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來源: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族獵人協會理事長 Teyra Yudaw 太魯閣族:
沒有獵人就沒有土地,沒有獵人就沒有山林,沒有獵人就沒有動物,這個是我們的,土地是血 山林是家的宗旨)
秀林鄉太魯閣族獵人協會理事長強調,太魯閣族的"tmsamat"狩獵行為,絕不只是獵取蛋白質,而是保護生態環境、實踐族群文化的重要過程。但攸關原住民族狩獵權益的釋字803號解釋,如今3個多月過去,族人獵槍權益是否也跟著有所進展?
(警政署保安組警備科長 林志駿:
昨天(26)在這會議當中它(國防部)還是重申立場,只要自製獵槍規格確定了,在它們(國防部)產能跟相關的環境配合之下去做槍枝研發的作業,所以現在趕快先把自製獵槍規格確定下來,趕快加緊研擬這個管理辦法)
有了釋字803號解釋,作為行政部門修正方向,8月26號警政署召開大法官宣示後的第一場原住民自製獵槍管理制度諮詢座談會,達成兩大共識,由於現行自製獵槍規格:前膛槍與準後膛槍的結構過於粗糙,容易引發膛炸,未來槍枝改善,將經過膛壓測試與安全機制等;另外也將安排狩獵槍枝安全使用訓練課程,幫助獵人正確認知槍枝風險,降低意外發生。不過國防部在會中表示,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高雄205廠,因為配合市府搬遷計畫,研發自製獵槍期程,將由3年增加到5年以上;代表近幾年內,恐怕無法提供槍枝零件。
(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族獵人協會理事長 Teyra Yudaw 太魯閣族:
國防部他們認為說這段時間它們沒有辦法配合製造零件的時候,我們主張說是不是暫時用進口的方式,警政署他們是認為說採購這個部分是不是請國防部去處理,國防部是認為說採購這個部分依照他們的經驗,會受到一些政治的影響)
向國外進口制式真槍零件,除了可能涉及複雜國際政治,也因為國外沒有自製獵槍傳統,擔憂採購回來的零件,無法有效符合族人自製獵槍零件所需。不過警政署回應,此次會議採開放式討論,將帶回各方寶貴意見,持續研擬可行方案。
目前最重要課題,是儘速擬定自製獵槍規格,才能讓國防部"有法可依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