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9
記者
gese paljaljuman |屏東瑪家

禮納里捕捉"鷹"姿! 野鳥學會辦活動邀民一同觀賞


保育類猛禽"赤腹鷹"以及有"國慶鳥"之稱的灰面鵟鷹,在每年9月中到10月底是過境台灣高峰期,過去喜愛賞鷹的民眾,大多集結到墾丁地區,但現在瑪家鄉的禮納里部落也能賞鷹,茂管處與高雄市野鳥學會合作,在屏東瑪家鄉禮里部落推出"禮鷹如此賞鷹遊"活動,讓遊客輕鬆來一趟部落生態微旅行。


在野鳥學會資深講師的帶領下,只要拿著相機或雙筒望遠鏡,在禮納里部落就可以輕易地捕捉到赤腹鷹及"國慶鳥"灰面鵟鷹成群飛越、盤旋的盛況,令遊客們驚喜與感動。

(遊客 林先生:
就是讓小孩來體驗是說看老鷹的過境)

(遊客 陳小姐:
就是想說一年一次
讓孩子過來看一下老鷹南遷)

(遊客 杜小姐:
因為我朋友也是鳥友
所以他們從上個禮拜就開始在約
他們是上個禮拜就去滿州看起落鷹
我們想說反正我們離這邊比較近
所以就來這邊(禮納里)看)

透過高雄市野鳥學會近3年來的觀察,每年9月中至10月底,約有3至4萬隻猛禽的遷徙路徑會行經禮納里部落,加上部落位於隘寮溪進入平原的東側山坡,視野遼闊的條件下,被賞鷹人士發現是屏東另一處觀賞秋季猛禽過境的好去處。

(高雄市野鳥學會常務理事 鄭政卿:
從2017年到2018年2019
我們漸漸地發現這裡的鷹群
來自於我們的荖濃溪還有楠梓仙溪
然後來到隘寮溪這個屏東禮納里
這個地方聚集而且會在這個地方過境)

(茂管處南管理站行政助理 vavauni 排灣族:
讓一般的民眾能夠了解一下
在地的過境的猛禽
那我們辦了這個活動也是為了活絡
我們在地部落跟活絡觀光)

茂管處與高雄野鳥學會合作,希望未來禮納里部落能成為南台灣猛禽觀察的新亮點,加上部落距市區的可及性佳,同時結合部落內魯凱、排灣族文化及產業,規劃一趟富有自然、人文、生態的禮納里部落輕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