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9
記者
Looh 花蓮市

慈科大展覽排灣服飾 促了解族群文化內涵

pakipuhlua 慈濟科大 sipakiapuhlu cucumacu

慈濟科技大學原住民籍學生近8百位,學校的原資中心為了協助原民生在生活與文化上的認識,慈科大每學期都會舉辦各族群文化內涵的展示,而這學期是以排灣族的服飾作為主展,讓更多同學了解台灣多元族群的文化內涵。

老師拿著針線教導原住民學生如何進行刺繡。

走進展示空間感受到豐富的排灣族文化,這裡是慈濟科技大學校園內的原民學生活動展示空間,每學期安排不同族群的文化展演,這次的排灣族服飾展示,也是學生從部落帶來展示,讓更多學生了解排灣族服飾文化。

(慈濟科技大學學生 abu‧kavulungan(高皓騰) 排灣族
mamaini umariataisana
abu‧kavulungan(高皓騰)  Paiwan
我是東排的,我們的服裝會比較偏向比較像卑南族的衣服,這個比較屬於北排南排那邊的衣服。)

(指導老師 Harung Nayung(游翊) 太魯閣族
pakiaturua
Harung Nayung(游翊)  Truku
原住民族的朋友都可以見識到每一族,他們都有不同的文化,而不是說每一個原住民族都是一樣的,推廣讓大家(認識),原住民朋友也可以對自己有文化認同。)

也有漢族學生被這美麗的服飾所吸引,並且自己動手製作排灣族服飾。

(慈濟科技大學學生 藍元均
mamaini umariataisana
藍元均
就想說先買材料,買材料完然後自己嘗試做,不會的再去問別人,我幾乎是每天都在做,每天花好幾個小時在做,就是喜歡原住民文化,然後就會想要認識。)

策展同學也安排歌舞表演,用歌舞去感染學生在族群上的認同。

(慈濟科技大學學生 abu‧kavulungan(高皓騰) 排灣族
mamaini umariataisana
abu‧kavulungan(高皓騰)  Paiwan
這次目的就是透過歌謠去推動我們的文化,像我這樣每一首歌,都有它自己的意思跟它的內涵在裡面。)

慈濟科技大學表示對原民文化相當重視,校內也在民國86年,開始典藏原住民文物,收藏了6百多樣的原住民族文物。

(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組員 Pihay(林宸伶) 阿美族
cucutaku'i'iarʉisa tarʉana maiatuhluhlu cucumacu
Pihay(林宸伶)  Amis
新生入學的時候,學校都會安排他們一個小時的時間,都會來這邊參訪都會分班級,所以不是只有原住民的學生,包含像一般生就是漢族的學生或其他的學生,
甚至外國學生都一定會來,連同像新進的教職員,一定會來原博館參觀,讓他知道說,我們學校除了有這個博物館,為什麼要設立這個博物館,然後畢竟是多元文化,為了要減少歧視,所以我們一定要認識彼此。)

慈科大在103年擴大規模,設立原住民族博物館,長期收藏展覽原住民文物,提供原住民族籍學生,學習族群文化,並成為原住民族博物館的導覽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