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20年的《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今年的主題訂為「新日常」,希望能從影片當中反思當前瞬息萬變的環境處境,以及可能的因應方式。雖然由於疫情的關係,導致很多導演無法正常拍片,但國內外仍然有高達800多件的作品投件,最後挑選出35部影片,在今年的台灣民族誌放映名單中。
(電訪 策展人 Teri J. Silivio(司黛蕊):
疫情也影響到很多導演,我覺得我們就是可以選的,然後就是投給我們的影展的,還是滿多的滿優秀的(作品),這是一定要鼓勵的,因為這是有趣的拍得好的電影。)
此次影展主要聚焦在國內外兩位導演,包括:加拿大因紐特族的導演札‧卡里亞斯‧庫努克,記錄自己因紐特族部落的生活影像。而在國內的部分,則是長期居住並投入都蘭部落研究的學者蔡政良,記錄下都蘭20年的時光,透過《阿美嘻哈》、《高砂的翅膀》以及《返潮彼時的生與死》三部片,讓觀眾用不同的故事背景,了解當代原民每天生活日常面對的議題。
(電訪 導演 蔡政良:
從不一樣的角度去思考去觀察,同樣都是人類,但是有那麼多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是滿重要的一個窗口,那在疫情底下,我想民族誌影片更能夠提供這樣的一個可能性和機會,就是說你被關在家裡面,可是你還是可以透過這樣的影片,看到不同世界生活的可能性。)
今年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更規劃了''原住民族影像人才培力營'',希望在影展期間,提供多元的觀影的資源,讓原民擁有一個影像學習的環境,且參加的學員,也能免費觀看影展的所有入選影片。
(宣傳 蘇靜純 Amis
在這樣影片面呈現出來的時候,能夠鼓勵到所有對影像創作有興趣的原住民,也能夠有一個學習的機會,更多元的平台,能夠去協助在一些課程以外的,就是比較輕一點,比較沒有那麼重,沒有那麼理論的,比較生活化的一些資源這樣。)
2021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為期5天,將於10月1日展開,並在8月31日於兩廳院開售,希望藉由影片鼓勵具有原住民血統的導演,投入民族誌影像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