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0
記者
Iku Lo'oh(張治平) / Kawa (施俊銘) 台北市

環境保護智慧化 大數據即時掌握空汙狀況

Niqan qaya knkla qmlahang lqngun kana knux llingay

民眾關心天氣狀況,空氣品質及水質,已逐漸融入國民的日常生活。環保署自105年開始推動PM2.5小型感測器的密集布建,以大數據蒐集分析,並開發手機軟體"環境即時通APP"供民眾可隨時掌握空氣品質資訊,目前也建置78座空品測站及14部空品監測車,完善全國空氣監測網站。

(環保署副署長 蔡鴻德:
Bukung hari kklawa llingay klwaan
蔡鴻德
大家就知道 要出門之前,要先看看環境即時通,到底目前的空氣狀況是怎麼樣,有需要去做什麼樣的防護設備沒有,譬如說我要騎腳踏車,我可能那一條路線最好不要去,這個都可以提供一個,非常好的一個數據的來源。)

環保署表示,全國85條河川、51座水庫及463處地下水,每年產出9萬多筆的檢測水質數據,為了能夠順利推動水質監測資訊網,其實是仰賴提供監測站的學校及機關,共同協力合作,才能建構起龐大又嚴謹的監測數據。

(明潭/大觀發電廠 廠長 劉演鎮:
Bukung pusu samaw Mingtan/Taguan
劉演鎮
我們日月潭水庫最主要的水源,是來自霧社下游的武界,從武界我們把它引到日月潭來,伊達邵裡面我們非常多的原民,原住民就在這個區域裡面來做,生產還有做商業活動,我們大家都共同來維護這個水質。)

]全國河川水質嚴重污染長度比率由91年14%降至111年9月2.3%,嚴重污染測站由91年66站減少為6站,成效確實逐步改善。推動空汙防制也有成績,全國空氣品質不良指標率,自103年26.2%已降至110年9.8%。周遭的環境逐步改差,環保署將與時俱進,繼續充實監測能量,守護台灣空氣、水源的優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