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世界母語日即將到來,來自全國各地的牧者、語推人員、及教保員齊聚,分享著在語言推廣的歷程,指出教會在語言推廣的重要性,更是期盼結合教保員、語推人員,營造出多元的族語學習環境,讓語言的延續能更多元且全面。
來自全國各地的語推人員、族語老師、及族語教保員齊聚一堂,分享族語推動的歷程與困難。尤其有超過一半的原住民族人口,移居到都會區生活,再加上早期的國語政策影響,大大的降低了說族語的機會,而看到語言傳承的急迫性,就有牧者及語推人員指出,在面對語言的斷層,教會應該扮演語言推廣的橋樑,和延續文化的重要角色。
(語推人員 Tanpilic Balincinan (洪文和) 布農族:
教會本身他有責任跟義務,跟使命 教會這個角色呢,應該自動會打開一扇門,讓族人進來,讓族語進去到教會,所以呢 應該是同樣同步,會是在原鄉 或在都會區,應該把這個母語的,這種振興工作,一併重視 然後一併推動)
(玉山神學院院長 Walis Ukan 賽德克族:
我們讀聖經 不是只有讀,古代以色列人的智慧,我們還必須要在,我們母語聖經裡面,透過母語,也把上帝所賜給我們的,各個民族的這個智慧呢,也從母語聖經裡面,再慢慢地把它挖掘出來)
玉山神學院歷經了70年的族語推廣,不少牧者是以族語證道、唱族語詩歌、翻譯族語聖經來傳道,在延續語言方面功不可沒,但Walis院長還指出,不僅僅是要做語言的保留、文字書寫的記錄,還要實踐另一個具有前瞻性的角色培力,才能讓文化流失的危機變成轉機。
(玉山神學院院長 Walis Ukan 賽德克族:
更重要的就是說,怎麼樣去培養一個部落的耆老(就是)下一代的耆老,這個耆老只有會講,只會講母語的耆老,更重要的就是說,怎麼從我們的母語當中,你可以去講述,隱藏在母語後面的,故事 傳統的律法,後面的禁忌,甚至於部落的智慧)
部落耆老流失的速度飛快,是讓不少人加速族群文化資產的保存,但在族語推動的過程中,不只是為消逝的文化止血,更是要培養出傳承的新種子,而教會在語言的延續上,更是扮演著文化傳承、不可或缺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