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kipuhlu takuliacʉa tukusu Takua tavʉhlʉvʉhlana
關心原鄉的交通問題,高雄桃源建山里建國橋,原本是部落東西兩側居民主要的聯絡橋梁,但近年來多次遭風災摧毀,居民只能由溪底便道通過,終於經過中央與地方合力,重新打造Sulaiaz橋,目前已經接近完工階段,但居民發現,橋面與路面高低有落差,加上排水系統不良、缺乏文化意象等問題,引發爭議。
高雄桃源建山里Sulaiaz橋,已經進入完工階段,建山里民期待已久的聯絡道路,但現在里民卻發現橋面與路面有高低落差,加上排水系統設計不良,就連原本要求設計的布農族聖鳥紅嘴黑鵯、以及百年榕樹地標介紹統統沒有,讓居民大失所望。
(建山部落耆老 Bisazu Takiludun 布農族:
hlamama Tavʉhlʉvʉhlana miararuma
Bisazu Takiludun Bunun
要進入到,我們Sulaiaz橋的引道護欄,它應該要設計在水溝的外圍,不應該設計在內面,這樣會影響到排水,我們當初也是提供很多,有關Sulaiaz橋的命名,為什麼要叫Sulaiaz,這個意義我們也提供了給建造廠商,結果到最後呈現出來的就沒有)
(桃源區民代表 杜司偉 布農族:
apuamimia kari
杜司偉 Bunun
在不管設計上用路人設計,跟整個坡度的設計以及整個溝通,在跟廠商的溝通都有很多的出入,真的是令我們非常失望)
對此高雄市原民會副主委表示,Sulaiaz橋是中央補助高雄原民會,再委託新工處辦理工程,因此必須邀集相關單位到場,會再儘速討論是否有改善方案。
(高雄市原民會副主委 陳幸雄 卡那卡那富族:
kiacunguhlu kapitanʉ parana maiatuhluhlu cucumacu
陳幸雄 Kanakanavu
我們現在對民眾反應的這個問題,我們是高度重視然後我們,會跟區公所跟新工處擇期,再做一次會勘然後確認這個部分,是不是有什麼地方需要做改善)
建山里民也表示,花費近7千萬的橋梁,不僅缺乏文化意象,就連安全性都備受考驗,擔心下雨或視線不佳時,不良的道路設計,都可能影響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