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傳統的染料植物薯榔,Kuletu(薯榔)是撒奇萊雅的族語,它屬於蔓藤植物,生長環境為中低海拔、荒山野地樹叢下macebeday的一種野生植物塊莖,是多年生木質藤本,葉片長且披針狀橢圓形masatanayu'。Kuletu(薯榔)是早期老一輩最喜歡的染料之一sacengel,一節一節的塊莖,常常會讓人誤以為是蓮藕,薯榔kuletu也可和其它植物染出不同的顏色,如青、黃、黑等。今天要為大家介紹老一輩傳統天然的植物Kuletu(薯榔)染料的,是磯崎kaluluan部落的族人Ayku(吳愛蓮)老師,她曾在東華大學教授過多種傳統植物染的課程,學生非常踴躍參與學習此珍貴的傳統技藝,是我們要繼續傳承給下一代的美好技藝。
早期傳統的,純天然植物染,在花蓮磯崎部落,至今依舊保存著過去的kuletu(薯榔)植物染,不但耐看,更具有自然的美感特性,染料的部分只取塊莖,但挖好塊莖後,必須將土壤埋回去,讓它能繼續生長,下一回還可再來取用,這是長輩叮嚀我們晚輩的話,我們要懂得生態永續,及生生不息。
(磯崎部落族人 Ayku(吳愛蓮) 撒奇萊雅族
Kaluluay Ayku(吳愛蓮) Sakizaya
我們上山採集薯榔塊莖囉,好的,準備染布使用染料,好的,薯榔植物長得如何,你不認識嗎,是啊 這株就是,薯榔葉子長刺,老師教我們認識薯榔植物,較大株的薯榔,葉子長得像檳榔葉一樣大,就這麼大片的,小株的薯榔葉較小,整株長刺,採集的時候要小心傷到手,這就是它的塊莖,要取tamak這部分,今天取一些就好,家還有剩餘,這就是薯榔塊莖,屬蔓藤植物,到家先去皮後再煮,夠了嗎,夠了,很開心藉此機會,介紹長輩所傳承的,天然植物染,學到了以後自己也開始染,大概在28歲左右吧,就試著自己採集Kuletu(薯榔))
這就是長輩們最喜歡使用的,傳統天然不傷害肌膚的,植物染料kuletu(薯榔),這是我們最寶貴的無毒植物染。
(磯崎部落族人 Ayku(吳愛蓮) 撒奇萊雅族
Kaluluay Ayku(吳愛蓮) Sakizaya
採集回來的薯榔要請示長輩,首先去皮後切塊,待水滾燙再將薯塊入鍋煮後,依著長輩的指示,染布入鍋時間何時恰當,薯塊必須煮到呈現深色極美時,再將布料入鍋,若想整片布染,可直接將整塊布入鍋,若想要有其它花樣,就自己設計綁上你想要的,花樣隨意綁 ,只要綁緊就可以,入鍋煮後要不時察看顏色,之後再察看布料的染色度,若染色度已足,將染布取出,先以清水沖洗布面雜質,經過整理晒乾後,就呈現出像我手上的,tamak(薯榔),植物染的這塊布了)
傳統染料與化學染料的不同,Kuletu(薯榔)的色澤自然,不傷布料,也不傷玉手,經久耐用,穿著比較舒服,染布被廣泛用來製作窗簾,頭巾 衣褲 等等,所有你想創作的染布,都格外得到人們的青睞。
(磯崎部落族人 Ayku(吳愛蓮) 撒奇萊雅族
Kaluluay Ayku(吳愛蓮) Sakizaya
我曾與Kating 姊妹,至東華大學授課,以天然植物,及tamak(薯榔)為染料 學生非常踴躍參與學習,,甚至綁出自己所想要的花樣,他們看了自己的成品如手帕,都覺得開心很有成就感,至今,我也染了客廳門簾 ,窗簾 桌巾…等,客人看了都很喜歡,這也是我一生學到的,長輩們傳承的技藝,我染了不少的平布,顏色都非常漂亮又耐看,除了可製作為窗簾 門簾 ,桌巾 綁髮巾 頭巾 ,出門可以包臉遮陽,使用這些染布很多用處,也可製作背包 手提袋,及自己喜歡的衣衫樣式等)
染布料時用橡皮筋,一個個綁出小結,將布料隨意打結後,放入正在煮薯榔的鍋中,煮的過程要不時翻面和查看。
(磯崎部落族人 Ayku(吳愛蓮) 撒奇萊雅族
Kaluluay Ayku(吳愛蓮) Sakizaya
花樣照自己喜愛的來創作,你喜歡什麼就做什麼花樣,就像我這一塊一樣,還可以繼續綁下去,但綁的過程要注意,儘量扎實不要鬆開,免得染汁滲透綁處就沒花樣,要綁像這樣的扎實,然後放入鍋內煮,且要不時攪動,煮的過程中也要不時察看染度,若染色度已足,將染布取出,先以清水沖洗布面雜質,就是因為還有些雜質,須清洗乾淨後,鬆開打結的部分,再來撐開布面再一次清洗,經過整理晒乾後,就呈現出手上這幾塊染布了,可以做頭巾 手帕,也可綁髮用,染布做綁髮用更加美麗),長輩們最喜歡使用的,傳統天然的大自然植物染料,族人至今還依然選擇,最實用簡便的,Kuletu(薯榔)做天然染色劑。
(磯崎部落族人 Alik(陳新花) 撒奇萊雅族
Kaluluay Alik(陳新花) Sakizaya]
聽完Usay 的分享,關於布料與染布,Usay說,這是長輩們的傳承智慧,為了要保存傳統技藝,她召集我們一起來學習手染,大家意願很高,爾後我們就一起共學,也一起上山採集薯榔,將薯榔塊莖處理好,在Usay 細心的指導下,看到自己的成品,覺得很有成就感,也影響部落小孩的興趣,至今,他們都能很有自信,能完成染布了,先生看了美麗的染布,非常欣賞也很喜歡,使我們更有成就感,那時我們幾位婦女,更精進研發許多更特別的花樣,也用染布製作自己喜歡的,衣衫 頭巾….等,染布有非常多的用途,是的,長輩傳統的薯榔植物染,是天然的自然植物,染過的平布也不傷肌膚,部落長輩希望我們,能將所學的傳統植物染,繼續傳授給下一代)
這樣美麗有趣的,原住民傳統技藝薯榔染,在部落是普遍的生活工藝,薯榔生長在中低海拔山上,尋找不易,為了保留老一輩的在地特色,並傳承古早技藝,現在部落族人Ayku(吳愛蓮)老師,她用植物染布製作了,多樣實用布製品,植物染不但耐看,它的質感更有溫(暖)度及柔軟,且不傷害肌膚,並提高藝術文化的氣質,繼續保存老一輩珍貴的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