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milim tu qenasuppaRan baqi bai masang
在過去沒有冰箱的時代,台灣原住民族都各自發展出自己保存食物的方式,除了大家較為熟知的煙燻以及用鹽巴保存外,另外就是製麴來醃漬,不過隨著時代改變,許多旅居都會區的族人,已經不曉得這些傳統保存食物的方式,因此為了要找回過去祖先的傳統智慧,台中部大首次開設了傳統製麴課程,要來教大家如何製作麴,以及除了釀酒外,早期阿美族人如何利用麴來醃漬各種食材。
早期沒有冰箱的時代,阿美族人就知道如何製麴,來醃漬各種食材讓食物可以保存得更久,而且也懂得如何就地取材,來隨時取得製麴的材料或植物,這些都是祖先留下的傳統智慧。
(助教 陳冠廷 Amis
manmu ay
原麴一直是我們原住民尤其是阿美族,他在過去的生活傳統生活裡面,是最主要的一個食物的保存的一個,最重要的一個方式,也是要連結我們的語言跟文化,所以我們才會有這樣的一個,想要保存這樣的製麴的一個課程。)
(學員 鄭春英 Amis
sinanam ay
在很小以前,我的媽媽也在釀過,但是我沒有去看過她去做這個東西,剛好有這一堂課,讓我可以學習到,在很早以前的老人家,她是怎樣過的生活。)
隨著時代的演變,再加上現代人都會化的生活結果,許多祖先留下的傳統智慧以及相關語言,都正漸漸失傳,因此台中部大在族人的引領期盼下,好不容易找到老師來開這門課程,讓旅居都會區的阿美族人,有機會學習到這門課程。
(講師 丮硠·瑪那 Amis
patudan
在這裡的話不只可以學到如何,去做麴之外,也知道怎麼去釀酒,那也更學到是釀造這個的技術,這可以延伸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的,尤其是野菜的這個部分,你要怎麼去保留我們這些野菜植物,就是跟我們的生態有關係,以前我們跟植物是共存的。)
(學員 唐顏華 Amis
sinanam ay
這項傳統技藝讓我更加了解到,珍惜原住民的文化資產,那也對,我對於這個大自然跟人的關係,有更認識,那我也了解到各個部落,它對製麴的那個特色。)
透過這門課程,大家除了學習到如何釀酒外,以及學習到如何利用麴來醃漬各種野菜,來成為各式各樣的阿美族傳統美食,同時也在過程中找回更多的傳統文化及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