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5
記者
Rowbaw Seyhu (温庭萱) / No(林遠沖) 南投埔里

泰雅運傳統技藝競賽 傳承文化.培育運動人才


第十屆泰雅族運動會傳統技藝競賽,25號熱鬧登場,其中的傳統拔河比賽,地主隊南投仁愛鄉有備而來,穿上專業的拔河鞋及拔河衣,讓以往趣味性居多的傳統拔河多了幾分專業度,原來當中有幾位曾是拔河隊選手,而傳統摔角中也有柔道及摔角的運動好手,透過傳統技藝競賽,傳承泰雅族文化,也從中培育出許多原住民專業運動人才。

握緊繩子,踩穩每一腳步,全力往後拉,第十屆泰雅族運動會傳統拔河比賽在25號展開,地主隊南投仁愛鄉對上台中和平區,仔細一看仁愛鄉代表隊穿的鞋子跟其他隊穿的雨鞋有點不太一樣,竟然是拔河鞋。

(仁愛鄉拔河選手 Watan (徐志銘) 賽德克族:
它的設計就是前後比較厚,然後這裡有鐵塊,那我們這裡就攻擊的時候,譬如這是草皮就是這樣,這樣去砍土,因為我們是卡在傳統兩個字,因為這是傳統拔河,所以很多鄉的一個觀念就是說,傳統拔河就是穿雨鞋)

除了拔河鞋,就連選手穿的拔河衣也很專業,可以保護身體,不讓繩子和身體直接摩擦而受傷,可見仁愛鄉拔河隊有備而來,原來當中有八位曾是拔河隊出身,因為熱愛這項運動,平時仍會相聚在一起練習,專業的訓練及配備,讓以往趣味性居多的傳統拔河比賽,多了幾分專業度。

(仁愛鄉觀賽民眾 No Nawi (施家明) 泰雅族:
以前我們參加泰雅運的拔河,都是那種興趣跟那種趣味的心情,這幾年看到的時候都是,看越來越專業,因為每個鄉要很努力的,為了要贏得拔河的冠軍)

越來越多人重視傳統技藝競賽,現場還有傳統摔角,考驗選手們的技巧體力與智慧。

(傳統摔角裁判 鄭仁鎰 :
他們上半身就是打赤膊,腰帶是一個就是看,有沒有帶子這樣(穿)短褲在沙灘,就是沙地的那個場地這樣比賽)

雖然傳統比賽的規範有別以往全民運動的規範,但宜蘭大同鄉的傳統摔角教練表示有些選手都是先從柔道學習基礎動作,再延伸培育傳統摔角選手。

(宜蘭大同鄉傳統摔角教練 陳祿裕 泰雅族:
宜蘭地區來講的話,我們大同鄉的子弟兵,現在不僅是我們傳統原住民摔角,這是我們所積極推廣的,一個傳統運動項目,然後再來他們間接地,在我們亞奧運項目來講的話,柔道跟還有一般,我們全民運動會的摔角,都有很好的選手出現)

傳統技藝競賽不僅傳承泰雅族文化,也從中培育出更多的原住民族專業運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