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花蓮才發生一起原住民-自製獵槍走火-身亡意外,這8月17日又再度-有獵槍走火事件,意外發生地點在嘉義阿里山,一名男子在打獵後清槍,但過程槍管不小心掉到地上,不慎走火-擊傷自己左胸,幸好沒有造成生命危險,男子當下打電話給-嘉義縣消防局後,送往醫院急救。專家也指出按照現行法律,原住民自製獵槍,沒辦法有合適的清槍結構,真的很危險。
男子躺在擔架上,由救護人員緊急送醫。8月17日晚間一名男子打獵完要清槍,把槍枝拆下途中不小心槍管掉到地上,不慎走火擊傷自己左胸。
(嘉義消防局番路分隊員 徐志男:
檢查民眾傷勢為,左胸有3乘4公分的撕裂傷,民眾意識清楚,生命徵象穩定。)
(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總幹事 浦珍珠 Cou:
他槍已經都要收好了,可是就是剛好那個,子彈掉下來引起的,就是自製的獵槍當然就沒有,那個所謂安全的保險的東西,我們也是訴求希望有一個,能夠制式獵槍,或者是更安全的槍給原住民來使用,是最好的。)
這名男子本身是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的成員,要取得協會核發的獵人證,必須遵守嚴格的管理公約以及總量回報機制,經過用槍基本原則訓練,長期以來他不僅安全使用獵槍,本身也是專業的獵人,會發生這樣的走火意外,協會點出是現行合法的原住民自製獵槍並不安全。
(操作清槍退彈:
擊發完了以後你要退殼,就直接。)
模擬一般清槍方式,但現行原住民自製獵槍規格就是做不到,專家指出按照現行法律,原住民自製獵槍沒辦法有合適的清槍結構,真的很危險,研判這個案子是男子在拆槍管時,喜得釘空包彈沒辦法從槍管分離,槍管裡又裝了彈珠,拆卸過程不小心撞到地造成擊發。
(中華民國射擊協會教練 陳同心:
lemacohio tis'of ʉ
顧及原住民的獵槍安全性著想,一定要用後膛式裝填,後膛裝彈又很麻煩。因為它會牽扯到我們,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裡面,所謂的定裝彈、彈頭、彈殼、火藥、底火,四者合而為一叫做定裝彈,是(現行法律)不允許擁有的。)
8月10日花蓮才發生一起原住民自製獵槍走火身亡意外,現在又再度有獵槍走火事件,造成受傷男子開刀從左胸取出25顆鋼珠,獵人們心中只盼望政府能提升他們的獵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