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鏈結人與建築以及自然環境的密切關係,為了呈現卑南族傳統建築的文化內涵與工藝技術,台東南王puyuma部落族人在國立史前館舉辦《手築之間:卑南族傳統建築文化特展》, 希望讓更多民眾認識卑南族部落傳統建築與生活體驗。
台東南王部落族人與國立史前館共同合作,在卑南遺址公園遊客中心舉辦《手築之間:卑南族傳統建築文化特展》,puyuma實驗小學的學生們也用歌聲,為活動展開序幕,現場也展出卑南族傳統家屋與少年會所模型,以及各類傳統建築工法,希望透過展出,呈現祖先傳承的文化內涵與工藝技術。
(卑南族傳統工藝家 鄭志強 卑南族:
傳統工法或是傳統建物,傳統生活的一些習性、儀式,重複去把它實踐出來,工法的話,目前在部落還是以老人家居多。)
族人表示,過去部落房屋使用的建材,主要是竹子以及茅草,但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房屋建材被鋼筋水泥取代,僅剩下傳統聚會所以及少年會所,還可以看見傳統建築工法,希望透過實踐,讓祖先們的生活智慧被看見。
(卑南族傳統工藝家 鄭志強 卑南族:
它雖然全部用自然素材去搭建,可是並不會說不堅固,或建物在力學上是不合理的,我覺得不會。)
(史前館助理研究員 林佳靜:
我們也希望可以跟部落一起合作,讓這樣的傳統工藝技術老人家的建築方面的智慧,都能夠保留下來。)
《手築之間:卑南族傳統建築文化特展》即日起展出至9月10號,族人也期待能讓更多民眾,認識卑南族部落傳統建築與生活體驗,重新鏈結人與建築以及自然環境的密切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