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暖化的衝擊,近年全球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台灣高溫也屢破紀錄,為了減少國人因天候影響造成健康傷害,中央氣象局、國健署跟中研院,共同組成「健康氣象e起來」團隊,合作打造出整合健康氣象App資訊服務,包含即時健康氣象資訊,如熱傷害等,就近急救醫院資訊。並舉辦聯合記者會,宣布App正式上線。
(氣象局副局長 程家平:
在整體的我們系列的規劃裡面,也不僅僅是熱傷害,接下來還有冷傷害,還有這個溫差,溫差是其實是對氣喘有很大的影響,那之後還有這個有關心血管疾病,或者是關節炎,類似像這樣呼吸道相關的疾病,其實這些跨域,有非常非常多的應用空間,和氣象有很大很大的關系,那怎麼讓兩者連結起來,並且製作出清楚明確的指標,來提供給民眾,這是我們團隊努力的方向)
(國健署副署長 賈淑麗:
在天氣 這個天氣的溫差變化很大,尤其熱天的溫差變化很大的時候,他會推播訊息要大家注意到,這個氣喘的預防,其實氣象的資料對於慢性病的病人,對於戶外工作者來講,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活因子,只是我們經常會忘記它,跟我們的 生活的關係,我們希望 需要的人,隨時都能夠知道,氣象對他的影響)
對於樂活氣象App功能,農友也表示,有天氣及熱傷害的告警推播,對他們工作也帶來方便。
(桃園市復興區農友 卓逸青 泰雅族:
第一個可以預警在每一天的氣象資訊,尤其在熱傷害的部分,有時候我們工作作農,有時候會中暑 太熱,會提前預告你說今天太熱了,不適合工作了就可以休息,還有加上如果今天要下雨了,還是明天會下雨 可以提早放肥料,還是說有下雨了不適合作農,這個功能都還不錯,有時候每天起來就會稍微看一下,今天天氣好還是不好,要不要工作 再來做決策這樣)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主任 龍世俊:
未來的氣候變遷,會愈來愈 這個腳步愈來愈快,而且溫度上深會越來越高,這個溫度上深,就是會對於健康造成一些衝擊,所以其實在十多年前,氣象局就已經召集學界,來討論一下 我們怎麼因應,氣候變遷之下對於健康的衝擊)
龍世俊進一步說明,現在有部分營造工地會避免在中午12點到下午3時之間施工,而未來因氣候變遷,高溫時間可能也拉長,如上午10時至下午3時等,透過這個App是協助預警,在高溫的環境下也能提早做好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