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8
記者
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許家榮 美國

Sacheen代馬龍拒領獎遭噓 奧斯卡49年後道歉

maca'ivi 49 cenana Ausʉka musu'ʉvʉ na Sacheen

1973年第45屆奧斯卡頒獎禮上,飾演電影「教父」的已故影星「馬龍·白蘭度」,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但他卻拒絕領獎,並邀請一名美國原住民女子Sacheen代表發言,要抗議美國電影產業對待原住民族的不公,沙信卻當場被噓聲。事隔將近50年,日前,奧斯卡發表聲明,正式向沙信道歉。

畫面上看到的是,1973年,第4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正在頒發最佳男主角獎項的畫面。

(頒獎嘉賓 Sir Roger George Moore & Liv Johanne Ullmann:
movua siuhing Sir Roger George Moore VS. movua siuhing Liv Johanne Ullmann
獲獎的是
馬龍·白蘭度《教父》在電影教父飾演維托·柯里昂一角的馬龍·白蘭度,榮獲第45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但畫面上只看到一位身穿美國原住民族服飾的女子,手拿一張紙,緩緩上台。她先是拒絕接下奧斯卡獎,接著,誰也沒想到,她要說的話,成為了奧斯卡史上,最經典的畫面之一。

(第45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代領人 Sacheen Littlefeather 阿帕契族:
tairi atiuma siuhing
Sacheen Littlefeather  Apaci
今晚我代表馬龍·白蘭度
馬龍·白蘭度說,他非常遺憾地,無法接下,這份大禮,原因是來自,整個電影產業,對待美國原住民族的方式)

此話一出,台下噓聲不斷,而這段拒領風波,在當時不只引發各界譁然,甚至Sacheen本人還遭受批判,但大眾卻忽略了,這都是出自馬龍·白蘭度本人的言論,就是要指出美國影壇長年忽略北美原住民族的存在,以及主流社會忽略當時因傷膝鎮事件(Wounded Knee)而爆發占領行動的北美原民心聲。49年後的今天,奧斯卡正式寫信,向Sacheen道歉。

奧斯卡關方在信中表示,美國主流社會跟影壇長年忽視原住民族抗議,Sacheen當時強而有力的言論,至今仍提醒著我們,尊重人性尊嚴的必要性跟重要性。而Sacheen所經歷的情感負擔,以及在演藝生涯中所付出的代價,是無法彌補的,長時間來,Sacheen展現的勇氣一直沒有被認可,對此,我們表達最深的歉意。針對這封道歉信,Sacheen也回應,我們原民是非常有耐心的,才50年而已,我們必須常保幽默感,這是我們的生存之道。承受近半個世紀的情緒,Sacheen用一句玩笑,展現大度與包容。而奧斯卡也承諾,會正視奧斯卡有問題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