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衛福部提出健保總額,將採以新的計算方式,可能大砍150億元,對此引發醫界的不滿,但隨著物價齊漲以及步入高齡社會,醫療費用只會多不會少,當健保給付降低,民眾看病時的自費項目可能就要變多了。
對於有良好健保制度的台灣,每年總預算達8千億,但衛福部日前提出健保總額將採用新的計算方式,計算下來將大砍150億,引發醫療界的不滿。
(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理事長 朱益宏:
因為健保它財務越來越困難的狀況之下,新的項目它就進不來,進不來的話那轉向,民眾如果有這個需求的話,它就會轉向變成為自費市場。)
朱益宏指出健保總額成長率下降,健保點值會更低,醫院和醫事人員的收入相對減少,而這可能會影響民眾就醫的自費部分,對此民眾就表示吃不消。
(民眾 Kimi uin (林朝花) 賽德克:
主要我們是生活本來就很苦,也沒有什麼收入,再增加我們收入(自費)的話,會不敢給醫生看病。)
(民眾 Homey Lihaw蘇真美 太魯閣:
對我真的是一種負擔,因為第一個我們沒有收入,我們絕對是付不起那麼多的這個(自費額)。)
然而,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醫療支出只會多不會少,若再砍預算,影響的會是民眾的健康權。
(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理事長 朱益宏:
第一個就是當然就是希望降低成本,那第二個就是對於健保來講,很多新的藥物尤其一些抗癌的新藥,或是細胞免醫療法等等,這些費用都非常昂貴,進到健保的進度就會延宕,因為健保沒有錢了。)
不過,面對醫界及民眾的擔憂,健保署表示提出的健保總額是草案,將持續與各相關團體進行溝通,讓資源用在有效的治療,使健保能夠永續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