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8
記者
特派員Batu 台北市

sauqaljay出擊!新聞特派員帶您認識舉重規則

巴黎奧運倒數一周!繼續帶您來關注原民選手戰備情形,這次針對舉重項目,邀請教練來分享舉重規則和賽事觀看重點,現在將鏡頭接著交給原視特派員Batu,帶我們來看sauqaljay出擊特別報導。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lokah ta qaba kingan ga Batu Yumin
我是原視新聞特派員Batu,郭婞淳、方莞靈挺進巴黎奧運,原視新聞將為大家來認識不同的奧運項目,sauqaljay出擊!)

(舉重選手 陳享瑜 卑南族:
欸,危險耶,危險。)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sauqaljay出擊!大家好,我是原視新聞的特派員Batu,今天來到台北市立大學的舉重訓練場所,那一探究竟這個有重量的舉重運動項目呢,我們就有請來到有如黃金級的教練陳瑞蓮教練。)

(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 陳瑞蓮:
大家好,我是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陳瑞蓮。)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以及他的選手來自卑南族的陳享瑜。)

(舉重選手 陳享瑜 卑南族:
inabayan大家好,
我是來自南王部落的陳享瑜。)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那我們就來跟教練還有選手聊聊,舉重是一個人去撐起來的項目,是有什麼樣的熱忱或什麼樣的狀況,才會讓你們這麼喜歡舉重?跟一直維持堅持這個意志力?)

(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 陳瑞蓮:
事實上舉重真的很迷人,因為你會享受到自己一直在挑戰自己,然後呢,當自己覺得很虛脫的時候,或是好累的時候,可是當你又努力起來,然後我又可以舉上去,其實那種自我挑戰,好像自己一直不斷地在突破自己,那個真的是非常非常令人爽快的感覺。)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那享瑜呢?你怎麼會想深耕在舉重這項運動?)

(舉重選手 陳享瑜 卑南族:
一開始就是玩票性質,然後玩著玩著就變成到專業選手,一開始就覺得玩一玩就比較有成績出來。)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那想詢問教練,其實舉重....雖然我們是觀眾的角度來說只有看比賽,就只有舉起來而已,有沒有什麼基礎的規則或技術?)

(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 陳瑞蓮:
我想一般人在看舉重,可能真的就是說,哦舉起來了,然後裁判按燈,然後就放下來了,然後再一個失敗,大家就很傻眼,為啥?怎麼會這樣?其實舉重我們的賽制有分抓舉跟停舉,那我們第一個項目出場的是抓舉,那抓舉的時候,我們重點就是一氣呵成,槓鈴從地板上一氣呵成到頭頂上,然後選手,就是雙手把他稱直,那有些選手就是會有一些小小的犯規動作,就是我們的手肘會彎曲,這可能是我們的觀眾朋友們,比較不了解說有嗎?有嗎?那其實這個裁判都抓得很緊,然後再來可能就是說,欸奇怪為什麼選手,已經舉上去這麼久了,裁判還不按燈呢?那可能就是因為他的雙腳沒有站在平行上,那裁判就不會按燈,然後至於停舉呢,就是一個上搏跟上挺動作的組成,然後上搏呢,他可能失敗的動作,就是說他上搏起來的時候,手肘可能是碰到膝蓋了,這個是不允許的動作,然後上挺的時候,也是一樣手肘如果是彎曲的,也是沒有辦法判成功的,然後他在直立也是一樣,如果說為什麼裁判都還不按燈,可能他的身體還一直在旋轉、抖動中,然後裁判可能就不太會按燈,他要讓他完全靜止他才會按燈。)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所以舉重其實不是像球類和競技項目這麼刺激,但是很想詢問就是,他是有很多細節跟眉角,想詢問教練,就是在針對選手,他已經站上舞台上面了,那他有幾次的停舉的機會嗎?是有限制的嗎?)

(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 陳瑞蓮:
是的,我們就是抓舉、停舉各三次,每個選手都一樣,那萬一你的第一把不成功,第二把不成功,第三把也不成功,那你就是這場賽事你就是完全結束了,所以真的是要十年磨一劍, 有時候真的就是這樣,練了很多年,然後就可能在這短短的幾分鐘之內,你就是打包回家,很殘忍的一個現象。)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雖然是很殘忍,那教練有沒有什麼想要再補充說,有在舉重這方面的一些規則,在可能當觀眾看這個電視的時候,有沒有什麼想要可以請觀眾注意的地方?)

(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 陳瑞蓮:
事實上,其實觀眾朋友如果在電視上看到,大致上好像都很平順,就是說,叫選手哪一個國家選手上台,然後接下去換哪一個國家選手上台,事實上很多作戰都是在後台,因為選手的出場順序,可能因為我們的規則也是這樣,你先舉起來的就是先贏,你後面舉的那個人就要多加他一公斤,所以這個就是說,其實在後台確實是教練在動腦筋的時候,因為你要保證自己的選手舉的起來,然後你要觀察其他的選手是不是能舉得起來,其實後台是真的很競爭啦,那我們電視觀看的觀眾就是說有沒有起來,真的就是這樣,後台真的是很刺激。)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所以他算是一個戰術上的調整?)

(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 陳瑞蓮:
對,對他就是一個戰術,因為你要自己舉得起來,別人觀察,而且有時候是打賭他舉不舉得起來,你要去判斷他舉不舉得起來,對,然後你在下一把要加多少,也是一樣,我自己要先舉得起來,然後別人還是要判斷他舉不舉得起來,有時候就賭他有沒有辦法舉起來,後台啦,後台真的很好玩。)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那我想詢問一下,是除了裝備上的一些規則,那在可能技術上面,就是抓舉部分的那些重量是怎麼?因為畢竟觀眾可能不太了解,那想詢問說這個是怎麼去擬定的嗎?)

(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 陳瑞蓮:
其實我們在下場的重量來講的話,就是依照我們選手他平時訓練的狀態,譬如說享瑜他我們平常訓練可以抓到140,那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就讓他140,可能就是說享瑜在比賽賽前,我們就溝通一下,說欸,你最近訓練的狀況是怎麼樣,因為我會知道,然後他想....他想要多少下去,然後我想要讓他多少下去,所以我們就是說,大家選手跟教練之間有一個默契在,那第一把我們當然就是以成功率為主。)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策略上呢?是不是也會跟選手去做討論?)

(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 陳瑞蓮:
對,事實上也是要看賽事的重要性,例如說我們國內的一些盃賽,一些小的盃賽的話,我們就是讓比較沒有壓力沒那麼大的時候,我們就會讓選手盡情地去發揮,就是說你往上衝就對了,但是如果一些比較重要的,比如說我們的大學運動會、全國運,那這些就會就是說比較重要,就是說為了各縣市的嘛,那我們就是小心謹慎,每一把每一把,希望提高成功率,把選手的成績再往上推,當然這個加重的過程,也是要看對手,我們這個一公斤就贏了嘛,所以我們有時候不需要加那麼多,我們就一公斤,但是也要判斷對方是不是也會成功,所以那個一公斤的加法就是非常重要。)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其實舉重真的是除了教練的智慧,還有選手的努力才可以完成,這項舉起來的運動,他花了很多的心思跟小細節。)

(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 陳瑞蓮:
對,所以有時候一場比賽下來,真的是,教練跟選手真的是都好累哦,選手就是體能上,很累,但是教練的話,說實話,那個腦袋好累。)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辛苦教練還有選手了,這其實練舉重其實非常辛苦,也謝謝教練還有選手,讓我們了解舉重這項運動,今天很開心邀請享瑜陳教練,讓我們認識舉重看似簡單又不平凡的運動,我是特派員Batu,會繼續為大家來認識原民英雄,參加奧運賽事的項目,sauqaljay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