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6
記者
Kimliyan Masikadr(陸萱)/Iku lo'oh(張治平) 桃園龍潭

勘龍潭區原民集會所預定地 工程112年完工


再來看到原民人口躍升全台第二的桃園市,各區都陸續興建都會區的原住民集會所,而今天(16)是桃園龍潭區原住民集會所預定地的會勘日,預計在112年完工,落實滿足都會區原民人口日漸增加,所產生的服務需求。

一片黃土、樹木和雜草覆蓋的空地,正是桃園市龍潭區原住民集會所的的預定地,桃園原民人口在今年突破7萬多人,成為全台原民人口第二多的城市,因此也有都市新原鄉的美稱,而移居到桃園市的族人,也渴望有一處能和族人相聚聯絡感情,也讓各區領袖能召開會議的據點。

(桃園市龍潭區原住民族區總族群領袖 Haitay (陳安東) 阿美族:
我們的文健站可以搬過來這邊,或者是我們各區的頭目(領袖),每次開會都沒地方去開會,目前是有集會所,但是在以前的舊區公所 在3樓,都要爬樓梯沒有電梯,我們一些頭目(領袖),比較年紀大的頭目,都沒有辦法爬上去)

龍潭區原民人口從99年到110年間,人口數成長為73%,因此在桃園市議會上一屆會期中,阿美族議員林志強就提出一區一集會所計畫,提供族人便捷的活動空間。

(桃園市議員 林志強 阿美族:
希望這個活動的場域,不是只有龍潭區,所有的原住民可以使用,我們也希望它可以是一個,我們現在目前整個,桃園市原住民文化會館南館的延伸,把所有展覽或者是文創,有很多活動場域都可以,拉到這個地方來做一個施行)

(桃園市原住民行政局長 Temu Nokan (林日龍) 泰雅族 :
讓這個場域也多一點,原住民文化的元素在這邊,所以說這兩層樓的建築物,除了外觀有兩層樓之外,我們弄了一個天幕,也希望說做為我們原住民,作為藝文活動或是祭儀所使用)

隨著都會區原住民族集會所陸續興建並完工,集會所不只是原住民族專屬空間,未來也能作為和社會大眾分享生活經驗的場域,因此,龍潭區原住民集會所獲得原民會補助約7600萬元的經費,希望能打造出現代化的原住民集會場所,預計在112年3月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