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北領地的凱薩琳鎮上,Banatjarl部落的年輕媽媽Olivia Turner,在原民兒童社福中心裡,正在陪一歲的兒子讀故事書。
(家長 Olivia Turner:
對 這裡真的很棒,尤其對我的小兒子來說,他很喜歡探索。)
(家長:
這裡很好,Sarah可以在這畫畫,她在這很放鬆。)
通報個案送外地收容 盼將原童留在家鄉
孩子在親人陪伴下,安心成長。當家庭功能失衡,被政府通報為安置個案,許多澳洲孩童將會被送到外地的社福單位或家庭、遠離部落,因此Banatjarl的原民婦女團體,在市中心成立社福照護中心,讓兒童能夠留在家鄉。而這項計畫,也獲得北領地政府的補助支持。
(Banatjarl家庭支持計畫成員 Andrea Andrews:
是的 我們希望避免我們的孩子,進入非原民的照護體系,我們希望 我們的個案,能受到保有文化權的照護方式,而非讓政府替孩子做決定。)
北領地孩童移地安置數量 高出全國兩倍
計畫推動之後,Banatjarl的兒童安置數量顯著下降。但是北領地的孩童移地安置數量,仍然比全國高出2倍,而且其中高達9成是原民孩子。2022年統計,北領地有將近半數的孩子,被通報受害。
(北領地代理兒童委員會專委 Nicole Hucks:
北領地的原民孩童和家庭,處境有獲得改善嗎,我很懷疑 因為數據會說話。)
原民個案被安置非原民單位 無親屬照護
仍有越來越多的原民孩童,被政府安置到非原民的社福單位,而不是安排進入親屬家中。
(北領地首席部長 Natasha Fyles:
我們樂見親屬照護安置,特別是原民個案,但有時候 我們找不到,提供提供親屬照護的地方。)
呼籲政府積極協助 扶植原民社福中心
代理委員會向政府呼籲,應該扶持更多由原民經營的社福中心,除此之外,北領地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原民孩童,處於貧窮線下,也需要政府更積極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