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4
記者
卡造飛燕 /韓啟倫

傳統與現代觀念拉扯 獵槍管理朝向何種光景?

台灣原住民族自製獵槍魚槍許可及管理辦法草案,在警政署完成制定並預告後,引起原住民社會關注,由於此法事關獵人未來使用的獵槍,其管理、還有獵槍的維修、用槍時機甚至獵場範圍制定及獵人文化的實踐。在警政署到各縣市巡迴公聽說明會上,族人出席踴躍且反應熱烈,勢必會是未來在槍枝管理上的重要參考。獵槍!傳統和現代觀念的拉扯和堅持,在彼此溝通下,獵槍的管理未來會呈現什麼樣的光景?拭目一待。

台灣原住民族自製獵槍魚槍許可及管理辦法草案,在警政署完成制定並預告後,引起原住民社會關注,由於此法事關獵人未來使用的獵槍,必須從國外進口的制式獵槍,制式獵槍的安全性顯然提升了,不過 獵槍的使用以及管理,還有獵槍的維修 用槍時機等問題,都是接下來要關注的焦點。

(警政署保安組警備科科長 林志駿
因為它跟一般所謂的半自動,或自動的武器,它在整個槍枝的結構,複雜的程度不一樣,那這個部分的話,只要好好使用,故障率幾乎是不會發生問題,然後 不容易故障)

(金峰鄉賓茂部落族人 黃俊明 排灣族
Alang pingmaw  黃俊明  Paiwan
最近可能我們的法令要修訂,從國外來進口,可是對我們真正的獵人來講,而且它裡面還給你限制說,把獵槍集中管理,對不對!,它集中管理的時候,那等到我們需要,因為你不知道部落隨時,會不會有人往生啦!,這樣 一般的獵人,你同一個部落的人,你同一個部落的人會講說,今天部落的人有人往生了,站在獵人的角度,我就會很簡單的帶著獵槍去打,打了之後再把獵物拿到哀家去慰喪這樣,所以如果照你現在去修訂,說所有的槍要集中管理,然後還要有(要從國外引進)對而且是要從國外,槍壞掉以後,我們又要報修的時候,也是要按照所有的組零件,都要按照國外那樣,事實上對我們獵人來講,很不方便,絕對是不方便)

黃俊明是台東縣金峰鄉賓茂部落排灣族退休警察,父親在日治時期擔任日本警察,他看過父親所擁有的村田制式獵槍,在外觀和設計都非常精美。

翻開台灣原住民族使用獵槍的歷史,早期在傳統使用刀、矛、弓箭等獵器進行狩獵,直到十七世紀,漢人移墾 西方勢力到來,火槍傳入原住民社會,根據文獻記載,傳入原住民社會中的槍枝,主要有火繩槍、燧發槍、銅帽擊發槍、毛瑟槍、溫徹斯特連發槍,以及帶有彈夾的連發槍等,政府今制定原住民合法使用獵槍的規定,自製獵槍能否繼續使用,需要通過警察機關審查,才能登記合法,獵人認為很不方便。

(金峰鄉賓茂部落族人 黃俊明 排灣族
Alang pingmaw  黃俊明  Paiwan
我正要用槍,我們的祭典到了,我要使用獵槍,我就要等,如果照現在的法令,我們有自製獵槍,對我們來講非常方便)

由於過去自製獵槍意外頻傳,原住民爭取開放使用制式獵槍,制式零件雖然已久,但警政署有意全盤禁絕現行原住民,自行生產、製造、維修獵槍的方式,大幅提高原住民持槍門檻,槍枝膛炸意外,是獵人經常遇到的意外,也是壓力。

(海端鄉廣原村錦屏部落會議主席 Bavan (余永富)布農族
Dmudul Alang Mingping Bavan (余永富)布農族
密度高的時候 (常常嗎這種事?) 有時會呀!我們 我們布農族沒有受過配比火藥這種,我們就是    ,照理講應該告訴我,其實配的東西而我們不懂啊,萬一打太多火藥,嘣一下好幾次都是這樣)

(海端鄉利稻部落族人 Alang (余阿勇)布農族
Alang Ridaw Alang (余阿勇)Bunun
我這一把獵槍是,這個槍枝是人家做的,因為我們的獵槍真正的是土造的獵槍,這個算是後來比較好一點的槍,後來這種槍自己使用,從槍管沖到這裡(裡面有底火)有有,裡面有底火,所以這個比較麻煩就是說,你打了以後還要重新裝火藥子彈啦,火爆也是從這裡放進去,所以這種比較麻煩)

現年73歲的老獵人Alang,對於獵槍的安全性非常重視,老獵人回憶從12歲開始,就和父親一起上山,嘉明湖是家族獵區,數十年的狩獵文化實踐,捕獲的動物多且難以計算,獵人和獵槍,獵人之所以平安,是因為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情感。

(海端鄉利稻部落族人 Alang(余阿勇)布農族
Alang Ridaw Alang (余阿勇)Bunun
現在這個安全性來講這個是很安全為什麼?(你說是哪裡安全?)這個是很安全 為什麼?因為它的底火是在這裡,它的後座力 火藥跑出來的話,不會打到眼睛,因為它已經擋到了這個,火藥跑出來大概往這裡跑,像以前我們土造的槍,它的火藥還是打到我們的眼睛)

(海端鄉利稻部落族人 Alang Ridaw
 Alang Ridaw Alang (余阿勇)Bunun
以往我們的獵槍都是像自製的話,比較安全性的話比較低啦!,自製的話做的形式都不同,以前都是通通樂嘛!,火藥從尾端裝進去,最重要的是它的尾端,焊的技術上沒有很好,就是說火藥是不是強,火藥多的話後座力強)

4月台東縣境內的農族部落,紛紛舉行傳統射耳祭典,祭典呈現獵槍及傳統歌謠展演,是每年固定安排的橋段,獵物獵槍的陳列不能少,祭典中報戰功,是狩獵文化的一環,但也因爲社會環境改變,以及法令規定,獵人數漸少,獵物數量也減少,進老獵人的獵槍介紹畫面。

老獵人阿浪的這一把獵槍,跟隨著老獵人已有多年,屬於傳統充填式獵槍,在狩獵的過程中,阿浪始終秉持著槍與人的關係,必須有情感的投射,出發前祭拜它,槍與獵人的關係,必須有情感的連結,是會帶給獵人平安。

海端鄉利稻部落族人 Alang(余阿勇)布農族
Alang Ridaw Alang (余阿勇)Bunun
我們要去打獵,有一段時間,我們還是會說,把槍放著 我們要拜拜它,希望這把槍我們要出去打獵的時候,很喜歡這一把槍,可以很順的打到獵物)

過去到現在,原住民獵人所使用的獵槍,常常發生膛炸造成意外,權責單位又遲遲未提出協助,有獵人認為政府所認可的獵槍,實已倒退兩百年。


(金峰鄉賓茂部落族人 黃俊明 排灣族
Alang pingmaw  黃俊明  Paiwan
每一戶都持有一把槍那樣來講,像我手上的這一把槍,事實上用到20年,也不會壞掉,因為它現在用的材質都比較好了,不是像以前我的父之輩說,漢人幫他們製造的那個地下兵工廠,以前還是用腳踏車的那個鋼管拿來做,所以較容易膛炸,你現在用比較先進,有的現在是用鎢鋼,有的是用純白鐵,所以你講說會膛炸,很不可能的事情)

獵漁槍管理辦法未來可能會,朝集中管理的方式,至於集中在哪裡,未來的取用方式,都會帶給族人不便以及疑慮,尤其現在更傳出制式獵槍裝有追蹤器,掌握獵人行蹤。

(海端鄉龍泉部落族人 Talum(王光祿)布農族
Alang Longcyen Talum(王光祿)Bunun
我的看法是說因為目前,聽這個消息說這一把制式獵槍,有會被譏控,你要去外面出門的話,一定會被監控 你這把槍到哪裡,他們都知道,有這把槍要把我們一般的槍,土槍或者是喜得丁,變成要廢除了,要廢的話我們又更沒有,像一般老百姓獵人,很多人還是買不起)

根據文獻資料指出,日本在1895年統治台灣,1910年前後開始征伐原住民與收繳槍枝,後來將明治政府軍方製造的制式槍枝「村田系列」,火力削弱後放置在派出所集中管理,原住民要狩獵,就到派出所登記使用,未來會不會買這種制式獵槍,可能會考慮。

(金峰鄉賓茂部落族人 黃俊明 排灣族
Alang pingmaw  黃俊明  Paiwan
如果這一次自製獵槍管理辦法通過以後,你讓我們的族人會不會去買那個,事實上有太多的限制,他還要考慮很多)

原住民獵槍議題,過去討論好幾回,2017年的一項獵槍公廳會,立委、學者、文史工作者,以及法律人、部落大學校長,都分別從安全、文化的角度建議,應該提供族人使用安全的獵槍,大家傾向開放原住民使用,原本期待國防部能夠代為製造,如今卻要從國外進口,且要集中管理,如果臨時因為動物破壞農作物,用槍先申請,根本緩不濟急。

海端鄉廣原部落族人 Bukun(余君漢) 布農族
Alang Yenkong Bukun(余君漢) Bunun
一年只能開放一次,其他的集中管理 保養的問題?,還有,有人想要上山,想要在鄰近的領域打獵,要吃,我們一年一次,萬一隨時去被抓,不是罰得更重?)

一把國外引進的制式獵槍,價格訂在2萬左右,子彈也從國外進口,事實上,獵槍的價格並不是重點,而是未來獵槍的使用,其用槍時機,而且可能會禁止使用傳統自製獵槍。

(海端鄉利稻部落族人 Alang(余阿勇)布農族
Alang Ridaw Alang (余阿勇)Bunun
只要是合法給我的話,我們還是要(接受),只要是比這個好的話,當然我們會喜歡,像我們這個有登記的,大部分給派出所管理,但是我們現在派出所講說,沒關係給我們自己保管,照道理說要放在派出所,派出所說我們原住民反正,不會拿這個獵槍弄人)

(海端鄉利稻部落族人 Tahai(胡順安)布農族
Alang Ridaw Tahai(胡順安)Bunun
一般原住民對槍比較不會說吵架,幹什麼會拿槍去射人,原住民有這些東西(獵槍)老人有灌輸一些觀念,絕對不要槍不要對準人,也不能打人,那是最重要,它只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個工具)

獵人說獵槍是生活的工具,獵槍集中管理後,會不會限縮獵人的用槍?導致使用減少,獵槍漁槍管理辦法的制定出爐了,儘管立法本意是了為保護獵人,但在管理方面的制定,能否兼顧到原住民的傳統慣習,以及祭典需求,是接下來要關注的課題,進傳統獵槍資料畫面特寫 再逐漸dissol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