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險的營造工作,守住基本勞權,也是給予自己安心工作的保障,尤其面對現在全球的氣候變遷,國內勞動團體都在爭取要放高溫假了,熱傷害也間接加重在外勞公的職災,因此民團就表示,族人遇到勞工事件,就更要積極反映,別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
夏季氣溫持續攀升,戶外工作引發不少職業災害案件,在極端天氣越來越加劇,從事營造製造業的工人們,對於高溫是否能放高溫假,各界也都有熱烈的討論,而勞動部也啟動'戶外作業熱危害高風險 事業單位'的專案檢查,對此,求職網也提供相關降低熱傷害的方法。
(求職網公關副理 楊宗斌:
員工事屬於戶外工作者的話,應該還是要注意他們的,熱危害的一個風險,也就適時要提供一些,休息場所 飲料,以及降低工作環境溫,同時這個可以調整工作的時間。)
這些因為高溫,而增加的付出成本,勞工也喊出希望放高溫假,或是有高溫工作津貼,尤其許多部落族人從事的營建、製造業,不僅面對高溫,職災風險發生率也很高,根據勞動部統計111年原住民族的投保人數達20萬人,職業災害通報件數就達7百人,原民職災千人率達3.481,相較非原住民族的2.269還高了許多。然而,不少族人發生工安意外的時候,擔心工作不保而不敢申訴通報,對此,勞團指出,相關承攬的單位,應負起監督管理的責任。
(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執行長 黃怡翎:
職災補償基本是就是以雇主為原則,但是如果是有承攬這種,再往上報的話 他其實是有連帶責任的,包括是這些承攬的單位,都必須要負起他應該要去,監督跟管理的責任。)
黃怡翎還說,面對職災疑慮民眾可以匿名申訴、申請勞檢,若發生意外事故勞保局申請職災補償,別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