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wmawman deddan yau ay tened pameng ti mai
一起來認識邵族傳統祭典的植物,邵族過去最具有代表的文化植物,像是鹿角草spriq qra urung及沙沙草(李氏禾),它們是邵族在過年期間,做為花環以及驅趕精怪的植物,邵族傳說中因為水怪不會靠近沙沙草,邵族人才能安心過年;不過環境影響,讓已很難尋覓。
早期鹿角松(過山龍)是邵族過年常用製作花環的植物,一般族人稱它為saspin,與邵族的傳說故事有關連,而鹿角草(松)(過山龍)的外型就像鹿角,細長的莖部像蔓藤長得很長,每年年祭前族人會採收鹿角松(過山龍)製作花環,在製作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能體會到生命的奧妙以及來自大自然的恩惠,目的是祈求族人幸福且延綿益壽。
(部落耆老 Litha Lhkatafatu(石進宏)
baqian
Litha Lhkatafatu(石進宏) Thau
這個 我們邵族叫saspin,為什麼?我覺得很奇怪,我們邵族跟鹿有淵源,比如說我們,我們的那個白鹿,還有這個你看他這個,我們台灣話叫鹿角蕨,其實它是屬於石松科的,它對我們邵族就是在每個祭典的時候,都要配戴髮飾這樣子 髮帽。注意把它看,他就是代表說延綿不斷,生出這個 然後又會,一直延長下去 這樣子,代表我們邵族一直延綿下去,長長久久的意思,應該是這樣子,你看這個很長,我覺得滿具有代表性。嬌氣鹿角草(松)不易採收,四周圍太多雜草無法延伸它的生長。相反的如過鹿角草(松)生長環境佳,容易繁殖下去就像邵族對生命的熱愛,因此在年祭活動象徵文化代表性。)
(部落耆老 石進宏
baqian
Litha Lhkatafatu(石進宏) Thau
它這個也有攀在樹上的越高它是,我看過它是寄生在樹上,然後垂下來的,其實也是同科可是不同屬,有很長的像寄生一樣的也很多,可是它都很長,可是它這個不一樣,我一般看都是長在強光(向陽處),然後斜坡,180度的斜坡,嘿然後直曬太陽,喜歡太陽直曬,越強的光繁殖的越多,上面不能有太高的植物把它蓋著,它會長不好。我仔細想,就像我剛才描述的,它不斷的生長,然後它又代表鹿,它就一種鹿角草嘛,你看它每一個像鹿角,每一個生長的地方都像鹿角,然後比如說這棵種的,在這邊又長了一個新的根。每個環節(枝節)都會長一個根,這已經拔下來一個月了,至少三四個禮拜 有一點枯黃,如果今天像要去採都採不到,現在馬路上也幾乎都沒有了。它這個淵源應該是算這樣子啦,因為我小時候都是看大家都配戴這個啊,每到祭典的時候。)
它的形狀就像鹿角, 我們邵族的白鹿有很大的淵源有相關性,然後很堅忍不拔(生命力旺盛),然後那麼長,拿來做頭飾剛剛好。
((你們頭飾都怎麼做?)以前我媽媽族人就是採得更多採得更多編得越漂亮,大概就是這樣在(再)採一些裝飾裝扮紅花。我們(邵族)先氏(生)媽(女祭司)幾乎天天都會帶(花環),然後穿戴族人的(傳統)衣服。)
由於鹿角草採收不易,花環材料代替由不同的植物,近年來在邵族地區很少看到鹿角草,大量的建築屋(物)及人們習慣使用噴撒(灑)殺草劑除草,也讓鹿角草(松)生存瀕危甚至消失殆盡。
(部落耆老 石進宏
baqian
Litha Lhkatafatu(石進宏) Thau
沒有專心去找,現在有時候會噴殺草劑,做(務)農會噴殺草劑,對他(它)是一種傷害,其實對大自然也是一種傷害,現在大部分都是種檳榔樹對不對,其他原生種的植物都沒有啊,等於破壞這個結構了。甚至一些動植物都會瀕臨滅亡瀕臨絕種,以前在馬路隨便繞一圈就有,現在都要到別的地方去找。)
每年邵族在農曆8月1日的清早,在大門邊掛著一束李氏禾(沙沙草)驅邪,邵族人稱它為沙沙草,類似漢人過年貼門聯,族人會採沙沙草布置門口迎接新的開始。
(部落耆老 石進宏
baqian
Litha Lhkatafatu(石進宏)
這個其實我媽媽以前,我不知道它這個真正的名字,他應該是屬於禾本科的植物。我媽媽以前就是跟我說,那個明天就要拜拜了,叫我去採呀,採那個真正的莎莎草,他(她)也不知道說這個是什麼草?我不知道這是原住民什麼草?什麼是沙沙?其實小時後摸沙沙的,原來這就是沙沙草。這個摸起來就是 沙沙的,它是不會割人的,不會像芒草一樣割人。其實他(它)在原住民當中也有它自己的名字,你看像這個就有小時候我媽說,快點去拔那個水草,長在水裡面的那個啊,摸起來會沙沙的那個,我就去拔,我知道在哪裡有,她以前有跟我講這個長在水裡面,比較陰涼的地方這個就是很代表性,每次《白鰻祭》都要放在我們門前,我大概略知知道就是這樣。像我們漢人一樣,端午節都要擺(掛)榕樹,他其實有典故,那個典故不知道有沒有真的還是假的,其實我們日月潭,我們祖先流傳下來也有(日月潭)水怪就對啦,那個(日月潭)水怪就是很通天,就是現在所描述就是相(像)一個「精」聽說他(祂)會從這裡跑到那個鯉魚潭去,有個山洞就是專門祂的跑道,我爸爸描述給我的就是這樣。祂每次棲息的地方就是在這個地方,在這個草,草的地方在那邊棲息,然後又跑到大石頭,以前那個還沒做水壩的時候,日月潭很多石頭,比如說有那個大石頭他(祂)就在那邊曬太陽,在那邊乘涼,曬乾自己的皮膚,祂有這個什麼,這個鰓還有長頭髮,描述起來就像我們描述 就像「精」一樣。(所以沙沙草是拿來避邪?)對。)
(部落耆老 石進宏
baqian
Litha Lhkatafatu(石進宏)
聽說祂會在(沙沙)草上面休息。)
(邵族語老師 Lhuhut Lhkashnawanan(袁守康)
patudan
Lhuhut Lhkashnawanan(袁守康) Thau
他長怎樣,上身是人下身是魚,他是保護魚類的守護者,保護我們的魚類,所以牠破壞我們的漁具,叫我們不要亂捕濫殺,對不對。避凶, 反正就是驅邪避凶的作用,這樣的話完成了對不對,我們有時候用吊的,可是我那個可以夾著,所以就夾在裡面而已。)
過去在日月潭邊種植大量的李氏禾,在祭典的時候會利用它裝飾門戶,區別其他族群,方便日月潭水怪的辨識。
(部落耆老 石進宏
baqian
Litha Lhkatafatu(石進宏) Thau
聽說祂會在(沙沙)草上面休息,後來的人不知道怎麼樣,每家都要放這種草。你(日月潭水怪)家有戴(掛)這個 就代表我們是同一種的人,你有崇拜我,我就不會傷害你的畜生鴨、雞、狗甚至於小孩子,聽說以前會吃小孩子,會危害我們的雞、鴨、禽,他會從這邊跑到鯉魚潭去,是真的喔!以前埔里是我們的管轄,邵族的管轄,埔里就是賽德克管轄,泰雅族的管轄,我們以前等於西邊,東邊到埔里,這都可以考究都有淵源,我媽媽告訴我這就一半山地話原住民的話,快去拔沙沙草,這樣子我就知道了,原來明天就是要拜《白鰻祭》要拜拜了,小時候就這樣,每年我媽媽叫我去拔沙沙草的時候,又要一年囉,又要過年囉,那我就知道說要去拔沙沙草,就知道說又一年了,明天又要用這個草了。)
(部落耆老 石進宏
baqian
Litha Lhkatafatu(石進宏) Thau
就這樣綁,然後門在這邊牆壁在這邊寄放在這邊,要掛兩個。應該放了會乾枯,然後它不會說枯萎然後爛掉,應該是放一年,然後明年杵音祭的時候,然後把它換新的。)
鹿角草(松)及沙沙草(李氏禾)是邵族在過年時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植物,時代環境影響(大環境改變下)讓這兩種植物不易生長,漸漸取而代之的是其相仿的植物,而傳統植物逐漸消失也讓後代不易分辨,屬於邵族重要的民族植物的植物,將是邵族在未來必須思考省思,如何進行復育並永續發展這項傳統(民族)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