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3
記者
法物嘞‧給尚 台東成功

黃貴潮Lifok文物特展 "記憶潮聲"成功登場

被譽為阿美族活字典的已故阿美族耆老黃貴潮,累積68年的日記,從日文,國字到族語,書寫方式的改變像是台灣歷史的縮影,他生前在雙腳不便的情況下,他還帶著中研院團隊走訪阿美族部落,完成一卷卷田野調查錄音帶文字化的工作,還透過文學、音樂讓阿美族文化被多樣化形式保存下來。成功鎮公所跟台東生活美學館共同合辦,黃貴潮Lifok文物特展,要讓更多人認識Lifok黃貴潮,為阿美族文化的努力。

文物特展,馬蘭阿美山海原音文化藝術團長羅福慶,特別以傳統儀式舉行祈福。黃貴潮Lifok是具代表性的阿美族文化人物,具有音樂創作者、作家、阿美族文化傳承者等多重身分。特展特別展出黃貴潮生前完整的日記手稿、攝影典藏照片、口簧琴、個人文件與物件,以及相關影音資料。

(Amis旮亙樂團團長 少多宜 阿美族:
finawlan
少多宜 Amis
口簧琴的生命,在這裡被傳承,包括我的生命,跟Lifok長輩的生命, 希望就像今天的活動,能夠被傳揚,我們阿美族群美好的文物。)

(馬蘭阿美山海原音藝術團長 羅福慶 阿美族:
kakeridan
羅福慶 Amis
他經歷、記錄了我們以前的生活文化,所謂歷史,流失之後再重新建立,是不會美好的,也要有早期的,能夠綿延不斷,直到永遠傳承著,這才完美,展現阿美族的特質,這是(黃貴潮)長輩最大的心意。)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阿美族的歷史文化,台東生活美學館去年就委由台東大學圖書資訊館暨南島文化中心,執行東台灣地方知識庫,把黃貴潮的手稿跟文物數位化整理。

(台東大學公事系副教授 葉淑綾 :
singsi
葉淑綾 
這部分也非常感謝羅福慶老師,跟高淑娟老師的信任,來讓我們台東大學,就是由我這邊來帶著學生,來把這些資料,都把它透過國民文化記憶庫,這個資料庫,做了1千筆,包括我們可以看到的日記、攝影作品,我們都一一把它掃描、建檔,然後做了清楚詮釋這樣的一個,讓人家知道這個文物的脈絡。)

"記憶潮聲-黃貴潮Lifok文物特展",將展到10月29日,並分生命篇章、日記人生、攝影世界及寄情於琴等主題,黃貴潮Lifok可說是多數當代原住民的歷史縮影,他的日記手稿及音樂創作,可作為阿美族語文化應用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