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7
記者
gese paljaljuman 屏東瑪家

原文發中心辦職能課程 培育博物館專業人力

紐西蘭講師從園區環境到族群文物,為學員進行文化詮釋訓練,總計40小時的課程,學員來自原文發中心、地方館的文化導覽解說人員、文化體驗人員及解說志工等共40名,為培育原住民族博物館專業人力。

(講師 Tien-Li Schneider (莉莉):
介紹16族群的文化然後接下來,我們正在學就是我們的文物介紹,如何介紹排灣族的琉璃珠,怎麼介紹我們的陶壺還有百步蛇這個歷史脈絡這樣,就是很像在講故事的方式,這樣子如果以後有國外的遊客來的話)

(學員 balu 排灣族:
透過這個課程我覺得,我能夠用比較完整又簡捷的句子去跟外國人表達說,以及介紹我們臺灣原住民族的文化,就是提升我們在職人員的語文能力)

為了增加課程豐富性跟國際元素,還特別邀請台灣友邦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大使,擔任一日客座講師,以全英文授課,分享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文化歷史,分享兩國文化推廣經驗。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大使 查絲敏‧哈菁絲:
我想做的第一件事是要告訴台灣的人民我們國家的美好,第二件事是表達台灣與聖克里斯多福已建立了38年的深厚友誼,我也想要介紹我國的歷史與旅遊,希望有一天能吸引大家參訪我的國家)

(原文發中心主任 曾智勇 排灣族:
希望在疫情過後,明年她也希望我們能夠有沒有機會我們的(樂舞)團員,還有我們博物館的人員能夠回訪)

原文發中心表示,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是原住民族文化傳承、教育推廣跟典藏維護的基地,並永續培育原住民族文化人才,希望透過交流促進兩國情誼,拓展原住民族文化,朝向國際多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