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2
記者
Kacaw·Mayaw(周浩伊)/許家榮 台北市

民調:友善同志程度微降 學者促增社會溝通

日前法院通過《同志收養專法》,顯示台灣性別平權更進一步,然而國內對於同性議題的態度卻有所變化,彩虹平權大平台每年都會進行相關民調,調查結果對同志友善程度有些微下降,對此民團學者表示應增加社會溝通教育的機會,也呼籲政府盡速訂定反歧視或相關平等法案,加速打造友善的生活環境。

自從2019年同婚合法後,彩虹平權大平台每年都會進行,同性婚姻議題及同志權益的社會態度做民調。以出櫃接納度綜合比較趨勢來看,近3年來在針對親戚、老師上司等對象做比較,在行政首長及小孩部分,今年是有下降的趨勢。而整體調查結果顯示,社會對同志的友善與支持也微幅下降,但不表態的人數減少、加上反對與不支持的比例提高,讓整體結果往不友善方向移動。

(彩虹平權大平台研究員 朱一宸:
到去年相比的話,大概都有微幅下降1%,1%看起來很小,可是其實今年3月,也有發生過一件也就是在中壢,有一對男男伴侶在便利商店門口,接吻結果就被遭受陌生人的攻擊的事件。)

民調指出在社會接受度上,社會對異性戀公開接吻接受度已接近八成;對女女接吻接受度是接近六成,與去年相比接受度下降1.3%;對男男接吻的接受度今年跌破五成,不接受度上升1.7%。 對此,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秘書長表示,雖然法案陸續通過,但是社會溝通及教育不能間斷。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秘書長 杜思誠:
對於同志不熟悉的一些朋友來說,特別是一些年長的長輩,他們可能對於同志也許還是有一些過去的刻板印象,那這些都是必須透過教育,或是社會溝通逐漸地去化解。)

然而,台大社工系副教授Ciwang表示,無論是性別或是多元族群議題,除了透過民間團體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的資源投入,透過法制面翻轉社會的價值。

(台灣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Ciwang Teyra 太魯閣族:
不管他叫《反歧視法》或《平等法》我知道台灣民眾可能會擔心跟罰則會有關,但我認為他更重要的精神在,他需要讓國家去肯認。)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秘書長 杜思誠:
除了你必須要能夠有反歧視,那這歧視不管是對於不同的族群,或是對於不同的性別特徵的人,都必須要不能夠歧視之外,其實也包括說政府應該要,更多點的經費來做更多的一些教育跟推擴。)

然而,杜思誠表示歧視的相關法案立法,最重要的是在社會溝通與教育,台灣身為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更應該朝向相互包容、理解的環境,讓每一個人都能自由舒適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而該如何真正落實平等,仍是全體國人需要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