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拿出一份16年前的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報告,然後告訴您,要在您的居住地附近、進行水力開發,您願意嗎?
就是擔心自己的生命財產、會受到不當開發行為造成災害的威脅,花蓮卓溪鄉豐坪溪沿線的居民是再次的來到台北爭取權益,與此同時、也前往台北的高等行政院法、與開發方、也就是世豐電力公司對簿公堂。部落自救會的成員,把話說得很白,他們強調"安全"是他們的重點,同時也擔心,要是水力電廠真的蓋起來了,部落的狩獵權、會不會就此被剝奪。
世豐水力開發爭議,已是20多年的陳年舊案,去年,花蓮卓溪豐坪溪的族人,才為了諮商同意瑕疵,特地北上在行政院前表達訴求。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2號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針對世豐公司要依據將近10幾年,未重啟的環境評估進行開發,也讓族人和世豐公司,再次對簿公堂。
(守護豐坪溪自救會成員 Sunavan Haisul(施杉錦) 布農族:
重點是安全,才是我們部落想要的東西,如果今天他如果做(電廠)上去,如果說我們今天族人要去打獵,甚至要經過這個地方的時候,是不是會被他們擋,他們都沒有把這個話,把它說清楚說明白)
族人滿面愁容說出心裡擔憂,還可能影響狩獵權,更對安全打上大問號。20多年過去,人的容貌都變了,難道自然地貌永恆不變嗎?拿出16年前的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報告,要進行開發,但環境現況早就不可同日而語,從圖上來看,在豐坪溪流域,要建造兩座高達10幾公尺,橫跨在河道上的水泥構造物,電廠更要達到小型水力發電目的,對此環保團體批評,連國際趨勢都要減少攔河堰建造,降低對生態不可逆的影響,世豐電力,卻是反其道而行。
(台灣河溪網秘書長 鄒明軒:
你如果是就現在的環境現況,你真的去保留年平均流量的5%,你可能就只能夠維持幾百公尺,它是有水量的但是它下面,它截取的那一段是長達7公里,在現在的整個環境現況來說,它一定不會是真的符合,環境均流量的一個需求)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專員 梁聖岳:
國際上大家已經開始反省說,是不是要把這樣的水壩,把它做一個拆除的動作,讓溪流重新恢復到它原先的生態功能,而且世豐雖然宣稱說,他們是小水力(發電),但這個小水力小在哪裡,是小在他的發電量,而不是小在他所設置的構造物上)
把時間軸拉回到24年前,世豐電力在1999年,取得二階環境評估,2004年被要求依照環評法,超過3年未實施開發行為,要求再補環境現況差異分析,3年後環現差補上審查也通過,但又無實際開發行為,一拖到了2023年,期間也發生諮商同意爭議,現今卻要沿用16年前的環境調查進行開發,世豐電力公司總經理自信坦蕩說,計畫是依法核准持續施工中,更是國家重大能源建設。
(世豐電力公司總經理 李錦浚:
我們這兩個攔河堰,它基本上能調節,它算是小的壩而已,將來譬如說颱風豪雨來的時候,水門全開也不影響,萬一假設有土石流,其實我這壩反而有延遲(作用),對生命財產反而會有幫助)
(法扶原民中心專職律師 羅惠馨:
豐坪溪的流量跟雨量,在95年之後都有一個,所謂旱澇加劇的情況,也就是會有一個,水量豐越豐 枯越枯,就是水量高低差距的變異性很大,其實豐坪溪的環境,在 94年之後有很大的變化,但是這個變化都不在,當時候世豐這個環現差報告,裡面去評估的一個事情)
你的水壩我的家,看在族人眼裡,滿是對當地居民、生態流域以及環境變遷的漠視,更不願讓自身權益放水流,羅惠馨也表示,希望透過法院的裁決,讓世豐電力開發重啟環現差,也預計在明年1月,再次開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