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剛才的系列報導中,我們帶您快速了解,現行原資中心,因為受限於"計畫型經費",及中心定位不明等影響下,讓許多專任助理憤而相繼出走。但我們也從臺灣師範大學原資中心的組織運作中,找到值得借鏡的地方。師大選擇讓具有原民身分的專責導師,擔綱原資中心的骨架,專門負責原民學生的生涯輔導,另外安排專任助理承接行政業務,彼此各司其職,發揮原資中心應有的效益!
為了拉近跟原民學生的距離,並建立穩定的信任關係,台灣師範大學率全國之先,自2014年8月實施"專責導師制度",讓每位原民學生,除了有系上導師外,還會被分配一名原住民專責導師,讓他們專注、陪伴在學生的生涯輔導。
(台師大原資中心專責導師 Vilian 布農族:
好處是因為原住民可以站在他成長背景的歷程與環境,然後去感同身受當這些學生,跟他當初一樣去異地求學,會碰到的一些困境問題,都可以馬上替他解決。)
隔年專責導師室也結合校內原住民族研究發展中心意見,共同研擬出原資中心的設置架構,以輔導學生生活及課業,與傳承原住民族文化及教育為兩大核心要旨,並以原有兩名原民專責導師為中心骨幹,再聘請一名專任行政助理協助業務推動。
(台師大原資中心主任 黃志祥:
很多長官都非常關心原住民事務,但是我們也憑良心講,也都不是太了解原住民事務,我們不曉得(原民)學生需要什麼,所以這兩個原住民導師就很重要,因為本身是原住民籍,他從學習過程一路到研究所畢業,所以他們自己的求學過程,他們知道什麼是他們最需要的。)
台師大原資中心主任黃志祥坦承,中心成立6年來,也曾歷經磨合期,但當組織做好明確分工,讓專責導師負責學生日常學習、課外活動,專任助理則承接行政業務、辦理活動,就能幫助組織穩定發展,發揮原資中心應有效益。
(台師大原資中心主任 黃志祥:
(原資中心)工作受到大家認同,學生也有需要,學校也覺得目前運作很好,我們就會在適當會議會去提案,就是說我們要成立正式的組織原資中心。)
未來台師大原資中心有望從任務編組,納入學校組織規程中,成為正式單位,除了具有重要宣示意涵,也期待穩定陪伴校內近300名原民學生,同時留住有心從事原民學生事務的人才。
(電訪 (教育部綜規司科長 林瑋茹:
我們也期待就是說,原資中心它的存在,它像一個種子一樣,也能夠帶動整個大學的一個族群友善的校園環境。)
教育部再次強調,原資中心在大學廣設目的,在於提供原民學生課業及生活所需支持,並在校園內播下友善族群環境的種子,年底也將會針對原資中心主管進行相關課程研習,讓更多師長了解組織運作精神,並透過遴選出績優原資中心學校及人員,引導他校學習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