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7
記者
Kacaw·Mayaw (周浩伊)/uliu(郭亞文) 台北市

族語教會獎勵計畫啟動 拓多元學習環境

原民會啟動"族語教會獎勵計畫",吸引不少族語師資進入教會,開發多元的學習管道,營造校園外的說族語環境,原民會也提供獎勵金,鼓勵教會牧者、族語老師、還有教會的信友多說族語,提升母語的永續發展。

隨著2017年公布原住民族語成為國家語言,國內對於本土語言的延續,是越來越重視,而各級學校也開始辦理各項原民文化課程、甚至是開辦實驗學校,而原民會也啟動"族語教會獎勵計畫",讓更多的族語師資進入到教會裡,開拓更多元的族語學習環境,就像達魯瑪克民族實驗小學的教保員陳秀紅,擁有9年的教學經驗,現在也回到部落裡面的主日學,讓孩童能在課外的時間也接觸到母語。

(族語教保員 陳秀紅 魯凱族 :
只有在幼兒園,跟國小學習族語,家庭又不說 那現在,教會又開了這樣的,可以學習的環境,那也透過在學校(主日學),聽聽一些道理呀,可以增加孩子們的人格發展,我們可能會從練我們的詩歌,從唱歌學習族語,主日學看可不可以活絡, 在教會學習族語的領域)

當族語師資進入教會,讓主日學的孩童有系統性地學習族語;但是在都會區也有不少青壯年,在主流環境的影響下,說族語的機會不如原鄉來得多,因此,就有傳道員分享都會區的教會,除了有全族語的彌撒,更是藉由科技的協助,讓教友能在彌撒當中,獲得族群的歸屬感,進而提升說族語的機會。

(天主教台北教區原住民教友傳協會長 劉雪香 阿美族:
有阿美族語的彌撒,有30歲 40歲 50歲的(青壯年),對於阿美族語還不夠了解,所以他不會聽阿美族語,但是他很熱忱地參加彌撒,所以我們就用PPT的方式,所以有族語的拼音,還有華語的翻譯,這樣他能理解之後,他就會有認同感)

教會生活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不論是從唱詩歌、或是讀經,多少都有接觸族語的機會,而原民會提供"族語教會獎勵計畫", 提供使用族語證道的牧者1千元、口譯員5百元,主日學族語教學每周獎勵1千元、其餘族語推廣則獎勵500元,,就是希望能促進族人說族語的動機,更期望能提升原住民族語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