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kakecenge ku athingalane ki mapapangale kay kakuakudhane ki kacalrisiane
在歧視事件以及不了解原民文化而導致誤會等等的事件頻傳後,多位學者以及族群代表計畫成立《臺灣原住民族社會及家庭教育發展協會》,以推動「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方向著手,來強化主流社會對於原民事務的敏感度。
為強化大眾對於原民事務的認知尊重,以及減少歧視事件發生,多位學者以及各族群代表共同計畫成立《臺灣原住民族社會及家庭教育發展協會》,期望從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兩個大方向著手,盼成為原民群體以及主流社會之間相互理解的橋樑。
(籌備會主任委員 婭蘋.伊斯坦大 Bunun
siuningi
婭蘋.伊斯坦大 Bunun
(協會)主軸呢,就是社會教育跟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部分我們其實著重於在,像我們大眾社會去宣傳我們的多元文化的一個價值,能夠營造一個和諧 ,然後包容甚至去認識更多在台灣這塊寶島上面,有這麼多的 多元的不同的一些族群的文化。)
長年投入原民教育事務的義守大學原民學院院長就表示,目前在學校端已有全民原教,因此建議協會可從社會教育著手,加強民眾的文化敏感度,以及串聯學校與家庭端之間的橫向連結。
(義守大學原民學院院長 趙仁方
yungcange ki 義守大學原民學院
趙仁方
我們往往忽略,或者是說比較難去克服的, 是屬於社會教育的層面,也就是說我們一般的大眾,除了原住民以外,我們一般的大眾怎麼理解,所謂的原住民文化,很多的現實的狀況以及人力上的一個配置,有一個部分我們很難著墨到,就是家庭跟學校的橫向連結的部分,那我想這個協會未來,這是一個我們可以思考的一些方向。)
雖然協會以推行社會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為出發點,盼減少主流社會以及原民之間對立,該如何系統性的運作理念,還有待協會進一步的討論規劃。
