片簡介
    台灣四面環海,是南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地,一個十足的海洋國家。

    「海洋」這個空間與範圍,對達悟人及其他南島民族來說,豐厚的海洋資源,養活與豐富了島上的人與生活文化,是維持延續族群命脈與文化的重要元素。然而當海洋群島上的民族,受到了外來殖民強權的宰制與全球化資本主義的進入與剝削後,在地文化與知識,逐漸的被邊緣泡沫化了,特別表現在傳統航海、造船上的知識。
        本片的核心議題,是以當代台灣原住民族,在主流生活價值下,不論是在都市中生活,抑或是在原鄉中生活,因現代而讓傳統的知識與影響力,逐漸的在原住民族社會中式微,產生了族群文化認同感的改變。透過紀錄片中,族人生命故事的記實與保存島嶼傳統文化中的變遷與自省外;亦期望能夠與南太平洋海洋島嶼民族,從共同記憶當中的「海洋」作為一個聯結,將「海洋」當作是我們共同的鏡面,透過這個鏡像反射的景象,對於我們台灣原住民族與太平洋上的島嶼民族,在島嶼知識的復振運動中,讓彼此有一個分享交流的平台。

    《我不老我追球》
    第13集|第4季|2019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導演 | 伊誕巴瓦瓦隆
    片長 | 60分鐘
    語言 | 中文、排灣族語

    首播時間:3/26(二)22:00-23:00 首播  facebook 直播

    重播時段:
    3/27(三)16:00-17:00
    3/30(六)21:30-22:30
    4/1(一)09:00-10:00
    4/2(二)16:00-17:00
     

    影片簡介
    一個原住民部落的人文發展,其實就是整個台灣原住民族歷史情境的縮影,它隱藏了很多可愛的角落故事和待面對的問題,有傳統與文明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有長者對所謂老年的無奈,有長者面對死亡的態度,有部落文化傳統的遺失,也有處在許多角落的族人,面對當下生活奮鬥努力向上的精彩故事。

    於2009年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部落,面臨88莫拉克風災的大災難,迫使部落族人必須離開記憶成長的山上原鄉,但沒有因為災難的到來而完全失落和沮喪,反倒是接觸棒球運動,重新燃起希望,證明自己不老的精神,如今vuvu們各個都是棒球好手,在球場上揮棒的英姿,傳接球的動作都難不倒他們,vuvu們以自我的方式來表現活力,就像其中一位87歲的vuvu說:一直擁有對棒球的熱愛及興趣,如今可以參加球隊,成為不老棒球球員,穿上棒球衣總算圓了自己的棒球夢。擊出新生活,就從每星期日下午自發性的練習棒球開始,揮別八八風災的痛。

    《源起Puk Puk》
    第12集|第4季|2019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導演 | 勒嘎舒米
    片長 | 60分鐘
    語言 | 中文、阿美族語

    首播時間:3/19(二)22:00-23:00 首播  facebook 直播

    重播時段:
    3/20(三)16:00-17:00
    3/23(六)21:30-22:30
    3/26(二)16:00-17:00

     

    影片簡介
    Pukpuk(薄薄社),早期曾是花蓮南勢阿美族的傳統大部落之一,經二次世界大戰及中華民國執政之後,原本的Pukpuk陸續開始四分五裂,至今形成了Pukpuk(薄薄)、Cipawkan(吉寶竿)、Taracan(達拉讚)等部落,相隔了70餘年後,於2016年在Cipawkan(吉寶竿)頭目林明德的提議之下,各部落的青年們開始聚在一起,希望透過舉辦一場「源Pukpuk部落傳統年祭(Malalikid)」再次將彼此重新凝聚起來,他們是否能完成這次的集結,再次重現natoasay(承襲祖靈)曾經輝煌的Pukpuk呢?

    Pukpuk was one of the biggest communities of northern Pangcah in Hualien long time ago. After World War II and the governance of Kuomintang, Pukpuk tribe broke down into three communities: Pukpuk, Cipawkan and Taracan.70 years from the separation, in the year 2016, Ming-De, Lin the chief of Cipawkan, brought up the idea that to unite the youths together once again and held the traditional Harvest Festival of Yuan Pukpuk tribe. Could they succeed in recreating the "natoasay"(the heirship from the ancestor) alone with the great glorious Pukpuk?

  • 《不得不上路》
    第10集|第3季|2017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Sikawasay(祭司)是部落族人心靈的安慰者,也是與靈群的溝通者。

    世代的變遷卻催逼著部落傳統信仰的崩解 Sikawasay的凋零… 

    Sikawasay被認證為具有靈媒體質的人,俗稱「巫師」。

    Sikawasay 為部落農事祈福、消災解厄、化解疾病以及所有的疑難雜症。


    《不得不上路》是一部以花蓮阿美族里漏部落Sikawasay之生命故事為主題的紀錄片,紀錄這逐漸凋零的文化,展現阿美族人追尋靈魂的旅程。受西方宗教的影響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在阿美族部落中已不容易看到部落性大型的祭祖儀式,許多部落甚至已經沒有祭祀團體,常見的是原漢雙修身分的祭師或由不同地區祭師拚團而成的祭祀組織,這是現今極為普遍的阿美族宗教現象。或許是時代所趨,某種無可避免的涵化效應,正在部落中加速蔓延。

    巴奈.母路長期陪伴里漏部落祭師團體長達二十年,鑒於巫師急速流逝的現況,感於文化迫切消逝有保存的必要性,除了希望藉由影像記錄挽救消逝中的儀式,同時也為這群祭師留下生命中豐富的風景故事,而巴奈自己也在許許多多的生命經驗裡感受到,冥冥之中神靈也指引著巴奈走上這一條不得不去面對的道路,雖然百般的不得不,卻也嚐到將靈魂延伸拉長的美好經驗。

    《Lmuhuw言的記憶》
    第9集|第3季|2017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歷史口傳不能成為泰雅傳統領域、生存的依據?


    《Lmuhuw言的記憶》由一群歷經十多年記錄泰雅文史的工作小組,透過傳統領域的調查、Lmuhuw 吟唱紀錄,發掘耆老們記憶中的口傳歷史。Lmuhuw 被比喻為泰雅族的羅馬史詩,透過口說、吟唱、對話等各種方式,將祖先遷移的路線、訓誡、地名、歷史、生活規範、生態知識等傳承後代子孫。

    1895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治理台灣時期進行皇民化運動,要求島上的人民說日語。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退出台灣,國民政府進入台灣推行山地平地化運動,要求人民說中文。在社會變遷下,沒有文字的泰雅族文化及語言逐漸消失…

    縱然,政治人物質疑歷史口傳的合法性言猶在耳、文史工作者的凋零逝去,但【Lmuhuw言的記憶】想告訴泰雅族世世代代的孩子,先祖真實生存在這塊土地的印記。

  • 《Kalay ngasan,我們的家》
    第8集|第2季|2017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70年次,來自宜蘭南澳泰雅族的武塔國小老師Wilang,從小跟著耆老上山打獵學習藤編,有著一顆愛好泰雅文化的老靈魂,2014起他策劃武塔國小「尋根計畫」,帶著小朋友回到舊武塔部落,找回祖先們曾經居住過的地方,然而舊部落的家僅存一片片破舊的石板,家屋的樣子到底是什麼,開啟了Wilang對泰雅家屋的想像。

    對Wilang與熱愛編織的泰雅妻子Pisuy來說,「家屋」應該是一個可以生活的家,在這裡可以看到婦女編織著工藝器具,獵人用小米醃製起獵物,在平地展示用的家屋,已經喪失了「家」的功能,2106年初,夫妻倆決定在阿嬤留在半山腰的耕地,蓋一棟「會呼吸的泰雅家屋」,在那裡找回泰雅傳統的文化。

    Wilang和Pisuy在網路上發起「泰雅共工蓋家屋」的計畫,吸引了百多位熱愛泰雅文化的愛好者,無酬前來蓋屋,少數來自南投及桃園泰雅族的族人們,也因為蓋屋重新找到文化的認同,更接近祖靈的方向。

    2016年7月,這棟會呼吸的半穴居傳統屋,終於在眾人合力中完成。家屋完成後,Pisuy在屋外種苧麻復育小米田,Wilang也在這裏開啟了藤編課程,Wilang與Pisuy希望透過自力蓋泰雅家屋的行動,讓更多族人蓋起屬於他們的泰雅屋,讓整座山都是「我們的家」!

    首播時間:2017-01-11 晚間21:00~22:00

    《uz'ureman。蓋房子》
    第7集|第2季|2017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一群卑南族青年,在台東熾熱的豔陽下,感受生命的韌度。黑黝黝的皮膚,深邃大眼伴著冷峻表情,緊咬著牙克服各種難關,在部落與工地之間,他們有掙扎,也曾懷疑,但在「孩子的書屋」協助之下,房子一磚一瓦地逐漸成形,工班夥伴之間相互陪伴與鼓勵,他們開始有了成就感,開始相信自己有能力透過自身的力量,帶給更多人幸福與快樂。

    首播時間:2017-01-04 晚間21:00~22:00

    《作部落的人》
    第6集|第2季|2016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用部落的教育方式,教導我們自己的孩子,但政府不友善的條款,加上大社會的衝擊,讓在部落具有專業幼保資格的老師,越來越難處。作部落的人,以屏東美園和旭海兩個社區互助教保服務中心為主要紀錄對象,真實紀錄孩子學習的過程,呈現教保中心如何將文化和語言實踐在教學中,用部落自己的方式照顧孩子,在生活裡自然而然地發生。而在不友善的政策法令中,忠實的呈現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多次和政府倡議的過程,讓觀者更深刻地去思考教保中心所面臨的處境與國家政策法令的荒謬。在單一化的教育體制中,相信教保中心會帶給觀眾有更多的反思,也在台灣貧乏的多元文化教育體制裡,有更立體的民族教育方式。

    首播時間:2016-12-28 晚上21:00~22:00

    《wawa,我們的學校在哪裡?》
    第5集|第2季|2016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教育,是族群文化傳承的關鍵。
    在當代殖民政權和國家教育出現前,原住民的孩童在過往的傳統部落裡,可說是以山海為師的「大自然學校」和「部落有教室」的學習。但今日的原住民學童,其生活教育和學校教育卻已經有很大的差異。而本紀錄片是以「原住民教育」當作記錄的主軸,紀錄3位在不同環境下受教育的學童,有在原鄉部落生長與受教育的排灣族小朋友祈恩(就讀屏東縣口社國小四年級)、每天從部落到都市通勤唸書的樂勒滿˙安里夫(就讀屏東縣仁愛國小三年級)、從都市回部落定居的阿美族小朋友蔻兒亭˙阿道˙冉而山(就讀花蓮縣西富國小六年級),片中呈現父母親對孩子教育環境的抉擇以及孩子在就讀環境中所呈現的狀態,透過紀錄的過程,齊來關心「原住民教育」的議題。

    首播時間:2016-12-21 每週三 晚間21:00 ~22:00

  • 《古茶布安的小獵人》
    第4集|第1季|2015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古茶布安的小獵人》

    --------本片是唯一常住在舊好茶的獵人杜義雄Sigiyan ,守護部落重建家園,決心要和祖先在一起的真實紀錄。

    艷紅的馬櫻丹叢裡有殘破的舊好茶遺址,這裡是西魯凱族的發祥地。古茶布安Kucapungane是舊好茶族語名稱;因為這個名稱是屬里古烙雲豹的族群,也因名稱的象徵意義,形成這個族群慓悍的性格。

    1979年部落自舊好茶石版屋遷徙到南隘寮溪旁,這完全是為了教育與醫療。然而2009年八八風災引起的洪水吞沒了一 切…歷經多年苦難終於搬遷到禮納里社區,但是好茶族人依舊心繫山上舊部落。

    Sigiyan是真正的百合勇士。魯凱族視獵人為英雄 ,獵人必須有過人的智慧與堅忍的精神,要在山林裡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還要與動物鬥智鬥力拼個你死我活。冒這麼大的生命危險,難道只為了取得肉食以餵養族人嗎? 顯然不是,獵人的內在是探求生命的意義和精神價值。能配戴百合的獵人勇士,除了要捕獲6隻大公野豬之外,還要有分享族人的情操。

    小獵人Sigiyan就是那個重建石版屋,燃起一縷炊煙的人。他說:「這是我們的部落,我不要它滅亡。」 Sigiyan每天生一把火,溫暖石版屋,這縷煙讓祖靈知道他還在,點亮著燈,等待回家的族人。

    片長:56分鐘30秒

    導演:陳惠武

    製作公司:承新傳播有限公司

    《受訪者》  Sigiyan(杜義雄)

    《島上的水,養島上的人》
    第3集|第1季|2015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紀錄片「島上的水,養島上的人」影片簡介

    蘭嶼是一座地理環境範圍明確的海島,島上的達悟人在有限的生存資源下,發展出一套結合生活、生產、生態的社會運作方式。但近十幾年,島上生活環境與物質條件因主流價值引入已產⽣生巨大變化,過去謹守著開闢水源、耕作芋頭田、送芋禮的傳統生活與勞動的文化核心也因此鬆動,憂心島嶼珍貴的傳統的生活秩序與生態環境知識將漸消失,本⽚片從達悟族人「水源利用與管理」的傳統生活方式談起,企圖呈現達悟⼈人在島嶼上,經由水源利用所創造的環境、文化、與心靈(精神)知識的累積,與其發展出的歷史、傳說、祭儀等島嶼文化、族群認同與凝聚力等內容。

    以「島上的水,養島上的人」為題。亦即島上的水是養活島民「生命的源頭」,猶如母親的奶水,養活了達悟人,也撐起了島民的生活、生產與文化,可以說是延續族群命脈與文化的重要元素。

    本片除企圖透過紀錄片保存及維護達悟族傳統知識與生活文化外,也盼達悟族在「水源利用與管理」的傳統知識,提供以經濟發展為主而忽略人與自然生態關係,及思索水資源耗竭等議題時的另一種觀點,使本紀錄片能扮演翻轉世界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

    片長:60分鐘

    工作人員:

    導演 張也海.夏曼

    攝影 張也海.夏曼

    族語翻譯 張也海.夏曼

    空拍 姚漢明

    後期製作 潘至峯

    配樂 陳建年

    【受訪者】

    黃杜混、郭月桂、郭建平

    《豐年非祭》
    第2集|第1季|2015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豐年非祭》

    如何在枯竭的歷史傳函裡復甦新生的芽

      如何在巨大的文化裂痕中灌溉古老的根

    必須避開祭祀文化而舉辦豐年節時

    一群因為復興文化而滿腔熱血的隆昌青年

    一個因為外來宗教停了64年豐年祭的部落

    四季交替、歲月更迭,生活裡的一切,都跟著時代的演進不停往前,包括文化信仰和傳統的改變。外來宗教一直都和沿海部落有緊密的關連,不管是資源或是部落型態;甚至於在傳統文化領域裡都有不小的因果關係。期望這一個記錄台東隆昌部落復興傳統文化目標的過程,來了解豐年祭與宗教的連結和互動,除了能夠平衡每一個人的立場,也能夠興起一股復振文化的浪潮。

    透過攝影鏡頭的記錄,可以清楚的看到,過去的美好與傷痕,也能夠看到歷史留下的足跡,更能看到在漢文化的浪潮裡,部落青年努力追尋阿美族靈魂的熱血與感動。

    片長:58分鐘

    製作公司:打鹿岸工作室

    導演:馬耀‧喇外

    導演顧問:喇外‧達賴

    拍攝顧問:吳筱帆

    企劃:林曉薇

    攝影:馬耀‧喇外 林光亮

    族語翻譯:高金龍

    行政執行:趙哲櫻  李淑慧

     

    【受訪者】

    陳黃清春、陳威華、蔡天勇、蔡秀梅、吳筱帆、陳明星

    【精彩呈現】

    《山部落海部落》
    第1集|第1季|2015

    因著作權限制,僅供原視頻道收視

    《山部落海部落》紀錄片簡介

    2014年6月,部落快要豐年祭的季節,另一邊的土地森林有召喚,兩位台灣山海子民pulima,相遇在法國,在香檳亞登區,開啟藝術創作的心靈交流旅程。

    山部落 vecik沈穩,海部落 tapelik奔放,在風中抓住當代藝術文字,書寫大地公義,閱讀生態環境有智慧。

    片長  54分鐘

    導演  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

    製作公司 伊誕創藝視界企業社

    企劃  郭悅

    【受訪者】
    《山部落》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

    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台灣原住民排灣族。

    伊誕生長在山林環繞、人文藝術豐富的屏東縣三地門鄉達瓦蘭(大社)部落。

    伊誕的藝術創作多元,舉凡詩、散文、圖案設計、影像、裝置藝術及自88風災後在視覺藝術上的表現風格《紋砌刻畫》。伊誕希望透過「紋」路疊「砌」雕「刻」「畫」色的創作理念與過程,延伸族人對vecik(大地紋路、線條、文字)的美學概念,也藉新的創作風格注入一個心靈重建的力量和夢想。

    《海部落》藝術家/伊祐.嗄照

    伊祐.嗄照(Iyo Kacaw),台灣原住民海岸阿美人。

    伊祐住在花蓮港口部落(Makuta'ay),海洋是部落獵場,也是大家的「冰箱」。常聽老人說海洋的故事,深知以前部落佈滿海洋生物棲息的礁岩,外海溫暖的黑潮,更帶來豐沛的漁獲,海底遍是多彩眩目的珊瑚,魚群穿梭優游,生命力十足。現在卻變的一片黑白,整個海底都褪色了,覆蓋好幾層網,令人痛心,於是開始透過創作傳達當代海岸部落處境,同時表達對環境議題的深刻體認。

    《關於紀錄片導演》

    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

    在拍攝紀錄片的這些年,伊誕認為,原住民必須創造影像的部落文學與藝術性,〈那位手背上有刺繡的人〉、〈達瓦蘭的彎彎路〉、〈在那山說故事的人〉、〈傳唱愛戀的兄弟〉以及〈山上的風很香〉等紀錄片,都是伊誕嘗試以文學詩意的觀點,創造原住民族的另一種影像美學。而他在視覺藝術的創作風格,善於表現精緻細膩、構圖維美、用色大膽的表達作品的文學視野及當代性。

    【精彩呈現】

預告
相關資訊

勞動故我在系列

以「我,存在—原住民影像紀錄」系列四部影片為主軸,訴說台灣原住民族勞工的美麗與哀愁,並為他們的辛勞與付出留下珍貴的紀錄。

 

 

第四季

《我,存在-原住民影像記錄》鏡頭深入台灣原住民族群各個面向,探討族人當代文化、生活、傳統慣習等議題,呈現最貼近部落的面貌。

《我,存在-原住民影像紀錄》第四季自3月19日起每周二晚間10:00在原視頻道。
 

3月19號  《 源起 puk puk》
Pukpuk(薄薄社),早期曾是花蓮南勢阿美族的傳統大部落之一,經二次世界大戰及中華民國執政之後,原本的Pukpuk陸續開始四分五裂,至今形成了Pukpuk(薄薄)、Cipawkan(吉寶竿)、Taracan(達拉讚)等部落,相隔了70餘年後,於2016年在Cipawkan(吉寶竿)頭目林明德的提議之下,各部落的青年們開始聚在一起,希望透過舉辦一場「源Pukpuk部落傳統年祭(Malalikid)」再次將彼此重新凝聚起來,他們是否能完成這次的集結,再次重現natoasay(承襲祖靈)曾經輝煌的Pukpuk呢?
 

3月26號  《 我不老,我追球 》
一個原住民部落的人文發展,其實就是整個台灣原住民族歷史情境的縮影,它隱藏了很多可愛的角落故事和待面對的問題,有傳統與文明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有長者對所謂老年的無奈,有長者面對死亡的態度,有部落文化傳統的遺失,也有處在許多角落的族人,面對當下生活奮鬥努力向上的精彩故事。

於2009年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部落,面臨88莫拉克風災的大災難,迫使部落族人必須離開記憶成長的山上原鄉,但沒有因為災難的到來而完全失落和沮喪,反倒是接觸棒球運動,重新燃起希望,證明自己不老的精神,如今vuvu們各個都是棒球好手,在球場上揮棒的英姿,傳接球的動作都難不倒他們,vuvu們以自我的方式來表現活力,就像其中一位87歲的vuvu說:一直擁有對棒球的熱愛及興趣,如今可以參加球隊,成為不老棒球球員,穿上棒球衣總算圓了自己的棒球夢。擊出新生活,就從每星期日下午自發性的練習棒球開始,揮別八八風災的痛。
 

4月2號  《 mata no angit/天空的眼睛 》 
台灣四面環海,是南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地,一個十足的海洋國家。「海洋」這個空間與範圍,對達悟人及其他南島民族來說,豐厚的海洋資源,養活與豐富了島上的人與生活文化,是維持延續族群命脈與文化的重要元素。然而當海洋群島上的民族,受到了外來殖民強權的宰制與全球化資本主義的進入與剝削後,在地文化與知識,逐漸的被邊緣泡沫化了,特別表現在傳統航海、造船上的知識。

    本片的核心議題,是以當代台灣原住民族,在主流生活價值下,不論是在都市中生活,抑或是在原鄉中生活,因現代而讓傳統的知識與影響力,逐漸的在原住民族社會中式微,產生了族群文化認同感的改變。透過紀錄片中,族人生命故事的記實與保存島嶼傳統文化中的變遷與自省外;亦期望能夠與南太平洋海洋島嶼民族,從共同記憶當中的「海洋」作為一個聯結,將「海洋」當作是我們共同的鏡面,透過這個鏡像反射的景象,對於我們台灣原住民族與太平洋上的島嶼民族,在島嶼知識的復振運動中,讓彼此有一個分享交流的平台。

4月9號  《 Qyawan/七家灣 》
雪山山脈底下的Qyawan(七家灣溪),位於宜蘭縣與台中市交界的武陵農場內。這裡以保育國寶魚的環境保護區而聞名,可惜唯獨泰雅族人與這條河流共生共存的回憶,已少有人傳述。

來自Sqoyaw (環山部落)泰雅族的紀錄片導演莎韻西孟,從外公哈踴優豹年輕時拍攝的幻燈片照片中,燃起對於這片土地的好奇心。藉由拜訪耆老、踏查原鄉、以及組織族人製作「立體部落地圖」,以年輕一輩的眼睛,重新認識了土地、理解族人過往生活點滴與樣貌。

第三季

《我,存在-原住民影像記錄》秉持節目初衷,

從原住民主體出發、長期觀察、真實記錄在部落的每一個故事,

將鏡頭深入在部落深耕數十年的文化工作者,

探討當代原住民議題、呈現最貼近部落的面貌。

《我,存在-原住民影像紀錄》自3月7日起每周三晚間9:00在原視頻道

 

3月7號  《Lmuhuw言的記憶》

歷史口傳不能成為泰雅傳統領域、生存的依據?

 【Lmuhuw言的記憶】由一群歷經十多年記錄泰雅文史的工作小組,透過傳統領域的調查、Lmuhuw 吟唱紀錄,發掘耆老們記憶中的口傳歷史。Lmuhuw 被比喻為泰雅族的羅馬史詩,透過口說、吟唱、對話等各種方式,將祖先遷移的路線、訓誡、地名、歷史、生活規範、生態知識等傳承後代子孫。
    1895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治理台灣時期進行皇民化運動,要求島上的人民說日語。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退出台灣,國民政府進入台灣推行山地平地化運動,要求人民說中文。在社會變遷下,沒有文字的泰雅族文化及語言逐漸消失…
    縱然,政治人物質疑歷史口傳的合法性言猶在耳、文史工作者的凋零逝去,但【Lmuhuw言的記憶】想告訴泰雅族世世代代的孩子,先祖真實生存在這塊土地的印記。


 

3月14號 《不得不上路》

Sikawasay(祭司)是部落族人心靈的安慰者,也是與靈群的溝通者。

世代的變遷卻催逼著部落傳統信仰的崩解 Sikawasay的凋零… 

Sikawasay被認證為具有靈媒體質的人,俗稱「巫師」。

Sikawasay 為部落農事祈福、消災解厄、化解疾病以及所有的疑難雜症。

【不得不上路】是一部以花蓮阿美族里漏部落Sikawasay之生命故事為主題的紀錄片,紀錄這逐漸凋零的文化,展現阿美族人追尋靈魂的旅程。受西方宗教的影響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在阿美族部落中已不容易看到部落性大型的祭祖儀式,許多部落甚至已經沒有祭祀團體,常見的是原漢雙修身分的祭師或由不同地區祭師拚團而成的祭祀組織,這是現今極為普遍的阿美族宗教現象。或許是時代所趨,某種無可避免的涵化效應,正在部落中加速蔓延。
    巴奈.母路長期陪伴里漏部落祭師團體長達二十年,鑒於巫師急速流逝的現況,感於文化迫切消逝有保存的必要性,除了希望藉由影像記錄挽救消逝中的儀式,同時也為這群祭師留下生命中豐富的風景故事,而巴奈自己也在許許多多的生命經驗裡感受到,冥冥之中神靈也指引著巴奈走上這一條不得不去面對的道路,雖然百般的不得不,卻也嚐到將靈魂延伸拉長的美好經驗。


 

3月21號  《高砂的翅膀》

矗立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戰場上「高砂的翅膀」紀念碑,

喚著高砂義勇隊的靈魂回到故鄉…

彷彿唱著阿美族的一首歌:「朋友,請幫我帶一雙翅膀來讓我回家,我的朋友~」

1943-1945年期間,日軍組織台灣原住民族青年組成高砂義勇隊,前往太平洋戰場作戰。有的人幸運回到台灣,大多數的人則戰死沙場.回來的人從日本人變成中國人,陣亡的高砂義勇隊員靈魂則去了哪裡?
    阿美族藝術家希巨.蘇飛與台東地區的高砂義勇隊後代隨著導演回到巴布亞新幾內亞戰場,製作了一座「高砂的翅膀」紀念碑,祈求那些戰死異域的靈魂能乘著翅膀回到故鄉。
    一行人完成任務回到台灣後,希巨.蘇飛的小女兒莫名得了一種怪病,各大醫院皆束手無策,直到一位道士指出希巨.蘇飛身後跟了7-8位著日本軍裝的靈魂…這些戰死的靈魂們,真的回來了嗎?

 

第二季

『我存在-原住民影像紀錄』,我們著重孩子的教育現場與環境,觀察族人追尋文化,從蓋自己的房子開始;存在,是一種自我探索的過程,證明自己的真實,真切從作當中,從現場感受,看見自己的價值,也看見事情的根源與發展;存在,也是一種狀態,不管外界衝擊如何強大,或者如何從無形中的價值觀,潛移默化的影響每一個人,但終有族人,從文化的角度,實踐並從中找到答案,後來有了新的體會,讓存在,成為一種力量,也對文化有更深度的體悟。

《wawa 你的學校在哪裡?》
在部落上學?還是到平地競爭?
我們該給孩子,甚麼樣的教育?
為了孩子的教育與競爭力,
最後的決定,往往牽動著一整個家庭的生活…
只是孩子的童年需要的養分,很多時候,不是教科書上的種種…
但父母難為,誰都不想拿孩子的未來,下沒有把握的賭注,
透過導演觀察三個不同成長環境孩子的現場,
一個是部落、另一個是部落和都會之間
紀錄片沒有給答案,
卻給家長更多思考的空間...。

《作部落的人》
曾有人說過,受教育,是漢化的開始,
在還沒受到國民教育的學齡前小孩,
該給他們甚麼樣的幼兒環境?
而當族人文化,
越來越成為原住民族社會內部的顯學,
我們的教育,是否也該更新,
堂堂正正做個部落人,
從幼兒開始。

一群人重視部落幼托的老師們,
面對教育政策的不友善,
他們該如何爭取與說服,
讓學齡前的孩子接受部落教育?

紀錄片讓畫面說話,真實紀錄教育現場,
教育政策是否會轉彎,
一切未完待續?

《'uz'ureman蓋房子》
部落和蓋房子的工地之間,他們掙扎、挫折、不被在乎,
後來有了陪伴、參與部落祭典,等到書屋房蓋好後,
這群卑南青年轉變信念,相信自己也認同部落!

《Kalay Nagasan 我們的家》
希望文化,是活出來的,而不是揣摩,一對泰雅青年夫妻,從蓋房子開始,
背負各種質疑,最後,傳統家屋終於蓋好了,對於文化的詮釋,
有了更多新的體悟。

2016-12-21 每週三 晚間21:00 敬請鎖定16頻道

第一季

台灣原住民族為南島語系民族,依語言學、考古學和文化人類學等的研究推斷,台灣原住民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至少已有8,000年之久。即使時代的洪流,沖淡了我們的色彩、我們的語言、我們的信仰….但帶不走我們對土地、對母體文化的依賴。『我,存在-原住民影像紀錄』試圖從影像紀錄工作者,用影像真實記錄當代原住民族人生活、文化、語言、藝術、人文、環境等不同面向之議題的影片,從原住民主體出發,刻劃台灣原住民既有的面貌。

相關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