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檢查科技進步,腸胃道內視鏡檢查越來越普及,但是一些屬於小型黏膜下腫瘤或膽胰疾病,有時無法用傳統方式檢查出來,台東馬偕近年引進最新「內視鏡超音波」,除了能提高解像力之外,還能偵測超微小病灶,若是再搭配特殊探針,甚至能進行腫瘤穿刺或其他無傷口微創手術,且這項檢查有健保給付,台東民眾不必再跑到外縣市就醫。
坐在台上侃侃而談,台東鹿野鄉這名50歲的彭先生,在4年前切除部份肝臟後,膽管就反覆阻塞發炎,儘管四處求醫,但病情始終沒有改善,直到一年前接受台東馬偕醫院"內視鏡音波"微創手術,利用超音波攝影探頭搭配超細探針,從口中進入肝臟疏通膽管,並裝上支架引流到腸胃,終於順利解決彭先生膽管炎的困擾。
(病患 彭先生:
就是放金屬支架之後完有沒有,到現在目前都是還沒有什麼,都沒有不適過,也是已經滿一年多了。)
「內視鏡超音波」微創就類似胃鏡,不僅能更清楚檢查體內器官病灶,且可透過超音波探頭,更近距離檢查肝膽胰臟部位腫瘤,尤其對一發現就是末期的胰臟癌患者,能有效提高存活率。
(台東馬偕醫院醫師 吳佳憲:
我們是希望可以在它(腫瘤),很小的時候,2公分以下的時候,我們如果在這麼小的階段,它還沒有吃到附近的東西,我們就把他手術切除,他5年存活率可能就可以到達2、3成以上。)
相較傳統開刀手術,內視鏡超音波不僅診斷性更高,且不動刀不留傷口,恢復速度快,醫師表示,目前內視鏡超音波已納入健保給付,經醫師診斷就可以接受檢查,台東馬偕醫院引進相關技術資源,讓在地居民不用再舟車勞頓,跑到外縣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