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或許從一本有著部落祭儀文化的繪本開始,也是一個帶動學習熱情的途徑,來看到的是台北的國際書展,在兒童沙龍區的部分,來自台東達仁鄉的土坂文化實驗小學,是第一次發表了由學校師生和部落一起合作,紀錄著排灣族五年祭的繪本。
來自原鄉的好聲音,流瀉在書香氣息中,台北國際書展兒童沙龍展區,來自台東排灣族土坂文化實驗小學的學生,把文化唱進台北市。
流利地使用族語自我介紹,五年級的Vais來自達仁鄉台坂部落,手上拿的是學長姐製作的繪本《記得·祭得》,用兒童繪本的製作方式,紀錄排灣族的古老祭典,五年祭。
(台東土坂vusam 文化實驗小學學生 Vais 排灣族:
兩個頭目的兄弟,為了搶奪祭竿而互相刺傷,頭目停辦了三年祭,停辦了15年然後祖靈託夢給他,然後又重新辦了三年祭,但是變成了五年祭。)
小朋友透過閱讀繪本,簡單敘述對五年祭的了解,也希望未來能夠和學長姊一樣,親自參與繪本製作。
(台東土坂vusam 文化實驗小學學生 Vais 排灣族:
他們是先跟老師討論要選什麼的故事,然後再來先畫畫,然後再把字寫上去再印出來。)
(台東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校長 顏正一:
因為我們學校本身就在部落裡面所以其實我們在發展學校的課程,其實就是一直會一直去學習,部落的傳統文化透過族人的教導,孩子的學習讓我們學校跟部落,成為很棒的文化跟教育連結的所在。)
兒童家鄉故事繪本創作,21號在台北國際書展兒童沙龍展區舉辦新書發表會,5所國小當中來自台東縣達仁鄉的土坂文化實驗小學,籌備半年多的時間出版《記得‧祭得》,也為民族教育累積養分。
(台東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校長 顏正一:
去年五年祭我們的課程,就有孩子去帶著別的學校的孩子去到現場做解說,他從學會到他可以去產出,他可以去表述,同時他有這樣的自信跟驕傲感,也成為我們土坂整個部落的小小解說員。)
(財團法人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前董事 陳筠安:
我最感動的是小朋友,因為人有付出才會有感情,他們願意把他們的時間,也花在上面然後能夠紀錄,原來家鄉那麼美,能夠回饋給自己的家鄉自己的作品,我覺得這也是非常值得感動的事情。)
這一本《記得‧祭得》不單單只是兒童繪本,更是民族教育的載體,也讓孩童從小在學校和部落,互動、學習文化語言的成果,刻劃在深淺的筆觸中,讓傳統知識與文化記憶,成長相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