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8
記者
Siku (林瑋茜) / Iku Lo'oh (張治平) 立法院

力推原校法 立委聚焦師資培育議題

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價值觀等,都跟漢人不一樣,想催生出從3歲讀到18歲的「原住民族學校」,立委們力推原住民族學校法立法,其中課綱和師資尤其重要,針對師資培育,立委伍麗華認為需要的不只是族語教師,而是會講族語的各學習領域教師,並提醒政府,依照現行制度,無法培育出未來原住民族學校所需的教師。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魯凱族:
師資培育作為一個國家獨門的生意,那教育部有義務要為我們的原住民族學校,去產出這樣的老師。如果按照我們新修的師培法,原住民公費生畢業的時候要取得中高級的族語認證,在口語或聽力方面,都是比較粗淺基礎的,是不足以去支撐我們原住民族學校所需要的老師。)

 

伍麗華形容原住民族學校法的精神,就像諾亞方舟保種計畫,產生的學校能為各個族群,保住至少一批會講族語的下一代。 學者也認為,政府的師培人力規劃,目前沒有開始動作,應該趁這次原住民族學校法立法,整體扎扎實實地去做思考,最好是先在大學設立一個專門的族語及文化教育學系。

 

(東華大學民發系副教授 Tunkan Tansikian (陳張培倫) 布農族:
應該要提前布署才對,光是現在的原住民族實驗學校,以及原住民重點學校,就已經缺相關的師資了,現在教育部其實就應該要,協調幾個大學,設立了一個專門的,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教育學系,他才能夠提供比較充足的,語言和文化的課程。)

 

立委高金素梅也將邀集長期以來關注民族教育的學者,以及已在執行民族實驗小學的校長們,一起討論原住民族學校法內容。

 

(無黨籍立法委員 Giwas Ali(高金素梅)泰雅族:
我在近期大概3月20幾號,會邀請他們一起來討論,就是對於原住民學校法的部分,應該很快,我必須是要在5月底以前,一定要排到我們教育委員會來初審。)

 

針對原住民族學校法草案的進度,教文委員會的召委高金素梅表示,不一定會等行政院版本,預計5月底之前,會排審討論委員版草案,原民會則表示,3月底前會提出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