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8
記者
綜合報導 台北市

校園暴力偏差行為年逾萬件 鬥毆.偷竊最多

[[資料畫面]]新北市,有國中生被同校同學割頸身亡,校安問題引發各界關注。教育部統計校園暴力事件和偏差行為,從108到110學年看,通報件數從1萬增加到1.5萬件;包含鬥毆、偷竊等行為,其中疑涉殺人事件,110年在國、高中發生共25件,該如何解決,成為當務之急。


(全教總理事長 侯俊良:
(舉例)濫訴的一個問題,要有配套措施,不能再這樣子下去,不然會造成老師的信心危機,校安人員的一個編制,整個他的一個職權的,一個劃分清楚,要讓他有相對的執行能力,如果(家長)你真的沒辦法,要強制執行,甚至要對於家長課以罰款,甚至於連結說 你在家庭教育這塊,你要去作一些進修,家長要強迫可以協助學校教育,一起來做處理。)


擔心校安問題,有部分家長,會送小孩到私立中學,認為私校會篩選、管教也比較嚴格,但家長團體也點出其中的問題。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常務監事 謝國清:
多數都是經濟狀況比較好的家長,才有辦法送到那樣的私立學校,被管制非常嚴格,學生其實是非常不情願,它反而是讓家庭功能更加低落,教育部所轄管的 除了學校教育之外,還有家庭教育跟社會教育,但是 事實上用在家庭教育,跟社會教育的資源 非常非常少。)


教育和家長團體都認為,校安問題很複雜,主管機關應該跨部會協調,評估學生返回校園後的評估機制,還要強化校安人員設置,並思考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功能該如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