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爭取族群的權益,今天在高雄市議會上,高雄市議員范織欽在總質詢時,要求市府改善原鄉資源及原住民權益落差,建議市府設置「都會區原住民日照中心」,市長陳其邁也當場指示相關單位,來成立都會區原住民日照中心示範區。
攤開高雄原住民人口數,3萬6164人中,55歲以上的人數為6,011人,其中就有4258人住在都會區,65歲以上的人數為2583人,有1874人住在都會區,兩個年齡層都有7成以上的人口是都市原住民。議員范織欽就強烈要求,為照顧高雄都會區長者,高雄市應該設立都會區原住民日照中心。
(高雄市議員 范織欽 魯凱族:
本席有個強烈的訴求,我們高雄市能夠設立一個所謂的,都會區原住民日照中心這樣一個方向,比方說,鳳山區小港區或者是大寮區這地方,找一塊地設立一個都會區原住民日照中心,我相信有很多很多的族人們,大大的肯定。)
(高雄市長 陳其邁:
我請史副市長來找原民會 社會局 衛生局,我們來盤點一下資源,對於原住民朋友的照顧,我們都盡心盡力,一些人數比較多的地方,我們來調查需求,幾個特定集中的地區來試做看看。 )
議員會如此要求不是沒有原因,因為截至今年10月,高雄市原住民人數3萬6千多人中,都會區長者人數遠多於原鄉,但被關注者卻少之又少。原鄉地區文健站14站,都會地區只有13站,負責照顧55歲以上輕度失能長者、獨居長者及衰弱原住民族長者,就需要關注資源分配是否平均問題。
(高雄市關懷婦幼協會總幹事 梁如鈺 排灣族:
因為這個其實日照中心在原住民來講,無論在都會區,這個應該是全國性都要,因為又再加上其實鳳山,我們這邊又是眷村,然後又很多元的族群,所以在都會區,真的是非常需要。)
(都會南區原家中心社工員 高子喻 排灣族:
其實在都會區的族人,其實想真的是真的是弱勢的。那如果說,假使在都會區有一個針對原住民族人去開立的一個日照的照護中心,那當然在經濟上或是在醫療上面,一定有很大的幫助跟協助的。)
市長陳其邁表示,確實因不同的文化差異,都會原民長者可能出現適應上的問題,目前的日照中心沒有分原民或其他民族,將請副市長與原民會、原民會、衛生局、社會局等單位協商、盤點,先找地方試辦,再繼續研議後續進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