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月第三個星期六是全球保育界認定的《世界穿山甲日》,屏東智慧農業學校推出《山腳邊的穿山甲母子》保育特展,期待喚起大眾對於台灣穿山甲生態保育的關注,特展將展至4月7日。
來自大路關國小的學童,一邊聽著解說,眼睛專注地看著穿山甲的標本。而另外一頭,來自部落文健站的長者,被螢幕上可愛模樣的穿山甲,逗得樂開懷。屏縣府推出的《山腳邊的穿山甲母子》保育特展,吸引老老少少前來觀展。
(大路關國小學生 蔡宜潤:
(穿山甲)就是會被一些在外面,野生(流浪)什麼狗被咬斷尾巴,就是不要棄養狗。)
(三地門鄉口社部落文健站長者 江淑貞 排灣族:
讓我們能回顧過去的記憶,現在就(比較)沒有看到了,除非有去打獵的年輕人,那些獵人也會有跟我們講說,還有可是比較少了。)
穿山甲母子保育特展,融入穿山甲與野生動物保育相關知識,讓民眾了解到穿山甲的習性、生活棲地以及所面臨的困境,教育民眾在野外若是碰到穿山甲動物時的處置方式,同時結合185線的生態與產業,來推動觀光。
(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孫敬閔:
從事這個研究很多年,我發現就是人是保育最重要的關鍵,主要是(展)我們這幾年野外研究的一些成果,包括我們研究的生態,還有一些穿山甲面臨的威脅,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資料也取得不易,透過這個方式,讓一些社會大眾可以了解,進而去知道說牠們面臨的威脅,去保育到牠們。)
(屏縣府秘書長 邱黃肇崇 排灣族:
主要一方面也是為了要,推動我們地方的185沿山的觀光產業,那麼其次也是為了要推廣自然保育的知識。)
為搭配保育特展,屏東智慧農業學校也推出了多款穿山甲概念文創商品,同時邀請國內穿山甲保育專家,開辦穿山甲行為、生態、生理、遺傳及保育生態講座,推廣國內在穿山甲保育現況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