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isia Lalaulan asang mapatas ahil tausuhis mas mainduduaz
為了重拾文化歷史記憶,台東拉勞蘭部落小米工坊,去年合作民間公司,以部落「小米」及「海祭」文化作為核心,改編《記得》與《回家》兩本繪本,希望藉此分享部落獨特傳統祭儀文化,內容也寓含部落對青年回鄉文化尋根的盼望。
打開繪本,書中色彩豐富,可以看到深夜裡,部落青年在會所換上族服,準備展開祭典。繪本描述台東拉勞蘭部落海祭,從青年報訊、圍舞、跨火堆,最後跑向海邊接受部落領袖的祝福。全書不直接講述祭儀歷程,而是透過聲音貫穿每個環節,讓讀者彷彿親臨其中。
(繪本作者 盧怡芳:
Maipatas ahil tu bunun 盧怡芳
天還沒亮的時候,他們在燒火,準備(祭典)的那個過程的聲音,所有裡面都是聲音的元素,有一點點想要把那個,整個過程的聲音,蒐集在這本書裡面)
(新香蘭長老教會牧師 戴明雄 排灣族 :
bukusi 戴明雄 Paiwan
我們部落(過去)的領袖,曾經是被一條大魚救過,然後讓我們這個文化,它得以延續下去)
相傳拉勞蘭部落領袖曾遭遇船難,在一度面臨死亡時,一條大魚將他拖向岸邊,才得以獲救,爾後部落便以海祭感謝大魚救命之恩。諸如此類的部落神話傳說,隨著時代變遷逐漸流失,為了重拾文化歷史記憶,部落結合民間公司申請文化部計畫,以海祭及小米文化為核心,改編出版「記得」與「回家」兩本繪本,作為部落"世代共學"的教材。
(繪本作者 盧怡芳:
Maipatas ahil tu bunun 盧怡芳
其實很多時候他們是希望,找回自己的文化,為什麼要找回自己的文化,更希望的是在外的這些部落青年,能夠回到部落,然後能夠在部落扎根)
(新香蘭長老教會牧師 戴明雄 排灣族 :
bukusi 戴明雄 Paiwan
小朋友或爸爸媽媽,看到這兩本繪本的時候,他一定會想要認識我們的部落,也更會想要回到我們的部落,甚至他會期待我們部落,這個祭典什麼時候舉辦,就會變成是一個很大的引誘)
兩本繪本歷經半年勘查、訪談、創作,3月12日正式舉辦出版分享會,兩書書名合稱「記得回家」,寓含部落對青年回鄉文化尋根的盼望。而為延續繪本效益,製作團隊也計劃發展成兒童劇,深入校園巡迴展演,因此發起募資計畫,希望大眾能一起支持部落文化的深耕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