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9
記者

部落遊程創意不失傳統 讓遊客感受在地文化

Asang maku'unis itu mailantangus tu palihumisan mapatantungu

說到青年回鄉,來到都蘭部落,一群回鄉的年輕人,學習部落耆老的傳統知識與技藝,再結合自身的創意,設計出一道道特別卻又不失傳統的原味料理。更搭配部落的手作產業與文化,增添部落遊程的樂趣,讓每個來到都蘭部落的觀光客,不止滿足味蕾,更能感受到在地的特色與文化。

台東的都蘭,這天顯得特別熱鬧,因為有一場別開生面的盛宴。

莎莎利用自身專長,依循老一輩的工法,行傳承的使命。

(都蘭食旅策劃人
高莎莎 阿美族
Taini'unis kakaunan tu bunun 高莎莎 Amis
其實我不算是在,部落長大的小孩,就是跟很多人其實是一樣的,跟著爸爸 媽媽,去台北工作的時候,在台北唸書然後工作,然後自己結婚生小孩之後呢,會希望小朋友也可以有,部落生活的童年,所以在小朋友要念小學的時候就決定要把小孩,就是全家一起搬回來住這樣,回來之後,以工作室作為正職的工作,等於是真正的開始創業,是因為回來之後,其實我覺得養分很多,等於是說你一回來,其實周邊的耆老啊,或者是姑姑阿姨,就是他們其實有很多技能,有年輕人回來,他們都不會吝惜,就是教給年輕人,所以其實我們學了滿多,在台北沒有去學過的,工藝啊 技能啊,還有一些文化知識,然後有一些故事轉化成,我們新發想的新商品,然後也很想把這個,阿美族的故事傳給,就是讓很多人可以知道,然後最好的方法就是,比方說像體驗啊,DIY啊 交流)

從利用檳榔鞘做成的餐盤,到親手磨製筷子。


(參與遊客 Joseph
Minaun tu bunun Joseph
在我們都市裡面,可能很簡單,缺什麼就去超市買,就可以拿到,可是在這種比較以前的時代,或是現在我們現在看到,要回歸到比較傳統的
生活方式的話,就是有用到這所謂的,大自然的材料,然後可以做出來,不但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而且是一個很實用的,一個在生活上,可以做到的器材。,我今天用這個材料,我覺得很驚奇,第一個它味道是很香,就是一個自然的味道,然後它的一個可塑性很高,最後覺得做起來的話,雖然有點累,過程是有點累,但是其實我覺得是滿有趣的,那我們想到今天晚上的主題,是大地的餐桌,所以我想說是一個,可以很輕鬆的,所以說本來是沒有這個,上面的這個提手的,我就想說,我發揮我自己的創意出來,把它加了一個把手進去)

莎莎可以說是全家出動,在地食材的取得,就交給經驗豐富的長輩

(高莎莎母親 陳豔庭 阿美族
Isaicia tu cina 陳豔庭 Amis
這食材全部都是我們,在地的野菜啊,還有那個海菜還有螺,還有那個青蛙腿,野菜就是早上在這邊採集的,還有南瓜,還有這個翼豆有沒有吃過,這個是那個楊桃豆,我們說楊桃豆是翼豆,還有這個,有沒有吃過這個,苦茄輪,這個也是我們這邊台東種的,這個是紅藜,有一些地方可能都不知道,這個可以吃,這紅藜,煮菜或者是煮湯,或是炒蛋都可以,應該你們都沒有吃過有蝸牛,也有那個血肉模糊湯,有沒有喝過,血肉模糊湯,我們以前有重要的節日,的時候才會殺豬,然後放血嘛,然後內臟啊,三層肉裡面就一起煮,最後加那個豬血,新鮮的豬血,我們也是拿了新鮮的豬血,然後等一下就一起攪拌,一起煮。

用迎賓的傳統料理,作為大地餐桌的開胃菜,著實感受在地的風味。

(都蘭食旅策劃人
高莎莎 阿美族
Taini'unis kakaunan tu bunun 高莎莎 Amis
風味餐跟小米酒一樣,它已經變成一個既定的,刻板印象的名詞,那阿佑他其實對自己的文化,非常的堅持喔,即便是在台北開間餐廳,但是他還是堅持,就是要有阿美族的風味,跟原住民的食材,那我覺得可以,碰撞出一種新的火花,我們可以用部落的食材,然後用他這個廚師的創意,去發想一個全然不同的,一個新的餐點,尤其這一批人,他們是舌頭比較靈敏的,藉由這一次,就是他們也會覺得說,我真的嚐到,以前沒有吃過的口感,還有風味這樣,現在為各位上的呢是,蝸牛,對 秘境蝸牛,對,我跟你講,蝸牛在阿美族裡面啊,視為牛排,因為它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低脂,所以怎麼吃都不會胖喔,所以這道秘境蝸牛時蔬沙拉,也是我們阿佑的一個創意喔,他把生菜然後還有蝸牛,還有就是,部落現在盛產的一些野菜,比方說南瓜啊,都放在一起了)

(參與遊客 柯汝同
Minaun tu bunun 柯汝同
我很喜歡蝸牛,湯 第一碗湯,真的非常好喝,而且什麼豬裡面的東西,豬血 還有大腸,還有其他的,鹹度剛剛好,不會太鹹,我這輩子最喜歡吃,沒有吃過的東西,所以對我來說是很特別)

(參與遊客 Sunny
Minaun tu bunun Sunny
我覺得這邊吃到就是比較,針對原味,因為像如果我們之前,吃到的蝸牛,就是它可能會有比較多醬啊,奶油啊下去處理,可是這邊他是,給我們簡單的一個就是像醋,然後刺蔥去調味,然後去沾,然後你可以吃到它那個,原味跟鮮甜Q彈的口感,對我覺得是跟外面平常吃到,不一樣的東西,所以我在想說,可能是不是新鮮度方面,也是有關係,然後你吃起來,也沒有什麼腥味這樣子,是可以接受的)

(高莎莎弟弟
高全佑 阿美族
Nauba nanaz 高全佑 Amis
料理方式的概念的話,其實就是食在地的,那個概念為主軸,下去做這個大地餐桌的部分,所以我覺得它是滿具意義的,在文化的部分,就是因為從小,中間可能有一些斷層,沒有回到部落,那現在又回到部落,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自己的專長,可以回饋到部落,可以運用一些,阿美族自己本身族群的,一些文化 一些食材,分享給不一樣的,或是沒有吃過的一些,不同的族群這樣子)

來到都蘭部落,當然不是只有吃吃喝喝,在地產業的手作體驗,也是大地餐桌的樂趣之一。

(足渡蘭 老闆娘
張景如 阿美族
Liskadaas kuzkuzaun tu bunun 張景如 Amis
然後我們店是足渡蘭嘛,那個台語就是有點,都蘭本來就有一個,很可愛的諧音,那我們有一點稍微的再給它,加強一點點,但是其實它就是我們足跡,一路到都蘭的意思,那後來在部落生活完之後,我們就開始把,在地的植物都把它提煉出來,我們自己有提煉的工法,然後但是也因為用了,在地植物之後,讓我們就是自信爆棚這樣,就是哇在地的植物,原來那麼強,那今天我們要做的是羊毛皂,所以這種就是老師傅的工法,它就是洗到很薄還是一樣,它很耐洗,我們後來就決定,做海鹽這一塊,那海鹽這一塊呢,就是因為我們很喜歡,這一塊太平洋,它實在是太漂亮太乾淨,然後很舒服,那阿美族他們是採集的民族,所以他們很喜歡到海邊去,採集海菜跟海藻,他們採上來之後,我們就趕快去跟他們買,一樣我們把它提煉過之後,海菜跟海藻裡面,它有很多的礦物質,跟微量元素之外,是因為它有很多的膠原)

遵循老師傅的工法,讓每一雙手,做出獨一無二,天然的好肥皂。

(足渡蘭 老闆娘
張景如 阿美族
Liskadaas kuzkuzaun tu bunun 張景如 Amis
那你用了羊毛皂之後,它會更耐洗,因為羊毛它就是輔助起泡的,所以它只要一點點,它泡泡就出來了,所以你這一顆又用更久,沾溼是因為讓它容易黏住,但不要太濕,好 我開始,我放上去之後,所以你看它是不是黏住了,然後我就會邊沾,邊把它包起來,但是你一定要平均,不要這邊厚這邊薄,我們就直接浸到那個熱水裡,羊毛沾到熱它就開始緊縮了,然後我們這樣搓它的時候,要輕輕的,你要看到它,是沒有被你搓晃動的,不然那個花紋就跑掉了)

(都蘭食旅策劃人
高莎莎 阿美族
Taini'unis kakaunan tu bunun 高莎莎 Amis
因為其實都蘭部落,每個工作室還有每個藝術家,他們其實,每一年都有新的成長,然後每一年,都有新的東西推出,像這一次足渡蘭,這一次的那個羊毛皂,其實是最近新的,他們發想出來的一個,新的DIY的體驗,他們算是體驗的第一團,我覺得不管是對他們來講,他們來第二次,還是有新的感受,絕對應該還會再想來第三次,對我們而言,我們也有一種動力,就是如果下次他們再來,我們還可以再給他們,什麼新的東西,或是什麼,另外一個更深入的東西,我覺得就是,有一種彼此成長的感覺)

迴盪在山林間的交響曲,來自遊客們的精心演奏。

(遊程負責人
阿翔 阿美族
Mamadas mudadaan tu bunun 阿翔 Amis
他其實現在,他們大家在體驗的,就是做樹皮,然後去取一支樹皮,然後做成他現在,我們平常在用的餐墊,然後再加上竹子跟竹筷,做成一系列,一套的一些餐具組,樹皮本身是,我們部落的一個文化,我想要跟這些東西去做結合,然後再來竹筷,竹杯是我們青少年,部落青少年,在進山林學習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先做竹杯,所以就是會跟,部落上的連結變比較多,我們為了要讓遊客,更比較容易接受,然後稍微做了一些比較,就是稍微簡單的調整,平常沒有在拿鐵鎚,很容易敲個幾下,就想要放棄了,所以我要讓整個做樹皮,這個時間簡易,然後又輕鬆,又可以達到,帶回家的那種感覺)

舉辦至今雖然才第二個年頭,但這些遊客,也因此成為了朋友,並期待下一次的遊程。

(都蘭食旅策劃人
高莎莎 阿美族
Taini'unis kakaunan tu bunun 高莎莎 Amis
在都蘭部落,產業其實沒有那麼多,只是說,如果說可以用在地,原本就有的資源,然後我們就是成為一個平台,比方說只要有外地人,或是觀光客來到都蘭,我們要怎麼樣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去介紹給別人,或讓大家知道,都蘭部落特別的地方,所以其實很多年輕人,開始加入,就是比方說觀光遊程,體驗導覽的這個行列,這樣其實是讓其他人,外來的遊客更容易融入,然後瞭解我們部落,的一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