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同婚法通過,國內對於多元性別的討論度也越來越高,台灣同志諮詢熱線今(18)天發布,台灣跨性別族群生活處境的報告,透過跨性別者的日常分享,共同檢視台灣多元性別的友善,民團也呼籲各界重視跨性別的就業、就醫權利,讓台灣的多元友善更進一步。
近年跨性別議題討論度逐漸提升,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從跨性別社群的日常生活、職場、以及就醫經驗等三個生活面向進行研究,發布跨性別族群生活處境報告,顯示有32%跨性別者為避免被質疑,出門寧願憋尿也不願去公廁,而類似因為性別認同的歧視事件,也在跨性別者的日常生活中層出不窮,甚至造成被迫出櫃的窘境。
(原青 Roy 布農族:
大三要去簽實習單的時候,就是有被我想簽的實習學校,教務主任有揶揄了一下說,你什麼時候要剪短髮,然後你不能化妝,言下之意感覺就是說,你是不是會誤人子弟,會不會 以這樣而去影響到學生。)
(跨性別男性 Deven
我們公司有一個員工系統,是可以查找到所有同仁的資料,那主要它的功能是可以,方便我們跨部門的溝通,但是那上面除了電子信箱跟分機以外,它還有一個性別顯示在那邊,我不能更改也不能把它取消,或不顯示什麼的,所以這個東西是面對全公司,但我就這樣被這系統出櫃。)
根據台灣同志諮詢熱線的研究顯示[[圖卡1 IN]]有2成2的跨性別完全出櫃,而完全沒出櫃、和部分人知道則都有3成,而有48%跨性別者認為,在職場要跟同事出櫃,是麻煩或是不容易的事;若要跟主管出櫃,則有52%的跨性別者覺得困難。這樣的窘境也讓民間團體常收到性別暴力、申訴不公的案件,導致許多跨性別者寧願原離開職場。
(勵馨基金會多重歧視性別暴力防治中心督導 陳鶴勳 :
可能就意味著 連面試的機會都拿不到,或者是出櫃後遭遇到職場霸凌,或者是性別歧視後 身心的壓力,造成他的身心狀況不佳,甚至難以走過申訴,或著進行申訴的這些流程,所以她最後都會選擇離職。)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畢恆達
我們現在馬上可以做的,其實是制度跟活動,以及空間設計的改革,性別友善廁所的設計,當它去除性別檢查之後,可能可以讓跨性別者,在如廁的權力上,可能需求比較可以滿足。)
公共場合的去性別化也備受討論,像是金曲獎項是否要分男女,而在語言方面,英文社會也常以M/X,取代Miss、Mrs.,避免在公共場合暴露對方的性別及婚姻等隱私。
(跨性別女性 Viva:
像警察在執勤的時候,臨檢的時候,那他們可能會大聲地直說,欸!你是先生還是小姐,這樣,對我們來說都是滿尷尬的,以及會面臨到被迫出櫃的處境。)
然而,在台灣要變更性別是困難重重,依據內政部函釋:變更性別要提出 2 張精神科醫師診斷證明,而且須進行外部性徵切除手術等要件,如此嚴苛導致台灣約有9成跨性別者,無法變更身分證件性別變更。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秘書長 簡至潔
2013年兩公約的首次國家審查會議上,這一個手術要件也被,國際人權委員注意到,高度的關切,而在後續的兩屆(兩公約國家報告),已經2次地納入了結論性意見,要強烈地建議我國政府,必須要取消廢除強制手術的要件。)
民團呼籲,政府應立即取消廢除強制手術的要件,推動免術變更性別,並營造多元性別友善空間與環境,讓台灣的多元價值能夠在更進步、更接軌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