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1
記者
Kimliyan Masikadr(陸萱)/Iku lo'oh(張治平) 桃園市

職災保險法明年5月上路 盼落實保障勞工權益


來回顧族人從原鄉遷移到都會區的歷史,從7、80年代開始,建築業蓬勃發展,勞力密集工業也帶來大量就業機會,吸引不少原民青壯年,遠從各部落遷徙到都會地區,尤其桃園市今年躍升為,全台原民人口第二多的縣市,突破7萬人,工作以勞動職業為大宗,但隨著工安意外頻傳,勞工權益備受關注,然而"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將在明年5月上路,一起來關注都會族人的職災權益發展。

(桃園市旅北海端同鄉會理事長 Bali(王俊富) 布農族:
所以很多族人腳斷肩膀斷,像我們最近有一些族人也是這樣子,也沒有什麼給付給他們,現在就在家裡休養,嚴重一點的就等著回去(家鄉),一點保障都沒有)

(立法院長 游錫堃: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制定通過)

過去許多勞工因為沒有投保勞保,而不在職災保障範圍內,但今年"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三讀通過後,所有基層勞工將全面納保,而翻開110年3月原住民族就業統計表,就業狀況,以製造業、營建工程業為主,這項法案推動後,將更保障勞工的工作權益。

(桃園市議員 林志強 阿美族:
其實這幾年當中,我們從工地或者是在工廠裡面,服務的個案來去分析,其實比較大宗原住民在,整個就業環境的結構,其實還是屬於在比較危險的場域)

1970年代開始,由於工商業發達,桃園勞力密集工業蓬勃發展,吸引不少原民族人北上謀生,旅居北部20幾年的族人就感嘆,近年雖然大量引進外籍工人,擠壓工作量,也讓族人在工作態度上轉而更加積極,但在高危險工作場域發生意外時,想要求償,卻常求助無門。

(桃園市旅北海端同鄉會理事長 Bali(王俊富) 布農族:
我們都除了請議員,看有沒有那個急難救助,或是一些善心愛心單位,做急難救助這樣子)

而明年''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5月上路,不限人數多寡,全部強制納保,推估將新增33萬名勞工,也納入23.3萬名外籍家事移工納保。另外,短期臨時工也可列為特別加保對象,簡便投保。然而勞工權益不平等現象,不僅限於原民人口眾多的桃園市,盼明年職災保險法上路之後,能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