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8
記者

花蓮習藝所"以工帶振" 創造就業機會助災民

0403大地震,不只重創花蓮,也造成許多人一夕之間頓失經濟來源,至今生活仍受到影響。而在花蓮有間習藝所,它看到了許多因為地震陷入失業困境的需要者,提供「以工帶振」模式發揮所長、創造工作機會,讓生活能夠得到喘息的空間。

綠油油的一片草地,香濃又可口的餅乾味道撲鼻而來,往習藝所的烘焙教室看過去,一群戴口罩和髮帽的烘焙師,正在進行手作餅乾包裝出貨。這裡是來自美國的孫理蓮宣教士為了深耕社會救助上的工作,在台灣創立的第一間社福機構「基督教芥菜種會」,同時也為了延續「為社區需要者創造就業機會」的服務理念,設立習藝所透過「習得」幫助需要者學習一技之長。

(芥菜種會花蓮習藝所 督導 林威亷  阿美族
Masnanava tu bunun 林威亷  Amis 
芥菜種會在1952年成立的時候,孫理蓮宣教士她用一個理念,就是哪裡有需要幫助,我們往哪裡去,那我們現在是延伸成哪裡有需要幫助,我們往那裡去,習藝所在1963年成立的同時,也是因著我們看見這塊土地,有許多需要被幫助的原住民,那麼我們就用技藝學習的方式,來幫助他們成長。)

(基督教芥菜種會 執行長 李肇家
Liskadaas kuzkuzaun tu bunun 李肇家
我想芥菜種會設立的目的,其實就在這一件衣服上面,我們看背後,背後有一個很小的字,很小一行的字就是,所謂用助人的方式,傳遞上帝的愛,所以說這一句話,其實是芥菜種會很重要的一個使命宗旨。)

為了實行使命宗旨,尤其0403地震連帶影響花蓮主體觀光業及服務業,芥菜種會向生計有困難的家庭伸出援手,也為了持續實現讓習藝所成為「學習技藝並產出」的場域,這份理念也在0403震後有系統化的展現。

(基督教芥菜種會 執行長 李肇家
Liskadaas kuzkuzaun tu bunun 李肇家
其實0403這件事情,其實它不是一個預言,我們也沒有能力預言,可是真的讓我們這一次,這一件事情上面,讓我們所有的預備,其實在這件事情上面可以即時,而且有機會這麼展現,為什麼特別講說,我們有機會即時這麼展現,我剛剛特別提到,就是說我們在去年其實就一直在思考,芥菜種會助人的方式是什麼,所以那個時候其實助人方式,其實就是延伸一個主題叫「三福助人網」,三福。)

所謂的「三福助人網」,是以福音、扶助和扶立為核心。對於受到震災影響生活困難的家庭,習藝所從三福核心出發關切,並給予實質的幫助。

(芥菜種會花蓮習藝所 督導 林威亷
Masnanava tu bunun 林威亷  Amis 
其實災民最需要的是,在生活上得到一個實質的收入,所以我們就想到說,其實在芥菜種會的習藝所這裡,或者是在我們所服事的社工的案家,他們服務的內容都需要很多的人力來支援,特別是在這個震災的時候,所以我們就想到是不是可以用以工帶振的方式。)

(基督教芥菜種會 執行長 李肇家
Liskadaas kuzkuzaun tu bunun 李肇家
所謂以工帶振,其實以工代賑這四個字,其實是政府單位用的用語,可是我們把它稍微改一下,把那個代替的(代),把它改成帶來的帶,然後振是改成提手旁的振,所以透過這個過程,讓他能夠振興起來,所以他只是一個我們在整個三福助人網裡面的,一個理念的過程,那只是在這個時候,我們放到這一次的這個理念,那當然這個理念我必須說,假如沒有習藝所我們也辦不到。)

習藝所占地面積約5公頃,當初設置從原住民的技職培育,到致力原住民、長者和社區需要者培力,成為創造工作機會的場域,同時它也提供無家可歸的震後災民一個暫時安穩居住的需求。原先居住在花蓮市區的芯瑜,0403地震過後房子被判定主結構受損,而收到紅單無法居住,因此一家四口先暫住在習藝所裡。

(花蓮新城鄉 居民 呂芯瑜
Mapasnanava tu bunun 呂芯瑜
然後因為我們,我們(房子危樓)的等級已經到還滿嚴重的,兩個技師都幫我們說,這個東西可能再地震可能就會倒塌,那縣政府還是,我們還是沒有聽到任何,可以幫我們拆遷的這種動作,所以說我們也是很無奈,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無家可歸的沉重壓力,讓芯瑜聊到自己沒有家時,難過落淚,但同時她也提到透過芥菜種會的助人網絡,及習藝所的以工帶振,能讓她將生活重心擺放在烘焙教室的工作上。

(花蓮新城鄉 居民 呂芯瑜
Mapasnanava tu bunun 呂芯瑜
就是一個技能啊,我是覺得多學習,因為我們人生就是這樣嘛,就是走到哪裡就學到哪裡,對啊,因為我們學到的,那什麼都帶不走啊,就是都是我們自己的。)

(我們現在是要做鳳梨蛋黃酥,這個是土鳳梨餡,是我們花蓮在地的土鳳梨,(妳現在是先桿皮,芯瑜是第一次做嗎?) 對,我都在包裝那邊,還不熟練。)

芯瑜說自己並沒有接觸過烘焙料理的相關產業,在習藝所裡學到的都是新技能,像是手作土鳳梨酥及餅乾的出貨包裝,也讓自己逐漸走出地震帶給她的無助感。

(花蓮新城鄉 居民 呂芯瑜
Mapasnanava tu bunun 呂芯瑜
舒緩當然會是有啦,就是讓我們有那種時間去找房子,然後把房子整理一下,雖然現在沒有房子,可是問題還是要還是要活下去。)

除了要活下去,芯瑜也說想要趕快回復原本的生活,這句話對許多災後家庭來說,都是大家所期盼的。原本在天祥太魯閣知名飯店擔任西廚的陳思飲,也是因為地震緣故,留職停薪,暫時在習藝所擔任西廚工作。

(花蓮秀林鄉 族人 陳思飲  太魯閣族
Mapasnanava tu bunun 陳思飲  Truku 
我心情是滿難過的,畢竟這份工作薪水待遇不錯,然後那邊又有住宿,對我來說是很好的一個工作環境,我也很喜歡這樣,可是因為(飯店)這樣倒了,然後心情很低落,然後我記得我4月中就(從天祥)下來了,我就開始先休息到月底,然後我5月就開始找工作,完全都找不到,因為就是因為地震人潮少,然後很多家飯店都不收,都不收短期的這樣,說要長期,然後就會導致說怎麼會這樣,然後又去問別家的,很多家那個小吃店這樣,他們都只收暑假,就是因為人潮沒有來,所以收了,上班也是沒有人,他們也是就是感覺就是這樣,然後就是因為鄉公所介紹我來這邊上班,我就來這邊上班的時候,就覺得有工作做了,我就很開心,然後就想說最起碼有工作做,不會想一直待在家這樣。)

(芥菜種會花蓮習藝所 督導 林威亷  阿美族
Masnanava tu bunun 林威亷  Amis 
基本上讓他們進到一個工作場域之後,他們有工作的這個意願,他們也可以有實質的收入來幫助他們,因為與其等待外界的資源,還不如他實際上能夠出來工作,意思就是說,我不單單是給你一個工作,我更希望你走出家庭,走出這個災區,你回到正常的職場,你把你自己在之前的那個生活的態度跟信心帶出來,你才有能力繼續往下走,看見明天的信心和盼望。)

(花蓮秀林鄉 族人 陳思飲
Mapasnanava tu bunun 陳思飲  Truku 
我來接手後我想說,希望大家能吃到好吃料理,就是我儘量把菜煮得好吃一點,讓大家說能吃到,不一樣的菜色這樣,然後我是來這邊,我也認識到很多這邊的,這邊的阿姨跟那些的員工,還有我那個主管,他們都滿好相處的,就滿喜歡我這樣,而且他們都滿喜歡我煮的菜,然後他們這樣講,我也很開心,我很謝謝他們的稱讚這樣,我跟他們說,你們後期還會吃到我煮的飯菜,所以你們就是可以來吃,就能來吃就沒關係這樣。)

在習藝所園區,除了有烘焙教室、中西式廚房,這裡還有教授一技之長的教室。在縫紉教室裡,有許多婦女拉線、剪布、操作縫紉機,大家都專注在認真聽老師講課,就怕會少漏掉一個步驟,其中身為縫紉班的班長陳素徽,認為地震過後也讓大家上了一堂寶貴的課程。

(花蓮秀林鄉 族人 陳素徽 太魯閣族
Mapasnanava tu bunun 陳素徽 Truku 
我就覺得這是,讓我們覺得是說滿省思,就是說我們無法去,等待別人給我們什麼,我們也無法等到政府有看到我們,就算政府來勘察(震後)地形,都是沒有任何下文的,因為我們也不是低收入戶,我們什麼都不是,但是我們每天睜開眼睛,我們都是要往外跑的,我們還有孩子,有孩子要上學,我們有日常的生活,要去做的事情,所以我們就想說我們該怎麼辦,但是我們的學習並沒有中斷,因為我們知道我們,這個學習是對我們的,未來是有很多很多的利益的,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很多的成就感。)

在這個班級,大家都為了考取丙級女裝技術士證照而努力,也幫助未來的自己有證照可以成立工作室,這符合習藝所開設的目的,不僅是給魚、給釣竿,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自己做釣竿。

(花蓮秀林鄉 族人 吳曉雲  太魯閣族
Mapasnanava tu bunun 吳曉雲  Truku  
我覺得如果真的考上的話,會有滿多滿好的幫助啦,對啊,因為畢竟現在都要考照比較好,有證照比較好,沒有證照的話,就感覺人家會有一點那個,現在都會有工作室,那應該都是有考(證)照的吧,只要有縫紉我們都會想要去學,對自己有幫助啊,對啊,然後在這邊的話,就是就像威廉說的,就是說自助、共生、自立。)

(曉雲妳可以改喔,好,(我還在摸索它(縫紉機)。)好,自己摸索。)

(花蓮秀林鄉 族人 吳曉雲
考到證照其實對之後,也有很大的幫助啊,如果說在家裡想要做個工作室,或是對自己也有很好的幫助,對這邊(習藝所)也有很好的幫助,只要他們(習藝所)有需要,我們就可以過來幫忙,就兩邊都ok。)

(芥菜種會花蓮習藝所 督導 林威亷
Masnanava tu bunun 林威亷  Amis 
它是一個善的循環,我們透過不管任何一個事工的進行,他的理念都會是在透過這種訓練方式,我們資助的方式也好,讓他有從培育成長分享傳承,這樣一個善的循環,讓他能夠在這個當中,不單單只是享受到,領受到各界的幫助之後,他也透過這樣的資源,讓他自己站起來,讓他在其後成為我們的芥菜種,他也變成一個助人的網絡,去幫助更多的人。)

(芥菜種會花蓮習藝所 督導 林威亷  阿美族
Masnanava tu bunun 林威亷  Amis 
我們最重要的是,看見他們可以透過工作,在他們臉上看到他們的笑容,對生活的希望的笑容希望,所以以工帶振真的是,把他們的信心帶起來,把他們對未來的希望跟盼望帶起來。)

(基督教芥菜種會 執行長 李肇家
Liskadaas kuzkuzaun tu bunun 李肇家
當我們很多人問我說,那你為什麼?你什麼方法?去想習藝所該做什麼?其實我們只要想到這件事情,答案不等於,我們真的那麼容易得到,換句話說每一個人,都有很多的知識跟技能,但創業會不會成功,其實都不一定,可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當他有一個典範在前面的時候,其實我們自己做起來會比較安心,典範在哪裡就在這裡,只是因為時間的因素,環境的因素,它內容會不一樣,可是我除了內容不一樣,我做的事情會是一樣的。)

(基督教芥菜種會 執行長 李肇家
Liskadaas kuzkuzaun tu bunun 李肇家
我們所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助人的事情,那透過教育能夠讓家庭他能夠有好的關係,透過教育讓需要的人有工作機會,然後很重要的透過教育,他能夠生活上能夠是安全的,那生活安全這件事情,其實當擴大來講,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一個家,假如能夠共同生活在一起能夠共同生活,其實有很多事情的美好,就會開始產生就回到這樣的一個過程,所以整個就是在找尋這個助人的方式。)

習藝所設立許多培育的課程,幫助需要者成長,也讓這些人可以成為種子教師分享自己所學,這串連起來的過程,也傳承了習藝所的使命,成就善的循環,這也回歸到芥菜種會的初衷,讓有需要的人學習技能,實現自立自助,活出豐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