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2
記者
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puljaljuyan(李耀維) 宜蘭南澳

宜蘭林下經濟新商機 段木香菇超夯作物

專題透析,帶大家來關注原鄉的經濟產業發展,台灣曾在1970年成為世界出口第一的"洋菇王國",而南澳鄉金洋部落的族人,早在日治時期就在這片土地上種植段木香菇,近年在政府引進林下經濟的觀念後,農委會農糧署東區分署便結合有機驗證、友善耕作,進一步在宜蘭縣的原鄉地區,透過段木香菇,推展新商機。

在綠意盎然的森林中,一根根佇立在樹蔭下的段木,正在培植今年第三期的香菇中,這裡是宜蘭縣南澳鄉的金洋部落,而早在日治時期,族人就透過日本人引進的段木香菇培植技術,種植段木香菇至今。

(段木香菇農友 林家瑋 泰雅族:
我印象很深刻,早期(宜蘭南澳地區)泰雅族,他就是 有在種植香菇這一塊,曾祖父 曾祖母那個年代,那個時候(我)才五歲 六歲)

(段木香菇農友 何仁興 泰雅族:
大部分我們南澳鄉,都是在種,連那個武塔 跟我們金洋,每一戶 都在種香菇)

但1991年,政府宣布全面禁伐天然林,使得段木取得困難,當時,族人除了轉種其他作物外或靠打獵維生之外,還曾經有過那麼一段,要避開林務局公職人員上班的時間,摸黑、噤聲的回憶。

(段木香菇農友 何仁興 泰雅族:
我們那個打洞(鑽孔)機也是要晚上,利用晚上,我們有配好那個時間,所以晚上都在山上 也不睡覺,在那邊工作 戴那個(頭)燈,好幾個有被抓 拿(抓)去關(有回來嗎)還是有回來 還要交保)

隨著2015年,林下經濟的觀念在台灣開始被引用,讓持有林地的私有林農,可以於經營林木期間,仍有短期經濟收入為當務之急,同時又能透過林地的優良環境條件,創造森林中林產品的附加價值,讓林農整體收益提高,確保林地回歸林用,避免土地的超限利用,或轉成非林業用途的農業或觀光等開發,農委會農糧署東區分署也乘著這股力量,在宜蘭縣的原鄉地區,推展有機驗證的段木香菇。

(農糧署東區分署長 徐輝妃:
一方面是配合我們林務局,就是林下經濟的政策,那段木香菇本來就是,其中非常主要的一環,尤其因為我們有一些地方,有山群阻隔,所以相對有一些環境,其實是非常的純淨又不易受到汙染,所以是最適合發展我們有機 友善)

(段木香菇農友 林家瑋 泰雅族:
小朵我們1斤1800,大朵的部份的話,我們就是1斤大概賣到2000 2200)

有機驗證除了提高段木香菇價錢外,目前,除了水稻及蔬菜,農糧署也針對有機轉型期驗證的土地,給予每年每公頃,8萬元的補助,最長3年;而有機驗證土地,則可申請維護生態保育獎勵,給予每年每公頃3萬元的補助,呼籲族人多加取得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