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存在—原住民影像紀錄」系列以獵人為主軸。
勞動故我在系列
以「我,存在—原住民影像紀錄」系列四部影片為主軸,訴說台灣原住民族勞工的美麗與哀愁,並為他們的辛勞與付出留下珍貴的紀錄。
第四季
《我,存在-原住民影像記錄》鏡頭深入台灣原住民族群各個面向,探討族人當代文化、生活、傳統慣習等議題,呈現最貼近部落的面貌。
《我,存在-原住民影像紀錄》第四季自3月19日起每周二晚間10:00在原視頻道。
3月19號 《 源起 puk puk》
Pukpuk(薄薄社),早期曾是花蓮南勢阿美族的傳統大部落之一,經二次世界大戰及中華民國執政之後,原本的Pukpuk陸續開始四分五裂,至今形成了Pukpuk(薄薄)、Cipawkan(吉寶竿)、Taracan(達拉讚)等部落,相隔了70餘年後,於2016年在Cipawkan(吉寶竿)頭目林明德的提議之下,各部落的青年們開始聚在一起,希望透過舉辦一場「源Pukpuk部落傳統年祭(Malalikid)」再次將彼此重新凝聚起來,他們是否能完成這次的集結,再次重現natoasay(承襲祖靈)曾經輝煌的Pukpuk呢?
3月26號 《 我不老,我追球 》
一個原住民部落的人文發展,其實就是整個台灣原住民族歷史情境的縮影,它隱藏了很多可愛的角落故事和待面對的問題,有傳統與文明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有長者對所謂老年的無奈,有長者面對死亡的態度,有部落文化傳統的遺失,也有處在許多角落的族人,面對當下生活奮鬥努力向上的精彩故事。
於2009年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部落,面臨88莫拉克風災的大災難,迫使部落族人必須離開記憶成長的山上原鄉,但沒有因為災難的到來而完全失落和沮喪,反倒是接觸棒球運動,重新燃起希望,證明自己不老的精神,如今vuvu們各個都是棒球好手,在球場上揮棒的英姿,傳接球的動作都難不倒他們,vuvu們以自我的方式來表現活力,就像其中一位87歲的vuvu說:一直擁有對棒球的熱愛及興趣,如今可以參加球隊,成為不老棒球球員,穿上棒球衣總算圓了自己的棒球夢。擊出新生活,就從每星期日下午自發性的練習棒球開始,揮別八八風災的痛。
4月2號 《 mata no angit/天空的眼睛 》
台灣四面環海,是南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地,一個十足的海洋國家。「海洋」這個空間與範圍,對達悟人及其他南島民族來說,豐厚的海洋資源,養活與豐富了島上的人與生活文化,是維持延續族群命脈與文化的重要元素。然而當海洋群島上的民族,受到了外來殖民強權的宰制與全球化資本主義的進入與剝削後,在地文化與知識,逐漸的被邊緣泡沫化了,特別表現在傳統航海、造船上的知識。
本片的核心議題,是以當代台灣原住民族,在主流生活價值下,不論是在都市中生活,抑或是在原鄉中生活,因現代而讓傳統的知識與影響力,逐漸的在原住民族社會中式微,產生了族群文化認同感的改變。透過紀錄片中,族人生命故事的記實與保存島嶼傳統文化中的變遷與自省外;亦期望能夠與南太平洋海洋島嶼民族,從共同記憶當中的「海洋」作為一個聯結,將「海洋」當作是我們共同的鏡面,透過這個鏡像反射的景象,對於我們台灣原住民族與太平洋上的島嶼民族,在島嶼知識的復振運動中,讓彼此有一個分享交流的平台。
4月9號 《 Qyawan/七家灣 》
雪山山脈底下的Qyawan(七家灣溪),位於宜蘭縣與台中市交界的武陵農場內。這裡以保育國寶魚的環境保護區而聞名,可惜唯獨泰雅族人與這條河流共生共存的回憶,已少有人傳述。
來自Sqoyaw (環山部落)泰雅族的紀錄片導演莎韻西孟,從外公哈踴優豹年輕時拍攝的幻燈片照片中,燃起對於這片土地的好奇心。藉由拜訪耆老、踏查原鄉、以及組織族人製作「立體部落地圖」,以年輕一輩的眼睛,重新認識了土地、理解族人過往生活點滴與樣貌。
第三季
《我,存在-原住民影像記錄》秉持節目初衷,
從原住民主體出發、長期觀察、真實記錄在部落的每一個故事,
將鏡頭深入在部落深耕數十年的文化工作者,
探討當代原住民議題、呈現最貼近部落的面貌。
《我,存在-原住民影像紀錄》自3月7日起每周三晚間9:00在原視頻道
3月7號 《Lmuhuw言的記憶》
歷史口傳不能成為泰雅傳統領域、生存的依據?
【Lmuhuw言的記憶】由一群歷經十多年記錄泰雅文史的工作小組,透過傳統領域的調查、Lmuhuw 吟唱紀錄,發掘耆老們記憶中的口傳歷史。Lmuhuw 被比喻為泰雅族的羅馬史詩,透過口說、吟唱、對話等各種方式,將祖先遷移的路線、訓誡、地名、歷史、生活規範、生態知識等傳承後代子孫。
1895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治理台灣時期進行皇民化運動,要求島上的人民說日語。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退出台灣,國民政府進入台灣推行山地平地化運動,要求人民說中文。在社會變遷下,沒有文字的泰雅族文化及語言逐漸消失…
縱然,政治人物質疑歷史口傳的合法性言猶在耳、文史工作者的凋零逝去,但【Lmuhuw言的記憶】想告訴泰雅族世世代代的孩子,先祖真實生存在這塊土地的印記。
3月14號 《不得不上路》
Sikawasay(祭司)是部落族人心靈的安慰者,也是與靈群的溝通者。
世代的變遷卻催逼著部落傳統信仰的崩解 Sikawasay的凋零…
Sikawasay被認證為具有靈媒體質的人,俗稱「巫師」。
Sikawasay 為部落農事祈福、消災解厄、化解疾病以及所有的疑難雜症。
【不得不上路】是一部以花蓮阿美族里漏部落Sikawasay之生命故事為主題的紀錄片,紀錄這逐漸凋零的文化,展現阿美族人追尋靈魂的旅程。受西方宗教的影響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在阿美族部落中已不容易看到部落性大型的祭祖儀式,許多部落甚至已經沒有祭祀團體,常見的是原漢雙修身分的祭師或由不同地區祭師拚團而成的祭祀組織,這是現今極為普遍的阿美族宗教現象。或許是時代所趨,某種無可避免的涵化效應,正在部落中加速蔓延。
巴奈.母路長期陪伴里漏部落祭師團體長達二十年,鑒於巫師急速流逝的現況,感於文化迫切消逝有保存的必要性,除了希望藉由影像記錄挽救消逝中的儀式,同時也為這群祭師留下生命中豐富的風景故事,而巴奈自己也在許許多多的生命經驗裡感受到,冥冥之中神靈也指引著巴奈走上這一條不得不去面對的道路,雖然百般的不得不,卻也嚐到將靈魂延伸拉長的美好經驗。
3月21號 《高砂的翅膀》
矗立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戰場上「高砂的翅膀」紀念碑,
喚著高砂義勇隊的靈魂回到故鄉…
彷彿唱著阿美族的一首歌:「朋友,請幫我帶一雙翅膀來讓我回家,我的朋友~」
1943-1945年期間,日軍組織台灣原住民族青年組成高砂義勇隊,前往太平洋戰場作戰。有的人幸運回到台灣,大多數的人則戰死沙場.回來的人從日本人變成中國人,陣亡的高砂義勇隊員靈魂則去了哪裡?
阿美族藝術家希巨.蘇飛與台東地區的高砂義勇隊後代隨著導演回到巴布亞新幾內亞戰場,製作了一座「高砂的翅膀」紀念碑,祈求那些戰死異域的靈魂能乘著翅膀回到故鄉。
一行人完成任務回到台灣後,希巨.蘇飛的小女兒莫名得了一種怪病,各大醫院皆束手無策,直到一位道士指出希巨.蘇飛身後跟了7-8位著日本軍裝的靈魂…這些戰死的靈魂們,真的回來了嗎?
第二季
『我存在-原住民影像紀錄』,我們著重孩子的教育現場與環境,觀察族人追尋文化,從蓋自己的房子開始;存在,是一種自我探索的過程,證明自己的真實,真切從作當中,從現場感受,看見自己的價值,也看見事情的根源與發展;存在,也是一種狀態,不管外界衝擊如何強大,或者如何從無形中的價值觀,潛移默化的影響每一個人,但終有族人,從文化的角度,實踐並從中找到答案,後來有了新的體會,讓存在,成為一種力量,也對文化有更深度的體悟。
《wawa 你的學校在哪裡?》
在部落上學?還是到平地競爭?
我們該給孩子,甚麼樣的教育?
為了孩子的教育與競爭力,
最後的決定,往往牽動著一整個家庭的生活…
只是孩子的童年需要的養分,很多時候,不是教科書上的種種…
但父母難為,誰都不想拿孩子的未來,下沒有把握的賭注,
透過導演觀察三個不同成長環境孩子的現場,
一個是部落、另一個是部落和都會之間
紀錄片沒有給答案,
卻給家長更多思考的空間...。
《作部落的人》
曾有人說過,受教育,是漢化的開始,
在還沒受到國民教育的學齡前小孩,
該給他們甚麼樣的幼兒環境?
而當族人文化,
越來越成為原住民族社會內部的顯學,
我們的教育,是否也該更新,
堂堂正正做個部落人,
從幼兒開始。
一群人重視部落幼托的老師們,
面對教育政策的不友善,
他們該如何爭取與說服,
讓學齡前的孩子接受部落教育?
紀錄片讓畫面說話,真實紀錄教育現場,
教育政策是否會轉彎,
一切未完待續?
《'uz'ureman蓋房子》
部落和蓋房子的工地之間,他們掙扎、挫折、不被在乎,
後來有了陪伴、參與部落祭典,等到書屋房蓋好後,
這群卑南青年轉變信念,相信自己也認同部落!
《Kalay Nagasan 我們的家》
希望文化,是活出來的,而不是揣摩,一對泰雅青年夫妻,從蓋房子開始,
背負各種質疑,最後,傳統家屋終於蓋好了,對於文化的詮釋,
有了更多新的體悟。
2016-12-21 每週三 晚間21:00 敬請鎖定16頻道
第一季
台灣原住民族為南島語系民族,依語言學、考古學和文化人類學等的研究推斷,台灣原住民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至少已有8,000年之久。即使時代的洪流,沖淡了我們的色彩、我們的語言、我們的信仰….但帶不走我們對土地、對母體文化的依賴。『我,存在-原住民影像紀錄』試圖從影像紀錄工作者,用影像真實記錄當代原住民族人生活、文化、語言、藝術、人文、環境等不同面向之議題的影片,從原住民主體出發,刻劃台灣原住民既有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