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3
記者
達少/歐嗨採訪報導

瑪諾源的消失 源自抵抗日本被砲轟而殲滅

泰雅族人的分布主要以流域為主,像是宜蘭縣大同鄉是屬蘭陽溪流域,我們稱作llyung Mnibu。日據時代以前遷徙至llyung Mnibu(蘭陽溪流域)的老部落有Pyanan(南山) Mnoyan(瑪諾源) Tayax(四季) Lmwan(留茂安) Banun(碼崙)這些比較古老部落,而日據前後從gogan(大嵙崁流域)遷徙來的部落有Talah(崙埤) Syanoh(松羅)Kngbong(英士)。這些llyung Mnibu(蘭陽溪流域)的部落,惟Mnoyan(瑪諾源)部落在日據時期因為抗日被砲轟而殲滅,從此不再有Mnoyan(瑪諾源)這個部落,如今Mnoyan(瑪諾源)那塊土地已成為它鄰近部落Tayax Sikikun(四季) 的耕作地,稱為「平台Mnoyan」。

(宜蘭樂水瑪崙部落耆老 Kenzi‧Yumin Atayal:
 我祖父原來是Mnoyan(瑪諾源)部落的族人,在日據時代他們跟日本打戰的時候在嘉蘭被日本人刺死,那時候我父親還年少而我母親的娘家是從環山Slamaw(梨山)不對是Sqoyaw(環山)…。一開始是日本進入到Mnibu(大同鄉) 這裡,以「和番」策略希望跟各個部落和好並送東西,像是Pyanan(南山) Mnoyan(瑪諾源) Tayax(四季) Lmwan(留茂安) Banun(碼崙)這些部落。那些Kbanun(碼崙)Lmwan(留茂安) Tayax(四季) Pyanan(南山)部落都很配合,唯獨Mnoyan(瑪諾源)部落當日本來贈送東西的時候,日本人送鹽巴來族人說你們是來誘騙的,並且殺了日本人沒有讓他們回去,之後日本又來送 Miso (味增),族人說是送牛糞嗎也殺了日本人,日本送醬油的時候族人說送血來幹嘛,這不是人的血嗎?紅紅的,於是又殺了日本人。Mnoyan(瑪諾源)族人認為日本人就是要來管制我們的,一旦日本人來就會奪走我們的土地,將來我們就不能自由地耕種了,所以Mnoyan(瑪諾源)抵抗日本人。當時Mnoyan(瑪諾源)的族人討論,也到Gogan(大嵙崁溪)的泰雅族人尋求支援。他們討論說我們來埋伏日本人,族人是用弓箭傳統武器,他們埋伏在Lmwan(留茂安)狹窄的地方,就在Sikikun(四季)的下游地方。日本人當時人不多,背著槍枝武器前進,族人躲在草叢裡埋伏,日本人沒有發覺,他們用弓箭消滅了日本人,也奪走槍枝沒有一個遺漏,後方的日本人知道那一組人遇到埋伏了。泰雅族人一樣繼續埋伏,Gogan(大嵙崁溪)的頭目說:「我們在獨立山埋伏,我們來架設陷阱用藤條止住石頭木頭,推放在山坡上...」那一帶的地形陡坡,日本還在準備搬運武器裝備經過那路段,當日本經過那一段路的時候,泰雅族人有設置瞭望哨,下令砍斷藤繩,石頭木頭一轟滾落壓死了日本人,日本人全軍覆沒。日本認為泰雅族人太頑強了,於是開始策劃反擊,帶軍隊在Tayax今四季國小的地方設砲台,Sikikun(四季)族人來不及通報可能也怕,主要是Mnoyan(瑪諾源)的族人那時候也太彪悍很不好溝通,日本從Sikikun(四季)用60砲轟,每天從早到晚不斷的砲轟,聽說他們打很久。不斷的砲轟,那時候Mnoyan(瑪諾源)算是個大部落,部落中有兩條溪。被砲轟之後,大都死了,剩沒有幾個,沒有剩下多少,連婦孺小孩都被打死了,沒有能力回擊,他們的兄長頭目都死了,沒有人再號召部落,主要頭目也死了。剩下的大都是婦女小孩,只好現身,順著河流下來揮手,沒能力再打了,要跟日本談判。他們邀Pyanan(南山) Tayax(四季) Lmwan(留茂安)的頭目,還有Banun(碼崙)來談判。不能再打下去了,必須要進行和談,Mnoyan(瑪諾源)的壯丁頭目大都死了,僅存的一位還能代表部落的Suru Kitan(人名) 很高大一個人,還有一位Watan Kusung(人名),靠下方部落的gong Qpri(Qpri溪)是Watan Kusung,gong Mnoyan(Mnoyan溪)那邊的代表人是Suru Kitan沒有幾個人了!招集了這些剩餘的族人,邀集Pyanan(南山) Tayax(四季)的族人。日本人說:「不要在山上了!我們把你們遷到平地三星那一帶…。」我祖父死在Knoran(地名 嘉蘭)他在沒有彈藥之下被敵人(日本)刺死,(你祖父)我祖父在那裡過世(跟日本打戰的時候嗎)對!跟日本打戰的時候。聽說打了很久,有gogan(大嵙崁溪的泰雅族人)的族人來幫忙打。談判完了就真正的和解了,日本說:「我們會好好的管理,教你們耕作(水田)種植農產物,讓你們的生活更好…」日本這樣的承諾,「來到平地教你們種稻幫助你們…」日本這樣的安撫。被遷來平地的泰雅族人,後來還是回到山上去,他們說:「我們不喜歡在平地耕作,彎腰工作會腰痛…。」在三星那裡地太平了,耕作的時候必須彎腰,腰會痛(那時候你父親也在其中?)對!我父親也在其中也是倖存者,他是那年代的人,就是日本初來乍到的那時候,他還是少年人。泰雅族人說不想遷到這裡,Mnoyan(瑪諾源)原來是被安置在聖母護校那一帶的地方,然後Skikun(四季)原來是放在三星,包含Pyanan(南山),族人還有人數不多的Lmwan(留茂安)都放在三星那一帶。我們後代如果還在那邊,現在可能過的會更好,現在那邊的土地比較有價值了。從那時候,和解了以後,日本對Skikun(四季) Pyanan(南山)的遷村措施,沒想到泰雅族人還是回山上去,不習慣住在平地,說我們接近海邊了,會沒有機會去山上打獵,吃不到野肉,也沒有溪流的魚可以吃了!於是又陸續回去。Sikikun Tayax(四季)的族人開始是先到Thbu(土場)那裡,那裡有他們蓋的竹屋,他們先在那裡(土場)對土場,他們在那裡一段時間,而Mnoyan(瑪諾源)的族人回到Banun(碼崙)這裡。因為土場腹地有限後來他們還是回到Tayax(四季)那原來的地方,他們曾經居住的地方,他們不想離開原來居住的部落,他們祖先曾經的根源。在土場那裡的住屋是用茅草蓋的,原來的Tayax部落他們捨不得,以前的住家是半穴式的嘛,住起來舒服。因此從那時候原來的Mnoyan(瑪諾源)部落從此消失了,剩下的族人說:「我們沒有頭目了…」,Suru Kita(人名)說我們就決定定居在這裡(碼崙)「這裡一樣也很好居住..」Suru Kita(人名)這樣說。另外Watan Kusung(人名)說我們就往下一點的位置Turuy(東壘)那裡,他們是一個家族Suru Kita(人名)跟Watan Kusung(人名)是姻親關係,Suru Kita(人名)就在碼崙這裡。他們跟Lmwan(留茂安)的地界是在Thbu(土場)那裡,就是往仁澤那裡。天狗溪下來是碼崙的領域,一直下去到清水湖再到它的上游Blasay(地名)稜線延伸到翠峰湖一帶(uraw agiq),那一帶就是翠峰湖那裡,再到太平山那裡,Mnoyan(馬諾源)的傳統領域很寬廣。所以一直現在Mnoyan(平台 瑪諾源)部落就遷到Banun(碼崙)這裡,雖然他們捨不得原來的Mnoyan(瑪諾源)部落,但遷到這裡(碼崙)日本教我們耕作水稻,上游各部落雖然也都有水稻不過水太冷,現在的上游的部落曾經都有水田,Pyanan(南山)那裡(現在都種高麗菜了),它對面的Tayax(四季)以前也都開闢了水田,不過水太冷水稻不太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